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4-04-13 10:30:16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落梅》原文、譯文及賞析

《落梅》原文、譯文及賞析1

  【原文】

  漫天墜,撲地飛,白占許多田地。凍殺吳民都是你!難道是國家祥瑞?

  【注釋】

  ⑴白占:強取豪奪。

  ⑵吳民: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原作“無民”。《全元散曲》校記:“疑‘無民’為‘吳民’之訛。如作‘吾民’亦通。”⑶難道是:哪里是。祥瑞:瑞雪兆豐年。

  【譯文】

  漫天飄墜,撲地飛舞,白白地占了許多的田地。把黎民百姓都凍壞了,說什么是國家祥瑞?

  【作者簡介】

  張鳴善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至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實的動亂與污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

  【賞析】

  此曲借詠雪諷刺豪強惡霸,為百姓鳴冤,寓意深刻。據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卷七十六載:“張士誠據蘇時,其弟士德攘奪民田以廣園囿,侈肆宴樂。一日雪大作,士德設盛宴,張女樂,邀明善詠雪,明善倚筆題云……”。寫作亦有特色,如任訥所云:“此詞鋒利無匹,足令奸邪寒膽,自是快事。尤好在詠雪甚工,無一語蹈空也。”(《曲諧》)。作者為失地農民喊出了抗議的'聲音。此曲對雪大聲斥責,指出其凍殺人的罪惡行徑,沉痛嚴峻,顯示了元人北曲獷悍樸質的風格。

《落梅》原文、譯文及賞析2

  落梅風·人初靜

  馬致遠 〔元代〕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時一般孤零。

  譯文

  人剛剛靜下來,月色正是明亮的時候。白梅花枝斑駁地斜映在紗窗上。梅花偏偏弄影戲笑人,夜深了月亮沉落,庭院里一樣凄涼孤零的景象。

  賞析

  馬致遠寫了二十多首“落梅風(壽陽曲)”重頭小令,內容都是言情,都寫得情韻繞梁。這支小令是其中之一。

  這支曲子寫一個獨守空房的年輕女子的哀訴,放在詩歌中,便可加上“閨怨”的標題。散曲與雜劇不同,往往不需要“自報家門”,便可從曲文的情調和構思中來判斷出主人公的身份與處境,這也是這首小令饒有興味的'一個方面。

  “月墮霜飛,隔窗疏瘦,微見橫枝”(宋楊補之《柳梢青·梅》)、“尋常一樣窗間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都說明了梅月映窗特有的動人效果。此曲的起首三句,不動聲色,也描繪了月明人靜時的這樣一幅優美的畫面。然而,小令的女主人公卻別有懷抱,窗前的梅影不僅未使她愉悅,反而使她感到一種遭受嘲弄的意味。曲末的兩句,就造成了這樣的轉折。

  “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時一般孤另”,是絕妙的構思。它承接了前文的“玉梅斜映”,利用梅花“弄影”、含笑的芳姿,而挑現出女主人公在長夜中“孤另”的事實。本來人自人,梅自梅,梅花即使不存在媚人的本心,至少也無“笑人”的用意,而作者卻故意將兩者牽惹在一起,且以此作為女子的憤言,則女主人公的孤零、悲愁,就發揚到了極點。更妙的是女子還對梅花的弄影作了進一層的推斷,想到了“月沉時”,那時梅花花影隨之隱沒,自憐不暇,也就無法再“笑人”了。梅花“孤另”與否,其實與月色毫不相干,作者故作文心,以“癡語”的表現手段,便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女子獨守空閨的深怨。全曲五句,“人”、“花”、“月”各重復出現兩次,卻因作者構思的婉曲,令人不僅無累贅之感,反覺愈轉愈妙。小令以五分之三的句子寫景作為鋪墊,而于末兩句力為逆折,拈出題旨,且使前時的月窗梅影由清美轉為清凄,舉重若輕,可謂扛鼎之筆。以梅喻人、襯人固是詩歌常法,而小令于喻于襯更為曲折奇巧,語淡韻遠,確是一首難得的佳作。

  馬致遠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有異議)人。他的年輩晚于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并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落梅》原文、譯文及賞析3

  詠落梅

  謝朓〔南北朝〕

  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

  逢君后園讌,相隨巧笑歸。

  親勞君玉指,摘以贈南威。

  用持插云髻,翡翠比光輝。

  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

  譯文:

  新生的嫩葉多么嬌媚,剛綻放的蓓蕾是那樣秀美。欣逢主公后園設宴,宮中美人相隨欣然到來。勞煩主公親動玉指,折梅贈給寵愛的嬪妃。她插一枝到云髻上,光彩勝過美玉翡翠。一到黃昏花兒零落,主公的恩愛啊,也將一去不復回。

  注釋:

  冉冉(rǎn):柔弱下垂的樣子。霏霏(fēi):很盛的樣子。讌(yàn):同宴。巧笑:笑的很甜美。南威:南之威的省稱,古美女名。云髻(jì):高髻,梳理的很高的發式。翡(fěi)翠:青綠色的玉。比:勝過。

  賞析

  這首吟詠落梅的'詩作,寄托了深沉的政治感是,這對于只求形似的六朝通般詠物詩來說,是通大發展。

  “新葉初冉冉,初蕊新霏霏”,起首兩句便暗寓憂懼的心理。“冉冉”,說明梅花的嫩葉還很柔弱,意指自己在政治上時不是強有力的;“霏霏”,說梅花的新蕊隨風飄落,暗寓自己政治地位的不穩。明寫落梅,暗寫政治。

  從“逢君后園讌”至“翡翠比光輝”,這六句以美人自擬,寫他同隨王的親密關系。意思說他的美才可比戰國晉文公時的美女南威之貌;參與隨王后園宴會,又如《詩經·衛風》所寫“碩人”之“巧笑”,相隨而歸;又說隨王親手摘下梅花贈送給他,他便像古美人把花插到發髻上,其光彩勝過翡翠美玉。這段話表達了他”到隨王寵幸的感激之情。

  “日暮長零落,君恩不可追”,結尾兩句語氣通轉,由樂轉憂,以梅花之落,喻指君恩之衰。憂君恩之衰的心理,是由介入皇室內部矛盾斗爭所產生的危懼心理引發出來的,與擔心“時菊委嚴霜”同義。這末兩句,從篇幅來說,只是全詩的五分之通,然而從中心思想而言,卻是全詩的主干與核心。也可以說,擔心斗爭失敗,反而招來殺身之禍,這才是他借詠落梅委宛地向隨王吐露出來的真情。

  詠物詩至六朝而自成通格,宮體詩中之詠物已極盡圖貌寫形之能事,其所追求者在于形似。與山水詩至謝朓手中由客觀之描寫轉而介入主觀之抒情通樣,詠物詩至謝朓手中亦通變,由求其形似,轉而求其寄托。謝朓之詠物詩既有與時代相通的善于寫物圖形的特性,又汲取了《詩》《騷》以來比興的傳統,在客觀的物象之中寄托主觀的旨意。這首《詠落梅》詩便是如此。傳統的所謂“香草”“美人”的比興,這里都用上了。詩中既以“落梅”(香草)自擬,又以“南威”自擬,其所比擬均在似與不似之間,即所謂不即不離,不粘不脫者也。這通藝術境界成了唐宋詠物詩詞的最高準則。可以說,這首詩的藝術,正標志謝朓在詠物詩方面的杰出貢獻。

  謝朓

  謝朓(464~499年),字玄暉。漢族,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齊時著名的山水詩人,出身世家大族。謝朓與謝靈運同族,世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又稱謝宣城、謝吏部。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于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落梅》原文、譯文及賞析4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出自南宋愛國詩人劉克莊《落梅》,詩中描繪了一幅凄涼衰敗的落梅景象,引起詩人對社會、人生的思考。他在詩中揭露了南宋朝廷偏安于東南的心理,用暗諷的筆觸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頭指向歷史和現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

  作品原文

  落梅

  劉克莊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作品注釋

  ①落梅:當時的言官曾指控尾聯為“訕謗當國”,作者因此一再被黜,坐廢十年,史稱“落梅詩案”。

  ②砌:臺階。

  ③騷人:泛指憂愁失意的文人,詩人。

  ④謬:不合情理的。

  ⑤權柄:猶權利。

  ⑥孤高:孤特高潔;孤傲自許。

  ⑦主張:主宰;作主。

  作品譯文

  每一片飄零的梅花都教人觸目愁腸,更哪堪殘缺的花瓣凋落如雪片,鋪滿了臺階又堆上了墻頭呢?飄零的梅花就像匆匆過嶺的遷客,墜落的梅花猶如不得已赴湘的騷人。那么多原來美好高潔的花朵,如今卻沉淪泥土與莓苔為伍,然而偶然粘上衣袖的香氣,還久久不去。啊,讓東風執掌對百花的生殺予奪大權,真是差矣錯矣,它忌妒梅花的孤高,對梅花任意摧殘,根本不講憐香惜玉。

  創作背景

  《落梅》寫于詩人任建陽(今屬福建)知縣時。當時南宋小朝廷茍且偏安于東南一隅,朝廷上下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目睹現實,愛國憂民的詩人劉克莊萬分憂心。他聯想到自己雖有一腔報國熱情,卻得不到重用,倍受排擠、迫害,于是將內心的悲憤和不滿借“落梅”這一意象曲折地表達了出來。

  作品鑒賞

  詩歌主要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梅又似寫人,傳達了落梅的悲慘境遇。表達了對梅高潔品格的贊美,流露出了詩人的自我情感,寄寓了自己仕途不遇的感慨和對嫉賢妒能者的憎惡,對壓制人才的悲憤。

  首聯的“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墻”,其意是飄零的梅花教人觸目愁腸,更哪花瓣凋落如雪片,鋪滿了臺階又堆上了墻頭。詩人描繪了一幅凄涼衰敗的落梅景象。

  頷聯進一步刻畫落梅:“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這兩句詩對仗工整,化用典故,高度概括了歷史上無數“遷客”、“騷人”的坎坷一生。“飄如遷客來過嶺”中的“過嶺”,越過五嶺,意指今廣東一帶,暗喻韓愈被貶謫潮州的故事。“墜似騷人去赴湘”中的“湘”,指今湖南一帶,暗用屈原失寵被逐,投汨羅江而死的故事。

  頸聯點出落梅的最后結局:“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這兩句詩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有異曲同工之妙。那么多原來美好高潔的花朵,如今卻零落成泥,與莓苔為伍,被踏成塵土。然而,花瓣偶然落在衣袖上,其香氣卻久久不散。詩人在此表面是贊美梅花,實際上是對那些遭遷謫放逐但是仍堅守志節的“遷客”、“騷人”的贊頌,用筆委婉,言近旨遠。

  上三聯重在寫景,景中寓情。尾聯是全篇的點睛之筆。“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這兩句看似指“東風”胡亂使用對百花生殺予奪的權力,不憐香惜玉。實際上,“東風”者,暗指的是朝廷執掌權柄者濫用職權,排斥、陷害、埋沒人才,結黨營私。這些人忌妒梅花的孤高,對梅花任意摧殘,自己卻沒本事。詩人用暗諷的筆觸巧妙而又曲折地把矛頭指向歷史和現實中的一切嫉賢妒能、打擊人才的當權者。

  這首《落梅》詩的精到之處在于通篇不著一個“梅”字,卻不僅刻畫出梅花的'品格和遭際,而且通過對落梅哀婉纏綿的吟嘆,處處透露出詩人的心跡情感。同時,也高度概括了歷史上無數“遷客”“騷人”顛沛流離的不幸,更道出了包括詩人在內的當時一大批有抱負的愛國人士抑塞不平的心聲。

  整體評價

  這首詠梅詩不同于一般的詠物詩,有著深刻的寓意,寄托著詩人濃烈的悲憤之情。簡直可視為一篇濃縮了的《離騷》。

  作者簡介

  劉克莊(1187~1269年)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劉克莊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詞家及史學家。為江湖詩派的代表詩人。南宋建陽書坊刻印出版了他的文集《后村居士集》。這個刻本曾被后來的藏書家譽為“南宋麻沙槧之最善者”,共五十卷。其中《詩集》十六卷、《詩話》二卷、《詩余》二卷、《文集》三十卷。

【《落梅》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落梅原文及賞析03-03

落梅原文賞析12-17

落梅原文及賞析02-27

《早梅》原文、譯文及賞析02-27

《落梅》原文及翻譯賞析10-24

《落梅》原文及翻譯賞析03-12

《落梅》原文賞析及翻譯04-14

詠落梅原文及賞析03-07

落梅原文翻譯及賞析10-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午夜福利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 天天看片免费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你懂的免费看 | 亚洲乱码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