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讀書的國旗下講話稿
在現在社會,我們很多時候都不得不用到講話稿,講話稿一般是開會前或出席重要場合前準備的發言稿。寫起講話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讀書的國旗下講話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讀書的國旗下講話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伴我成長》。
記得小時候,每個夜晚,在柔和的燈光下,媽媽開始給我講書上有趣的故事,聽著聽著,我慢慢地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上學了,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學會自己看書了。如果沒有書,我們是否會欣賞到《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那些精彩奇妙的故事?如果沒有書,我們是否能夠吸取到《雷鋒日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人活著的真諦。
古人說得好: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著名文學大師莎士比亞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們應該去好好地咀嚼,細細地品味,讓那濃濃的香流進我們的`口角,流進我們的心尖。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美好的時光正是我們抓緊讀書的大好時光,首先希望大家珍惜點滴時間來讀書:
(1)每日讀書1小時。你可以早上讀20分鐘(誦讀、學生大聲讀或是教師帶讀)。也可以中午飯后自讀20分鐘,或是晚上飯前或作業完成后與家長共同閱讀20分鐘。
(2)每周背誦一首古詩,摘錄一篇讀書筆記。
(3)每月讀一期報刊。
(4)每季讀一本好書。
(5)每期一次讀書匯報。
各個班級要選好圖書管理員,并要利用多種渠道保證書源的充足。既可以從圖書室借書、也可以自己帶書充實班級圖書角,及時填寫借還登記本。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充實自我,爭當讀書小博士。 第二,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各班以與書為伴,快樂成長為主題出一期專題板報;在讀書時,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在做筆記的過程中學會讀書、學會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力爭與小伙伴們一起實現真正的書籍資源共享。讓豐富多彩的讀書交流活動,使我們的校園充滿濃郁的書香氣息。
最后,我希望大家以讀書節為契機,將書作為自己成長的好伙伴。在書中陶冶情操,增長知識,成為一個有素養的小學生。并熱忱期待濃郁的書香能夠充盈校園的每一個角落,使它能成為我們香洲十二小的一道永恒而亮麗的風景線,謝謝大家!
關于讀書的國旗下講話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讀書以明理為先》。
理,既代表理想,也代表真理。追求真理,要求我們獨立思考,擁有廣闊的視野和絕不迷信一切的精神。如同羅曼羅蘭所說:“即使通過自己的努力知道一半真理,也比人云亦云地知道全部真理要好得多。”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通往真理的路上布滿荊棘坎坷,這就要求我們心中擁有強大的毅力和敢于直面一切的勇氣——更要擁有崇高的理想。
所謂明理,不僅僅是要擁有追求真理的意志品質,更是要接受法律和道德的約束。“理”與“德”密不可分。伽利略曾說過,“科學的惟一目的是減輕人類生存的苦難,科學家應為大多數人著想。”科學知識脫離了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愛與責任,又怎么能被稱為真理?理想一旦與責任相脫離,就成了不切實際的空想,甚至成為膨脹的欲望。
有的人學了很多的知識,卻把知識用于骯臟之地,知識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換取物質享受的一張通行證。人格的喪失,自尊的貶低,讓科學不再是打開社會進步之門的金鑰匙,而是沾滿鮮血的利刃。有的人學歷雖高,卻干出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的行為,淪為囚犯,知識對于他們來說,不過是謀取私利的手段。試想一下,“蘇丹紅”、“瘦肉精”、“塑化劑”的始作俑者,何嘗不是知識淵博的社會精英?將硫酸倒在狗熊的飼料中的,難道不是已經通過研究生考試的清華大學的高材生?倘若讀書人心中沒有道理的約束,知識將會成為可怕的兇器。
“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以明理為先”。缺乏道德準繩的人,常常在有關人性問題的抉擇上搖擺不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往往會經受不住誘惑,陷入了物欲追求的泥淖而不能自拔;相反,有的讀書人,卻義不容辭地接下了歷史賦予的重任,為完善人類的道德體系而追求真理。周恩來總理在少年時便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文天祥在國家危難之際,以一文弱書生的身份投入到抵抗侵略中,于謙因“要留清白在人間”而名垂千古。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將傾,明理而后讀書,方成國家棟梁。
作為十二中學子,你的心中是否已經有了理的標桿?每當你站立在十字路口的紅燈前,你會選擇隨著人流越過規則的'約束,還是堅持留在原地等待?你是否還在為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輿論和謾罵所困擾,不能保持一份獨立的冷靜與思考?當抵制日貨的呼聲又一次響起,你會不會成為走上街頭打砸謾罵的一員?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承擔起社會責任,為人類的進步而追求真理。而對于我們——十二中的莘莘學子們來說,也可以從日常學習生活中做起。當我們讀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時,記住的不僅僅是句式翻譯,更要把責任意識銘刻在心間;當我們讀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時,留在腦海中的不僅僅是字形默寫,而是人與人之間應誠信相待;當我們在歷史書上看到戊戌六君子慷慨赴義時,不應只是麻木地當作知識點記憶,更應從心底為他們高尚的氣節吶喊與喝彩。
時光匆匆,隨著我們的書包越來越沉,肩上背負的責任也越來越重。我們從一冊冊教科書、一本本課外讀物中汲取了數不勝數的知識,甚至使我們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可是,有多少正氣、仁義、擔當、勇敢、誠信留在了我們心底?讀書當以明理為先,只有心地純潔、品德高尚的人才有可能真正精于學問,從而借讀書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不應是一個只能應付考試的學習機器,而要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堂堂正正的社會人,一個堂堂正正的社會公民。
我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讀書的國旗下講話稿】相關文章:
《雪國》讀書筆記01-24
雪國讀書筆記04-18
《他的國》的讀書筆記09-02
《雪國》讀書筆記09-22
雪國讀書筆記09-23
國話旗下講話稿高中生10-24
國旗下講話之讀書07-28
學生讀書國旗下講話08-02
狼國女王讀書筆記06-08
理想國讀書筆記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