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二首教案
教學目標:
1、比鮮侗究蔚4個生字。
2、庇懈星櫚乩識潦歌。
3、繃私饈每一部分的大致內容,感悟詩歌優美的語言。
4、繃私饃鉦誥濟特區的巨大變化和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飛速發展。
思想教育:了解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飛速發展。
教學重點:
從詩句中了解深圳的昨天和今天,知道深圳迅速發展變化的原因是由于改革開放。
教學難點:
1.憑借詩歌內容,使學生受到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教育。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資料、圖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劃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在詩歌每一節的前面標上序號。
二、學生借助書上的注音和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
2.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
(2)強調幾個難字的字形。“渺、茫、曦、超、龐、遨、幢、陲”
2.理解新詞。
(三)輕聲讀這首詩,看詩句的最后一個字的韻母有什么特點?
詩句的最后一個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這就叫押韻,這首詩押ang韻。
(四)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這首詩。
1.要通過恰當的停頓,讀出詩的節奏。例如第1、2兩節,比較恰當的停頓應該是: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生活,/多少年來/一個/模樣。
貧窮落后/困擾著/人們, 現代文明/是那樣/遙遠、/渺茫。
晨曦中/阿爸/在田間/勞作, 煙霧里/阿媽煮飯/在灶旁,
小孩子/在稻草堆里/打滾, 姑娘/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搖晃的夕陽……
2.要把詩的韻腳讀得響亮些、清晰些,讀出詩的韻味。
3.教師范讀。
4.學生練習試讀。
5.指名朗讀、齊讀。
教師要通過范讀和舉例分析等方式加強朗讀指導,使學生初步懂得朗讀詩歌的要領,并在學生對詩歌的思想內容基本理解的基礎上,用比較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練習朗誦。
(五)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思考課后·練習中的第1題。
第二課時
一、齊讀全文,思考:
1.這首詩共有幾節?(8節)每節主要講的是什么?哪幾節的意思相近可以合并在一起歸為一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節:寫的是深圳的“昨天”是多么貧窮落后。第二部分是第3至7節:寫的是深圳奇跡般的變化。第三部分是第8節:寫的是深圳發生巨大變化的原因和特區建設成就的意義。)
2.這首詩寫的是哪兒?(深圳。深圳,原來是廣東省東南角寶安縣境內的一個小圩(x&)。“圳”字的本意是田野間的水溝,可見這兒原來是個農田。)
3.這首詩主要寫的是什么?(深圳特區奇跡般的發展變化。)
二、學習詩歌第1、2節。
1.指名朗讀(用遲緩低沉的語調來讀。)
2.說一說昨天的這個村莊是什么樣?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
3.齊讀第1、2節。
三、學習詩歌第3至7節。
1.默讀3至7節,找出描寫這個村莊發生變化的'詞句。
2.深圳成立經濟特區之后發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是深圳的城市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二是人的變化
3.學生熟讀3至7節,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應該用高昂興奮的語調來讀)
教師示范,學生練習。
四、學習詩歌第8節。
1.齊讀,思考:
(1)深圳飛速發展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改革開放使深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深圳特區建設成就的偉大意義是什么?
(深圳特區的建設成就舉世矚目,它向全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和強大活力,也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使大家從深圳這個窗口看到祖國壯麗的發展前景。)
五、齊讀全詩,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六、作業。
1.自己復習第三單元。
2.預習第13課。
5*、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昨天 貧窮落后
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改革開放
今天 煥然一新
【古詩教案】相關文章:
古詩教案05-29
清明的古詩教案03-20
古詩《春雨》的教案06-24
古詩《詠柳》的教案05-24
古詩《絕句》教案04-25
古詩《牧童》教案04-08
古詩教案小班02-28
古詩《勸學》教案04-11
古詩春曉的教案05-23
古詩春曉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