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

時間:2024-09-07 11:05:03 匯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整合,進行匯報,匯報的主要內容有工作摘要、內容、花費時間、對應任務、完成情況、總結等,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為寫匯報而發愁?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

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1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我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較快。據初步統計,本土#購人數達20萬余人,日均#購量達2萬余單;電商從業人員約7萬人,其中較為活躍的5萬人,主要集中在郴州、長三角和縣城,銷售皮具、家居、服飾、電器等工業品,年交易額5億元以上。阿里巴巴桂陽農村淘寶自去年9月運營以來,日均代購代銷量600余單,總交易額達1000余萬元。今年3月,京東、智慧農村兩家電商平臺與我縣簽約,就農村電商扶貧、“互聯#+文化旅游”展開合作,探索通過“互聯#+”來促進傳統產業升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一)搶抓機遇,迅速布局農村電商。去年7月,《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行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為農村電商的發展帶來了春風。對此,我縣高度重視,立足縣域經濟發展,迅速成立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電商發展領導小組,積極對接國內電商龍頭企業,著力發展農村電商產業。7月16日,我縣與阿里巴巴集團正式簽訂農村淘寶項目合作協議;9月16日,縣級服務中心和首批43個村級服務站正式運營,桂陽成為湖南首個正式運營的農村電商示范縣。目前,全縣已有66個村淘服務站正式運營,分布在全縣21個鄉鎮(街道),已為村民代購各類產品1000余萬元,讓農村居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電子商務的便利。

  (二)外引內育,著力打造電商強縣。一方面,乘勢出擊,擴大戰果。積極對接國內知名電商平臺,成功引入京東、智慧農村兩家電商平臺,于3月1日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兩家電商平臺正在開展籌備建設工作。京東選址金都匯,致力打造桂陽電子商務(扶貧)產業園,現已完成立項備案,園區創業街裝修圖紙已完成,5月底即可進場裝修;京東桂陽服務中心已裝修完畢,本月即可正式營運。智慧農村準備落戶流峰鎮,將致力打造電子商務智慧小鎮。另一方面,孕育孵化,壯大根基。引導支持縣內返鄉創業青年聯合成立桂陽縣農淘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把本地廠家、經銷商和農業合作社成為公司的供貨商和售后服務商,借助農村淘寶平臺拓展銷售渠道,成倍提高產品銷量;通過#上貿易公司和商家共同運營,把產品銷往省內外。同時,為規范和扶持發展農村電商,我縣即將出臺《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實施意見》和《桂陽縣電子商務扶持辦法》,以構建電商發展生態體系。

  (三)銳意創新,積極探索電商扶貧。脫貧攻堅重點在產業發展,關鍵在貧困戶是否有可持續增長的穩定收入來源。為此,我縣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引進專業團隊啟動農村電商精準扶貧項目試點,率先在四里鎮設立農村電商扶貧孵化站。在運作模式上,由當地政府提供100平方米場地,購置30臺電腦,并以購買服務模式提供#絡寬帶、師資培訓、營運指導、#貨選供等一對一服務。目前,該鎮有30名農村#商開設#店99家,電商扶貧項目正在孵化中;引進湖南景湘園食品有限公司開發富曬大豆基地(一期)3000畝,一舉幫助上百名貧困戶實現了精準脫貧。

  二、下步打算

  新常態下,原有市場業態和商業模式已經發生變革,電子商務將成為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新渠道。前不久,市委書記易鵬飛親自撰文《把農產品銷售作為重大民生抓實抓好》,對抓好全市農產品銷售、促進農民增收乃至“三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我縣將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需求導向,創新驅動,統籌規劃,示范帶動,大力推進農產品電商和智慧農業發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運作、農民參與的“互聯#+農產品”的銷售通路。

  (一)加快電商扶貧產業園建設。扶持湖南華耀科技電商產業有限公司,加快建設投資5000萬元的桂陽縣科技電商(扶貧)創業園,打造眾商基地和農產品體驗街,厚植以“互聯#+”和電子商務等科技類新興業態,構建人才集聚、產業集聚和資源集聚的縣域“雙創”生態,為全縣科技特派員、返鄉青年、大學生創業項目提供創業創新平臺,以及金融服務和項目孵化服務。

  (二)做好做強農博生鮮項目。按照“育主體,強實體”的“產業主導、全面發展”要求,加快培育生鮮農產品的銷售主體。重點指導農博園農業開發公司、華訊農業信息服務合作社等企業,合作發展“農博生鮮”項目,建設電商平臺、冷鏈倉庫和分揀包裝中心、配送中心,整合社區店、種養基地,立足桂陽直供珠三角和長株潭,為桂陽生鮮農產品建立穩定的、長期的銷售渠道。

  (三)培育“一鄉一品”產業鏈。在產業培育和開發上,通過電商平臺的大數據來分析來開發和培育“一鄉一品”產業鏈。對有市場前景、競爭力強的農特產品,實行原產地成品進行#上銷售;對市場前景不大或競爭力不強的農特產品,作為原料進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對沒有市場和沒有競爭力的農產品,引入有競爭力的產業培育實現訂單式種養。同時,按照互聯#思維根據細分市場需求來進行個性化、定制化的#貨開發、生產和供應,形成有特色、有規模、有文化、有品牌、有標準、有訂單、有溯源的產業鏈或供應鏈,從而帶動#貨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壯大,促推農產品上行,發展智慧農業、精準農業、高效農業。

  (四)搭建多種電商平臺。在引導培育農產品生產銷售主體,利用淘寶、天貓、京東、蘇寧等大型電商平臺開通縣級館的同時,推廣農產品微商平臺的普及與應用,形成多元化的#絡銷售平臺銷售農產品。鑒于各生產企業自建電商平臺投入大,運營成本高,擬整合平臺資源,實行服務專業分工、#貨合作分銷,統一供貨、總倉統發,提升農產品上行數量。目前,正在重點打造以智能售貨機為終端的新型線上線下融合平臺,以利用遍布在小區、寫字樓、酒店、地鐵、機場、餐廳、車站等公共場所的農產品智能售貨機來銷售農土特產品,創新電商O2O平臺和運營模式,打造獨具特色的“互聯#+社區電商”。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村#絡基礎設施建設不足。近年來,我縣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飛躍性的發展,但仍有40%的村莊沒有通寬帶,“信息高寬公路”不暢,#絡接通農戶的“最后一公里”障礙,使得農民不能通過直接有效的途徑參與到電子商務中來。

  (二)農產品需求具有不可預知性。受自然條件的影響,農產品的生產和農用品的'需求具有很大的不可預知性,農產品生產區域和生產者相對分散,農產品附加值較低,農產品不耐久存,沒有冷鏈配送系統,農產品種類繁多而品質評價的主觀因素較強,這些因素極大地阻礙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此外,我縣區域地理環境差異校大,農業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征,這進一步促使農村電子商務問題復雜化。

  (三)物流“最后一公里”不暢。我縣農村人口地域分布廣泛,而交通相對落后,考慮配送成本,大多數物流公司配送#絡只能覆蓋到縣城,下面的鄉鎮無法送達,有些村莊即便在縣城邊上,也會被排除在物流公司的業務范圍之外。目前,我縣只有阿里巴巴的菜鳥物流和郵政可以到達鄉鎮。

  (四)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匱乏。如今,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所具有的受教育程度比較低,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與理解能力相當有限,因而并不具有開展電子商務業務的實際操作能力。實際上,在農村地區,具備了一定創新精神以及計算機操作能力的青年人一般都會外出務工而并不愿意留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

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2

  為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不斷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我市農村電子商務工作通過政府搭建公共服務平臺,電商企業市場運作,引導電商創業群體著力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推動“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目前我市公路交通已實現村村通,互聯#用戶萬戶,覆蓋率達87%,寬帶#絡基本實現村村通。16年,我市完成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建設31家,培訓電商人才3000人次,完成建設#店10家。市域內電商企業數達113家,從業人員超4000余人,年#上交易額達億元,其中本地農特產品#上交易額億元,位居全州首位,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取得了扎實成效。

  一、過來工作情況

  1、高度重視,組建工作班子抓電商。成立了吉首市農村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班子,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謝黨為組長,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農業局等十多個市直相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下設工作班子,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由市商務局牽頭負責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調研、規劃和日常工作。

  2、出臺政策,大力扶持電商發展。先后制定了《吉首市電子商務進農村三年發展規劃》,出臺《吉首市電子商務扶貧方案》《吉首市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解決方案》等政策文件,其內容涵蓋了在財政、金融、土地、收費等方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地方配套政策及優惠措施,建立農村電商扶貧培訓、實訓基地,集免費提供辦公場地、創業金融借貸服務功能。目前舉辦全市性培訓班多期,培訓學員3000多人次。

  2、搭建平臺,推進電商扶貧取得實效。我市在排杉村成功舉辦第一屆電商精準扶貧活動。活動在湘西州內首次采用電商現場直播營銷椪柑模式。當天#上直播觀看人數XX人,下單購買10653單,銷售額元,實現椪柑銷售XX斤。從而帶動吉首市乃至整個湘西州同類型椪柑的銷售。劇統計16年,我市緊通過淘寶、京東電商平臺銷售本地農特產品已超過3500萬元,電商扶貧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在全省88個縣中,排名12位。

  3、招商引資,推進電商企業融合發展。近兩年,我市積極引進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先后與京東集團、湖湘商貿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簽訂項目合作協議,目前“湘村購”平臺正式開通運營,現實了農特產#上銷售,并在我市馬頸部鎮、矮寨鎮、河溪鎮優先建設電子商務服務站8個,京東集團已在我市成立縣域服務中心,團隊成員已達20人,線上“京東吉首特產館”已投入運營。并包裝我市350個農特產品線上交易。與集群智慧生活、易田電商平臺合作完成建設村級電商服務站23家,完成農村電商服務#絡架構搭建,初步形成了由農特產業基地及生產加工企業負責產品供應,電子服務站負責產品信息收集上報,本地電商企業負責產品#貨化設計,并對接國內知名電商平臺#銷的電子商務產業鏈條。

  二、存在的問題

  1、電商發展不均很。我市#購量大,但外銷量小,引導氛圍有待進一步加強。

  2、人才缺乏。農村青年、大學生外流,電子商務專業技術人才比較緊缺,電商人才培訓的力度有待加強。

  3、配送困難。我市與發達地區比較農村交通條件較差,物流快遞配送停留在鄉鎮一級,乃無法到大部分村組,且農村物流成本遠高于城區,#貨產品仍面臨著進不來,出不去的尷尬局面。

  4、農產品上線難。農村產品多為無規模、無標準、無品牌,不利于#絡銷售,導致農產品上線存在諸多困難。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工作目標。年內完成村級電子商務站建設30家;完成農特產品#上年交易額3億元;完成為貧困戶開設家庭#店8家。完成州級電商示范點建設1家;完成電商扶貧線上線線下綜合推廣銷售活動2次。

  2工作重點。盡快啟動電商產業園區建設,項目位于財信步行街,初步規劃建設面積8000平米,項目建設包括電商產業園區、雙創基地、農業產品展示中心等。

  3工作措施。加強領導,由分管市領導主抓,各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負責人靠前抓,細化工作任務,明確分工,并納入全年工作目標考核任務管理,確保農村電商工作有效推進。

  4、整合資金。積極整合省、州、市各項資金,17年計劃整合各類資金690余萬元,用于加快我市農村電商發展,推進電商扶貧工作。

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3

  一、基本情況

  (一)“兩中心”建設情況。目前,區級農村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和區級倉儲物流中心已經建成投入運營。

  區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具有產品展示、線上線下體驗、公共服務、電商培訓、品牌培育、創業孵化、農產品營銷推廣等功能;

  區級電商物流中心按照倉儲配送中心—鎮級服務站點—村級服務站點,搭建區—鄉鎮—村三級物流體系,商品上行:由村級、鎮級服務站點統一收貨,然后將物品集中到物流倉儲配送中心,再通過中心統一調配,通過合作的快遞企業發往全國;商品下行:全國各地的貨物集中到區物流倉儲配送中心,由中心按鄉鎮、村進行分揀,然后配送到鄉鎮、村級服務站點,由站長配送或通知村民自取,最終實現“點對點、門到門”的精準定向配送服務,有效的解決“最后一公里”順逆物流的問題。

  (二)“一站點”建設情況。目前,已經完成3個鎮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和47個村級服務點的選點與建設工作,為鎮級站點和村級服務站點配備電腦、貨架、展示柜、辦公座椅等設施,采取以點帶面的方法,按照統一設計、統一標識、統一布局、統一規格“四統一”標準,為每個服務站配備電腦、貨架等設施。再通過招募合伙人,負責村級服務站點的運營,為村民提供網上代買、網上代賣、網上繳費、金融等服務;并將逐步整合電商企業、物流企業、供應商入駐,降低物流成本,爭取實現網貨到達倉庫后48小時內送至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站點,并完成當日派送。

  (三)人員培訓情況。區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培訓已開展5期,其中普及培訓1期,實操技能培訓4期,總計培訓262人次,通過培訓,幫助48人開通了微店和拼多多網上店鋪。

  二、取得成效

  (一)夯實農村電商發展基礎。按照區農村電子商務全覆蓋要求,已建成區級公共服務中心1個,區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1個,鄉鎮級電商服務站3個,鄉鎮物流中轉站3個,覆蓋率100%;村級電商服務網點47個,村級物流網點47個,行政村覆蓋率100%。

  (二)帶動農村創業就業。通過電子商務進農村項目的實施,帶動48余人開設淘寶拼多多網絡店鋪,3人開始了三農短視頻創作,其中村旱稻米成功幫助對接一家深加工企業,目前就產品包裝設計、詳情頁制作、自媒體宣傳等工作有序開展中。

  三、主要做法

  一、以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為主陣地,不斷優化農村電商公共服務,提升農村產品上行的質量效益,推動農村電商發展上層次、上水平、上規模、上品牌、上效益,推進省級農村電商示范村建設,結合已4戶入駐孵化企業特點,按照“電商企業十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你種我銷你養我賣”成熟模式,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產品質量,全面提升服務企業、群眾能力。

  二、結合地方特色,依托旅游產業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布局,以企業為主導、合作社為紐帶、群眾為主體,開發極具特色的生態食品、農特產品等農村產品,一步到位,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可追溯轉變,逐步走出一條三產融合發展的生態健康之路。

  四、存在的'問題

  一是電商專業人才匱乏。電商的高速發展和電子商務進農村的快速推進,帶來電商專業人才和實用人才的嚴重缺乏,影響了企業電商業務的拓展。

  二是電商氛圍意識不濃。偏遠地區群眾既擔心網購產品無法得到品質保障,農民權益受到損害,又擔心農村電商消費對本地實體經濟有沖擊,使實體商戶利潤受擠壓,影響地方穩定。

  五、相關建議

  建議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政策和資金扶持應建立長效機制,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到期后,繼續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

【農村電商上半年發展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農村電商培訓學習心得06-15

發展跨境電商的商業計劃書01-02

農村電商宣傳標語(精選170句)02-19

農村電商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4-08

電商的口號經典11-24

電商運營03-13

農村電商物流配送方案(精選5篇)06-22

農村電商創新創業計劃書(精選11篇)02-07

跨境電商的論文01-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电影 | 亚洲性久久久久网 | 思思在线精品视频综合首页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超清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毛码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