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教案
《三峽》節選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學家,官員,文學家,散文家酈道元的《水經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峽》教案,歡迎參考!
總體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熟練朗讀課文。
2、正確解釋關鍵詞語,句子。
3、描述三峽壯美的景色。
4、抒發對祖國河山的贊美與熱愛。
二、教學重點:
學習簡練、生動的語言。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四、教學手段:
圖片投影。
五、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我們中國河山壯麗,每一處自然景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貌,你都對哪些景觀有了解呢?
(由全國各地的自然風貌引入對三峽的了解、向往)
出示三峽投影片。
二、整體感知。
1、請學生默讀課文,注意作者,讀誰字音。
2、請學生介紹作者、作品。
酈道元:字善長,北魏范陽涿縣人。北魏著名地理學家,散文家。
《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地理志,還是一部山水游記和民俗風情錄;
三峽指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3、出示生字投影片,讓學生注音。
quē zhng xī xiāng sù yǎn zhǔ
闕 嶂 曦 襄 溯 ? 屬引
4、學生練習自讀,并進行指導,達至熟練。
三、文意理解。
1、小組共同解釋文意,教師答疑。
2、出示投影片,指出解釋重點。
<1>詞語:
①重巖疊障,隱天蔽日。
②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③至于夏襄陵,沿溯阻絕。
④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⑤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⑥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
⑦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熟練解釋詞,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四位學生各背一段課文,然后齊背。
二、分析課文。
1、討論:文中描繪了三峽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點?
歸納并板書:
山: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三峽 夏:急
水 春冬:清榮峻茂
秋:哀婉凄異。
2、體會本文語言特點,學生各抒己見。
總結:(1)動靜結合。
(2)有張有弛。
3、再次齊讀課文,讀出韻味。
三、作業:搜集描述三峽的其它文學作品,小組交流。
【《三峽》教案】相關文章:
三峽課件教案設計05-16
三峽說課稿11-05
三峽大壩位置10-12
巴東三峽說課稿11-03
三峽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三峽閱讀理解12-13
《三峽》優質課教案(蘇教版七年級下冊)12-06
三峽閱讀附答案03-29
三峽之美作文05-07
三峽大學招生指南03-06
三峽日記-1500字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