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和魔鬼語文教案
教學內容:
1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樹立環保意識。
2 指導學生默讀課文,能敘說野餐時的快樂情景。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
感受大自然給人們帶來的樂趣,能敘說野餐時的快樂情景。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調動情感
1、搶讀詞語(出示詞語卡片)。
野餐 葛藤 蕨葉 煮湯 凹入
削尖 篝火 山姜 豐盛
2、暑假,我們全家去山里野餐,大自然為我們奉獻了豐富的食物,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感受野餐帶來的樂趣吧!
二、品讀感悟,理解課文
學習第1、2自然段。
1、輕聲讀第1、2自然段。
2、說說聰聰的爸爸為什么要帶領孩子去野餐?
3、野餐的時間、地點、人物心情怎樣?(板書:決定野餐)
4、理解“興奮”,指導朗讀。
三、重點品讀,交流感悟
1、學習課文第8、9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寫快樂野餐的`段落(第8、9自然段)。
(2)課件再現野餐情境,指名學生敘說。
(板書:野餐:篝火、唱歌、品味)
(3)假如你是聰聰家的成員,此時的你有什么感受呢?
(4)同學們認真想想,大家為什么如此快樂?
(5)“豐盛”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來?
(6)指導朗讀,請同學們帶著快樂的心情朗讀。細細體會這種幸福快樂的感覺。
2、學習課文第3~7自然段。
(1)這么豐盛的菜,聰聰一家是從哪里弄來的?
(2)學生自由讀3~7自然段。
聰聰一家向大自然買了哪些菜?(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
(3)在買菜過程中,你印象最深是什么?
(4)重點品讀:爸爸學水叉魚的情景。
①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爸爸叉魚的動詞“栽、伸、蹬、潛”,體會這些動詞的運用,學習具體生動的描寫。
②爸爸為什么會有這樣敏捷身手?
③現在我們還能看到水獺嗎?(學生齊讀爺爺的話)
思考:為什么我們看不到水獺了?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教師小結。(因毛皮珍貴,水獺遭到人們無節制地捕獵,加上開發建設使水域污染,其數量已稀少,需加強保護)
(5)回想表達:生活中,你有過“捉魚”的經歷嗎?說說當時的情景或自己的感受。
大自然給我們帶來這么多快樂,讓我們帶著這份快樂心朗
讀第3~7自然段。(指導朗讀)
四、回味全文
學生自由深情的朗讀,感悟無窮的樂趣。
五、拓展延伸
小組討論,完成選做題:野餐中大自為豐獻出豐盛的菜那么,我們應該為大自然做些什么呢?
(學生討論后交流,教師小結: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很多,包括食物快樂……我們要回報大自然愛護它的一草一木,絕不亂砍濫伐,不捕殺野生動物,不亂如扔垃圾為保護生態環境盡一份微薄之力。)
六、攻固練習
完成基礎訓練第9課的練習。
板書設計:
9 野餐
決定野餐
爺爺挖根
奶奶采蕨葉
野餐 大家“買菜” 媽媽摘瓜
爸爸叉魚
快樂野餐:篝火、唱歌、品味
【漁翁和魔鬼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漁翁和魔鬼的教學反思06-03
《漁翁和魔鬼》課后感悟作文02-27
小學二年級語文《漁翁和魔鬼》教案08-02
《漁翁鷸魔鬼》讀后感05-18
一千零一夜《漁翁,魔鬼和四色魚》10-09
二年級下《漁翁和魔鬼》教學設計12-16
《漁翁、魔鬼和四色魚》讀后感600字02-15
“天使”和“魔鬼”作文01-24
我的天使和魔鬼作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