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漸進的制度創新》教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講述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背景、過程、發展和完善等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英國君主立憲制特點的探究,掌握處理歷史資料的方法,養成歷史思維。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認識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根本動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權利法案》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
【難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導入法。
教師播放伊麗莎白二世出席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視頻,并提出問題,現代社會的英國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還有女王呢?帶著問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權利法案》
1.君主立憲制確立的背景
(1)展示《13世紀的斗爭》和《17世紀的斗爭》兩組圖片,并提出問題:13世紀貴族為限制王權做出的努力,為英國留下了什么歷史傳統?17世紀的斗爭取得了哪些成果?
(2)展示新航路開辟后英國政治、經濟發展狀況的史料。提問:政治和經濟方面有哪些特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背景有以下三個方面:限制王權的歷史傳統;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2.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權利法案》
出示《權利法案》中具體的法律條文。
學生思考回答以下問題:《權利法案》主要限制了國王哪些權力?《權利法案》的影響是什么?
(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
1.君主立憲制的發展:責任內閣制
通過多媒體出示有關責任內閣制形成和發展的圖文史料,從形成過程、組織原則、與議會的.關系三個方面對史料進行分析解讀。
內閣最初作為國王顧問,隨著國王漸漸退出,由內閣大臣主持,開始獨立掌握行政權;19世紀中期,兩黨制發展,多數黨領袖組閣。
組織原則:集體負責,共進退;內閣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2.君主立憲制的進一步完善
出示英國人民要求議會改革的圖文資料。提出問題:工業革命開始后,這種選票分配有何弊端?如何解決,有何影響?
按照地域分配選票的方式不能適應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要求,不能滿足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對選票和議員席位的渴求。隨著工業革命深入發展,1832年進行了議會改革,確保了資產階級民主政體的穩定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請同學們閱讀中外史學家關于英國君主立憲制的論述,并結合剛才所學的《權利法案》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以歷史小組為單位討論八分鐘時間,合作探究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有哪些?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思考討論并分組作答,最后總結出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君主立憲制核心是責任內閣制;國家元首統而不治,扮演儀式性角色;政府首腦是首相,有行政權和立法創議權,對議會負責;君主立憲制基礎是代議制民主。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請學生擔任小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復習本節課所學。
作業:請同學們課下搜集當今世界上除英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也實行君主立憲制,下節課我們一起來分享交流。
四、板書設計
【歷史《漸進的制度創新》教案】相關文章:
循序漸進成語解釋03-18
高中的歷史教案課件05-11
采薇創新教案10-19
創新團隊的規章制度(通用7篇)04-07
超越是漸進過程的演講稿03-14
循序漸進有什么成語故事01-05
關于人教版高中歷史課件教案05-11
循序漸進是褒義詞嗎2篇02-04
易經的歷史08-28
最新七年級歷史設計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