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集合與分類教案
集合概念教案已經為大家準備好啦,老師們,大家可以參考以下教學設計模板,整理自己的教學思路!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集合的意義。
(2)能夠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
(3)使學生初步了解集合的分類,了解集合元素與集合之間的“屬于”關系。
教學重點:集合的概念、元素與集合的關系以及集合的基本的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集合的概念和集合的表示方法。
內容分析:.集合是中學數學的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它是集合論中的原始的、
不定義的概念。在開始接觸集合的概念時,主要是通過實例,對概念有一個初步認識。在初中,我們曾應用集合的語言表述一些問題。例如,在代數中用到的數集、解集等;在幾何中用到的有點集。把集合的'初步知識安排在高中數學的最開始,是因為在高中數學中,這些知識與其他內容有著密切聯系,它們是學習、掌握和使用數學語言的基礎。為以后學習映射、函數概念以及函數的定義域、值域等知識做準備。本節首先從生活中的集合實例及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實例入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然后,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以及元素與集合的關系,集合的分類。
教學過程:
一、 課程引入:我們常聽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即我們可以把具有某些共同點的事物看作一個整體,比如我們可以把地球上所有的河流歸為一類,可以把所有中國人歸為 (1)我們把所有非負整數叫做自然數集,
(2)把x>2叫做2x+1>5的解集,
(3)幾何上把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叫做圓。
思考:我們還學過哪些數集?
上述例子表明我們可以把某些特定的事物看成一類,即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集合”。
張鐵林 1060500080
二、新課教學
(1)集合的概念:
把一些能夠確定的不同的對象看成一個整體,就說這個整體是由這些對象的全體構成的集合.其中構成集合的對象稱作這個集合的元素。
注:對對象進行說明:客觀存在的事物以及我們想象中的事物和抽象符號都可以當作對象。(舉例說明 )
集合通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讓學生自己舉些簡單集合的例子,進一步理解集合概念
介紹幾種常見的數集:
1.自然數集:N ,非零自然數集:N+或N*
2.實數集:R
3.有理數集:Q
4.整數集:Z
(2)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 ○
例如:不大于5的正整數構成的集合表示為{1,2,3,4,5} 自然數集表示為{1,2,3,?,n,?} x2-1=0的解構成的集合表示為{1,-1}
2特征性質描述法:用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性質描述集合。 ○
例如:所有三角形構成的集合表示為{三角形} 偶數集表示為{x∈R∣x=2n,n∈Z}
x2-1=0的所有解構成的集合表示為{x∈R|x2-1=0} 練習:1,用列舉法表示x<5的正整數解的集合; 2,用特征性質描述法表示集合{1,-1}; 3,用適當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a,所有四邊形都成的集合; b,所有奇數構成的集合;
c,方程x2-2x-8=0的解構成的集合。 (3)元素對于集合的隸屬關系
張鐵林 1060500080
屬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A,記作a∈A 不屬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不屬于A,記作a?A 舉一些例子讓同學們根據概念判斷它們能否構成集合(例:所有大
于1的數、很大的數、班里所有的男生??),通過對事例的分析、討論引出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4)集合元素的特征
1、確定性:設A是一個給定的集合,x是某一個具體對象,則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兩種情況必有一種且只有一種成立。
2、互異性:集合中的元素兩兩互不相同,沒有重復。
3、無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沒有一定的順序(通常用正常的順序寫出)
(5)集合的分類 (分類依據:集合所含元素個數不同) 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記作:? 2、含有有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無限個元素的集合叫做無限集注意區分0,?, {?},{0},幾者之間的關系。
三、課堂練習:
1、下列各組對象能確定一個集合嗎?若不能,說明理由。
(1)所有很大的數。(2)善良的人。 (3)1,2,3,4,4,5,5,
2、用適當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構成英語單詞mathematics字母的全體構成的集合; (2)絕對值等于6的實數全體; (3)絕對值小于6的實數全體。
3、判斷下列元素與集合的關系
(1) 0與 ? (2)0與 {0} (3) ?與{?}
四、本節總結: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元素與集合之間的關系,集合元素的特征,集合的分類及常用數集的表示符號。
五、課后作業:
【與分類教案】相關文章:
分類的教案11-05
《分類》教案07-16
分類計數教案07-09
《垃圾分類》教案09-30
垃圾分類教案01-12
《圖形分類》教案03-02
《分類》教案范文04-08
《給物體分類》教案07-04
《分類》教案及反思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