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4-08-05 21:50:32 宜歡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秋思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提起古詩詞,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令人頭大的古詩詞賞析?古詩詞鑒賞就是對古詩詞中的語言、形象、手法、意境等內容進行賞析。還記得古詩詞鑒賞是怎樣做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秋思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思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1

  原文:

  秋思

  宋代:陸游

  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

  日長似歲閑方覺,事大如天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搖落故園秋。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譯文:

  利欲驅使人東奔西走,如同萬頭火牛奔突一樣,倒不如做個江湖之人,像沙鷗鳥那樣自由自在。

  無所事事的時候感覺一日長似一年,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無事了。

  在搗衣棒的敲擊聲中,深巷里的明月漸漸西沉,井邊的梧桐樹忽然搖動葉落,方知故鄉也是秋天了。

  想極目遠眺,苦于沒有登高的地方,哪能像陳登站在百尺樓上,高論天下大事呢。

  注釋:

  欲:欲望。驅:趕逐。浪跡:到處漫游,行蹤不定。

  休:此處作“忘了”解。

  砧(zhēn)杵(chǔ)相望深巷月,井桐搖落故園秋。

  井梧:水井邊的梧桐樹。

  元龍:陳元龍,即陳登,三國時人,素有扶世救民的志向。

  賞析:

  詩寫秋日所感,表現了作者向往閑適而又不能閑居的心情。雖然詩人贊美沙鷗閑逸,但又說閑時度日如年;雖說事大如天,醉后亦休,但又聞砧杵聲而生感,見梧桐葉落而念故園之秋。他要放眼遠望,而又無樓可登。詩人之心何曾清閑得了?倒是種種矛盾想法在心中糾纏;使得他更加郁悶。

  作者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時期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

  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陸游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陸游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陸游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被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享年八十五歲,留下絕筆詩《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陸游著有《劍南詩稿》傳世。

  秋思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2

  原文:

  秋思

  唐代: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洛陽城里刮起了秋風,心中思緒翻涌想寫封家書問候平安。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又擔心時間匆忙有什么沒有寫到之處,在送信之人即將出發前再次打開信封檢查。

  注釋: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chóng)。

  意萬重:極言心思之多。

  復恐匆(cōng)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復恐:又恐怕。行人:指捎信的人。臨發:將出發。開封:拆開已經封好的家書。

  賞析:

  盛唐絕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較少敘事成分;到了中唐,敘事成分逐漸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為絕句的習見題材,風格也由盛唐的雄渾高華、富于浪漫氣息轉向寫實。張籍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富于包孕的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作客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懷念。

  第一句是寫詩人客居洛陽,現在秋天到了。詩人沒有大筆濃墨的渲染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凄慘景象,讀者的閱讀中當然不會有那種“秋風秋雨愁煞人”的凄涼感受。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仿佛,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于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托思家懷鄉的感情。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增添了欲歸不得的悵惘,思緒變得更加復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里涌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于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不能下筆的生動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于想象了。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這是詩人的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和動作。詩人并沒有大張旗鼓地寫自己怎么樣廢寢忘食,挑燈夜戰地寫家書,就是通過這樣一個平凡的動作來說明自己是在寫家書。過去的交通很不發達,寄一封信回家就是一次漫長的旅行,寫一次家書當然要寫長一點了。信寫好了,發現還有的話沒有說,當然要把信打開來補充一些了。詩人這樣寫詩是很貼近生活的,但是詩歌不僅要貼近生活,還要貼近自己,貼近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思,這樣才會震撼人心。這首詩就做到了這一點。主要體現在最后兩句。詩人雖然擔心的自己的家書“說不盡”,但是還是封上信封,直到送信的人要走了,又覺得自己沒有寫好。其實,詩人也并非沒有寫完這封信,既然已經把信封上了,就是一封完整的信了,其實就是自己的思鄉情節在起作用,總覺得有話沒有說完的感覺,總覺得自己的家書就是這樣的言不盡意。其實,即使是拆開信封,也不一定就要補充什么。這就是心靈微妙的變化的反映,詩人通過“又開封”這一動作,清晰地表達了出來,這振動和變化的緣由就是思鄉的情感。從結構上說,這也不是單純的平面層次,是由動作,反映出了心靈的微妙感受的變化。和“斷腸人在天涯”,“萬里悲秋常作客”這樣的詩句表達的情思相比,這是一種內心微妙細膩的情思,詩人用最平易語言表達出來了,沒有過多的渲染和修飾,也是感人至深的。

  全詩一氣貫成,明白如話,樸素而又真實地表達游子的心態。在消息傳達不便的封建社會,長期客居異地的人常有類似的體驗,一經詩人提煉,這件極平常的小事、極普通的題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義。后人每每讀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嘆,所謂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作者

  張籍(約772年—約830年),字文昌,和州烏江人,元和詩壇代表詩人,[中唐時代的現實主義詩人,在樂府詩方面取得了成就,與王建并稱為張王樂府。因張籍曾任官水部員外郎,所以人稱“張水部”。

  貞元十五年(799年)張籍經韓愈推薦,在長安進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調補太常寺太祝,與白居易相識,對各自的創作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長慶元年(821年),受韓愈薦為國子博士,遷水部員外郎。大和二年(828年),遷國子司業。相傳張籍因迷戀杜甫詩歌,便將他的詩寫下來燒掉,做成蜜羹每天吃,張籍好友知道后連稱張籍是癡人一個。

  張藉的詩變革了詩壇舊習,他繼承了杜甫之簡麗詩風而成一家。給唐朝中期的詩壇帶來了生機與活力,為中唐文學的復興和唐代文學的第二次輝煌奠定了基礎。他的代表作有《江南曲》《江村行》《湘江曲》《泗水行》等。

【秋思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秋思原文翻譯及注釋09-24

《天凈沙·秋思》原文、注釋及賞析07-10

秋思的原文、翻譯及賞析10-12

秋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9-17

秋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4-11

秋思原文翻譯及賞析03-16

《天凈沙·秋思》原文、注釋、譯文、賞析05-07

【推薦】秋思原文翻譯及賞析10-10

絕句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2-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s级优女区 |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日本一道本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观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