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許許多多的黑板報吧,黑板報是一種可傳閱觀賞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黑板報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1
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2
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3
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4
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5
中秋節由來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博餅的由來
在古代,“博”是一種棋戲,后泛指賭博運動。當然,沿襲到現在,博餅不再有賭博的意味,而是成為廈門人中秋聚會的保留節目。廈門的“博餅”,也叫“博中秋餅”、“博會餅”。
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廈門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而發明的。于是,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廈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據說是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廈門為根據地,驅逐荷夷收復臺灣。鄭成功的士兵基本上來自福建、廣東各地,到中秋節前后,士兵們思念親人。鄭成功的部將洪旭,為了撫慰士兵離鄉背井、思親想家之念,激勵士兵先國后家,克敵制勝的斗志,便與兵部衙堂的屬員,經過一番籌謀,巧設“中秋會餅”,通過“擲骰子”活動讓士兵們賞月玩餅、品茗談天。
這獨特的游戲,后逐漸在民間流傳和改進,成為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早年,博狀元餅,多為親友或結拜兄弟姐妹間大家出錢,購買一二會月餅,共同博之,誰得“狀元”,來年中秋節要贈送一會給大家博。其中有人生男孩的要送兩會。這樣,年年有增無減,會餅越來越多,只好再分開兩獨立組。一般家庭由長輩主持,每年買一二會,全家圍成一圈博之。
中秋博餅,講究的就是一個開心,是博一個好兆頭,大多數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狀元的人,一年運氣總是會特別好,這當然是因為博餅活動里傾注了人們的感情寄托。
在閩南地區,中秋賭餅也已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和大眾游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福建風物志》記載:在廈門、泉州、漳州一帶,中秋節有“奪狀元餅”的習俗。在臺灣中部和東部地區的一些城鄉以及臺灣離島金門縣,至今還流行中秋博狀元餅的習俗。在金門,金城鎮吳厝社區發展協會每年慶祝中秋社區聯歡晚會,都有博狀元餅大賽。
【慶國慶迎中秋節黑板報】相關文章:
迎國慶慶中秋黑板報10-04
慶國慶迎中秋黑板報07-07
迎中秋慶國慶黑板報07-07
慶國慶迎中秋黑板報內容10-04
慶國慶迎中秋的黑板報09-25
迎國慶慶中秋作文03-22
迎中秋慶國慶小學作文02-27
迎中秋慶國慶作文(15篇)04-06
迎國慶賀中秋黑板報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