云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3-04-20 17:47:53 古籍 我要投稿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

  朝云漠漠散輕絲。

  樓閣淡春姿。

  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

  不似當時,小橋沖雨,幽恨兩人知。

  ——宋代·周邦彥《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輕絲》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個狹窄的小樓上,漠漠朝云,輕輕細雨,雖然會春天,但春意并不濃。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相會。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花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為拖著一身濕毛,飛得十分吃力。兩人在如此凄風冷雨的艱花情況下相會,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連接著閣樓,那會兩人約會的處所。但會兩人都會冒著春雨,踏著滿街泥濘相別離的,他們抱恨而別。門外的花柳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艱花的飛行。

  現在風和日麗,金屋藏嬌;桃花在春風中明艷美麗,搖曳多姿,他們現在在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再像以前那樣經歷凄風苦雨;貞浧饋,那時的小橋沖雨,反倒有別一番滋味。眼前這無憂的無慮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凄苦、抱恨而別、彼此相思的情景來的意味深長。

  注釋

 、倌好悦蓮V遠的樣子。輕絲:細雨。

  ②柳泣花啼:細雨綿綿不斷,雨水流下柳花,猶如哭泣落淚。

 、劬沤帜嘀兀航窒锬酀舨豢啊>沤郑壕拍、九衢,指京師街巷。

 、苎囡w遲:燕子羽翼被雨水打濕了,飛行艱花。

  ⑤金屋:華麗的屋子

 、逈_雨:冒雨。

 、哂暮蓿翰卦谛牡椎某钤。

  鑒賞

  北宋初期的詞是處永間》與處尊前》的繼續。處永間》、處尊前》式的小令,至晏幾道已臻絕詣。柳永、張先在傳統的小令之外,又創造了許多長詞慢調。柳永新歌,風靡海內,連名滿天下的蘇軾也甚是羨慕“柳七郎風味”(處與鮮于子駿書》)。但其美中不足之處,乃未能輸景于情,情景交融,使得萬象皆活,致使其所選情景均并列單頁畫幅。究其緣故,蓋因情景二者之間無“事”可以聯系。這是柳詞創作的一大缺陷。周邦彥“集大成”,其關鍵處就在于,能在抒情寫景之際,滲入一個第三因素,即述事。因此,周詞創作便補救了柳詞之不足。讀這首小令,必須首先明確這一們。

  這首令詞寫兩個故事,中間只用“而今麗日明金屋”一句話中“而今”二字聯系起來,使前個兩個故事─亦即兩種境界形成鮮明對照,進而重溫第一個故事,產生無窮韻味。

  上片所寫乍看好像是記眼前之事,實則完全是追憶過去,追憶以前的`戀愛故事!俺颇⑤p絲,樓閣淡春姿”。這是當時的活動環境:在一個逼仄的小樓上,漠漠朝云,輕輕細雨,雖然是在春天,但春天的景色并不濃艷,他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中相會!傲捞,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比湔f云低雨密,雨越下越大,大雨把永柳打得一片憔悴,連燕子都因為拖著一等濕毛,飛得十分吃力。這是門外所見景色。“泣”與“啼”,使客觀物景染上主觀情感色彩,“遲”,也是一種主觀設想。門外

  所見這般景色,對門內主人公之會晤,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但此時,故事尚未說完。故事的要們還要等到下片的末三句才說出來,那就是:兩人在如此難堪的情況下會晤,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靶菦_雨,幽恨兩人知!薄靶恰睉印皹情w”,那是兩人會晤的處所,“雨”照應上片的“泣”、“啼”、“重”、“遲”,們明當時,兩人就是沖著春雨,踏著滿街泥濘相別離的,而且們明,因為懷恨而別,在他們眼中,門外的永柳才如泣如啼,雙飛的燕子也才那么艱難地飛行。這是第一個故事。

  下片由“而今”二字轉說當前,這是第二個故事,說他們現在已正式同居:金屋藏嬌。但這個故事只用十個字來記述:“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边@十個字,既正面說眼前的故事,謂風和日麗,桃永明艷,他們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生活在一起;同時,這十個字,又兼作比較之用,由眼前的景象聯想以前,并進行一番比較!安凰飘敃r”,這是比較的結果,指出眼前無憂無慮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凄苦、懷恨而別、彼此相思的情景來得意味深長。

  弄清楚前個兩個故事的關系,了解其曲折的過程,對于詞作所創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體感受。這首詞用筆很經濟,但所造景象卻耐人深思。仿佛山水畫中的人物:一頂箬笠底下兩撇胡子,就算一個漁翁;在藝術的想象力上未受訓練的,是看不出所以然的。這是周邦彥藝術創造的成功之處。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點絳唇·云透斜陽

  云透斜陽,半樓紅影明窗戶。

  暮山無數。

  歸雁愁還去。

  十里平蕪,花遠重重樹。

  空凝佇。

  故人何處。

  可惜春將暮。

  譯文:

  1、平蕪:平曠的原野。

  2、凝佇:有所思慮、期待而立著不動。

  注釋:

  1、平蕪:平曠的.原野。

  2、凝佇:有所思慮、期待而立著不動。

  賞析:

  作品賞析

  【注釋】

 、倨绞彛浩綍绲脑。

 、谀齺校河兴紤]、期待而立著不動。

  【評解】這首詞通過春景的描寫,抒發作者懷人的情思。上片寫景。斜陽穿窗,暮山歸雁,已經是黃昏的時候了。下片寫惜春懷人之情。平蕪遠望,樹木重重,春色將暮,故人何在?宛轉細膩地透露了無限懷念之情。全詞清新幽雅,委婉多姿。

  【集評】《松窗錄》:元寵六舉不第,著《鐵硯篇》自勵。宣和中成進士,有寵于徽宗。曾賞其“風弄一枝花影”、“暮山無數,歸雁愁邊去”之句。又手書眉峰碧詞,問其出處,真跡藏其家。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星依云渚濺濺,露零玉液涓涓,寶砌哀蘭剪剪。碧天如練,光搖北斗闌干。

  譯文

  空中的流星沿著銀河閃動,有如浪花飛濺,露珠零落就像玉液涓涓。夜天里蘭草雖已衰謝但還齊整如剪。碧藍天空如綢練,波光搖動北斗星正橫斜西天。

  注釋

  云渚:銀河。

  濺濺:指急速奔流的流水聲。

  零:落下。

  寶砌:同玉砌,指玉石砌成的臺階。

  剪剪:整齊的樣子。

  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

  孟昉

  孟昉,字天緯,一作天曄。本西域人,回族,寓居北京。延祐(一三一四--一三二〇)間為胄監生。明敏英妙,質美而行懿,由鄉舉得舉,從事臬司憲部掾樞府,進中書西曹,典國子監簿。元明間回族詞人,曾在元為官。有多部作品傳世。元曲三百首中收有他的一首天凈沙!蹲滔母濉肪砣畯埞忮鲑澰S道:"孟子論文自老成,早于國語亦留情。"(《寄孟昉郎中》詩)可見其文雄稱當時,極負盛名。惜《孟待制文集》今已不傳。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唐代]李白

  我吟謝脁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

  謝脁已沒青山空,后來繼之有殷公。

  粉圖珍裘五云色,曄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陸離,應是素娥玉女之所為。

  輕如松花落金粉,濃似苔錦含碧滋。

  遠山積翠橫海島,殘霞飛丹映江草。

  凝毫采掇花露容,幾年功成奪天造。

  故人贈我我不違,著令山水含清暉。

  頓驚謝康樂,詩興生我衣。

  襟前林壑斂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

  群仙長嘆驚此物,千崖萬嶺相縈郁。

  身騎白鹿行飄飖,手翳紫芝笑披拂。

  相如不足跨鹔鹴,王恭鶴氅安可方。

  瑤臺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

  為君持此凌蒼蒼,上朝三十六玉皇。

  下窺夫子不可及,矯首相思空斷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喜歡吟頌謝脁的詩文,喜歡他詩歌中那句“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所描述的感覺。

  謝脁已經成為歷史,當涂的大青山也變得如此空虛,萬幸的是殷公你不愧為后有來者。

  你送我珍貴的裘毛衣,上面繡滿五色云彩和白色圖案,就好像雨過晴天中絢麗的彩虹,光彩照人,

  衣上繡的圖案紋路錯綜斑斕,色彩絢爛,一定是那位神仙般的少女繡成的衣裳。

  衣裳輕如松花上的金粉,仿佛風一吹就會漫天飄揚;綠色色彩濃烈,如同吃足了雨水的青苔,滋潤無比。

  又如同遠處青翠的海島,又仿佛是紅色的飛霞映襯江邊的青草。

  上面描畫著滿滿的含露花蕊,嬌艷無比,一定花費了幾年工夫才繡出如此天工開物。

  殷公你把這珍貴的衣裘送給我,我也不跟你客氣,穿你的衣裘,讓別人看去吧!我穿上它,一定可以讓山山水水頓時散發出青輝。

  謝康樂看到我這衣裘,肯定以為是那里的奇山異水而頓時詩興大發。

  衣襟前面繡滿了冥色沉沉的森林深壑,衣袖上繡著與夕陽共輝的飛霞。

  就是神仙們看了也會驚嘆連天。高聳的險峰千萬座,座座綠色蒼莽。

  我穿上它騎上白鹿就出發,跟我走吧,這就出發,飄飖如仙云中行,手握紫色的靈芝,隱隱約約,笑聲隨風飄飄。

  司馬相如的鹔鹴羽衣不足夸耀,王恭的鶴毛氅披更不足為敵。

  五云裘上素花點點千千萬,猶如王母瑤池飄來的雪花,更奇異的是片片都帶著香氣,把春風都熏個透透。

  我將代表你穿上它去九天遨游,我也將代表你去朝見三十六位神仙。

  我還代表你在天上俯瞰你,可是拉不到你的手,無法把你拉上天,但是,我已經代表你上天了。你在地上朝我揮手,以揮手的姿勢將我擁有,永遠的相思一定讓你愁腸寸斷。

  注釋

  1、殷明佐:事跡不詳。五云裘:謂裘衣絢爛如五色云,故云。

  2、“我吟”二句:指謝脁《觀朝雨》詩“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

  3、青山:在當涂東南三十里。謝脁嘗筑宅于此,死亦葬于此。

  4、粉圖珍裘:謂裘衣上繪有山水之圖。

  5、“文章”句:謂五云裘色彩鮮艷光怪陸離。

  6、素娥:嫦娥。玉女:神女。以下數句即寫五云裘上所繪圖畫。

  7、違:拒絕。

  8、“頓驚”二句:謂五云裘所繪山水使謝靈運驚訝。謝靈運以山水詩聞名,故云。

  9、“襟前”二句:謂五云裘襟、袖上山水圖畫,狀如謝靈運山水詩。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有“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二句,故云。

  10、“手翳”句:用曹植《飛龍篇》“忽逢二童,顏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句意。

  11、“相如”句:司馬相如有鹔鹴裘。

  12、王恭:字孝伯,東晉名士,美姿儀,嘗披鶴氅裘,涉雪而行,時人嘆為神仙中人。見《晉書·王恭傳》。以上二句謂五云裘勝過司馬相如鹔鹴裘、王恭鶴氅。

  13、“為君”二句:意謂自己將著此裘上天朝見玉皇。三十六玉皇,道家所謂三十六天之帝王。

  14、“下窺”二句:謂其已經上天,而留殷明佐在地面,使我翹首相思。以上皆想象中語。

  賞析:

  詩篇起筆出人意料,前二句先寫謝朓詩之優美感人,接著惋惜斯人已逝,第四句筆鋒一轉,點出殷公。這一曲筆使文情出現跌宕。謝胱雖沒,但后繼有人。李白是推崇二謝的,曾以“中間小謝又清發”自比,本詩下文又以謝靈運詩句贊友人所贈錦裘之美。此時以謝朓比友人,足見他對友人才華的看重和賞識。

  從讀者心理看,李白這樣稱許友人的才情,接下來該從這個角度生發開去。可是,“粉圖珍裘五云色”再另起一頭,詩人不再談詩論文,卻說起那五云裘來。這其實是切入正題。前面四句,原來是鋪墊。五云裘者,五色絢爛如云,故以五云名之。以下一大段,大筆揮灑,對五云裘作具體描繪。其中亦有變化。“粉圖珍裘五云色,曄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陸離”三句,寫裘之色彩斑爛,華美無比,所以斷定出自神女之手,是一件神物。這在文意上成一小頓。之后,又回到裘本身,寫云裘上的`美麗的圖案,圖案上的松花碧苔、江草江花、大海小島、遠山紅霞。這宏大的畫圖,精微的工藝,顯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而再一次判斷為“幾年功成奪天造”。神女所制,已是高貴無比,而以神女之巧,方幾年完成,又見其構思之精巧、工藝之復雜、工程之浩大,也就襯出這五云裘之彌足珍貴。

  對這樣高貴的贈品,李白毫不掩飾自己的驚喜之情。他沒有故作姿態,矯情拒辭,而是痛痛快快地收下了它,不僅如此,還立即穿上這裘衣,以示對友人的尊敬和謝忱。李白親切自然,豪放灑脫的形象也頓時躍然紙上。這是一件不但給自己增添風采,也給山水增輝的裘衣。要是謝靈運在世,恐怕也會驚訝不已,感嘆自己的詩句被如此完美地反映在圖畫中。這裘上的畫,正是謝靈運在《石壁精舍還湖中》所寫的“林壑斂暝色、云霞收夕霏”的詩意的再現。

  至此,詩人已完全進入了想象的世界。穿上這件裘衣,別說一般王公貴人,就連神仙也個個自愧不如,他們遠遠地觀賞著、感嘆著,擠滿了千崖萬嶺。美麗的裘衣刺激了他的想象,這位對神仙境界極為向往的浪漫大師的思緒正在仙國飛揚。仿佛自己已經騎上那早已放牧在青崖間供他隨時驅遣的白鹿,手擎著用三島十洲的特產紫芝仙草做成的華蓋,正在天空飛馳。這該是何等的快意,何等的瀟灑。傳說司馬相如有一件用鹔鹴鳥羽做的鹔鹴裘,十分美麗,視為至寶;王恭則用鶴羽為氅,常常乘高輿,披鶴氅裘,儼如神仙中人。但比起詩人來,恐怕他們都黯然失色了。在這種自得心態中,詩人繼續遐想著,他在飛升,到了高高的天界。風景這邊獨好。仙境瑤臺雪花紛紛,漫天飛舞,這雪景不同塵世,沒有嚴冬的肅殺,卻有春天的溫暖;沒有砭人肌骨的酷寒,倒有沁人心脾的清香。詩人更加興奮,他要更上一重天,去參見高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玉皇大帝啦!就在這時,他偶一回頭,看見那位給他帶來運氣的朋友卻不能同行,他正羨慕地望著自己,為他們之間的突然分別而傷感。詩人自己也似乎悟出了什么……全詩就這樣戛然而止。

  這首酬答之作頗能代表李白個性。全詩通過吟詠五云裘強烈地抒發了主體的情感。寫五云裘之美,濃墨重彩,金碧輝映,為的是突出友人的深情。而這件彩裘又與自己仙風道骨的形象相得益彰。它刺激了詩人的想象力,在著衣后的短暫時間里,詩人仿佛因這巧奪天工的神奇外衣而飄飄欲仙了。他上天入地,笑傲王侯,臨虛御風,上謁玉皇,擺脫了塵世的種種羈絆和煩惱,從而奏出一曲主體的頌歌。詩中的夸張和想象貫穿始終,從他對珍裘的贊嘆到披裘飛升上謁玉皇,無不如是,而這正是李白的風格特征。詩中的種種想象又曲折而真實地反映了這位浪漫大師的心態。李白崇尚道教,“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道教的洞天福地多是名山大川,恍如神仙境界在塵世設立的“廣告牌”。所以,在李白的思維中,似乎形成了一種定勢,由美麗衣衫上的山水圖案聯想到清靜幽美的自然界,披上這樣的裘衣,自己就好象置身于理想中的樂土。他平日夢縈魂牽的一些神仙境界中的道具,如白鹿、紫芝等,也及時地出現在他面前,招之即來,唾手可得,于是終于飄然成仙,樂極一時。似幻似真,而一切皆出于情。一件五云裘讓詩人喜悅,而友人的情誼更讓人沉醉。這又恰好表明了詩人對友誼的看重。因而,詩人流露出的這激情也就格外感人。

  此詩節奏明快,氣韻生動,一氣呵成。開頭以吟謝詩發端,引出殷公,贊其才俊。接著落筆即轉,切入“見贈五云裘”,由此美物產生種種聯想,直至飛升而去。而最后兩句忽又回首,對想象中的分別感到傷悲。本是虛寫,卻照應了開篇,“結穴”回歸友誼,干凈利落,結束全篇。此結句頗令人回味。這一回顧,看似在說他人對自己成仙的羨慕,但也流露出了詩人自身對仙界的企羨以及深知天界難以企及的潛意識。因為這畢竟是想象,是幻覺,當詩人清醒過來,面對“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現實,對于理想中的仙境,也會“矯手相思空斷腸”。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5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宋朝

  高觀國

  何須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開金餅。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桂花香霧冷,梧葉西風影。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注釋

  滟滟:光動搖貌。

  金餅:杜甫《贈蜀僧閭丘師兄》:“落月如今盤!岸乓越鸨P喻落月,此以金餅喻初升之月。蘇舜欽《中秋松江新橋和柳令之作》:”云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沈沈臥彩虹!百R鑄《游仙詠》詞:”好月為人重破暝,云頭艷艷開金餅“,即用蘇句,與本篇更近。看下文”今夕“云云,本篇當亦是中秋作,”金餅“或有月餅的聯想。葉夢得《石林詩話》卷上載北宋時王君玉(琪)詩:”只在浮云最深處憑弦,試管一吹開!按嗽~說不須急管吹開,意亦相近。

  桂花:兼指月中之桂,半虛半實。杜甫《月夜》:“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杜句“香霧”,意亦連月中桂,卻不曾說破。

  用杜牧詩“二十四橋明月夜”句(見前姜夔《揚州慢》注⒄218頁),表示懷人之意。又“客醉倚河橋”,句法亦與韋莊《菩薩蠻》“騎馬倚斜陽”相似。用急管起,玉簫結,皆借音樂為虛擬之詞。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鑒賞

  中秋佳節是我國古代文人經常采用的題材。這首詞充分表達了作者層中秋賞月的無比贊美之情。

  上片的四句寫待月的心情,依換韻分兩層!昂雾毤背龃翟脐,高寒滟滟開金餅”寫人們等待月亮緩慢爬高時的情景。起句作者通過描寫“急出吹云暝”的幼稚舉動,表現出人們盼月的急切心情。妙在作者并非僅僅依賴“急出”這具體的東西來表達抽象復雜的心情,卻在“急出吹云暝”之前冠上“何須”兩字。

  這樣一來就使句意更深一層。不單表現了人們的急切心情;又表現出月出人間的積極主動。下句“高寒滟滟開金餅”具體細致的描寫了月如何穿出云叢出現在高空。此句化用蘇舜欽《中秋新橋層月》詩:“云頭滟滟開金餅!薄颁黉佟保鈸u動貌,寫月的迷人姿態。

  “金餅”既以金色形容了月光之明亮耀各,又以餅的圓形點明是中秋滿月。從而很自然的引出“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這是自勸與勸人勿辜負良辰美景的警語。這句既高度贊美了中秋夜月,又為下片賞月鋪墊。

  下片寫賞月,作者扣緊中秋月的特色,一句一個動人的月夜場景,從各個角度來刻畫這令人難以忘懷的中秋月夜。換頭“桂花香霧冷”是半虛半實的雙關語。實者,桂花被月光籠罩著,加上秋夜濕露,看上去朦朦朧朧,若隱若現,桂花透過這“霧氣”散發著陣陣幽香。虛者,寫月中桂。聯系上片的“高寒”很自然的會想到廣寒宮的桂樹、嫦娥、吳剛、桂子飄香等美麗的傳說故事,仿佛感到月中之“桂花香霧冷”,令人產生無盡的遐想。下句“梧葉西風影”,則實寫月光下明亮的夜景。這句與上句同樣沒有出現“月光”字樣,但卻通過秋風中梧桐樹枝葉的.清影反襯月光的明亮。沒有月,那有影,不言月光而言樹影便將月光的亮度具體可感的寫出來了!拔黠L”二字不只是再點秋季,更重要的是使這個景色變活了,因為有“西風”,能使“梧葉”發出響聲,能使“影”動,還能使人仿佛感覺到賞意。這一韻中的“桂花”、“冷”、“梧葉”、“西風”都是節候性強的詞語,這就構成了秋月的特征性意境。最后“客醉倚河橋,清光愁玉簫”又換一個鏡頭,進一層寫人在中秋之月的心境。上片“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只不過從月明當賞而言,這里卻是既賞情景!翱妥怼倍肿钜松钏。

  若只言“醉”,有可能是中秋親朋好友團圓歡聚,一醉方休,但加上一個“客”字就要突破這個可能性了。中秋為“客”,一醉之后,層著團圓的月,就更會因離別而傷心了。“倚河橋”,層著天上、水中的明月,更會浮想聯翩,很自然的想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的意境。“玉簫”與首句的“急出”遙相呼應,然而兩者的情調迥然不同。一個是待月之初,一時忘卻客中之感的急切希冀的歡快之音,一個是既見秋月反勾起客愁的冷漠凄賞的愁苦之聲。常見的月圓人不圓的主題,作者卻并不急于一語道破,先從情理中應有的歡快說起,繼用“冷”、“影”稍稍透露氣氛,一直憋到最后才吐出一個“愁”字來,不僅在寫法上有如剝繭抽絲之妙,而且在效果上收到扣人心弦之妙。這樣寫出的愁,讀者之心能夠格外惦量出它的沉重。這是一種別致的藝術手法。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6

  原文: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

  譯文

  旱云形象千姿百態競返長空,片片重疊藏進深山映入水中。

  無數旱苗枯干欲死急盼甘雨,空中云朵悠然自在化作奇峰。

  注釋

  千形萬象:指云的形態變化無窮。竟還空:終究一場空,不見雨下來。竟,終于。還,返回。

  片復重:時而一片片、一朵朵,時而重重疊疊。重,云朵重疊。

  無限:無數。旱苗:遭旱的禾苗。盡:死盡。

  悠悠:悠然自得的樣子。奇峰:遠處旱云聳立如同奇異的山峰。

  賞析:

  夏云形狀奇特,變幻不常!跋脑贫嗥娣濉保菤v來傳誦的名句。但這首詩的作者似乎對悠閑作態的夏云頗為憎厭,這是因為作者的心境本來就并不悠閑,用意又另有所屬的緣故。

  首句撇開夏云的各種具體形象,用“千形萬象”四字一筆帶過,緊接著下了“竟還空”這幾個感情份量很重的詞語。原來,詩人是懷著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視著風云變幻。對他說來,夏云的千姿百態并沒有實際意義,當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寫。對事物關心的'角度不同,描寫的方式也自然有別。這一句對夏云的描寫盡管抽象,卻完全符合詩人此時的感情。它寫出一個過程:云不斷幻化出各種形象,詩人也不斷重復著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隨風飄散,化為烏有,詩人的希望也終于完全落空!熬惯空”三字,既含有事與愿違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憤。

  次句寫“竟還空”后出現的情形。云彩雖變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尋覓它的蹤影。它仿佛故意與人們捉迷藏:到處尋覓不見,驀然低頭,卻發現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頭,則又見它原來就隱藏在山后。又好象故意在你面前玩戲法:忽而輕云片片,忽而重重迭迭。這就進一步寫出了云的容與悠閑之狀,怡然自得之情,寫出了它的故作姿態。而經歷過失望、體驗過被作弄的滋味的詩人,面對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懷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無限旱苗枯欲盡,悠悠閑處作奇峰!钡谌涫侨姷谋尘,按自然順序,似應放在首句。詩人把它安排在這里,一方面是使這首篇幅很狹的小詩也有懸念,有波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讓它在感情發展的關節點上出現,以便與第四句形成鮮明尖銳的對照,取得更加強烈的藝術效果。第三句明顯地蘊含著滿腔的焦慮、怨憤,提得很高,出語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時卻很輕,表面上幾乎不帶感情。一邊是大片旱苗行將枯死,亟盼甘霖,一邊卻是高高在上,悠閑容與,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賞。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對比描寫中,詩人給云的形象添上了畫龍點睛的一筆,把憎厭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畫為能事、有所托寓的詠物詩,總是能以它的生動形象啟發人們去聯想,去思索。這首詩,看來并不單純是抒寫久旱盼雨、憎厭旱云的感情。詩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點,又概括了社會生活中某一類人的特征。那千變萬化,似乎給人們以灑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實根本就無心解救干枯的旱苗。當人們焦急地盼它降雨時,它卻“悠悠閑處作奇峰”呢。不言而喻,這正是舊時代那些看來可以“解民倒懸”,實際上“不問蒼生”的權勢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直到今天,我們還會感到詩里所描繪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似曾相識的。

  古代詩歌中詠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勞動者的眼光、感情來觀察、描繪云的,卻幾乎沒有。來鵠這位不大出名的詩人的這一首《云》,也許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詠云之作。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7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

  雁帖寒云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別離。

  翻譯

  秋風正濃,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飛,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難回,猶白騎著瘦馬,一年又一年,迤邐在古道之上,讓西風撲面而來。

  離人杳無蹤跡,佳人愁思依依,再無心情尋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閨中,任憑月落烏啼。無聊之極,隨手閑拂窗前月光,想起這月光也正落在離人身上。

  注釋

  帖:即貼,靠近,貼近。

  次第:依次。

  鬢: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

  杳杳:渺無音訊的樣子。

  依依:戀戀不舍。

  掃黛:掃眉,即畫眉。古代女子以黛描畫,這里指閨中妻子。

  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的這首《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具體寫于何時,尚待考證,但是從內容來看,應當是詞人在出行途中所寫的'思歸之作。

  賞析

  該詞轉進層深,深婉動人!把闾拼蔚陲w,向南猶自怨歸遲”:深秋季節,北雁南飛,排成行列,總是怨恨歸去太遲。而大雁能夠自由南飛,出使邊塞的人卻不能回家!罢l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馬是瘦馬,道路不是坦途,而是關山道,季節是蕭瑟的秋天。詞人這是在堆積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詞的上片,前二句云秋深而北雁南飛,猶怨歸遲,一層;雁可南歸而人卻難歸,一層;后二句再翻進,人已難歸,偏又逢瘦馬關山,西風撲鬢,又為一層。詞的下片明寫愁思,一層;而偏于杳杏依依之日聞烏鴉之啼聲,一層;最后抬頭同望一輪明月,又將思鄉情感推進一步,又一層。

  該詞手法向稱巧妙,層層遞進翻轉,最后以月牽和,相思深處,婉轉動人。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8

  齊天樂·碧云闕處無多雨

  碧云闕處無多雨,愁與去帆俱遠。倒葦沙閑,枯蘭溆冷,寥落寒江秋晚。樓陰縱覽。正魂怯清吟,病多依黯。怕挹西風,袖羅香自去年減。

  風流江左久客,舊游得意處,朱簾曾卷。載酒春情,吹簫夜約,猶憶玉嬌香軟。塵棲故苑,嘆璧月空檐,夢云飛觀。送絕征鴻,楚峰煙數點。

  翻譯

  碧云不到的地方雨水缺短,憂愁隨白帆都遠至天邊。葦子因旱傾倒沙洲已無綠顏,蘭草枯萎在寒冷的江邊。眼前只有這空曠的江水滾滾向前,流淌在這晚秋蕭瑟的景色之間。心中畏懼聽到清吟的詩言,那會讓我對你傷情地思念。我怕羅袖將西風舀灌,因為那兒沾染著你的'香氣,自去年起已經一點一點地消減。

  在江東已做風流客多年,我過去游玩最得意的去處是你的房間,你曾多次為迎接我把珠簾高卷。我們帶著酒懷著熱烈的愛戀,輕吹著洞簫約會在夜晚,至今我還記得你那香氣撲鼻故作嬌嗔的容顏。眼下塵土已撒滿在舊時的花園,感嘆那一輪圓月空懸在房檐,而那月下的美人已經不見,只能在夢中隨云飛進樓中與你相歡。我望斷了南飛的大雁,哪里有你的音信得見,千里星云浩渺,唯見裊裊數點楚地山峰上淡淡的云煙。

  注釋

  倒葦沙閑:蘆葦枯萎倒下,沙邊小洲也冷清下來。

  寥落:寂寥,冷落。

  依黯:心情黯然傷感。

  江左:江東,指長江下游地區。舊游得意處,

  珠簾曾卷:我過去游玩最得意的去處是你的房間,你曾多次為迎接我把珠簾高卷。載酒春情,

  吹簫夜約:指自己曾經與歌妓們一起在春日里乘船飲酒,在月下相伴吹簫。璧月空檐,

  夢云飛觀:圓月空掛在屋檐上,云彩如夢一般飄過樓閣。

  鑒賞

  這首羈旅行役詞在客愁的抒寫中融入對舊情人的懷念,風格纏綿婉艷。寫法上仿效最長于表現這一題材的柳永、周邦彥,而又有自己細巧含蓄、精工秀俊的特色。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評析得好:“竹屋詞無一平筆,躍冶精金,字字皆錘煉而出。此調起筆便迥絕恒蹊,以下語皆秀峻。袖羅、西風句新思密意,尤為擅長。下闋追憶舊游,有小杜揚州之感。結句廢苑塵凝,楚峰煙淡,望彼美于遙天,對蒼茫而獨立,宜其魂怯清吟也”。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9

  月下笛·萬里孤云

  宋代 張炎

  孤游萬竹山中,閑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

  萬里孤云,清游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里,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漫驚回凄悄,相看燭影,擁衾誰語?

  張緒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譯文

  萬里長空飄著孤云一片,清寂地浮游著漸飄漸遠,故人呵到何處將你尋見?在寒窗里入夢酣然,舊時曾經走過的道路還能記憶。連昌宮的楊柳大概已所剩無幾,最叫我難過的是,聽著淅淅瀝瀝的夜雨。夢回驚醒,無端地到憂傷凄寂,面對著燭影搖曳,擁被孤眠誰與我傾心話語?

  豐姿清雅的張緒為何遲遲不歸去?斷橋邊鷗鷺相盟的伴侶,半已零落卻仍然眷戀依依。我疲倦地顛簸于天涯羈旅,此時的心事實在痛苦悲凄。只怕重返臨安故地,又重灑愁苦的淚滴,試問杭州故居的舊時人家,而今是否依舊在那里?恐怕她翠袖單薄,正當天寒日暮之際,還在梅花樹旁斜倚。

  注釋

  月下笛:周邦彥創調。

  孤游:獨自一人,孤單。

  萬竹山:萬竹山:據《赤城志》載在浙江天臺縣西南四十五里!渡街邪自圃~》江昱注引《赤城志》:“萬竹山在《天臺》縣西南四十五里。絕頂曰新羅,九峰回環,道極險隘。嶺叢薄敷秀,平曠幽窈,自成一村!

  閑門:指進出往來的人不多,顯得清閑的門庭。

  黍離:離黍,亡國之悲!对娊洝な螂x》篇,寫周朝的志士看到故都宮里盡是禾黍,悼念國家的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此詩。

  甬東:今浙江定?h。

  連昌:唐宮名,高宗所置,在河南宜陽縣西,多植柳,元稹有《連昌宮詞》。

  約略:大約。

  凄悄:傷感寂寞。

  張緒:南齊吳郡人,字思曼,官至國子祭酒,少有文才,風姿清雅,武帝置蜀柳于靈和殿前,嘗曰:“此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贝颂幾髡咦员。

  西州淚:指晉羊曇感舊興悲哭悼舅謝安事。

  杜曲:唐時杜氏世居于此,故名。這里指高門大族聚居的地方。

  恐翠袖:杜甫《佳人》有“天寒脆袖薄,日幕倚修竹”句,寫一為避亂世而幽居深谷的佳人。此處借用其意,以“翠袖佳人”比喻那些隱居不仕的南宋遺民逸士,即前面所提的“故人”。

  創作背景

  《月下笛》是“遺民”張炎抒發其遺民心態的一首詞。宋亡后,張炎身懷家國之恨流寓在甬東一帶。懷著國亡家破的巨大悲痛到處飄零。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流寓甬東(今浙江定海)。一次獨游天臺萬竹山,觸景生情,創作這首寄托“黍離之悲”的詞章。

  賞析

  南宋已亡,身懷家國之恨的張炎在甬東一帶流寓。在孤游萬竹山,幽清廖寂的環境并未使其淡忘。亡國之恨,反而愁思黯然。這首詞的悲涼激楚,當為其心聲之反映。

  起調令人凄愴渺茫:“萬里孤云”!肮略啤,是詞人的化身。孤云在詩詞里喻人蘊含了特定的感傷!扒逵螡u遠,故人何處!逼吹娜兆邮悄敲雌鄾,使人找不到方向!肮嗜撕翁?”這一聲呼喚,將亡國之痛,身世之悲,一齊傾訴出來。日間無法排解,夜里還形于夢寐!昂皦衾铮q記經行舊時路”。夢中時景“連昌約略無多柳,第一是、難聽夜雨”。用連昌來指代南宋故宮,透出銅駝荊棘的意思。此時夢想中,宮中的柳樹仿佛已衰殘無幾,非復當年意態。而最難堪的是,還聽著蕭蕭的夜雨。蕭蕭夜雨襲來,令人不堪忍受。不期然從夢中醒來,卻是在異鄉夜里。燈光搖曳中,誰能和自己共話?心緒的悲涼令人凄然。

  “張緒”,指詞人以南齊張緒自況。以此比擬自己青年時的風度。但是此時的`張緒也不像亡國前那樣“風流可愛”,卻是已衰落的蒲柳!皻w何暮!遲暮之年還不能回鄉呢?”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勾起作者無端心事。西湖斷橋邊的鷗鷺已零落過半,卻是舊侶凋殘,前盟難踐。

  隨之一轉“只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卻是“西州淚”取不忍重經舊地之意。張炎的亡國破家之痛,遠過羊曇生死知遇之悲!岸徘,指高門大族聚居的地方;“人家”,指張炎自己的家。據記載,張炎家世顯耀,祖父時家境顯赫。但元兵入臨安后,祖父被殺家產被沒。張炎心中留下了永遠的創痛。家國之痛是忘不了的。煞尾又化用杜甫詩句,寫道:“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這是張炎藝術風格的代表作。在抒發亡國之悲時,運用了較為深刻和曲折的筆法。用典貼切、想象豐富、含蓄深厚,風格轉為“清空”。以深邃的意境,而亡國之恨的痛烈心境楮墨內外。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0

  菩薩蠻·黃云紫塞三千里

  黃云紫塞三千里,女墻西畔啼烏起。落日萬山寒,蕭蕭獵馬還。

  笳聲聽不得,入夜空城黑。秋夢不歸家,殘燈落碎花。

  翻譯

  莽莽幾千里的邊塞,女墻一路延綿。黃昏之時,無數烏鴉的啼音滴落在城墻西畔。夕陽收攏最后一絲光熱,落入西山。遠處的群山被暮色清寒籠罩,天光暗沉下來。此時可見獵隊回歸,馬鳴蕭蕭響徹耳際。

  入夜時分,便有人吹響胡笳。秋夜瑟瑟,笳聲凄凄切切不堪聽。不堪聽,還生愁。他是身處異鄉的人。愁緒會帶來無端的空寂之感,遁入無盡的黑暗后又重新和著夜色將他包裹。夢里不歸家,離別有多苦,這一夜,他怕是又要徹夜不眠。一盞殘燈相伴幽懷,燈花淚水兩簌簌。

  注釋

  黃云:指邊塞之云。

  紫塞:原指長城,此泛指邊塞。

  女墻:城墻上呈凹凸狀的短墻。

  蕭蕭:馬嘶聲。

  茄:胡笳。

  落碎花:燈花掉落。

  賞析

  上片描繪邊塞黃昏蒼涼的秋色。首二句以如椽之筆寫景,不勝開闊,直追盛唐邊塞詩。單看之,無絲毫狹小局促、落落寡歡之感,謂詞人被邊塞特有的秋景深深吸引,亦無不可。接下是“落日萬山寒,蕭蕭獵馬還”,豪壯大氣不改,初添蕭索蒼茫之感。上片四句,連而讀之,自是一幅流動的畫面:近有城墻兩邊的“啼烏”,遠則是落日與群山,在紅紅的落日與蒼莽的群山的襯托中,又有獵馬飛馳而來。詞中的景,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把邊塞景色的特點,完全體現出來了。

  下片是描繪入夜之景和抒發思鄉之情。塞上本來就多悲涼之意,與詞人的遠戍之苦、思家之心,融合在一起,當胡笳吹起時,那嗚嗚的聲音,使邊地的開闊謄和詞人的驚異感頓然消失,充溢著的是一片悲涼的情調,詞人的心情也隨之沉重起來。所以詞人說“笳聲聽不得”,因此整片詞的.詞情在微微的灰白之后,忽然黯淡起來。而“空城黑”三字,又為詞境增加了些許荒漠凄涼之意。這兩句在肅殺中寓悲涼,展現出詞人已經蓄滿的感情,直至引出末二句!扒飰舨粴w家”是抒情,是感嘆,道出了深蘊的悲愴孤獨的思鄉之情!皻垷袈渌榛ā笔菍懷矍皩嵕,詩人“歸家”而不得,希冀于夢中,又不能入睡,就只能在“殘燈”獨坐了。末二句將詞人的思鄉夢不成與眼前的殘燈結合,簌簌而落的燈花又何嘗不是詞人心碎的隱喻,一個“落”字而境界全出。

  從全詞看,除“秋夢不歸家”一句外,余皆景語;哪鄾,肅煞蕭索,烘托出思鄉的悲愴孤獨的心情。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妻子盧氏病故后,詞人秋天隨康熙帝巡近邊時。詞人離家來到邊塞,千里之隔,使他生出思鄉之情。身處千里之外,這深秋的夢也不能帶他回到家鄉,孤寂與脆弱袒露無疑,于是創作了這首詞抒發滿心愁緒。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1

  清平樂·云垂平野 宋朝 王安石

  云垂平野。掩映竹籬茅舍。闃寂幽居實瀟灑。是處綠嬌紅冶。

  丈夫運用堂堂。且莫五角六張。若有一卮芳酒,逍遙自在無妨。

  《清平樂·云垂平野》寫隱逸生活。亦是集句體,當系晚年所成。片寫幽居景物。下片換寫幽居者生活觀念與情趣。上景下情,前后相映。

  《清平樂·云垂平野》注釋

 、旁拼蛊揭埃赫Z本杜甫《旅夜書懷》:“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啤把谟场本洌壕涑霰彼螐埳峨x亭燕》:“蓼岸荻花洲,掩映竹籬茆舍!避猓和S,唐人相斯《山行(一作山中作)》:“蒸茗氣從茆舍出,繰絲聲隔竹籬聞!

  ⑶闃寂:寂靜。《易·豐》:“窺其戶,闃其無人。”幽居:幽隱的居所。多指隱士之居。

 、纫保浩G冶。

 、伞疤锰谩本洌壕涑霰彼吾尩涝毒暗聜鳠翡洝肪矶牛骸罢煞蜻\用堂堂,逍遙自在無妨!边\用:運思用計。堂堂:光明正大。

 、饰褰橇鶑垼壕涑鎏迫肃嶔臁堕_天傳信記》載劉朝霞獻玄宗《駕幸溫泉賦》“今日是千年一遇,叩頭莫五角六張。”角、張:星宿名。五角六張:形容七顛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順利。

 、素矗阂环N酒器。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2

  原文:

  鬢云松令·枕函香

  清代: 納蘭性德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后。時節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譯文:

  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后。時節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枕頭上還留有余香,花徑里尚存春意。那梨花一夜之間在東風中飄落,病酒之后的黃昏恍惚間與她相遇,仿佛來到原來相約的地點,在夕陽下細語綿綿。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而今卻銀屏重掩,影支形單。在孤單單中又聽到了脈脈傳情的簫聲。此時正月照在那紅豆蔻之上,那時曾月下相約,如今月色依然,人卻分離,她是否依然依稀如舊?

  注釋:

  枕函(hán)香,花徑漏(lòu)。依約相逢,絮(xù)語黃昏后。時節。╞ó)寒人病酒,刬(chàn)地梨花,徹夜東風瘦。

  枕函:古代陶瓷枕或木枕中空如函,可做成抽屜,存放貼身物件,是為枕函,可代指枕頭;◤剑夯ㄩg的小路。漏:泄露,這里指春光泄露。依約:仿佛。絮語:連續不斷地說話。薄寒:微寒。病酒:飲酒沉醉或謂飲酒過量而生病。

  掩銀屏,垂翠袖。何處吹簫,脈脈情微逗。腸斷月明紅豆蔻(kòu),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

  逗:引發、觸動。紅豆蔻:植物名。

  賞析:

  上闋從癡情人憶的.感受寫起、“枕函香,花徑漏。依約相逢,絮語黃昏后!逼鹗姿木鋵懟貞浝锏氖彝馇榫埃很蠡◤叫孤洞汗,枕頭都留有余香的美好日子里,他與伊人在黃昏時見面,絮語溫馨情意綿綿。這里運用“梨花”、“瘦”等意象暗喻了她也為相思而受盡煎熬。此中情景都是想象之語,而以實筆出之。

  下闋陽句寫別后詞人相思成癡、癡情人幻的迷離之景。前兩句寫她在閨房里,寂寞地掩著屏風,青綠色的衣袖低低垂下.似是欲說還休。后兩句,詞人心魂則由彼處,倏然飛回此處。寫這時候他依稀聽到了她那脈脈傳情的簫聲,只是不知人在何處!昂翁幋岛崳}脈情微逗”,情轉溫軟醉人!澳c斷月明紅豆蔻”,接下來一句則再由幻境回到現實。寫如今夜色沉涼,月光照在院中的紅豆蔻上,那紅豆蔻無憂無慮開得正盛,讓人觸景傷情:“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于是又聯想到曾與她同處在月下的情景,而如今月色依然,入卻分離。月亮永恒,戀情卻苦短,在這月的孤獨落寞中,昔日繁華凋零,詞人反問這句清麗而滄桑的“月似當時,人似當時否?”比起“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更顯情深、意濃,凄凄慘慘戚戚歷歷可見。

  全詞雖迷離恍惚,但層次分明。上闕起始于這癡情人幻的感受。先寫室外情景;下闕則是轉回到室內的描寫,以反詰的收束,將其如癡如幻的情懷表達的更為透徹。該詞描寫月夜懷念所愛之人的癡情,柔情婉轉,語辭輕倩,似麗人姿容初展,風神微露。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3

  原文:

  上云樂

  唐代: 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

  康老胡雛,生彼月窟。

  巉巖容儀,戍削風骨。

  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

  華蓋垂下睫,嵩岳臨上唇。

  不睹詭譎貌,豈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嚴父,元氣乃文康之老親。

  撫頂弄盤古,推車轉天輪。

  云見日月初生時,鑄冶火精與水銀。

  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

  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間,濛濛若沙塵。

  生死了不盡,誰明此胡是仙真。

  西海栽若木,東溟植扶桑。

  別來幾多時,枝葉萬里長。

  中國有七圣,半路頹洪荒。

  陛下應運起,龍飛入咸陽。

  赤眉立盆子,白水興漢光。

  叱咤四海動,洪濤為簸揚。

  舉足蹋紫微,天關自開張。

  老胡感至德,東來進仙倡。

  五色師子,九苞鳳凰。

  是老胡雞犬,鳴舞飛帝鄉。

  淋漓颯沓,進退成行。

  能胡歌,獻漢酒。

  跪雙膝,立兩肘。

  散花指天舉素手。

  拜龍顏,獻圣壽。

  北斗戾,南山摧。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長傾萬歲杯。

  譯文: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

  在遙遠的西方,太陽落山的地方。

  康老胡雛,生彼月窟。

  傳說中的胡人神仙文康就出生在那里。

  巉巖容儀,戍削風骨。

  老胡文康儀容奇特,五官就像陡峭的山峰一樣古怪,骨骼清瘦,風度不凡。

  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

  他的雙眼眼瞳碧綠而有光,頭發金黃而彎曲,兩鬢呈紅色。

  華蓋垂下睫,嵩岳臨上唇。

  眼眉下垂著長長的睫毛,高聳的鼻子像山峰一樣聳立在嘴唇的上方。

  不睹詭譎貌,豈知造化神。

  要不是看到這樣離奇古怪的容貌,真不知道天地造物的'神奇。

  大道是文康之嚴父,元氣乃文康之老親。

  大道應該是文康的嚴父,元氣是文康之老親。

  撫頂弄盤古,推車轉天輪。

  老胡文康站起身舉手可以像盤古一樣摸到天頂,可以像推車一樣推動天地轉動。

  云見日月初生時,鑄冶火精與水銀。

  日月初生時云霧漫天,用它來鑄冶火精與水銀。

  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

  三足烏還沒有出谷,月中陰精還沒有積成兔形,半隱著身子。

  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

  女媧百無聊賴地用黃土捏造了富貴人,把泥漿撒落在地上,變成了一個個貧賤的人。

  散在六合間,濛濛若沙塵。

  把他們散落到人間,茫茫就像沙塵一樣。

  生死了不盡,誰明此胡是仙真。

  文康生命不息,長生不老,誰又能說明他不是神仙呢?

  西海栽若木,東溟植扶桑。

  在西海栽上若木,在東海種植扶桑。

  別來幾多時,枝葉萬里長。

  過些日子再來看,神樹的枝葉已經長了有幾萬里那么長了。

  中國有七圣,半路頹洪荒。

  安祿山叛亂,兩京覆沒,天下就像上古時期的洪荒之世。

  陛下應運起,龍飛入咸陽。

  陛下應運而起,即位于靈武,克復西京,大駕還都。

  赤眉立盆子,白水興漢光。

  安祿山已死,群賊又擁立他的兒子為首領,但這不足為患,這就像漢代赤眉軍叛亂立劉盆子為天子一樣,成不了什么氣候,陛下您就要像光武帝一樣,勵精圖治,光復漢室。

  叱咤四海動,洪濤為簸揚。

  天下振動,寰宇洗清,邊關無事,貿易開通。

  舉足蹋紫微,天關自開張。

  舉足登蹋紫微,天關為你開張。

  老胡感至德,東來進仙倡。

  西方的老胡文康感激陛下您的恩德,不遠萬里來到長安朝拜。

  五色師子,九苞鳳凰。

  他帶來了五彩獅子、九苞鳳凰等。

  是老胡雞犬,鳴舞飛帝鄉。

  五色的獅子是老胡犬,九苞的鳳凰是老胡的雞,雞鳴獅舞在帝鄉。

  淋漓颯沓,進退成行。

  表演酣暢淋漓,英姿颯爽,進退有序,縱橫成行。

  能胡歌,獻漢酒。

  他們唱胡歌,獻上美酒。

  跪雙膝,立兩肘。

  朝拜陛下時,都雙膝跪地,前臂舉起。

  散花指天舉素手。

  素手指天如散花狀。

  拜龍顏,獻圣壽。

  給陛下祝壽。

  北斗戾,南山摧。

  即使北斗破裂,南山摧毀。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長傾萬歲杯。

  愿陛下壽比南山,萬壽無疆!

  注釋: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

  金天:西方之天。

  康老胡雛(chú),生彼月窟。

  胡雛:胡人小兒,胡人童仆。

  巉(chán)巖容儀,戍(shù)削風骨。

  巉巖:本意是指山峰陡峭,這里形容長相奇特。

  碧玉炅(jiǒng)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bìn)紅。

  黃金拳拳:金黃色彎曲的頭發。

  華蓋垂下睫,嵩(sōng)岳臨上唇。

  嵩岳:嵩山,這里比喻高高的鼻梁。

  不睹詭譎貌,豈知造化神。

  大道是文康之嚴父,元氣乃文康之老親。

  撫頂弄盤古,推車轉天輪。

  盤古:我國神話中開天辟地創世的人。

  云見日月初生時,鑄冶火精與水銀。

  陽烏未出谷,顧兔半藏身。

  “陽烏”兩句:古代神話傳說中在太陽里有三足烏,月中陰精積成兔形,這里借指太陽和月亮。

  女媧戲黃土,團作愚下人。

  散在六合間,濛濛若沙塵。

  生死了不盡,誰明此胡是仙真。

  仙真:道家稱升仙得道之人。

  西海栽若木,東溟植扶桑。

  別來幾多時,枝葉萬里長。

  中國有七圣,半路頹(tuí)洪荒。

  七圣:指傳說中的黃帝、方明、昌寓、張若、(xí)朋、昆閽(hūn)、滑稽七人。

  陛下應運起,龍飛入咸陽。

  赤眉立盆子,白水興漢光。

  白水:水名,源出湖北棗陽東大阜山,相傳漢光武帝舊宅在此。五色師子:即五色獅子,道家傳說中元始天尊的坐騎。雞犬: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后,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里,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南山:指終南山帝鄉。

  叱咤四海動,洪濤為簸揚。

  舉足蹋紫微,天關自開張。

  老胡感至德,東來進仙倡。

  五色師子,九苞(bāo)鳳凰。

  五色師子:即五色獅子,道家傳說中元始天尊的坐騎。

  是老胡雞犬,鳴舞飛帝鄉。

  。雞犬:傳說漢朝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后,把剩下的藥撒在院子里,雞和狗吃了,也都升天了。

  淋漓颯沓,進退成行。

  能胡歌,獻漢酒。

  跪雙膝,立兩肘。

  散花指天舉素手。

  拜龍顏,獻圣壽。

  北斗戾(lì),南山摧。

  南山:指終南山帝鄉。

  天子九九八十一萬歲,長傾萬歲杯。

  賞析:

  樂府《神仙二十二曲》中有《上云樂》,又名“洛濱曲”。相傳是梁武帝時所制,假想生于上古時期的西方神仙老胡文康,長得青眼高鼻,攜弄孔雀、鳳凰、白鹿,慕梁朝來游,伏拜祝千歲壽。李白擬作《上云樂》,在前人歌辭的基礎上作了發揮,寫西域胡人攜獅子、鳳凰來唐朝祝天子壽的盛況。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4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

  宋代張孝祥

  送歸云去雁,淡寒采滿溪樓。正佩解湘腰,釵孤楚鬢,鸞鑒分收。凝情望行處路,但疏煙遠樹織離憂。只有樓前流水,伴人清淚長流。

  霜華夜永逼衾裯,喚誰護衣篝?今粉館重來,芳塵未掃,爭見嬉游!情知悶來殢酒,奈回腸不醉只添愁。脈脈無言竟日,斷魂雙鶩南州。

  譯文

  白云歸雁都已經遠去,給我留下的只是這嫩寒時節的滿天秋色。解佩分釵,臨別互贈信物,鸞鳥銅鏡也一人一半。凝情遙望去路,只見遠樹含煙,織成一片離憂。自己滴不盡的眼淚,只有樓前的溪水與之相伴長流。

  秋深夜濃,寒霜降落,衾被不耐嚴寒,有誰替我整理衣篝;氐酵〉呐f館,想起你還沒離開的時候,落花不掃,只是在院子里嬉戲游玩。如今只知心情煩憂時以酒澆愁,卻不知這酒百折回腸,不能醉人反而讓人多添幾分惆悵。整天默默無語,只希望能化為鳧鳥飛去與你相聚。

  注釋

  佩解:分別時解佩相贈。

  釵(chāi)孤:指分釵留別。釵,兩股笄并為一起,是首飾的一種。

  鸞(luán)鑒:飾有鸞鳥圖案的梳妝鏡。

  衾裯(qīn dāo):寢時覆體之具。衾,大被。裯,帳。

  衣篝(gōu):薰衣用的竹薰籠,篝,竹籠。

  爭見:怎見。

  殢(tì)酒:病酒,困酒。這里指借酒消愁。殢,困倦。

  竟日:整日。

  雙鶩(wù):雙飛的野鴨。

  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創作背景

  張孝祥早年在客中曾與一位李姓姑娘相識并同居.且于紹興十七年(1147)生子同之。由于孝祥與李氏并無正式婚姻關系。只得在紹興二十六年(1156)另娶表妹時氏為妻。而李氏以學道為名返回她的故鄉桐城。這年重九前夕.孝祥在建康(今南京)送走李氏及年已十歲的同之后.無法排遣內心痛苦的感情折磨,寫下此詞。

  賞析

  上闋開篇以秋景寄托離情。那在云中歸去的大雁,就如同離別的李氏已經遠去,此時佇立在溪樓上的詞人,望著滿眼秋色,感覺到了淡淡的`寒意,這寒意既是真實的初秋感覺,也是因離別而引起的內心感受。后三句追憶惜別,解佩分釵,相戀的兩個人互贈信物,依依惜別。其中“鸞鑒分收”四字化用南朝徐德言和其妻破鏡各留一半的情景,暗示破鏡難再圓的悲劇結局。

  “凝情望行處路,但疏煙遠樹織離憂”兩句寫詞人在情人離開后所見所想。他靜默地站立在原地,遠望著吞沒了情人背影的長路,被淡淡疏煙、樹影籠罩。詞人用“織”字形容煙影交錯的景象,靜態中表述出一種動態,離憂仿佛詞人的內心一般綿軟,讓人不忍觸碰。無法挽留情人的詞人,只能看著那樓前默默長流的水,獨品傷悲,靜靜地流淚!鞍槿饲鍦I長流”一句,把流水寫得善解人意,這種移情入景的手法,表面寫水多情,實際上是在影射詞人為情所苦。

  在此后,詞人開始預想沒了戀人陪伴的生活。以往秋深霧濃時,總有伊人為他打理衣服被衾,可如今再也不會有人記起這些了!澳罘垧^重來”,詞人舊地重游,昔日二人嬉鬧的地方,如今塵埃滿院,只剩下他一個人在她殘留的香氣中尋找記憶了。這里詞人欲寫苦情反寫蜜事,以今日的“無”來反襯往昔的“有”,離別對比,用筆曲折,相思的苦痛如娓娓道來。

  “情知”兩句為詞人以己之情揣度昔日戀人此時的心理,想象著她也和自己一樣正被別愁深深困擾,只能借酒來澆愁。但“舉杯消愁愁更愁”,酒喝得愈多,思念愈是干回百轉,折磨詞人。戀人所去之地浮山在江北,而張孝祥所居之地在東南,二人雖然彼此牽掛,卻遙遙相隔不能在一起。所以詞人“脈脈無言競日”,看著雙宿雙飛的鳧鳥黯然銷魂,遙想“南州”(暗指李氏居住的地方)。

  整首詞有景有情,有現實有回憶,也有預想,筆觸柔情細膩,直敘中亦有傷懷,平常而不流于呆板,婉轉搖曳,情深款款。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5

  鷓鴣天·雁貼寒云次第飛

  雁帖寒云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別離。

  古詩簡介

  《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寫的一首詞。這首詞抒寫了納蘭性德出使邊塞的途中思鄉之情,語近情遙,含思雋永,層層轉折,逐次深入,深婉動人。

  翻譯/譯文

  秋風正濃,大雁迫不及待,匆促南飛,惟恐落后。而自己有家難回,猶白騎著瘦馬,一年又一年,迤邐在古道之上,讓西風撲面而來。

  離人杳無蹤跡,佳人愁思依依,再無心情尋芳弄草,整日待在深閨中,任憑月落烏啼。無聊之極,隨手閑拂窗前月光,想起這月光也正落在離人身上。

  創作背景

  納蘭性德的`這首《于中好·雁帖寒云次第飛》具體寫于何時,尚待考證,但是從內容來看,應當是詞人在出行途中所寫的思歸之作。

  賞析/鑒賞

  文學賞析

  該詞轉進層深,深婉動人!把闾拼蔚陲w,向南猶自怨歸遲”:深秋季節,北雁南飛,排成行列,總是怨恨歸去太遲。而大雁能夠自由南飛,出使邊塞的人卻不能回家。“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馬是瘦馬,道路不是坦途,而是關山道,季節是蕭瑟的秋天。詞人這是在堆積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詞的上片,前二句云秋深而北雁南飛,猶怨歸遲,一層;雁可南歸而人卻難歸,一層;后二句再翻進,人已難歸,偏又逢瘦馬關山,西風撲鬢,又為一層。詞的下片明寫愁思,一層;而偏于杳杏依依之日聞烏鴉之啼聲,一層;最后抬頭同望一輪明月,又將思鄉情感推進一步,又一層。

  該詞手法向稱巧妙,層層遞進翻轉,最后以月牽和,相思深處,婉轉動人。

  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黃天驥《納蘭性德和他的詞》:“這也是思婦之作。上片說,大雁匆促飛走,它們尚且埋怨南歸太遲了,而離人卻騎著瘦馬,行走在關山道上。去年是古道西風瘦馬,今年又是西風撲鬢。這幾句,感情層層深入,而又流暢自然,有如清溪瀉玉!

  中華書局編輯室編輯盛冬鈴盛冬鈴《納蘭性德詞選》:“思婦在‘秋淡淡,月彎彎’時懷念征人,懸想‘明朝匹馬相思處,知隔千山與萬山’;征人在‘瘦馬關山道’上懷念思婦,叉擬‘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朝照別離’。下面兩闋《鷓鴣天》分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思,正好互相映襯;合而觀之,更見經營之妙。”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上云樂》原文、翻譯及賞析02-02

別云間原文翻譯及賞析01-12

《別云間》原文及翻譯賞析10-23

別云間原文翻譯及賞析04-07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20

云原文翻譯及賞析15篇04-20

寒食原文、翻譯及賞析_孟云卿02-09

凜凜歲云暮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凜凜歲云暮原文翻譯賞析09-1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线路一 | 天堂久久久久va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 | 天干夜啦天干天干国产精品 |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911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