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上冊《尿液的排出與汗液的排出》教案
教學目標
1、概述尿液的排出過程。
2、明白排尿的意義。
3、了解皮膚的結構、皮膚的再生和皮膚的衛生保健知識。
4、理解皮膚的功能。
教學重點:尿液的排出過程與汗液的排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人體每天要產生大量的尿液,這些尿液是如何排出體外的呢?人體除了依靠形成尿液排出廢物外,還有那些排出廢物的方法?我們應該了解哪些泌尿系統的衛生知識,怎樣用這些知識指導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新課講解
1、尿液的排出
師:請同學根據泌尿系統的結構,能不能簡單敘述一下尿是如何排出的?
生: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儲存,當膀胱內的尿液儲存到一定量時,人就產生尿意,進行排尿,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板書)
2、排尿的意義泌尿系統的衛生:
師:.排尿有什么重要性?
學生:閱讀思考,回答問題,從而很自然地得出排尿的意義。
師生:共同總結排尿的意義:排出廢物,調節人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師:怎樣注意泌尿系統的衛生
①適量飲水②及時排尿③保持尿道外口清潔
3、皮膚的結構
夏天剛過,許多同學都發現自己的皮膚變黑了,這是為什么呢?人們常說“這個人的臉皮可真厚”,臉部的皮膚真的很厚嗎?一些同學進入初二以后,發現自己的臉上長出了“小痘痘”,這是怎么回事又該怎樣預防呢?皮膚常年暴露在外接觸許多細菌,為什么不腐爛變質呢?人的膚色為什么會有差異……這些問題都與皮膚的結構密切相關。
皮膚覆蓋在人體表面,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皮膚展開面積接近2平方米,重量約為人體重的1/20。雖然是最大的器官,皮膚卻很薄,平均2毫米左右,最薄的部位是眼皮的皮膚,只有0.5毫米,而最厚的部位是手掌和腳跟的皮膚,也不過為4-5毫米。既然是“器官”,同學們回憶一下器官的概念,想想皮膚應該是由哪些組織,按著什么樣的`方式構成的呢?可以觸摸自己手部或臉部的皮膚,體會一下,也許對尋找答案有所幫助
人的皮膚分為表皮和真皮。死亡的表皮細胞不斷脫落,有人計算過,把一個人一生中脫落的皮膚表皮加起來,平均重量將超過227千克。表皮的深層細胞具有很強的分生能力,補充脫落的角質層的任務正式這層結構完成的,由此可以推斷深層細胞具有什么特點?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板想想看,平時我們不小心擦傷了皮膚,過幾天傷口就痊愈了,現在你能解釋其中的原因嗎?
生理性再生:正常代謝過程中的再生(如:角質層細胞脫落后會自然得到補充)補償性再生:由損傷引起的再生(如皮膚擦傷后傷口愈合)
夏天過后我們的皮膚變黑了,就與這種細胞有關——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可以產生黑色素,黑色素可以吸收紫外線,防止其損傷深層皮膚,對人體有保護作用,是人體對環境的一種適應性表現。參加室外活動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但在夏天外出或進行日光浴時應當適度,因為過度的日曬會加速皮膚的老化,甚至會引發皮膚癌。思考一下:嚴重的大面積皮膚燒傷的病人為什么容易死亡?(加強學生對皮膚是保護人體的重要屏障的認識)
皮膚損傷會有血液流出,觸摸皮膚會覺得有彈性,尖銳的物體碰到皮膚會覺得疼……這些現象的產生都與表皮下方的結構——真皮有關。 皮膚具有彈性,因為真皮中有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天氣熱或運動時,可以看到臉部的皮膚發紅,天冷或不運動時則相反,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在于真皮層內有豐富的血管,人體血液循環中10%的血液要流經皮膚。這對人體有何意義呢?調節體溫。
我們的皮膚就是有表皮和真皮兩個部分構成的,不過皮膚在長期的適應過程中,還演變出了一些附屬結構,它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指(趾)甲、毛發、 汗腺、 皮脂腺
4、皮膚的衛生保健
皮膚的清潔:
(1)清除皮膚表面的污垢,使皮膚能正常發揮功能
(2)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防止皮膚病的發生
皮膚的鍛煉:
(1)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和汗腺、皮脂腺的分泌功能,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
(2)提高皮膚對溫度驟然變化的適應力,減少疾病發生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主要講了尿液的排出與汗液的排出,介紹了皮膚的結構與它的基本功能,了解如何注意泌尿系統的衛生,如何保護皮膚。
四、板書設計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2)------尿液的排出與汗液的排出
1、尿液的排出
2、泌尿系統的衛生
①適量飲水②及時排尿③保持尿道外口清潔
3、皮膚的結構
表皮:角質化細胞;深層細胞
真皮:血管和神經末梢
五、教后反思
【八年級生物上冊《尿液的排出與汗液的排出》教案】相關文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單元測試07-26
初一生物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單元測試08-16
生物的進化生物教案04-24
生物的進化生物教案04-24
八年級上冊生物教學總結01-20
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的關系說課稿11-02
生物八年級上冊練習題05-02
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的區別?10-12
人教版生物八年級上冊說課稿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說課稿11-03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