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剪紙的由來
剪紙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手工藝,以下是有關剪紙的由來,一起來了解吧。
剪紙的由來:
關于剪紙藝術,剪紙的由來,即真正意義上的剪紙,應該從紙的出現開始。漢代紙的發明促使了剪紙的出現、發展與普及。1500以前南北朝時期《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的詩句。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地區的古墓中出土的圖案花剪紙《對馬》、《對鹿》作品中很有特色。其精美的構圖和嫻熟的技藝,令人嘆為觀止,那時剪紙已用于屏風,頭飾等方面,起到節日儀飾作用。
唐代剪紙已處于大發展時期,杜甫詩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紙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紙招魂的風俗當時就已流傳民間。現藏于大英博物館的唐代剪紙均可看出當時剪紙手工藝術水平已極高,畫面構圖完整,表達一種天上人間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頡,其鏤花木版紋樣具有剪紙特色,如現藏日本正倉院的 “對羊”,其羊的紋樣就是典型的剪紙手工藝術表現手法。唐代民間還出現了利用剪紙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們用厚紙雕刻成花版,將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麗的圖案。
宋代造紙業成熟,紙品名目繁多,為剪紙的普及提供了條件。如成為民間禮品的“禮花”,貼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燈彩、茶盞的裝飾。宋代民間剪紙的運用范圍逐漸擴大,江西吉州窯將剪紙作為陶瓷的花樣,通過上釉、燒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間還采用剪紙的形式,用驢、牛、馬、羊等動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戲的人物造型;藍印花布工藝制作的鏤花制版是用油紙板雕鏤成紋,刮漿印花的花版紋樣就是采用剪紙的技法,有陰、陽刻之分,長線要割斷,以點分虛實。
明、清時期剪紙手工藝術走向成熟,并達到鼎盛時期。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的運用范圍更為廣泛,舉凡民間燈彩上的花飾,扇面上的紋飾,以及刺繡的花樣等等,無一不是利用剪紙作為裝飾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國民間常常將剪紙作為裝飾家居的飾物,美化居家環境,如門棧、窗花、柜花、喜花,棚頂花等都是用來裝飾門窗、房間的剪紙。除南宋以后出現的紙扎花樣工匠外,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的最基本的隊伍,還是那些農村婦女。女紅是我國傳統女性完美的一個重要標志,作為女紅的必修技巧--剪紙,也就成了女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的手工藝。她們從前輩或姐妹那里要來學習剪紙的花樣,通過臨剪、重剪、畫剪、描繪自己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以至最后達到隨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樣來。
中國民間剪紙手工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實用性、審美性成為了符合民眾心理需要的象征意義。
作品分類
單色剪紙
單色剪紙是剪紙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紅色、綠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種顏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裝飾和刺繡的底樣。主要有陰刻、陽刻、陰陽結合三種表現手法。用于刺繡底樣的剪紙,常用剪刺結合的手法。刺是以針尖在花紋的細部刺出小型圓點,在一些部位留出“暗刀”,可以作為刺繡時套針換線的依據。剪紙、剪影、撕紙等都是單色剪紙的表現形式。
一、剪紙
剪紙剪紙是民間最常見的一種制作表現方法。所謂剪紙即經過不同方式剪制而成的剪紙。最早的“對馬”“對猴”等團花就是經剪出的。剪紙折法簡明,制作簡便,省工省時,造型概括而有一定變形,尤其適于表現結構對稱的形體和對稱的圖式,如人、蛙、蝶、龜、倒影、對魚等,幾何紋、花卉、景物、器具等題材都能適應,而且展開極為對稱,又能變化出多種適合形,兩方連續,四方連續或多方連續,這是它能長久得以流傳的一個主要原因,剪紙對中國的剪紙普及和工藝圖案造型,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剪影
剪影是剪紙藝術中的一種古老形式,通過外輪廓表現人物和物象的形狀,所以它最注重外輪廓的美和造型,剪影由于受輪廓造型的局限,一般以表現人物或其他物體的側面為好。其工具主要是剪刀和刻刀,紙一般用黑色或重色紙,在表現人物側影時,一般是邊看對象邊剪。剪影很適合表現透光效果,是一種很有特色的剪紙類型。
三、撕紙
撕紙是由傳統的民間剪紙變形出的新類型。其方法是利用不同類型的紙,采用手撕的方法去撕裂造型,以手代剪自然會受到很大的局限,不適合去表現巧工細琢的效果,但正是這種局限,又恰恰顯示出它獨特的藝術個性,有一種古拙雅樸、豪放雄健的格調。在撕紙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種隨意性,有一種自然天成的韻味。
彩色剪紙
隨著剪紙表現形式的探索和發展,彩色剪紙的形式和技法在逐漸增多,有點染、套色、分色、填色、木印、噴繪、勾繪和彩編等。諸種形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獨到之處:點染剪紙滋潤、裝飾性強;套色剪紙脆利、色塊鮮亮;分色剪紙分色截然、色感豐富;填色剪紙則單純、潔凈、鮮明,均給人不同的感受。
一、點染剪紙
點染剪紙以顏色在刻紙上進行點色為點染剪紙。這種剪紙也屬于刻紙,在設計上陽線不多,偏重干小面積的陰刻,以留出大面積的陽面進行點染。類似于木版年畫的效果。
點染剪紙所用顏色,一般系民間染布用的品紅、品綠等,統稱“品色”。染到用白生宣紙刻成的剪紙上。品色一融到生宣紙,便立即上下左右滲透擴散開來,一次可染三五張。滲透不足的部位,可翻過來在背面補筆。調制時摻入白酒或酒精,滲透性很強,用在宣紙等吸水性較強的紙質上。由于酒精和白酒中不含膠,酒精揮發后紙面依然平整,不起皺,能產生較好的暈染效果。
點染時,一支毛筆蘸一種色,互不串穿,配色原理如同水彩、水粉畫調色。黃、藍相混呈綠色,紅藍相融成紫色等。有的廠家采用流水作業,染工一字排開,一人染紅黃,一人染藍綠,輪到最后一個人時就全部染完了。
二、套色剪紙
套色剪紙通常以陽刻為主,與點染剪紙相反,進行大面積鏤空,給套色留有余地。從作品的背面貼以色紙塊,多用黑紙或金紙剪刻,按膚色、服飾、器物、花木等分別貼以不同的顏色。在拷貝箱上用鉛筆把所需套色的形狀勾畫下來,再根據鉛筆形狀剪下來,按部位用小毛筆蘸糨糊粘好,可先套小色塊,后套大色塊,所套顏色要以一個色調為主,一般以三四色為宜,套色要少而精,注意冷暖對比關系。有時套色有意超出或不到輪廓線,顯得更生動。如套一個姑娘的臉龐、臉頰的紅暈,剪成橢圓形,很具民間囡娃的藝術情趣。
套色剪紙不必處處全套。不論全部套色或局部套色,都應考慮是否套得有必要,謹防事倍功半和費力不討好。全部套色要強化主調,局部套色要注意少而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套色剪紙雖用色較為自由和便于選擇,但多一個色確實要起多一個的作用,兩個色可以概括,就絕不要增添第三個顏色。用色精練,手法簡潔又恰到好處,是藝術高超的表現。
三、分色剪紙
分色剪紙有的也稱為剪貼剪紙。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單色剪紙的組合拼貼,基本上還是單色剪紙。它是用剪好的不同顏色形狀的紙拼成一個畫面。拼貼組合時要注意顏色之間的協調性,不宜過于瑣碎。也有一種是將剪紙分成主紋和底紋,然后以底襯托主紋,交錯重疊拼貼的。如一幅剪紙中天空是藍色,云是白色,地是草綠色,蒙古包是紫灰色,駱駝是赭石色,分別剪好后,拼貼在一起,這種剪紙鮮麗明快,裝飾性很強。
四、填色剪紙
填色剪紙亦稱筆彩剪紙,著色時運用筆繪。具體做法是,將黑色剪紙貼到白襯紙上,用筆在線條輪廓內涂繪。平涂效果與套色剪紙相似,只是手法不同。填色后可出現濃淡變化和自然暈出的效果。注意用筆不要呆板和反復涂改,可充分利用自然浸開的效果。
五、木印剪紙
木印剪紙是印刷與剪刻相結合的一種剪紙形式,其方法有的在木刻印刷即“開相’’后再鏤刻,也有在木版印好的剪紙上再染色,還有的直接印刷成剪紙效果直接貼用。木印剪紙近似民間木版年畫,可大量制作。多用于表現戲曲人物和神話故事的題材,與純刻紙相比有更強烈的表現力,但不及點染刻紙那樣完美自然。
六、噴繪剪紙
噴繪剪紙是經噴筆(噴槍)噴染成的剪紙。可噴在襯紙上,也可噴在裱好的剪紙上。噴筆噴出的霧點,有特殊效果,像薄霧、晨露、霜雪、雨珠。點有大小、疏密之分。
七、勾繪剪紙
剪紙勾繪剪紙是剪紙與繪畫相結合的一種形式。一種是以剪刻為主,兼用毛筆勾繪細部,也有全用線條勾出畫面,然后用剪刀將空白處鏤空的;另一種是用金箔紙刻出花紋的大體輪廓,使某些局部空白,并適當勾以線條。由于它是剪畫結合,很多細部可以直接用筆畫出,剪畫結合可以產生一種新的意趣,既使用了繪畫技法,同時也保留了剪紙的獨特性。
八、彩編剪紙
彩編剪紙是一種編剪并用的剪紙類型。就是用各種色彩的紙條,經過不同的裁剪和編織,組成各種幾何圖案及花卉、動物、人物等。其線條明快、構圖別致,除了具有裝飾作用外,還具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可用于席編、筐編、刺繡、兒童手工等。
立體剪紙
立體剪紙既可是單色,也可是彩色的。它采用了繪畫、剪刻、黏合等綜合手法產生的一種近于雕塑、浮雕的新型剪紙,它吸取了現代美術的技巧,充分體現了寫實與美術浪漫的特點,使剪紙由平面感變為立體化,可用于觀賞造型及兒童的手工制作等。
內容意義
鹿鶴同春
民間剪紙善于把多種物象組合在一起,并產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結果。無論用一個或多個形象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構象”來造型,而不是根據客觀的自然形態來造型,同時,又善于用比興的手法創造出來多種吉祥物,把約定成俗的形象組合起來表達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為意象組合的最終目的之一。地域的封閉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災害等逆境的侵擾,激發了人們對美滿幸福生活的渴求。人們祈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這種樸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紙傳達出來。
鷹踏兔
民間剪紙《鹿鶴同春》是民間傳統的主題紋樣。據記載,鶴即“玄鳥”,玄鳥是“候鳥”總稱。在民間文化中鹿稱為“候獸”,鶴稱為“候鳥”,鹿鶴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間鹿與祿同音,鶴又被視為長壽的大鳥,因此鹿與鶴在一起又有福祿長壽之意。在民間社會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情況下,人力勞動成為生存的保證,擺脫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們永恒的理想。民間剪紙以各種形式表達出對生命的渴望,袒護生命,頌揚生命,表現生的歡樂,對生命的崇拜成為人們虔誠的信仰。《鷹踏兔》是民間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傳統紋樣,在民間流傳極廣。鷹喻“陽”,同雞、鳥、鴉一樣。在民間神化中稱太陽為“三足鳥”,民間稱太陽為“鴉”。兔寓意“陰”民間稱月為兔。鷹踏兔暗喻男女情愛,反映了生殖崇拜的主題。民間剪紙中常見的坐帳花、喜花都以隱喻的方式表達出對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與追求。《扣碗》《抓髻娃娃》《魚唆蓮》等為主題的剪紙作品比比皆是。
在民間剪紙中有許多反映生產生活的畫面,這些作品有著一個最大的相同點,就是對主體進行的夸大,大大的魚、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蠶、大大的谷粒等,通過剪紙,人們虛構了美好的形象;來慰藉自己的心靈,來張揚人征服自然的偉大創造力,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們繼續奮斗的勇氣。
【剪紙的由來】相關文章:
中國剪紙的由來01-29
民間剪紙的由來窗花02-08
剪紙的由來簡單介紹03-21
剪紙的由來及傳說故事07-31
剪紙的由來50字左右09-23
高考作文熱點素材:剪紙的由來01-30
關于剪紙:中國的剪紙藝術01-28
剪紙作文:學剪紙01-28
有關剪紙的作文:精美的剪紙01-28
兒童剪紙水果之蘋果剪紙步驟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