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2-07-31 10:41:34 活動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6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6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不同形狀的餅干對幼兒很有誘惑,它是促進幼兒發展的很有價值的教育資源。利用這一資源來開展活動,不是讓幼兒僅僅徘徊在有趣、喜歡的層面上,也不是把餅干當作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工具。更不是以權威者的姿態來講解、示范,讓幼兒機械地重復記憶而是設定問題情景與幼兒共同開展有意義的,互動的對話,促進幼兒的建構式學習。讓幼兒體驗、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是甜蜜美好的。

  活動目標:

  1、感知餅干的不同形狀,獲得對圖形的初步概念。

  2、自制夾心餅干,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事先告訴幼兒要制作餅干送給好朋友,請幼兒帶兩塊一樣的餅干來園。

  果醬、煉乳、花生醬等容易按顏色辨認的醬料,一次性餐布、小勺、淺盤。餐巾紙(每人一塊)紙簍(每組一個)

  不同形狀的餅干若干(事先了解孩子所帶餅干情況,根據需要做調整或補充)

  活動過程:

  觀察餅干

  師:寶貝,你們的餅干真多呀,他們一樣嗎?

  幼:一樣或不一樣。

  師:(如果有回答不一樣的)哪兒不一樣?讓孩子們說一說不一樣的地方能方。

  師:你們的餅干像什么?

  幼:象太陽、像屋頂、像書、像門、像盆口等

  師:寶貝,你們的餅干有這么多形狀,那他們都是什么味的?聞一聞告訴老師。

  幼:菜味、香味、蔥花味、芝麻味、油味等

  師:寶貝都有好朋友,餅干也有好朋友,它們的好朋友是誰呢?

  師:出示兩塊一樣的餅干。餅干的好朋友,它們臉貼著臉,中間夾上一層甜蜜蜜的醬料,然后輕輕地合攏,就成為“好朋友夾心餅干”了。

  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

  師:寶貝,愿不愿意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呢?

  幼:愿意

  (一)、認識各種醬料

  師:寶貝,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幼:醬……或不知道。

  師:教師一一出示不同的醬料,告訴幼兒醬料的名稱。

  師:示范:用小勺舀出醬料均勻地涂在一塊餅干上,然后與另一塊餅干合攏。

  師:配合念兒歌:“中間夾層甜甜的醬,頭碰頭,臉貼臉,輕輕合攏真開心!好朋友夾心餅干做成了!”

  師:注意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餐巾紙、紙簍的使用。

  (二)、幼兒制作夾心餅干

  師:寶貝,下面自己制作《好朋友夾心餅干》,看誰制的又快又好。

  師:教師巡回指導,啟發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醬料進行制作。

  分享活動

  師:寶貝太棒了,自己能制“好朋友夾心餅干”了,原意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勞動果實嗎?

  幼:愿意。

  幼:和好朋友互贈品嘗。

  師:好吃嗎?哪個好朋友送給你的?啟發幼兒說說吃好朋友送的《好朋友夾心餅干》的喜悅心情。

  活動反思:

  設計比較合理,進行也比較順利。活動中,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活動預設的目標基本達成。讓幼兒充分感受與好朋友交換、分享的快樂。體會與朋友互贈禮物并一同品嘗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理論依據:

  幼兒學習數學受到其心理結構的特點和水平的限制,他們對數學概念真正的理解只能隨著智力的增長而發展。3~6歲的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受知覺支配,思維往往無中心性、不可逆性,易受干擾,易絕對化,缺乏穩定性和守恒性。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數數、移動、拼擺重合等方法來比較兩組圖形面積的大小,初步感知面積守恒的概念。

  2、培養幼兒合作、協商的能力,在操作實踐中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三角形等圖形積木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二)以游戲過關的形式展開活動,通過數數、擺放、拼搭等方法感知守恒

  1、比較花園的土地

  教師小結:雖然兩塊地看上去不一樣大小,但是小朋友用了數數、移動的方法,比出了原來兩塊地原來——一樣大。

  2、比較屋頂的大小

  分組實驗:動手操作拼圖形,感知圖形面積的守恒。

  引導幼兒排除不同圖形形狀的干擾,選用相同的小三角形放在大的正方形和三角形、長方形的屋頂上。比較每個圖形中三角形的多少,感知面積的相等。引導幼兒用圖加文的形式進行記錄。

  教師小結:拼一拼,數一數的辦法讓我們知道,雖然兩個圖形形狀不一樣,但其實他們的的大小是一樣的。

  (三)延伸活動:原來一樣大,去掉一樣多的部分剩下的部分是否一樣多?

  創作感悟:

  從數理知識的特點出發,幼兒學習數學是從作用于事物的一系列動作開始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多次引導幼兒用了觀察法、操作法、比較法、啟發探索法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幼兒積極思維,獨立探索并獲取新的數學知識。如在測量面積守恒時,我讓幼兒用四塊大小相同的三角形去測量,大班幼兒已能獨立解決測量,兒童通過同一性、補償性、逆轉性實現了思想的轉化,取得了守恒,顯示了幼兒邏輯推理的可接受性和培養的可能性。讓大班幼兒通過操作活動對守恒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推理能力有了進一步發展,空間知覺有了一定的提高。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公共汽車、貨車、灑水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的名稱和特點,并了解其用途。

  2.幼兒對汽車產生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汽車的圖片(公共汽車、貨車、灑水車、救護車、消防車、警車)。

  2.情境圖片六幅

  3.課前帶領幼兒觀察馬路上的各種汽車。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引起興趣。今天好多汽車來我們班做客,讓我們來歡迎它們吧!(教師出示汽車圖片于黑板右側)。

  2.基本部分:

  認識幾種常見車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1)請幼兒找找自己喜歡的車,并說出它是什么車?你是怎么看出來的?它是用來干什么的?(提醒幼兒盡量講一句完整話:“這是××車,可以用來干什么”。)

  (2)動動腦,連連看。區分幾種車的不同用途。依次在黑板左側出示圖片:

  A媽媽帶小紅去奶奶家;

  B許多帳篷要運到地震災區;

  C公路要灑水;

  D小熊病了,要送醫院;

  E有幢房子著火了,要救火;

  F警察叔叔要抓小偷。

  請幼兒思考分別要用什么車,并把左邊的情景圖片與右邊的車子一一對應連起來。

  (3)小結:教師總結學到的車的名稱,特點,用途。

  3.結束部分:

  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你最喜歡的汽車叫什么?用途是什么?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材料選擇合適的工具解決生活中的穿線問題

  2、樂于與同伴交流、探究,體驗成功解決問題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第一次操作材料準備:鞋板、無硬頭的黑色鞋帶、帶有硬頭的白色鞋帶。

  2、第二次操作材料準備:鞋板、無硬頭的黑色鞋帶、棍子、鉛筆、電線、發夾若干。

  3、第三次操作材料準備:彩色管、糖果袋、繩子、棍子、別針、發夾、展示板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動手實踐、獲取經驗

  1、出示鞋板、黑色鞋帶、白色鞋帶,提出任務:幫鞋板系上鞋帶。

  2、提出操作要求

  一只穿上白色鞋帶,另一只穿上黑色鞋帶,看看哪種顏色的鞋帶最容易穿過去?想一想為什么?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重點啟發幼兒思考:哪種顏色的鞋帶最容易穿過去?為什么?

  4、集中交流

  ①你發現哪種顏色的繩子容易穿過去?為什么?

  ②歸納小結:原來白色的鞋帶有硬硬的頭,比鞋洞小就容易穿過洞洞。而黑色鞋帶沒有硬頭、軟軟的、而且比洞粗不容易穿過去。

  (二)選擇適宜的工具幫助軟頭的鞋帶穿過鞋洞

  1、出示工具(棍子、鉛筆、電線、發夾),交代任務。

  2、提出操作要求

  ①每一種工具都去試一試,看看哪種工具最適合幫助黑色鞋帶穿過鞋洞。

  ②請在最適合的.工具下貼上一個花片。

  3、幼兒操作,師重點啟發幼兒思考:為什么這種工具能最快幫繩子穿過洞洞?為什么?

  4、集中交流

  ①相互交流:你認為哪種工具最適合幫助黑色鞋帶穿過洞洞?為什么?

  ②歸納小結:棍子和發夾都比較硬,又比洞口小,能幫助鞋帶穿過鞋洞;鉛筆比洞粗,不容易穿過去,而電線軟軟的也不能幫助它穿過鞋洞。

  (三)遷移經驗,解決問題

  1、出示材料及輔助工具,交代任務

  彩色管、繩子:請小朋友幫彩色管穿上繩子做成項鏈。

  糖果袋、繩子:請小朋友為糖果袋穿上繩子。

  2、提出操作要求

  ①要注意選擇適合的工具幫助它們穿上繩子。

  ②要與伙伴們一起說說你選用了什么工具幫它們穿過去呢?為什么?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如何借助工具穿繩子。

  4、交流分享,提升經驗

  ①互相交流:你是選擇什么工具,幫助彩色管(糖果袋)穿上繩子?你覺得這種工具合適嗎?為什么?

  ②歸納小結:要幫助不一樣的洞洞穿線,所選用的工具也是不一樣的。要選擇比洞口小的、比較硬的工具,而且要根據你的材料選擇最適合的工具。

  (四)活動延伸:平時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用到穿線,請小朋友回到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來試一試。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在不斷操作中,發現、總結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2、通過活動,逐步養成相互協作、商量的習慣,增進孩子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物品:書、紙、瓶、吸管、積木、玩具、果凍殼、夾子、一次性杯子、沙子、橡皮泥等。

  2、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玩物品,區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來。

  (1)、師:我們桌子上都放了些什么東西?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幼兒自由玩)

  (2)、師:看一看它們都能不能豎起來呢?試一試,哪些東西可以豎起來?(幼兒試一試)

  (3)、師:你們將桌子上的東西都豎起來了嗎?為什么桌子上有的東西可以豎起來,有的卻不能呢?

  (4)、幼兒將可以豎的與不能豎的分類。

  2、幼兒再次玩物品,想辦法借助其他材料讓物體站起來。

  (1)、師:剩下來的這些東西都不能豎起來,你們能不能想辦法讓它們豎起來呢?

  (2)、出示盒子、瓶蓋、沙子、毛巾、書等材料。

  師:“有些東西雖然自己不能豎起來,但可以借助其他的東西來幫忙,大家試試看。”

  (3)、幼兒選材料幫忙將物體豎起來。

  (4)、幼兒操作完畢,自由入座,交流自己的方法。

  師:“你想什么辦法,讓什么東西豎起來了?

  (5)、教師小結。

  3、幼兒自由分組,合作想多種辦法讓吸管豎起來,并進行記錄。

  (1)、師:我這里有許多吸管,要請小朋友四個人一組,想各種辦法讓吸管豎起來,并把你的方法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并記錄。

  (3)、師:你想了什么辦法?怎樣記錄的?

  4、出示筆筒、文件架、滑板車,拓展幼兒思維。

  (1)、師:它們有什么用呢?滑板車玩了以后不想玩了,把它放在那兒會怎樣?怎樣讓它不倒?

  (2)、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可以讓東西豎起來的物品?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借助各種材料制造聲音,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2、在操作活動中初步感知材料與聲音的關系。

  重點:借助材料制造聲音,制造不同的聲音。

  難點:感知材料和聲音的關系。

  準備:各種空瓶子、罐子、盒子,、豆豆、米粒、紙片。

  活動過程:

  一、 聲音的奇妙

  1、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個好朋友,你們看?

  2、讓我們聽聽瓶子有沒有聲音?再聽聽豆子有沒有聲音?

  3、現在你能想辦法使他們發出聲音嗎?請幼兒說說。

  二、幼兒制造聲音。

  1、第一次嘗試操作驗證

  1)幼兒自由分組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2)集合,交流怎樣制造聲音。

  2、你們看老師也找了兩個好朋友,(教師出示)他們也發出了好聽的聲音,你們聽

  (1)教師出示分別裝著豆豆、米粒的鐵罐,紙片的鐵罐,依次搖動鐵罐,讓幼兒聽辨。(這個聲音像什么?并出示給幼兒看。

  小結:不同的朋友在一起,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再次探索操作驗證

  1)小朋友現在讓我們再去找兩個不同的好朋友,讓他們發出好聽的聲音,聽聽他們的聲音有些像什么?

  2) 幼兒操作,再次制造聲音,探索材料與聲音的關系。

  3)集合,交流怎樣制造聲音。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

科學新年活動教案12-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色狠狠 | 在线电影日韩亚洲中文久 | 中文字AV字幕在线观看老师 | 精品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 真实强奷在线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