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物的生殖與發育的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與發育過程;
2、舉例說出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從實踐中獲得知識,收集資料;
2、培養學生觀察、表達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標:
1、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2、通過介紹祖國“繅絲養蠶”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說出常見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完全變態發育的特點和不完全變態
難點:家蠶的生殖與發育過程
教材分析:讓學生通過對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的觀察、分析、思考、理解家蠶完全變態以育的真正含義;同時通過對蝗蟲生殖和以育過程的圖片觀察,讓學生了解不完全變態發育。與生活聯系比較緊密。
教學準備
1、相關圖片、課件
2、收集有關家蠶、昆蟲、蝗蟲等資料
教學過程
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首先一起來看幾幅圖片(蝴蝶蜜峰蜻蜓)
生:看圖
師:這三種動物都屬于同一類——昆蟲
師:昆蟲綱簡述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動物,而且與人類關系密切:蠶吐絲、蜂釀蜜、蝶傳粉、蝗蟲危害農作物、蚊蠅傳播疾病等。
師: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一對復眼(由許多小眼組成)和一個口器,有的可將許多小圖像拼成詳細圖像。有的聚光能力較強,得到圖像較明亮。
師:今天我們就要學習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家蠶的生殖與發育
師:就說我們剛剛提到的蝴蝶,你知道它小時候的模樣嗎?
是小蝴蝶、蛾子、還是毛毛蟲呢?
生:思考回答
師:原來美麗的蝴蝶是由毛毛蟲發育而來,生命世界真是奇妙!
問:大家來想想還有哪些昆蟲的發育過程與蝴蝶相似呢?
生:家蠶、蜜蜂、蚊子、蒼蠅、蟑
師:家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很多同學都養過蠶,我國也曾以“繅絲養蠶”著稱于世。
師: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我們就一起先來學習家蠶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生:結合教材討論交流
師:小結大家剛剛講的內容,受精卵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發育為家蠶的幼蟲,我們通常把它叫做蠶。
問:蠶吃什么?
生:桑葉
師:蠶吃桑葉逐漸長大,在它長大的過程當中要經歷一個怎樣的過程?
生:蛻皮
問:要蛻皮幾次?
生:四次
問:在蛻皮過程中,蠶有什么變化?
生:不吃也不動
問:這叫做什么?
生:叫做眠
師:蠶的'幼蟲期要經歷四眠,剛剛孵化的幼蟲稱為一齡幼蟲,每蛻皮一次增加一齡,分別被稱為二齡幼蟲,三齡幼蟲,四齡幼蟲和五齡幼蟲。
師:當其經過了四眠之后,就要發生一個很多的變化,是什么呢?
生:吐絲結繭
師:在繭中化蛹,經過十多天,蠶蛹逐漸羽化,變為蠶蛾。
蠶蛾是家蠶的成蟲,蠶蛾在形態上有什么特點呢?
生;頭部小胸部兩對翅早腹部肥大
問:蠶蛾吃食嗎?
生:不吃
師:蠶蛾均不取食,它們依靠幼年期在體內積累的能量和營養物質生存。
師:接下來蠶蛾就要進行交尾,使蠶蛾的卵受精。
師:蠶蛾的卵受精。
師:蠶蛾在交配后死亡,而蠶蛾還有一個重要的使用——產卵,它用盡全身最后的能量,產卵后也很快死亡。
現在我們來觀看課件,了解一下昆蟲產卵的過程.
【生物的生殖與發育的教案】相關文章:
生物的發育教案生殖03-26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說課稿11-02
《植物的生殖和發育》教學反思07-08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教學設計11-18
《鳥的生殖和發育》教學反思(精選5篇)03-09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一章第二節《昆蟲的生殖和發育》教案11-26
八年級生物下冊第一章第三節《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教案11-26
八年級生物植物的生殖教學設計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