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要求和教案參考
小學體育課堂常規教案篇一:體育教師課堂常規
一、根據教學大綱和教學進度組織教學。遇特殊情況需要作調整時,應事先上報教學主任,批準后方可實施。
二、因病因事不能上課者,一般要提前一天請假,批準后方可離崗。
三、課前認真備課,上課時攜帶教案并認真執行。
四、教師應于至少課前十分鐘到崗,做好課前準備。
五、教師應著運動服和運動鞋上課,做到服裝整潔,精神振奮。
六、教師應于課前組織學生領取器材,嚴格填寫借還器材單。課中組織好教學,教育學生愛護公物,防止器材丟失。
七、教師應根據教材需要,課前畫好場地,對使用的器材器械進行安全檢查。使用器械時應注意安全措施,防止傷害事故。
八、上課開始,班體委整隊考勤并向教師報告,教師認真核實,做好記錄。向學生講明本次課的內容、目標及練習要求,安排好見習生。
九、課中言語舉止應端莊大方,并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不得隨意離開教學崗位。
十、體育課每次一百分鐘,嚴格遵守上課時間,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不可提前下課或拖堂,遇有特殊情況,應向教學主任說明原因。
十一、愛護教學場地、器材設施,愛護學生,特別是要注意學生的安全衛生。
十二、課的開始與結束時,師生應互相致意。
十三、課后安排學生將器材送回器材室,檢查數量,放置妥當。 十四、課后及時進行總結,并填寫好“教學日志”和“課后小結”。 十五、風雨天氣任課教師應組織學生到教室或電教室,傳授體育知識或觀看體育錄像。
小學體育課堂常規教案篇二:體育課堂常規
什么是體育課堂常規?
一、上體育課必須穿運動服、運動鞋,不隨身攜帶尖硬物品,提前到達操場。
二、體育委員在課前要主動與老師聯系,了解上課內容和使用場地、器材情況,并組織同學做好準備。
三、因病不能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要在課前向教師出示醫院(校醫務室、家長)證明、說明情況,隨堂見習,因事不能上課的學生要事先請假。
四、預備鈴響后體育委員要整隊集合,清點人數。站隊要快速、安靜、整齊。在正式上課鈴響之前整隊完畢,安靜、整齊,體育委員向老師報告出勤情況。遲到者要主動“報告”,待允許后方可入隊,并在本組隊尾站隊。
結合我校情況制定一份體育課堂常規
一、體育教師與學生體育骨干的合作。
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寫好教案后,上課前應與體育委員、體育小組長聯系。說明這節課的內容與要求和場地布置的方法、練習時間與次數的安排等。使他們心中有數,才能有目的地配合老師上好體育課,做好課前的準備,起到助手的作用。教師還要了解本班前一課時與下一課時的課程及對學生的影響,課后教師應征求同學對本課時教學的意見,以及對課堂中練習強度與密度的適宜情況,寫好課后小結,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改進教學工作。
二、學生請假制度
由于課改后選擇項目上課,必須控制和掌握出勤情況。學生因病痛不能跟班上課時的課前應向教師說明情況。女生例假可通過女班干部登記。教師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布置見習生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如隨堂聽課、協助保護、安全防護、場地器械的布置、擔任裁判等工作。見習生應愉快地接受,積極完成教師所給予的任務。見習生應站在本小組的排尾。在見習時不得聊天或隨便離開場地。
三、學生上課的服裝要求
師生上體育時應著裝輕便(運動服與膠鞋)。冬季不穿大衣、不戴帽子、頭巾、手套,夏季女生不穿裙子、不準穿高跟鞋、穿皮鞋等,上課時不佩戴徽章、項鏈、戒指、手表,不攜帶小刀、鋼筆、鎖匙等容易造成傷害事故的物品。教師上課時要經常檢查,如發現學生著裝有礙于運動和安全時,應教育學生執行有關規定,自覺遵守。
四、上課隊列的要求
每課次學生集合的地點和隊形應相應固定。一般上課四列橫隊,男前女后。使學生養成習慣。上課鈴響,體育委員快速整隊、點名、報數。報告出勤人數。并師生問好(師生問好不僅是禮節問題而且是組織教學措施之一,可集中學生注意力,對動員上好課有積極作用)、教師宣布課堂教學內容及教學目標,提出課堂要求。課堂教學要調動隊形,特別是分組輪換教學中,在交換練習場地與項目時應建立常規調動信號。體育課隊列練習與隊形變換要做到快、齊、靜。這對組織教學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對學生加強組織性、紀律性,煥發精神,培養他們正確的身體姿勢、良好的行為規范都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體育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應變能力和嫻熟的調動隊伍、變換隊型和一些基本口令的應用。
五、學生練習時的要求
上課時學生應按教師布置的內容與要求進行練習。由于各項教材有不同的特點,因此對學生進行不同項目練習時應提出不同要求。如對舉重、雙杠、技巧等體操教學應規定學生練習出列、入列路線、保護和幫助辦法。對跳繩、實心球、橡皮筋、啞鈴等輕器械體操教學如何分發、收回器材
等都要有具體的規定。在投擲教學中要強調安全,要排好橫隊同向投擲,集體撿回器具,不準往回投。如發現應及時嚴格教育。各種的項目要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教師的`規定進行練習和活動。
六、愛護器材
課前,體育教師應認真檢查教學場地和運動器材是否安全、牢固并指導學生布置場地、布置教具。課后應組織學生整理場地、歸還器具。針對各種不愛護器材情況,如:拖拉棕墊,騎坐單、雙杠。踢籃、排球等現象應給予批評教育。注意加強學生熱愛勞動,愛護公共財產的教育。
小學體育課堂常規教案篇三:體育與健康室內課教案 體育課堂常規
學習目標:
了解課堂常規的主要內容,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學習內容:
體育常識、室內活動
第一部分
教學重點:
理解課堂常規的意義
教學難點:
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
組織教法:
一、導入新課
1、出示掛圖,啟發學生思考“圖上畫了什么?”
2、學生互相討論,議一議掛圖內容。
3、出示課題:課堂常規
二、傳授新知
1、教師講解什么是課堂常規?他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課前常規、上課常規、下課常規)
2、教師講解體育課堂常規的主要內容。
① 必須穿運動鞋上體育課。
② 在條件許可時,應穿運動衣褲上體育課。
③ 上課前應取下衣服上的紀念章、校徽,口袋中不能放小刀、鉛筆、剪刀、鑰匙等尖銳、堅 硬的物品。
④ 在體育課前二三分鐘到達規定的地點,準備上課。
⑤ 體育課中要主動配合教師,遵守課堂紀律,有秩序地做練習,不哄鬧,不做有危險的動作。
⑥ 愛護體育器材,按教師的要求搬運和發放器材。下課時要清點器材,及時歸還體育室,避免 損壞或遺失。
⑦ 下課前要整隊,認真聽取教師或同學對課的小結。
3、分組討論、交流各自遵守課堂常規的情況。
4、教師根據本課內容,出示幾道是非題,指導學生分組討論。
三、鞏固新知
1、教師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小組討論。
A 說一說,為什么要建立體育課課堂常規?
B 議一議,體育課課堂常規有哪些主要內容?
C 你在平時做到了哪些?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
2、學生開展討論,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第二部分 室內活動:分左右
教學重點:
理清左右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正確分清哪邊是左哪邊是右
組織教學:
1、教師帶領學生做辨別左右方向的游戲。
2、學生自我判斷教師提出的方向,認清左右方向及身體的左右部位。
3、教師講解、示范動作,引導學生觀察。
4、學生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跟隨教師模仿練習。
5、初步掌握動作后,打亂順序,隨意提問,提高學生的快速反映能力及快速辨別左右方位的能力。
6、集中思想,開動腦筋,快速準確地回答教師提出的方位,并做出相應的完整動作。
7、總結上課內容,宣布下課,師生告別。
【小學體育課堂要求和教案參考】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心得參考06-12
要下雨了教案參考11-28
《我要的是葫蘆》課堂教案08-25
認識飛機的課堂參考教案08-26
認識飛機的課堂參考教案01-22
小學體育說課稿參考06-12
《要下雨了》最新教案參考06-13
要下雨了教案設計參考10-08
關于6 的認識的課堂參考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