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第一章教案設計

時間:2021-06-11 20:39:19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學第一章教案設計

  1 開啟化學之門 第二節 化學研究些什么

初中化學第一章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化學研究的內容

  能力目標:通過實驗觀察,認識化學變化的特征和伴隨發生的現象

  情感目標:在實驗探究活動中,理解觀察與化學實驗對化學學習的重要性

  重點和難點:

  1.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教學內容:

  導言:什么是化學?化學是一門以研究物質的性質與變化、組成與結構、用途與制法的基礎自然學科。它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故在學習時,因注意實驗的操作及觀察

  觀察的內容:主要是物質原來的顏色、狀態等;變化過程中的現象(例如發光、發熱,火焰的顏色,放出氣體,產生沉淀等);變化后生成的氣體的顏色、狀態等;

  P.S.煙:是固體小顆粒分散在空氣中;霧:是液體小液滴分散在空氣中

  一.化學研究物質的性質與變化

  1.實驗1:蠟燭燃燒的實驗觀察

  點燃前:紅色固體,

  燃燒時:黃色火焰,放出熱量,蠟燭熔化為液體,有部分蠟油凝固,有少量黑煙生成

  用白瓷板壓在火焰上:白瓷板上有黑色的粉末狀固體

  從蠟燭火焰中引出“白煙”:能被點燃

  用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燒杯內壁上有水霧產生

  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蕩: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吹滅火焰后:產生白煙

  實驗2:加熱試管中的火柴頭

  實驗現象:加熱一段時間后,火柴燃燒,橡皮塞蹦出

  實驗解釋:經酒精燈加熱后溫度升高,使火柴燃燒,放出大量的熱,試管內的氣體壓強急速增大,將塞子彈出

  實驗3:灼燒葡萄糖、砂糖、面粉實驗

  實驗現象:有特殊氣味,葡萄糖、砂糖灼燒后變黃,變黑

  2.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

 。1)物理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產生的變化,如三態變化等;

  化學變化:通常有新物質產生的變化,如蠟燭燃燒等;

 。2)化學變化的'特征,或者說,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分就是有新物質產生

  舉例:石墨在高溫高壓,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轉化為金剛石(俗稱鉆石),該過程是化學變化

  石墨、金剛石經點燃,能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3)化學反應的現象:一般會伴隨著發光、發熱、變色、放出氣體、生成沉淀等現象

  但特別注意,有發光、發熱、變色、放出氣體或生成沉淀等現象產生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4)化學變化中能量的吸收或釋放:

  一般是通過熱能進行轉化,有些是放出熱量,為放熱反應;如碳酸氫銨受熱分解是需要吸熱,為吸熱反應

  一些是化學能與電能轉化,充電電池充電時,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在放電時,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有些與光能轉化,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時吸收光能轉化為化學能

  3.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熔點、沸點、密度、氣味等

 。2)化學性質: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表現出來的性質,如:不穩定性,毒性,腐蝕性等

 。3)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是一種物質的屬性,一般用“能”、“易”、“可以”等表述;而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則是一個過程

  二.化學研究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1.對物質的組成研究(宏觀方面),解釋了“為什么不能點石成金、水變油”

  俄國科學家門捷列夫分析了很多物質,發表了他排列的“元素周期表”

  2.對物質的結構研究(微觀方面),揭示了“有碳組成的金剛石與石墨為什么在物理性質上有很大的差異”

  3.在實驗3中的現象,揭示了“葡萄糖、砂糖、面粉在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

  三.化學研究物質的用途與制法

  1.通過對物質的研究,可以合理的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如:綜合利用水資源、化石燃料等

  2.人工合成出更有價值的、更有廣泛用途的新的材料、物質,如導電塑料

  3.一些事例:

 。1)法國化學家拉瓦錫發現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2)我國科學家首次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 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色婷婷色综合缴情网站 |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