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根的形態》教案

時間:2021-04-04 14:50:17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一生物《根的形態》教案

  教學目標

初一生物《根的形態》教案

  知識目標

  1、知道根的功能和形態特點以及根系的類型。

  2、知道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點。

  能力目標

  通過了解根的組成,培養學生對植物結構的觀察能力和分辨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使學生建立起植物體與環境條件相適應的觀點。

  教學建議

  一、本節知識結構

  二、教材分析

  1、根的組成和根系的概念及根系的種類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因為:

  (1)根的形態主要由根的組成決定。只有分清根的組成,才能理解根系分類的標準,才能更好地了解根系的特點。

 。2)根系的概念作為教學重點,原因有二。其一:根系是指,一棵植物生有的所有根的總和。它包括植物地下部分的所有根,也包括地上部分的根,如氣生根、不定根等。其二:根系在土壤中分布應該是很廣泛的,所占的體積應超過地上部分的體積(實際往往受地下環境的影響,而沒有達到應有的體積),至少應該是相同的。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根系的支持和吸收的作用。

 。3)根系的種類也是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因為:根系的種類可做為植物分類的一個依據,了解這一依據,對認清植物的屬性是有幫助的。

  2、須根系與不定根的關系是本節教學內容的難點。因為:從以往的教學經驗看,學生往往容易把須根系誤說成"須根",或認為須根系主要是由"須根"組成的。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意說明:主要由莖基部節上產生大量不定根組成的根系叫須根系。也可比喻為:須根系中的根彼此間幾乎沒有粗細之分(與直根系相比),外觀似胡須,故稱之為須根系。強調:植物的根主要有三類,即主根(由胚根發育而成的根)、側根(長在主根上的根)、不定根(長在莖、葉上的根),沒有"須根"。

  三、教法建議

  由于本節的主要內容是根的形態,所以必須通過大量的實物進行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更感興趣。所以本節課要充分利用實物和掛圖,通過觀察、對比、討論和講解進行教學。

  由于主根、側根的概念聯系到種子萌發、種子的結構等內容,所以可以利用上節課種子萌發的實驗材料,通過復習、鞏固胚根的發育,過渡到主根、側根的知識上。

  上課之前,提早栽種一些容易長出不定根的枝條(如彩葉草、玻璃翠、柳樹、天竺葵)和容易長出不定根的葉(海棠、落地生根),使其長出不定根,供上課時使用。

  關于根系的實物可以臨時采集一些具有直根系的植物(如小白菜、香菜)和具有須根系的植物(如蔥),供學生觀察。不過,在制作根系實物標本時,必須要注意根系的完整性,以免導致學生的誤解。通過一棵較為完整的根系,不僅可以使學生直觀的體會到直根系和須根系的特點,同時還可以明顯地看到植株的根系要比地上部分發達,一般都大于主莖高度。由此再讓學生聯系高大的喬木,可以推想出它們的根系有多么龐大,從而有助于理解這節教材的中心問題:龐大的根系適于使植物體穩固地固定在一個地方,從土壤中吸收充足的`水分和無機鹽。

  這一節的某些內容,要注意不能講得絕對化。例如,課本里提到雙子葉植物的根系大都是直根系,單子葉植物的根系大都是須根系,不能講成雙子葉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單子葉植物的根系都是須根系,因為這是有例外的。

  通過"實驗十"和設計其他實驗,探究根的向水、向肥、向地性。如果課時不夠,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或通過課外小組活動,進行實驗設計,并在以后的課上匯報實驗結果。

  教學設計方案

  重點:根的組成;根系的概念及種類

  難點:須根系與不定根的關系

  手段: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析

  設計思想:

  本節課的知識相對來講都比較抽象,所以可以通過不同根的實物,讓學生直觀的學習根的組成和根系的特性,分析根的生長特性,并利用探究實驗的設計,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提問:種子萌發時,哪部分最先發育出來?

  2、組織學生回答。

  3、組織學生分析根的功能。

  4、總結,引入新的課題。

  根有固定植物于土中,并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作用。無論什么形態的根,它們的作用基本相同。根為什么能吸收水和無機鹽?根的結構是怎樣的?要想弄清這些問題,就要先了解根的形態。

  二、講授新課:

  (一)根的形態:

  1、組織學生觀察課前準備好的根的實物樣本,讓學生認識主根、側根和不定根的特征。

  2、利用實物投影出示菜豆、小麥的根,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二類幼苗的根在形態上有什么不同?

 。2)二類幼苗的根主要是由什么種類的根組成的?

  3、總結:

  (1)主根是由胚根生長發育而成的根;側根是在主根生長到一定長度時,在主根上生出的許多的分枝根;在莖、葉、老根或胚軸上生出的根為不定根。

 。2)直根系:主根與側根有明顯的區別。

  須根系:主要是由不定根組成。

 。3)一般雙子葉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單子葉植物的根系為須根系?勺鳛殍b別不同類型植物的依據之一。

 。ǘ└翟谕寥乐械姆植迹

  1、實物投影出示完整的根系實物,引導學生觀察根系有向地生長的特性--向地性。根系地下分布的深度甚至可以超過地上主莖的高度。

  2、提出問題:根系的這種特性與什么因素有關?

  3、組織學生分析原因并設計有關探究根的生長與水的關系的實驗。

  4、講解:

  根除了具有向地性,還有向水性和向肥性。這樣有利于根廣泛的吸收營養物質。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肥料不均勻,就會引起根系生長不均勻。所以在灌溉和施肥時,不僅要使水分和肥料在土壤中分布均勻,而且一次灌溉要澆透、施肥要深層,這樣有利于根系的生長。

  探究活動

  探究各種變態根的形態和功能

  植物能適應不同的生活條件。根的形態發生變化,使它們具有了其他的功能。當我們走進大自然,潛心探索,就可以找到這樣的具有各種功能的變態根。

 。1)試找出具有下列功能的變態根的植物:

  ①貯藏根:

 、跉馍

 、酆粑

  ④支柱根:

 、菁纳

 、拗谇o節上的根:

 。2)試從以上變態根的結構和功能上,舉例說明生物形態結構與其生理功能是相適應的。

【初一生物《根的形態》教案】相關文章:

生物的進化生物教案04-24

生物的進化生物教案04-24

形態各異的造句03-10

初一上冊生物期末測試07-03

形態各異造句10-20

根的聯想閱讀答案07-21

初中生物教案04-24

初一上冊生物試題及答案07-05

初一生物教學反思12-08

關于根的作文1000字12-3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本青青青在线观看 | 色综合曰本久久 | 久久国产精品湿香蕉网 | 亚洲精品高清Av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