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保護個人隱私》第一課時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個人隱私權的含義及其重要性,掌握我國法律在保護公民隱私權方面的有關規定。
2.學會如何維護自己隱私和尊重他人的隱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明白個人隱私權所包含的內容,懂得在現代社會中維護隱私權的重要意義;
2.懂得我國在保護公民隱私權方面的法律規定,懂得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隱私權,并尊重他人的隱私權,不做侵犯他人隱私權的事情。
【教學重點】
了解隱私權包括的內容,理解隱私權在現代生活中的意義;未成年人如何依法保護自己的隱私。
【教學難點】
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隱私權與成年人的教育之間的矛盾;如何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尊重他人的隱私。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名畫欣賞
請同學們欣賞土耳其著名漫畫家奧斯曼之杰作
問:1、這個人在干什么?(偷窺)
2、你們覺得他(她)有可能在偷看什么呢?(發揮你的想象回答)
(如日記,信件、密碼、個人活動----)
3、你覺得你生活中的這些東西可以與人分享嗎?為什么?
(不可以,因為這些都是個人秘密。)
教師一步步地引導學生理解個人隱私的含義。
(二)法律導航 (P44)
1.個人隱私的含義:是指個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秘密。(個人獨特的生理特點、心理活動、日記、電話、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從事的個人活動等)
2.尊重個人隱私的意義:每個人都有一些屬于不宜公開或不愿意公開的個人私事,尊重他人的隱私,是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公民必須遵循的公共生活準則。
名言:“在一個真正……――佚名”
(三)你說我說
案例:警方對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電話進行了監聽,發現了犯罪事實。李某認為警方這么做是侵犯他的個人隱私權。
你們覺得李某的想法對不對?為什么?
為了社會公共利益,執法機關依法調查和公開當事人的有關信息,則不屬于侵犯隱私權行為。 教師引導學生對個人隱私權含義的理解。
(四)法律導航 (P44)
3.個人隱私權的含義:也叫個人私生活秘密權,是指公民希望隱瞞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別人不得將其公開的權利。
(五)“火眼金睛”
(1)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白宮5月13日公布的一份聯邦財務報告,布什和他妻子勞拉申報了2004年擁有的財產。布什總統還匯報了所收禮品情況,其中包括價值400美元的隨手小折刀,最貴重的禮物是一輛價值2700美元的山地自行車。
(越受矚目的公眾人物其隱私權越易受到侵犯。)
(2)李某在實施手術的過程中,發現有多名實習醫生在觀摩自己的手術過程。
(公開了個人的生理特性。)
(3)葉某在自動提款機前取錢時,有好幾個等待取錢的人圍著她。
(對比:很多銀行的在柜臺前設置一米線的做法。)
思考:以上材料中的行為侵犯了個人隱私權嗎?為什么?
(六)法律導航 (P44)
4.我國憲法和民法通則等法律規定保護個人隱私權,如……
5.對隱私權的尊重程度對于一個國家的意義:個人隱私權是衡量一個國家個人地位和尊嚴的重要標志。
(七)你說我說
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屬于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行為?
如:1.未經同意,偷看別人的信件(日記)或手機短信。
2.在試衣間試穿新衣或在浴室洗澡時,被人偷拍。
3.網站將其注冊會員的照片、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冊,賣給某信息公司。
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學生被侵犯隱私的形式也發生了變化,原來被經常提起的偷看日記已經退到第三位,翻看手機短信和QQ聊天內容則上升為第一位,另外還有用帶攝像功能的手機偷拍等侵犯隱私權的方式。
(八)案例分析:“小琳的煩惱”
(一)小琳是溫州某中學初三(2)班學生,一直以來小琳的成績總是令父母滿意,可在最近幾次測試中成績連續下降,媽媽非常擔憂。于是家中就出現:小琳與同學通電話時,媽媽會拿起另一部電話;小琳與同學上網時,媽媽會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琳的書包這些天還有被人整理過的跡象-----
你覺得媽媽這樣做可以嗎?為什么?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嗎?后來你是怎樣處理這事的?
過渡句:溝通是最好的做法。然而,當時小琳和媽媽都沒有找對方溝通,雙方僵持了一段時間后……
(二)一天,小琳媽媽特地到學校向班主任楊老師了解小琳在學校的情況。此后,楊老師非常關注小琳。這天自修課楊老師巡堂來到教室,發現小琳在看一封信,看信的字跡,很像是男孩子寫的,楊老師斷定小琳在談戀愛,于是把信搶過來。楊老師要求小琳交待談戀愛之事。小琳百般爭辯最后老師要小琳叫家長,小琳不敢告訴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課時在全班同學面前不僅對小琳連嘲帶諷的批評一通還把那封信當眾讀了一遍,小琳自覺無地自容,沖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蕩了一天,傍晚時被汽車撞傷了。
你認為楊老師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小琳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
(九)小結:
今天老師舉了小琳的事例,這些事也是小琳的隱私,我把她的事拿出來跟大家探討,你們覺得我這樣做可以嗎?
(不可以。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見P45“法律法規”)
這是老師摘自新聞媒體報刊上的。新聞媒體在報道這一事件時要注意什么?
(參考P45“法律法規”)
問: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可以受《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保護,在生活中我們的隱私權還可以得到哪些法律的保護?(見P44保護隱私權的主要法律規定 )
(板書)法律對保護公民隱私權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規定:……
郵政法規定:……
律師法規定:……
(十)探究園:情境研討“生活中各種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現象”
學生討論分析案例:怎樣認識家長、老師出于關心和愛護而侵犯子女、學生隱私的行為?
參考:①情境中父母、老師的做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雖然他們主要是出于善意,擔心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什么自己不能妥善處理的事或不能解決的煩惱,但這屬于違法行為,我們應加以反對和制止。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受法律特殊保護,家長、老師應尊重未成年人的隱私權。
②作為監護人的家長,不應以侵犯隱私權的方式來了解子女的思想動態,而應采取其他方式來了解。如雙方以朋友方式談心,父母不妨回憶一下自己當年的經歷喚起子女的共鳴,或找子女的朋友、同學了解情況等方式。這樣做,既尊重了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又能使他們健康成長。
(十一)課后作業
1、辯一辯:你認為分數是否可以成為學生的隱私?為什么?(寫出支持你觀點的理由。)
(目的:引發學生對隱私權的思考,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角度去理解隱私權,在生活與法律的矛盾沖突中去學習隱私權的內容。)
2、讀一讀:P48《閱讀與感悟》(目的:了解隱私權所包含的內容及表現,拓展知識面。)
【八年級政治下冊《保護個人隱私》第一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口技》第一課時學案(蘇教版八年級下冊)12-06
《木蘭詩》第一課時教案11-30
背影語文第一課時教學教案10-30
《雨巷》的第一課時教案08-04
送東陽馬生序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12-06
《河中石獸》第一課時教學教案10-23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案11-16
少年王勃第一課時教案11-16
春酒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