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案
一、 教學思想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強調:“語文教學不僅僅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對學生人文思想的培養。”結合這一理念,設計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通過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來實現對文本的深入解讀。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自主研讀,討論交流中學習課文,體悟人生。
二、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三、 教學目標
1、 通過文本的研讀,使學生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觀規律,只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累,就能認識和掌握事物的規律,從而做到“躊躇滿志”地為人處事。
2、 結合文本虛構出庖丁的成長歷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 發掘本文的內涵,結合現實生活領會文本的深刻的含義,從中領悟出為人處事的道理。同時體會寓言的`多義性。
四、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通讀全文,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課文。
(課前全班朗讀課文。)
(二)導入(2分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家很會講故事。人們透過他簡單而生動的故事,往往可以明白很多深刻的道理。我們曾經聽說過的“莊周夢蝶”、“鯤鵬”的故事就是出自他之口,這位老人家就是莊子。今天我們來看他另一則故事——《庖丁解牛》。
(三)課堂活動過程
1、 復述故事。(3分鐘)
請一位同學用現代漢語復述故事。
(用幻燈片顯示《庖丁解牛》的漫畫。)
(設計意圖:結合漫畫來復述課文,讓學生更形象的理解課文,同時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通過這個同學的講述,我們想一想,庖丁解牛的外在特點是什么?
(幻燈片顯示:
問題:庖丁解牛的外在特點是什么?
明確:庖丁解牛時的動作姿態和解牛時發出的聲音均符合音樂和舞蹈節奏。)
2、 發揮想象,編寫故事。(10分鐘)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學生細讀文本,整合文中的材料,合情合理地虛構故事。也為后一個環節提供必要的鋪墊和素材。)
由上述介紹可見,庖丁解牛的刀法可謂出神入化,實乃高手中的高手。相信當年文惠君一定金口玉言,封他為“名庖”。我們知道,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心路歷程,一段曲折離奇的成長歷史。那今天庖丁的這段“神秘”往事就要靠我們來揭開。請大家結合課文,發揮想象,編寫這《一代名“庖”的成長歷程》。
(1)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發言。(請1-2人發言。)
(小組討論說明:在班級教學組織操作上,全班按座位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組,設組長一人。組長組織討論,小組得出結論性的意見或答案,指定一個同學代表小組發言——發言人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
(2)學生發言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編寫的故事簡短總結。
(幻燈片顯示:
標題:一代名“庖”的成長歷程
要求:盡可能多的使用原文中的材料。
教師總結思路:
始解牛時:所見無非牛者——月更刀
苦練中……
三年之后:目無全牛——歲更刀
苦練中……
方今之時:以神遇而不以目視——19年,刀刃若新發于硎)
3、 透過故事,探討人生。(25分鐘)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人生閱歷解讀文本,透過文本形成個性化的觀點,言之成理即予以肯定。)
一般來說,人一旦成名之后都喜歡出書,用他的親身經歷教給世人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如果庖丁也要寫一本——《庖丁論人生》,那從這本書中我們應該可以看到那些人生道理呢?現在小組討論,結合自己的人生閱歷和生活經歷來談談,課本中的哪些情節、文段教給我們怎樣的道理。
(1)學生小組交流、討論,發言。(18分鐘)
(2)教師小結:人處身錯綜復雜的社會,面對紛繁的事情,應先了解事物的道理,順應自然而行,盡可能的避開種種矛盾沖突。但不免遇到困難、沖突時,則要全神貫注,謹慎處理。在困難解決后,應及時收斂鋒芒,低調做人。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于這個社會之中。(2分鐘)
(幻燈片顯示:庖丁論人生)
(教師從以下方面把握: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了解規律,掌握規律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抓住本質,用心處事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順其自然,不強求
技經肯綮之未嘗——避開鋒芒,從長計議
以無厚入有間——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每至于族……行為遲,動刀甚微——不莽撞,謹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收斂鋒芒,低調做人)
(3)以上是我們從《庖丁解牛》中探討中的人生哲理。我們讀課文的時候也應該留意到,在文段的結尾文惠君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那文惠君當年從庖丁的經歷中得到的“養生”哲理又是什么呢?請大家看這樣一段文字:(5分鐘)
(設計意圖:在個性化解讀之后回歸原文,了解作者的觀點。同時也體會寓言的多義性。)
(幻燈片顯示: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莊子·養生主》
莊子主張一切順其自然,反對人為。莊子不重視人的形體軀殼,不強求物我的分別,不承認知識的地位,不計較事情的成敗,而應該順應自然之道。)
從中可知,當年文惠君看到的是一種一切順其自然,反對人為的養生之道。
從而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則小小的寓言故事,閱讀的人人生閱歷不同,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不同,審視的角度不同,就可以讀出不同的道理。這就是寓言的多義性。
(四)課后作業
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句話,結合學習生活實際,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感想。
【庖丁解牛教案】相關文章:
庖丁解牛讀書筆記03-28
《庖丁解牛》教學設計7篇02-25
【精】庖丁解牛的歷史典故01-06
庖丁解牛散文讀書筆記09-10
《庖丁解牛》教學設計(精選10篇)03-10
《庖丁解牛》莊子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高中《庖丁解牛》文言文翻譯及賞析10-28
中班游戲教案舞龍教案04-18
大班安全教案119教案04-24
將進酒教案優秀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