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幕遮范仲淹名師教案

時間:2021-06-10 18:56:05 教案 我要投稿

蘇幕遮范仲淹名師教案

  1教學目標

蘇幕遮范仲淹名師教案

  1.在多次誦讀中,理解詞作者表達的意思;

  2.在品讀重要詞句中,感受詞作的意境;

  3.在想象與拓展中,獲得人生思考。

  2學情分析

  1.詩詞教學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少,學生對于傳統詩詞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相對現代文來說薄弱一些;

  2.平時的詩詞教學,教師往往會“肢解教學”,學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整首詩詞,更別說從詩人的創作背景、主觀情感等方面有所探究;

  3教學層次

  1.讀詞文談印象,整體感知;

  2.設情形懂意緒,走進詞境;

  3.讀資料解疑惑,讀懂詞情;

  4.展想象問作者,讀透詞心。

  4教學過程

  4.1 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活動

  【導入】

  一、教學導入

  教師以猜作者的形式導入:他年幼喪父,經過數年寒窗,終究及第(考取進士);他是一位政治家,重視水利,曾修“范公堤”。入主朝政,實施新政,雖陷朋黨之爭,卻興改革之風,成為王安石變法之前奏;他是一位軍事家,提出積極防御,一改朝廷柔弱之勢;他是一位教育家,以其人格魅力言傳身教,一生孜孜于傳道授業;他又是一位文學家,詩文詞作皆對后世有深遠影響。

  他倡導 “先憂后樂”思想,為儒家思想中的進取精神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桿。歐陽修評價他: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為己任。毛澤東認為他:文武雙全,不但能夠下筆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戰;他的詞介于婉約與豪放兩派之間,既蒼涼又優美,使人不厭讀。

  (說明:導入的設計是讓學生能對范仲淹有初步的認識,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很好地進入文本。)

  二、誦讀中對話讀詞

  由蘇軾的“三分詩,七分讀”進入此環節。

  1.字正腔圓地讀。注意“黯”“倚”等字音的準確。體會聲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讀中的停頓與節奏。

  2.有情有味地讀。這一環節中,先帶領大家回憶傳統朗讀,出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壽鏡吾先生讀書時入情、入境的內容,啟示先生要沉下心來,進入文本意境。然后自由朗讀體驗。

  教師預設穿插問題,引導學生解決以下問題:

  ①引導學生理解詞作大意。詞的`上闋寫的是自然的秋色和想象中的春景,暗含“思鄉”,下闋則直抒“思鄉”之緒。

  ②賞析下闕,抓住“好夢”讀懂詞人內心。

  重點讀解最后一句,體會詞作者在靈魂的迷幻與肉體的困苦直接掙扎徘徊的痛苦心理。

  (說明:誦讀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語言和精神的言語感知活動。在誦讀中理解,在對話中顯旨。這不是一個簡單的“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的誦讀課型問題,這是對詩詞做為一種完形存在的尊重和理解。)

  三、品析詞格,感受作者表達的“愁緒”。

  1.以“夢”字入手,上闋無夢字,卻寫了兩個夢,下闋有夢字,卻沒有了夢。

  2.引出周邦彥的《蘇幕遮》,同樣是寫思鄉愁緒,同樣有夢字,引導學生分析不同。

  [引出王國維《人間詞話》中的“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并試著理解“境界”,理解范仲淹擁有“先憂后樂”的偉大思想的同時卻也有黯然銷魂語。]

  教師出示對范仲淹詞的評價:

  《詞苑》引《歷代詩余》:范文正公《蘇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氣塞天地,而情語入秒至此。

  許昂霄《詞綜偶評》:鐵石心腸人亦作此銷魂語。

  歐陽修《六一詩話》: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

  (說明:對詞作的閱讀僅僅在學生理解了體悟了,會念會背,感覺學生怎么來再怎么走回去。若與其他詩作一些比較,懂得一些評價,會讓學生更懂詞意更解詞心,可能會比來時走得遠一些。)

  四、延伸拓展

  1.范仲淹的詞作只有五首傳世,其中三首都寫到了“思鄉愁緒”,教師出示不同的三句,讓學生講講喜歡哪句,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鄉愁”這一情感。

  2.走進范仲淹,再讀《蘇幕遮》。

【蘇幕遮范仲淹名師教案】相關文章:

蘇幕遮范仲淹的教案06-09

蘇幕遮范仲淹教案03-30

范仲淹蘇幕遮教案03-30

蘇幕遮范仲淹優秀教案03-30

蘇幕遮范仲淹教案分享03-30

蘇幕遮懷舊范仲淹教案03-30

蘇幕遮懷舊范仲淹教案08-25

《蘇幕遮》范仲淹11-22

范仲淹的蘇幕遮11-22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欧美亚洲一级在线播放 | 日韩无砖专区中文字幕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本有码 | 午夜三a福利扫描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