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明上網黑板報內容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的日新月異,電腦已經進入了尋常百姓家。如今,我們已經走進了一個信息時代。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文明上網黑板報內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全國青少年文明上網公約:
要善于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二、青少年如何文明上網?
進入九十年代,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在我國出現。2000年底,全國2250萬上網用戶中,56 .11%是24歲以下的青少年。據有關調查統計數據表明:中學生每周上網時間10小時以上的有79%,28小時以上的有1.2%。在這些上網的人群中,查資料的人數比率有3%,聊天的有15%,玩游戲的有82%,瀏覽過不健康的網站的有46%;同時,網上也出現了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行為,這些將不利于良好的文化環境的形成,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此,2001年11月,團中央、教育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
顯而易見,不文明上網容易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青少年容易受到不健康信息的影響,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青少年應自覺做到文明上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為學習服務,提高自身素質;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正確選擇網上信息,自覺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響。
面對網吧的誘惑,我們要學會自我保護。首先,要認真學法,自覺守法。遵守有關部門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的規定。其次,要正確對待學校和家長的教育,改正沉迷于網吧的錯誤行為。第三,青少年應遵守《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做到文明上網,遵守網絡公共秩序。要樹立科學上網意識,不沉溺于游戲;要樹立健康上網意識,注重收集和吸收有益的知識和信息,不要瀏覽不健康的網頁。
青少年應從哪些方面養成良好上網習慣?第一,要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提高自身素質。第二,做到文明上網,不瀏覽不良信息,不光顧不健康網站。第三,有節制上網,科學安排作息時間,不沉溺于電腦游戲,網上聊天之中。
青少年朋友們: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人們獲取知識,拓寬視野、擴大交流以及休閑娛樂的重要工具,同時又充斥各種不良信息,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為此,我向青少年朋友們發出以下倡議:加強學習,認請危害。文明上網,遠離誘惑。自覺遵守網絡道德,文明上網,不進營業性網吧,不接觸不良信息,自覺抵制不良誘惑。遠離非法網吧,學會潔身自好;科學上網,做上網的主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參加積極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
上網有利有弊,青少年應該利用網絡的優勢,加強學習,自覺抵御不健康網站、網頁。
三、網絡的正面影響:
1、網絡有助于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絡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網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網上“毫無顧忌”地進行真實心態的平等交流,這對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準青少年的思想并開展正面引導和全方位溝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提供了求知學習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絡提供了求知學習的廣闊校園,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學到在校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
3、開拓青少年全球視野,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上網使青少年的政治視野、知識范疇更加開闊,從而有助于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又可提高青少年綜合素質。通過上網,可以培養他們和各式各樣的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覽各類有益圖書,觸類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養。 四、網絡的負面影響:
1、對于青少年“三觀”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很容易在網絡上接觸到資本主義的宣傳論調、文化思想等,思想處于極度矛盾、混亂中,其人生觀、價值觀極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網絡改變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上公開、坦白地發表觀點意見,要求平等對話,對青少年工作者的權威性提出挑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達到預期。同時,上網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思潮泛濫。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有關專家調查,網上信息47%與色情有關,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網上無意中接觸到黃色信息。還有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也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的黑色信息,蠱惑青少年。這種信息垃圾將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識,污染青少年心靈,誤導青少年行為。
4、網絡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一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黃色和非法網站,利用虛假身份進行惡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網絡犯罪增多,例如傳播病毒、黑客入侵、通過銀行和信用卡盜竊、詐騙等。
四、網絡與學生的性格
(1)迷戀角色扮演型網絡游戲的青少年喜歡獨處、敏感、傾向于抽象思維、警覺、不服從社會規范,容易孤獨和抑郁。
(2)網絡游戲使得青少年過早地成人化。
(3)網絡游戲使青年荒廢學業,坐享其成。
(4)不是我不想走,實在是欲罷不能——自我控制力差。
(5)還我明亮的眼睛,還我健康的體魄——損害身體健康。
(6)虛擬世界中,我是誰,你又是誰?——欺騙、謊言。
五、網絡與學生的心理
(1)沉迷網絡一般有兩種,一是沉迷于網絡聊天,一是沉迷于網絡游戲。不管是哪種類型,或者兩個都有,原因一般是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不順利,多多少少是有一些心理上的陰影的,想在虛擬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宣泄感情。
(2)對網絡的迷戀會讓一個人與現實生活脫節甚至相脫離,特別是對學生來說,中學時代正是培養能力的時候,更不能過分迷戀網絡,不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要盡力擺脫網絡的誘惑,過正常、健康、實際的生活。
六、網絡與學生的生活
(1)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搜尋學習中需要的資料,同時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拓寬我們的視野,了解并參與討論各種社會熱點,關注世界,關注社會。
(2)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度,如果對網絡過于沉迷,就會影響學業,甚至玩物喪志,沉迷游戲等各種虛擬世界,無法自拔。這樣的例子在我們周圍并不少見。
(3)學習和網絡是可以相輔相成的,關鍵在于自己的調節。
(4)目前最主要的“學習氛圍破壞者”之一就是電腦、網絡。有人因為沉迷網絡而荒廢了學業,有人因為身邊人的沉迷而受了影響!
【文明上網黑板報內容】相關文章:
生態文明黑板報內容04-02
文明校園黑板報內容08-31
文明課堂黑板報的內容05-25
文明課堂黑板報內容05-25
文明高中黑板報內容05-25
文明修身黑板報內容06-05
文明禮儀內容黑板報內容10-29
關于文明校園黑板報內容09-06
校園文明安全黑板報內容09-23
與文明同行黑板報的內容范文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