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

時間:2021-06-14 12:15:44 教案 我要投稿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

  1.教學內容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分析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及晨昏線。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它對自然地理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整體性和差異性都有重要影響,是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因此本節知識是高中地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高中地理學習中具有基礎性地位。

  由于地球運動具有難以感知的特性,不少學生在學習時還會存在一定的障礙,但對于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精神和空間智能有較大促進作用。

  3.設計思路

  本節內容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采用情景——設疑——探究——建構的學習模式,通過實驗,演示,畫圖等創設問題情景,使抽象的地球運動具體化,生動化。學生進行質疑,探究交流,歸納,實現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二、學情分析及學法指導

  高一學生身心發育趨于成熟,已初步具有地理邏輯思維能力,探究能力,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獨立地解決問題,故在教學中以啟迪學生思維為核心,以學生主動參與為標志,在自主學習方式下分組討論,進行有效教學。根據課標的要求和本節的知識結構,遵循地理教學的基本特點與規律,我在教學中采用以下學法指導。

  首先,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抓住這一生理特點,創造多種機會和條件,讓學生參與進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學會

  合作學習。這樣可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總結等科學的學習方法。

  其次,有效利用互聯網和圖書館知識量豐富、資源共享這些優點,我鼓勵學生從互聯網和圖書館中獲取知識,向學生介紹一些網站,搜索引擎和關鍵詞,教給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方法。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晝夜更替現象

  2.理解晨昏線的地理意義

  3.學會晨昏線的'判讀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地理實驗的探究以及相互討論,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并且匯報探究成果的這一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去尋找問題,發現問題,以及尋求解決問題的各種途徑。最后,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探究的體會、見解和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學生眼、手、腦、口的調動,讓學生學會地理思維方法,體驗學習地理的樂趣。培養他們求真,求實,善于觀察,尋根問源的科學態度和熱愛生活的情操。

  四、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晝夜更替現象;晨昏線

  2.難點:晨昏線的應用

  五、教學方法

  1.教法:小組合作學習法、情景教學法、學案導學法。

  2.學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創造機會讓學生合作、探究、交流。

  六、教具準備:

  地球儀、手電筒,多媒體教學軟件

  七、教學過程

  略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地理教案09-05

高中地理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說課稿03-18

高中地理《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說課稿02-16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說課稿10-20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二說課稿11-05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教學設計05-17

《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教學設計05-16

關于公轉的地理意義的地球教案06-10

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說課稿07-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久热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一线精品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A网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