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四年級下冊《三角形三邊的關系》的教案人教版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現三角形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
2、能判斷給定長度的三條線段是否能圍成三角形,能運用三角形三邊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在探索體驗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有條理的思考。通過學習,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
教學難點:引導探索三角形的邊的關系,并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性質。教學準備:、不同長度紙條若干張、實驗表格。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出示情境圖。
師:通過剛才擺三角形,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用的三張紙條中有兩條長的和大于第三條長卻沒有擺成三角形呢?)
師:通過剛才是實驗,我們可以發現三角形三條邊在長短上有某種關系,但究竟怎樣的三張紙條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讓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2、 動手實驗2:進一步探究怎樣的三張紙條才可以擺成三角形。
師:每組同學任意選擇下面三組中的任意一組紙條做進一步實驗,并完成相應的實驗記錄。(1)4c 5c 9c (2) 3c 6c 10c (3) 6c 7c 8c
學生匯報展示:能或不能擺成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是否大于第三邊( 1 )不 能4+5=9 4+9>5 5+9>4發現:兩邊之和有時大于第三邊,有時等于第三邊,不能擺成三角形( 2 )不 能6+10>3 3+10>6 3+6<10發現:兩邊之和有時大于第三邊,有時小于第三邊,不能擺成三角形( 3 )能6+7>8 6+8>7 7+8>6發現: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能擺成三角形師:對于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怎樣表達更嚴密?體會任意兩邊的含義。
三、 拓展應用:
1、 說一說老師為什么走中間的這條路最近?
2、 判斷:哪一組中的3根小棒可以擺成一個三角形?(單位:厘米)
(1)3,6,9 (2)4,4,10
(學生通過比較任意兩邊之和是否大于第三邊,來判斷是否可以圍成三角形,教師再讓學生討論交流好方法)
3、解決問題:
師:小明想要給他的小狗做一個房子,房頂的框架是三角形的,其中一根木條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
(1)第三根木條可以是多少分米?(取整數)
(2)第三邊的木條的長度是a分米,那么a的取值范圍是( )<a<( )
四、 回顧反思:
同學們,今天學到了什么知識?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嗎?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三邊的關系》的教案】相關文章:
三角形三邊關系教案03-17
《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教案06-10
最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的教案11-27
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定理08-28
《三角形三邊的關系》說課稿04-02
《三角形三邊的關系》說課稿11-18
《三角形三邊的關系》說課稿01-07
四年級下冊《三角形三邊關系》教學設計06-28
鈍角三角形三邊關系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