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立合同模板集錦5篇
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建立,很多場合都離不了合同,合同是對雙方的保障又是一種約束。合同有不同的類型,當然也有不同的目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訂立合同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訂立合同 篇1
訂立勞動合同的原則,是指在勞動合同訂立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應當遵循的法律準則,《勞動合同法》第三條規定:“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1、合法的原則,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行為不得與法律、法規抵觸。包括:訂立勞動合同的主體必須合法、目的合法、內容合法、程序合同。
2、公平的原則,是要求在勞動合同訂立過程及勞動合同內容的確定上應當體現公平。
3、平等自愿的原則,是指訂立勞動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要在訂立勞動合同時,必須出自雙方當事人自己的真實意愿。協商一致,是指當事人雙方依法就勞動合同訂立的有關事項應采用協商的辦法達成一致協議。
4、誠實信用的原則,是合同訂立和履行過程中都應遵循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訂立合同 篇2
現實生活中,人們在簽訂合同時往往都會對違約行為進行約束,違約金是對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約定的行為進行懲罰的約束。在合同中,違約金條款能使合同當事人在不遵守合同要求的情況下受到一定程度的經濟損失。因此其具有廣泛地被人們接受的法律上的正義性,成為合同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在實踐中,一些當事人對“違約金”的約定并不符合法律的規定,從而使約定的違約金無法通過訴訟要求違約方全部履行。那么合同當事人應該如何在訂立合同時約定違約金的數額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規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這指導我們在訂立違約金條款時要把握好三個因素:一是違約行為可能帶來的直接損失,這是確定違約金數額的基礎;二是違約行為可能造成的可以獲得的利益的減少;三是違約金最高額不能超過違約一方訂立合同時應當預見的因違約行為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只有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才能合情,合理,合法地決定違約金數額的大小,使所訂立的違約金條款發揮應有的功效。
從法律條文的表述上,我們可以看出我國合同法關于違約金的.規定的立法意圖是補償因違約造成的損失為主,而處罰違約行為的作用為輔,要求處罰幅度不能過分高于損失,訂立過高的違約金數額在法律上受到一定的制約。當違約金數額不合理時,當事人都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調整。因此,人們在訂立合同時必須清楚法律不保護過高的違約金數額。當事人如果漠視法律的這種制約,不僅實現不了訂立違約金的目的,同時為以后解決糾紛增加了時間和訴訟上的成本。
訂立合同 篇3
買賣是商品交換的主要形式,買賣合同是人們在日常生活或者交易往來最常見的一種合同,簡單的說,買家的風險主要在于付款后收不到貨,而賣家的風險在于發貨后收不到款。以下是常見的合同風險:
1. 主體沒有訂立合同的資格,沒有實際履行能力。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合同風險就是訂立合同的主體沒有訂立合同的`資格,根本沒有履行能力,即通常所說的皮包公司利用出賣人的輕信,騙取出賣人的貨物。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以法人及其他組織為一方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主要表現形式為:a.訂立合同的一方根本沒有提供法人資格證明;b.合同一方雖提供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但為副本(未年檢)或復印件,其實為偽造的證明;c.合同一方提供了正式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但其實際虛報注冊資本,無實有資金,并沒有實際履行能力;d.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雖提供了正式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但因其它原因已歇業或已被吊銷營業執照。
2. 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以被代理人名義簽訂買賣合同。
在買賣合同的簽訂中,經常有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簽訂合同的情況,在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代理人所簽訂合同的權利義務應由被代理人承受。但代理人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授權期限已屆滿后所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由行為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有可能會給合同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因此,在簽訂合同過程中,如果對方是加蓋分公司、部門的印章或者是部門經理、業務人員等都需要明確的授權委托書。
3. 買賣合同的內容中出現漏洞導致權利得不到保護。
買賣合同中經常出現因為對業務不熟悉或者談判經驗不足而在合同內容中出現漏洞,常見漏洞有:a. 質量約定不明確;b. 履行地點不明確;c. 付款期限不明確;d. 違約責任不明確;e. 付款方式不明確;f. 履行方式不明確;g. 計量方法不明確;h.檢驗標準不明確。以上漏洞多出現在合同主文內容缺少或者約定不明,使用文字雙方有爭議等情況。
4. 在買賣合同中的惡意履行。
簽訂了一份內容齊備、詳盡完善的合同并不代表沒有任何風險,在實際履行中有可能出現惡意履行的情況,一般有:a. 借口產品質量差而拒付貨款;b. 產品有質量問題而故意不告知;c. 在發生多交貨時不予通知;d. 在對方履行不符合約定時,不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或減少損失的發生;e.出賣人工作人員收貨后以工作人員非本企業員工為由拒絕支付貨款。
5.虛開支票,套取貨物。
虛開支票是近年來增長較快的一種欺詐行為。主要形式是開具不實面額的支票即空頭支票,這樣當收票人將支票交給自己的開戶行轉賬時會被出票人的開戶行拒付而使支付額不可兌現。也有買受人在星期六或星期天去提貨,以支票形式付款,因銀行有時周六日不上班,出賣人周一去銀行時發現是空頭支票。另一種形式是故意制造障礙使開出的支票不能兌現,這種形式更具有隱蔽性。例如,支票上的印鑒與出票人在銀行預留的印鑒不同;支票的大小寫不同;日期有誤;連筆致使支票不能清晰辨認;有涂改等都會導致支票被拒付。虛開支票方利用收票人需用一段時間才能弄清支票真偽,而套取了貨物,使對方處于十分不利的局面。
訂立合同 篇4
社區、村委會工作人員是否應當訂立勞動合同?如果應當訂立,應當和誰訂立?
目前我國針對社區、村委會工作人員的勞動關系和勞動合同問題沒有進行專門規定。對這部分群體是否應當訂立勞動合同進行分析,首先就應當對這一群體有所認識。社區、村委會工作人員一般包括兩類群體:一是根據《村委會選舉法》《居委會選舉法》選舉產生的工作人員;二是社區、村委會自行聘用的工作人員。對于第二類聘用的工作人員,從勞動關系認定來看應該沒什么問題,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工,雙方應當訂立勞動合同。關鍵是對第一類經過選舉產生的工作人員,由于產生渠道的特殊性而存在爭議。不過這只是產生渠道不同而已,如同用人單位招用人可能會通過人才市場招聘,也可能會通過網絡招聘,甚至各種推薦渠道等,但這些渠道的不同并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因此,即使是通過選舉產生的工作人員,由于其和社區、村委會之間形成了用工關系,雙方建立了勞動關系,自然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他們應當和誰訂立勞動合同?有一種觀點認為,社區、村委會沒有營業執照,所以無法和工作人員訂立勞動合同,應當由鄉鎮社會事業辦訂立。這一觀點明顯不妥:其一,和工作人員有勞動用工關系的是社區、村委會,并不是社會事業辦,除非各方之間存在勞務派遣關系;其二,社會事業辦屬于鄉鎮的'“勞動局”,是為鄉鎮各單位辦理用工登記、社會保險服務的機構,是為勞動關系的建立、履行以及勞動爭議的調處提
供服務的機構,否則容易造成角色的混淆;其三,作為用人單位的必備條件并非是營業執照,而是依法成立,只要是依法成立的組織,都可以作為用人單位。不過,還有一種觀點認為,通過選舉產生的工作人員是國家確定好人員定額類似于編制,所以這部分群體應當簽訂聘用合同,而且他們的報酬也是由國家發放。這有些道理,但操作存在諸多問題,他們和誰簽勞動合同?
因此,社區、村委會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可以訂立勞動合同。
訂立合同 篇5
勞動合同的訂立一般應當采用一定的形式。《勞動法》第19條規定,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勞動合同法》第10條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1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由此可見,我國法律規定勞動合同的訂立應以書面形式。
【訂立合同】相關文章:
訂立聘用合同04-08
訂立抵押合同11-18
訂立服裝采購合同09-21
訂立運輸合同運輸合同10-21
訂立項目計劃合同03-24
訂立書面勞動合同12-03
訂立合同模板5篇10-15
訂立合同模板10篇10-11
訂立合同模板五篇09-18
訂立合同模板7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