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藝術(shù)新思維的單元計劃及教案

時間:2021-06-13 10:40:04 教案 我要投稿

交往藝術(shù)新思維的單元計劃及教案

  教學目標:

交往藝術(shù)新思維的單元計劃及教案

  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禮貌,禮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guān)系。懂得什么是禮儀,禮儀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禮儀。認識現(xiàn)代社會是充滿競爭和充滿合作的社會,理解合作共享與公平競爭的內(nèi)涵,認識什么是合作中競爭和競爭中合作。了解寬容的內(nèi)涵以及為什么要寬容。領(lǐng)會“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理。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zhì)。把握平等的內(nèi)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shè)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把握誠信的含義。了解“一諾千金”的內(nèi)涵,懂得什么是“對人守信,對事負責”。知道誠信的守則。

  教學重點:

  學生對待禮貌和禮儀的態(tài)度;競爭和合作的關(guān)系;為什么需要寬容;在實踐中如何做到換位思考;誠信的智慧;引導學生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教學難點:

  如何讓學生將禮貌和禮儀落到實處;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到寬容他人,悅納自己;誠信的智慧;引導學生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課時安排:本課為2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自學法、練習法。

  教學課時:

  共計11課時,每框各1個課時,單元練習1課時。

  第一課時禮貌顯魅力

  教學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什么是禮貌,禮貌有什么作用: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guān)系。使學生學會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表達自己的禮貌:并在生活實踐和學習的基礎(chǔ)上,學會以禮待人。

  教學重點;理解禮貌與尊重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學會以禮待人。

  導入新課:禮貌待人是人們崇高的美德。我們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自古強調(diào)“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西方也有“禮節(jié)是通行四方的推薦書”的諺語,禮貌和禮儀是個人素養(yǎng)最直接的外現(xiàn)形式,也是交往的最前沿。做到言談舉止彬彬有禮,是我們贏得別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條件之一。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友好交往禮為先。

  一、禮貌顯魅力(板書)

  1、禮貌是尊重(板書)

  提問:

  (1)、請同學講一講在我們班級中(或我們身邊)有哪些不禮貌的行為?

  (2)、你有過類似的行為嗎?如果別人對你不禮貌,你有什么感受?

  (3)、不禮貌的行為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后果?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可以板書學生列舉的不禮貌行為,及時點撥。

  教師歸納小結(jié):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一種規(guī)范,是人們在日常交往中應當遵守的道德準則。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禮貌就是尊重的具體表現(xiàn)。禮貌反映了我們自身的素質(zhì),展示著我們的風采。我們要講文明、講禮貌,對他人要尊重、寬容、謙讓,要與人為善,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如果對人不禮貌,不但傷害了他人,也傷害了我們自己,妨礙我們與人交往,會使我們變成孤家寡人。

  引導學生閱讀書本79和80頁的“相關(guān)鏈接”的內(nèi)容,談談感想:實話實說,當別人對你說對不起,疤痕還存在嗎?

  禮貌是尊重的體現(xiàn),是文明的體現(xiàn)。是否文明禮貌不只是個人的私事,也不是小事,它表明一個人是否具有道德修養(yǎng),影響到人際關(guān)系的質(zhì)量和社會風氣的好壞。

  2、“謝謝”的魅力(板書)

  活動:“變質(zhì)”的牛奶。(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見書本80頁)

  目的: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體會禮貌的魅力所在,明白從那幾個方面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

  要求:(1)、請學生閱讀材料(可以編成小品表演,給小品增加一個情節(jié):顧客遭遇到有禮和無禮兩個服務員),回答書中的問題。(2)、歸納、分析對人有禮貌主要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或我們應從那幾個方面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懂禮貌的人?

  學生發(fā)言,教師歸納點評:對人有禮貌表現(xiàn)在語言、態(tài)度和行為等方面。我們都想做一個文明禮貌的人,那就要從這幾個方面努力,做到語言文明、態(tài)度親和、舉止端莊,這也是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質(zhì)。

  怎樣做一個懂禮貌的人(板書)

  語言文明(板書)

  在待人接物中,語言有明顯的美丑高下之分,它所產(chǎn)生的心理效應也有天壤之別。常言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是這個道理。語言文明要求我們說話要和氣,不強詞奪理,不惡語傷人;談吐文雅,不說粗話臟話;與人交談要謙遜、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不要盛氣凌人,不說大話假話。

  組織朗讀學生P81頁“相關(guān)連接”的內(nèi)容,并填寫表格。

  態(tài)度親和(板書)

  態(tài)度親和,能是我們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禮貌的重要內(nèi)容。如果我們態(tài)度真誠、待人和氣,就會給對方一種親切感、受尊重感,會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對方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應我們,這樣我們都會感到溫暖很愉快。

  舉止端莊(板書)

  舉止端莊,是我們要培養(yǎng)的良好行為方式。它反映著我們高雅的氣質(zhì),反映我們的道德素養(yǎng)和文明程度!对娊(jīng)》也說“謙謙君子,賜我百朋!蔽覀冏龅膬(nèi)心真心誠意,外表彬彬有禮,就能廣受歡迎,廣交朋友。我們在參加社交活動時,要注意什么呢?我們一起看“相關(guān)連接”(教師可根據(jù)書本講解)。

  課堂小結(jié):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什么是禮貌,也知道了怎樣做一個懂禮貌的人,那就是要做到語言文明、態(tài)度親和、舉止端莊,這也是我們與人友好交往必備的素質(zhì)。讓我們不斷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受大家歡迎的好學生。

  課堂練習:

  填82頁的表。

  第二課時禮儀展風采

  教學目標:懂得什么是禮儀,禮儀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禮儀。

  教學重點:學生對待禮儀的態(tài)度:掌握生活中基本的交往禮儀。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將禮儀落到實處。

  導入新課: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是禮貌、禮貌的作用、以及怎樣做一個文明禮貌待人,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什么是禮儀?初步掌握生活中基本的交往禮儀。

  二、禮儀展風采(板書)

  1、因禮儀而優(yōu)雅(板書)

  我們每個星期都要開晨會,在晨會上,有一個重要的議程就是升旗儀式,儀仗隊的同學們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國旗臺,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國旗冉冉升起。說一說在升旗儀式上,對我們有什么特殊要求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在我們學校活動中,還有那些禮儀能體現(xiàn)我們的風采?

  學生回答后,教師小結(jié):禮儀是社會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它不僅僅是一種形式,而且是一個人、一個集體乃至一個國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們必須具備良好的禮儀素養(yǎng),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禮儀的要求,可不能像書中的小茅同學。

  活動:小茅的故事(具體內(nèi)容見書本83頁)

  目的: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什么樣言行是是符合禮儀的,符合中學生身份的,引導學生按照禮儀的要求去做。

  要求:學生閱讀材料,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小組討論:小茅的行為與禮儀有關(guān)嗎?指出其中不合禮儀的地方。談談對我們學生個人來講,有那些基本的禮儀要求?

  教師及時點評,多作正面引導,并要求學生劃書(P84個人禮儀的要求)。

  活動:比一比,誰最符合禮儀(具體內(nèi)容見書本84頁)

  目的:通過活動讓學生做一做、評一評、比一比強化對禮儀的體驗和理解。

  要求:教師可以課前挑選志愿者,向?qū)W生講明具體要求。課堂上進行表演,要求表演者結(jié)合課本85頁“相關(guān)連接”的內(nèi)容,講解正確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態(tài)的要求。表演完后進行評比,選出最佳表演者。

  教師小結(jié):正確的站姿、坐姿、和行走姿態(tài)給我們一種美的享受,它也能體現(xiàn)我們的精神面貌和自身形象。我們常說要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鳳,這是最常用的三種合乎禮儀的姿態(tài),按禮儀要求去做,有助于我們進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會使我們變得優(yōu)雅可親,更容易被人接納。因此我們要經(jīng)常有意識鍛煉,逐步養(yǎng)成習慣。

  2、社交禮儀ABC(板書)

  社交禮儀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個方面都有具體要求。如見面握手、待客、接聽電話等,都有具體要求。我們先看見面握手,中國古人見面,有座椅的,有跪拜的,西方人見面有接吻的.,有擁抱的,而現(xiàn)代人見面,握手用得最多。你知道握手有什么講究嗎?

  (可以請學生來表演握手這一常見的禮節(jié),然后探討握手的禮儀要求)

  教師:剛才我們探討握手的禮儀要求,下面我們研究如何待客和接聽電話(教師根據(jù)87頁的內(nèi)容,與學生研究待客和接聽電話的禮儀要求)。

  中華民族的禮儀習俗源遠流長,其中蘊藏著民族的根。我們應該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傳統(tǒng)禮儀習俗,繼承其精華,剔除其糟粕,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社會的要求結(jié)合起來,做到與時俱進。我國是多民族國家,我們在與少數(shù)民族交往時,要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要入鄉(xiāng)隨俗,不能傷害民族情感,影響民族團結(jié)。

  課堂小結(jié):社交禮儀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觀察、學習和培養(yǎng)。只要我們注意日積月累,就一定能夠成為習禮儀、懂禮儀、講禮儀的人。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三課時競爭?合作?

  教學目標:

  幫助學生認識現(xiàn)代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同時也是充滿合作的社會;理解合作共享與公平競爭的內(nèi)涵及作用。

  教學重點:競爭和合作的關(guān)系和作用。

  教學難點:競爭和合作的作用

  導入新課:當今世界是一個充滿競爭的世界,經(jīng)濟競爭、科技競爭、軍事競爭、體育競爭等等,可以說競爭無處不在;當今世界也是一個協(xié)同合作的世界,經(jīng)濟合作、科技合作、國際間的合作、區(qū)域之間的合作,也是無處不有。競爭與合作是我們每一個人面臨的共同課題,我們要學會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提高自己的競爭與合作能力,這樣才能適應多變的社會。今天我們學習第八課競爭合作求雙贏。

  一、競爭?合作?(板書)

  1、平等競爭(板書)

  提問:當今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充滿競爭,競爭的領(lǐng)域日益擴展,競爭的程度日趨激烈。學校生活中的競爭你感受到了嗎?它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競爭的存在對我們個人有什么影響?

  學生結(jié)合實際回答,教師總結(jié):學校的競爭主要是學習的競爭,當然還有體育、紀律、品德、衛(wèi)生等方面。競爭對個人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既有積極的作用,又有消極的影響。(教師可根據(jù)教材第90頁的內(nèi)容講解,并過渡到下個環(huán)節(jié),略。)

  活動:克服嫉妒心理(見91頁材料)

  目的:幫助學生認識妒忌的危害,消除妒忌的心理,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意識。

  要求:認真閱讀材料,思考教材中的問題,分小組討論,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為克服妒忌心理獻計獻策,然后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jié):在競爭過程中,有的人生怕別人超過自己,當別人超過自己時,不但不為別人高興,反而心生妒意,恨不得把別人拖下來,有時還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如惡意中傷別人。這種可怕的心態(tài)就是忌妒心理.。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了解了這種心理的危害,也找到了克服妒忌心理的一些方法,我希望大家要克服妒忌心理,培養(yǎng)健康的競爭意識。下面我們看一看“相關(guān)連接”的內(nèi)容。(教師指導學生閱讀)

  設(shè)問過渡:我們怎樣正確地對待競爭哪?讓我們來看看我國的乒乓球名將劉國梁與孔令輝是怎樣對待競爭的。

  活動:怎樣對待競爭(材料見92頁)

  目的:通過活動引導學生明白如何對待競爭。

  要求:閱讀劉國梁與孔令輝的故事,討論競爭的目的是什么?劉國梁與孔令輝的怎樣對待競爭的?他們怎樣做到既不傷和氣,又能達到競爭目的的?劉國梁與孔令輝的故事給我們了什么啟發(fā)?

  教師小結(jié):面對競爭我們須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我們更要遵守競爭的規(guī)則。競爭是基于一定規(guī)則進行的,規(guī)則對每一個競爭者一視同仁,這就是公平。任何一種競爭都應該是公平競爭,競爭者不能采取不正當?shù)氖侄,更不能違背道德和法律。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競爭的目的,競爭才能長期進行下去,實現(xiàn)雙贏。

  2、合作共享(板書)

  我們都知道,一根筷子我們很容易折斷它,而一把筷子就很難折斷了。這就是團結(jié)的力量,這就是合作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許多方面我們都需要與他人合作,發(fā)揮集體的力量。通過精誠合作,實現(xiàn)互惠互利,實現(xiàn)雙贏,可以說合作是我們事業(yè)成功的土壤。

  教師講述“湯姆的種子”故事(具體內(nèi)容見書本93頁),學生思考:

  (1)、湯姆為什么要這樣做?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做嗎?

  (2)、他這樣做給他帶來怎樣的結(jié)果?

  (3)、結(jié)合材料,談談合作的重要性?說一說你熟悉的合作共享的事例。

  教師小結(jié):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人們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大家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礎(chǔ),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結(jié)果。合作可以使我們增添面對困難的勇氣,去戰(zhàn)勝困難,達到我們共同的目的,取得更大的成績。

  教師講述P94相關(guān)連接螞蟻的故事,學生思考:

  (1)、為什么螞蟻會的成功脫險?

  (2)、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課堂小結(jié):,故事告訴我們:沒有合作精神,沒有奉獻精神,就沒有大批螞蟻的得。小小的螞蟻都知道的道理,何況我們?nèi)祟。任何事業(yè)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特別是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的輝煌都是人類合作共享的結(jié)果。社會需要合作精神和奉獻精神,而合作精神和奉獻精神的人,更容易獲得別人的支持和幫助,更容易獲得成功。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四課時合作!競爭!

  教學目標:認識什么是合作中競爭與競爭中合作;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教學重點:競爭和合作的關(guān)系;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教學難點:在學習如何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如何做人

  導入新課: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競爭與合作的作用,競爭要遵循的基本原則,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起探討競爭和合作的關(guān)系,把握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技能。

  二、合作!競爭!(板書)

  1、在合作中競爭(板書)

  競爭與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關(guān)系,而是相互依存的。比如美國的微軟公司和我國的漢王科技公司,兩者既是市場競爭的對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微軟的產(chǎn)品中有漢王的科技,兩家的產(chǎn)品在同一市場競爭,在競爭與合作中都得到了發(fā)展。

  其實許多公司在發(fā)展自己的業(yè)務時,要求員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員工步調(diào)一致,互通信息,互相支持。與此同時,員工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許多員工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業(yè)績”,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發(fā)展。這就是所謂的“在合作中競爭”。指導學生劃出“在合作中競爭”的內(nèi)涵(97頁)。

  活動:班集體的合作競爭

  目的:通過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jīng)驗,引導學生明白在合作中競爭會使集體更強大,使個人進步更快。

  要求:閱讀材料,歸納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jīng)驗,討論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的經(jīng)驗歸我們的啟發(fā)?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級體中,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guān)系?

  教師小結(jié):取長補短、攜手共進,是我們在合作中競爭的目標。明志中學八年級5班是先進集體。這個集體具有良好的班風,有一股永不服輸?shù)木。在與兄弟班級的競賽中,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各項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班上同學各有自己的目標,大家在學習中開展競賽,你追我趕,各顯神通,互相幫助,成績都很優(yōu)秀。這一事例使我們明白了,在合作中競爭會使我們個人進步更快,使集體更加強大。

  競爭是一種有效的合作方式,對我們來說要善于找準自己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敢于與他人競爭。下面我們看96頁的材料,每位同學選一個項目,按要求完成填空,等一會我們?nèi)嘟涣鳌?/p>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學生完成后進行交流。

  競爭并不意味著你死我活,競爭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進步,不以成敗論英雄。勝敗乃兵家常事,其實成功與失敗是相對的,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我們應該正確地對待。面對競爭的成功,我們應再接再厲,更進一步;面對競爭的失敗,我們不應彷徨苦悶,灰心喪氣,而應總結(jié)經(jīng)驗,奮起直追。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

  2、在競爭中合作(板書)

  美國有一大教堂發(fā)生火災,2000名教徒在短短的10分鐘內(nèi)有序地從4個出口逃生,沒有混亂、擠壓,在求生一剎那的競爭中他們選擇了合作,是合作救了大家。教師講述97頁心理學家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分幾個小組同時做實驗,比一比哪一個小組用時最少)后提問:(當堂實驗的,讓獲勝者回答前兩個問題)

  (1)、你認為要在實驗獲勝最佳的方法是什么?

  (2)、這個實驗給我們什么啟示?

  (3)、合作與競爭的關(guān)系是怎樣的?

  教師歸納:競爭中的合作要體現(xiàn)雙贏的原則,競爭對手不能相互拆臺、相互排斥,這樣會兩敗俱傷,雙反應精誠合作、各盡其職,這樣才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這也是在競爭中合作真諦所在。那么,我們?nèi)绾卧诟偁幹泻献髂?

  首先,正確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guān)系。(板書)

  我們要學會欣賞他人,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長處,虛心向他人學習,這樣才能在競爭中超過別人。我們還要學會理解和諒解別人,學會換位思考,要原諒別人的錯誤,理解別人的難處,以誠相待這樣才能求得共同發(fā)展。

  其次:需要我們有團隊精神。(板書)

  團的精神使團的內(nèi)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無私奉獻的群體精神。它的核心是集體主義,是合作共享、樂于奉獻,使個人利益服從團的利益。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集體,離不開團隊,團隊精神是我們?nèi)〉贸晒Φ目煽勘U稀?/p>

  課堂小結(jié):現(xiàn)代社會是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它更需要有合作意識和奉獻精神,也更需要“在合作中競爭”和“在競爭中合作”的精神。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要走上社會,都要面對激烈的競爭,讓我們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學會欣賞,學會共享,以適應未來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五課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寬容的內(nèi)涵以及為什么要寬容;在生活、學習中能夠以自己的行動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體驗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

  教學重點:為什么需要寬容?

  教學難點:寬容與縱容的區(qū)別。

  導入新課:教師講“宰相肚里能撐船”的故事導入新課。

  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板書)

  1、金無足赤人各有別(板書)

  教師講述清朝大學士張英的故事,提問:

  (1)、張英的家人和鄰居為什么會轉(zhuǎn)變態(tài)度?

  (2)、什么是寬容?并結(jié)合故事說一說寬容的作用有哪些?。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寬容是指寬厚和容忍,原諒和不計較別人。寬容是一種美德,寬容可以化解矛盾,寬容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寬容可以贏得更多友誼。我們生活在需要寬容,我們需要學會寬以待人。

  活動:兩個性格不同的人(材料見101頁)

  目的:使學生明白人與人之間有著性格的差異,需要相互寬容,尊重彼此的個性,;理解“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chǔ)。

  要求:學生閱讀材料并討論:

  (1)小娛和小樂的性格有何不同?

  (2)小娛和小樂能夠成為朋友的原因?

  (3)小娛和小樂的友誼給我們什么啟示?

  教師小結(jié):一位哲學家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其實,人世間也找不出兩個性格完全相同的人,這就需要我們彼此尊重,相互寬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要寬容和原諒別人的錯誤,尊重和理解別人的意見,“和而不同”、求同存異是我們寬容合作的基礎(chǔ)。

  2、寬容他人悅納自己(板書)

  活動:小培的故事

  目的:使學生明白寬容是一種美德,一種境界,寬容的人一定能獲得真誠的友誼。

  要求:○1仔細閱讀課文內(nèi)容。

  ○2分析小培的行為有何不妥?

  ○3分析小亮的行為值得稱贊之處。

  ○4討論小亮處理問題的方式給我們的啟示。

  學生發(fā)言后,教師歸納:寬容是一種美德,我們?yōu)槿藢捜菥湍芙馊酥y,補人之過,揚人之長,諒人之短;我們?yōu)槿藢捜荩湍苴A得友誼,獲得更多的朋友。寬容也是一種境界,一個真誠的寬容他人的人,他的境界就提升了一個層次,一個人學會了寬容,他就掌握了一種自我提高的方法。我們要學會寬容他人,不懂得寬容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不便和麻煩。讓我們來看看公共汽車上發(fā)生的事情:(可以上學生表演書中的故事,完成書中的提問,教師小結(jié),略。)

  出示故事:是寬容還是縱容?

  小強吃飯很挑食,當菜不合胃口時,就把筷子一摔,碗一推,脾氣大發(fā):“這么難吃,不吃了!”當媽媽要批評他時,奶奶總是說,孩子還小,長大了自然就不會了!這是寬容嗎?這樣做有什么害處?

  通過辯論明確寬容是有原則的。

  課堂小結(jié):集體朗誦P102頁的詩,結(jié)束本課。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六課時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領(lǐng)會“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道理;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與人”的人生態(tài)度。了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實質(zhì);在生活、學習中能夠換位思考,與人為善。

  教學重點: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賞他人。

  難點:在實踐中如何做到換位思考;學會理解他人,善待他人,欣賞他人。

  導入新課:我們都注意到: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子總是不喜歡呆在商場里.這常常讓大人們感到不能理解。為什么商場里琳瑯滿目的商品和豐富的食品都不能吸引小孩子呢?很多專家都無法解釋。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家卻輕而易舉地解答了這個問題。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你蹲下來,處在和小孩子同樣的高度環(huán)視四周的景象,結(jié)果看到的都是大人們的腿。以上這個看似簡單的事例實際上蘊藏著并不簡單的道理:換位思考。

  二、換位思考與人為善(板書)

  活動:外號

  目的:使學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要求:閱讀材料,結(jié)合學校和班級情況,說說“起外號”的現(xiàn)象。討論

  ○1自己不喜歡的事可以強加于人嗎?為什么?

  ○2自己喜歡的事就可以強加于人嗎?為什么?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zhì)是什么?

  教師小結(jié):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我們在與人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平等待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關(guān)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實質(zhì)所在。

  閱讀P105頁“相關(guān)連接”中的故事:討論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試著用一句比較合適的話(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

  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論語》中的一句話,意思是:在謀求自己發(fā)展的同時,也要幫助別人發(fā)展。我們不能只顧自己,不能忽視別人的存在,我們希望別人怎樣對待自己,也就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二、理解之上善待他人(板書)

  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最重要的是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理解他人,體諒他人。大到國家、單位,小到家庭、個人,都應該努力做到這樣。下面介紹一個個人之間交往的典型案例。

  “管鮑之交”故事:

  閱讀后思考一個問題:你希望擁有像鮑叔牙這樣的朋友?為什么?(因為人總難免犯錯誤,這是總希望得到朋友的諒解。)

  引導學生對照故事反思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不體諒他人的地方?造成怎樣的結(jié)果?讓部分學生談談體會,全班交流。

  情境體驗:懂得體諒!

  放學路上,小蓉拾到一個裝滿現(xiàn)金和不少證件的錢包。探討:站在失主的立場上,你認為最體諒和理解失主的做法是什么?

  教師小結(jié):換位思考是人對人的一種心理體驗過程。它客觀上要求我們將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與對方聯(lián)系起來,站在對方的立場是體驗和思考問題,從而與對方在情感上得到溝通,為增進理解奠定基礎(chǔ)。它的實質(zhì)是對交往對象的切身關(guān)懷,深入對方的內(nèi)心世界。它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guān)愛。

  教師指導學生完成P108頁的填空。

  課堂小結(jié):只有理解他人,才能與人為善。如果我們不懂得欣賞他人,就難以接納和理解他人,更談不上奉獻愛心。請同學們增加了解,增進理解,少點誤解,多點諒解,多一點友善。多一份愛心。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七課時平等尊重你我他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把握平等的內(nèi)涵,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shè)施、遵守公德和秩序體現(xiàn)著對他人的尊重。教育學生在生活、學習中愛護公共環(huán)境和設(shè)施,遵守公德和秩序,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寬容他人、尊重他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zhì)。

  教學重點:樹立平等意識學會尊重。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平等和尊重的關(guān)系尊重的外延。

  導入新課:在我國歷代的農(nóng)民起義中提出了“均貧富,等貴賤”的口號;近代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也提出了民主、平等、天賦人權(quán)的思想。其實,在我們當今社會里,人人都是平等的,都經(jīng)該彼此尊重。今天我們學習第三框題平等尊重你我他。

  一、人生而平等(板書)

  活動:周總理的故事

  目的: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應該彼此尊重。

  要求:閱讀周總理與普通工人的故事,分組討論:

  1、周總理與普通工人的故事說明什么?

  2、如何克服盲目的“優(yōu)越感”與“自卑感”?

  3、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如何樹立平等意識?

  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jié):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集中表現(xiàn)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盡管每個人的境遇和社會地位不同,但是人人都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應該得到充分尊重。我們要向周總理學習,平等待人,尊重他人,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提問:我們能否以貌取人?你與人交往看重什么?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講得很正確。我們的相貌是父母給的,我們不能選擇,但是我們的言行是可以選擇的,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是由我們自己做主的。我們不要因為自己有某些優(yōu)勢而自傲,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某些劣勢而自卑,一個人美不美、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不在于相貌,而在于他的行為。

  平等是人類進步的表現(xiàn)。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我們絕不能忽視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殘疾人就是其中之一。

  活動:平等對待殘疾人

  目的:認識弱勢群體,平等對待那些處境不利的人。

  要求:閱讀材料,分析討論:

  1、你怎樣看待個別同學的行為?他們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傷害?

  2、社會上哪些人的平等權(quán)益最容易受到侵害?

  3、在我們周圍還有那些弱勢群體?

  4、要幫助的人,我們能夠做些什么?

  二、尊重從我做起(板書)

  如何學會尊重?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努力:

  第一、尊重他人(板書)

  活動:一支鉛筆的故事

  目的:使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是獨立存在的富有尊嚴的個體,受到別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權(quán)利。

  要求:閱讀材料。思考企業(yè)家對小商販表示尊重的內(nèi)在原因。討論對待不同類型的人,如何表達自己的尊重。

  教師小結(jié):人們需要相互尊重的,受到別人尊重是人的基本權(quán)利。尊重他人要求我們做到禮貌待人、平等待人、誠信等人、友善等人,充分理解他人。

  第二、尊重社會(板書)

  教師出示一些在公共場所不文明的行為,提問:這些人的行為正確嗎?為什么?我們?nèi)绾巫龅阶鹬厣鐣?

  學生回答,略。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尊重社會就是要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做到尊重道德,遵守法律。遵守規(guī)則時尊重社會的底線,也是法治社會的基本要求。

  第三、尊重自然(板書)

  提問:

  1、如果你每天進教室,教室里紙屑遍地,桌凳橫倒豎歪,你是什么心情?

  2、如果你處在優(yōu)美、安靜的環(huán)境中又是什么樣的心情?

  3、我們應該如何尊重自然?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什么?

  教師小結(jié):人類是離不開自然的,我們不能做自然的奴隸,也不能做自然的主人,要做自然的朋友,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愛護自然,保護自然。

  課堂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使我們清楚的知道了對人的尊重包括尊重人的生命、人格、隱私、選擇;平等是人類進步的表現(xiàn);了解了人人平等、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尊重社會、尊重自然的重要性。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當中,我們每一位同學能夠把這些正確的做法落實到行動中去,只有我們?nèi)巳诉@樣去做社會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九課時誠信是金

  教學目標

  把握誠信的含義;了解“一諾千金”的內(nèi)涵;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引導學生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教學重點;把握誠信的含義,懂得“對人守信,對事負責”。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到誠信是立身之本。

  導入新課:用引言中曾參的故事導入。

  一、誠信是金(板書)

  1、言而有信一諾千金(板書)

  (1)、誠信的含義(板書)

  學生閱讀教材115頁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誠”、就誠實無欺、誠實做人、誠實做事,實事求是!靶拧,即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

  探究交流教材115頁的問題。廢石主人的決定表明了什么?你如何看待他的決定?進一步理解誠信。

  教師小結(jié):廢石主人的決定表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為人處世、與人交往,要做到誠實守信。廢石主人的決定沒有因“廢石”變成了“寶石”而改變自己原來做出的決定,這種不因利益而放棄自己的承諾的舉動是值得人尊重的。

  學生自由閱讀教材115頁相關(guān)鏈接內(nèi)容,明確“一諾千金”的由來。

  (2)、“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內(nèi)涵(板書)

  指定一名學生朗讀教材115頁倒數(shù)一自然段,學生明確其內(nèi)涵。

  (3)、不講信用,害人害己(板書)

  師生探究交流教材116頁——日本餐飲業(yè)有條行規(guī)

  目的:通過不誠信的案例,使我們認識不講誠信的后果。

  要求:(1)閱讀故事內(nèi)容。(2)討論主人公的遭遇及其原因。(3)讓學生積極列舉日常生活中類似的例子。(4)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下表示不誠信的詞語。(5)相互交流閱讀。

  教師強調(diào):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不講誠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時,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人識破,他就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其結(jié)果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為人誠實,言而有信,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華。

  2、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板書)

  (1)、做老實人,辦老實事(板書)

  師生探究交流教材117頁活動——在我們周圍常?吹揭恍┎回撠熑蔚男袨

  共識:(1)對“責任重與泰山”的理解:對人守信、對事負責是誠信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之一。重承諾、守信用的人把責任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實實在在做事是個人得以立足、事業(yè)得以成功的保證。敷衍了事、弄虛作假,只能騙人一時,無法欺人一世,最終將一事無成。(2)對人負責與對人守信是統(tǒng)一的,不是兩會事。對人守信落實到行動上,就是一種對事負責的態(tài)度;對事負責是對人守信的具體表現(xiàn)。只有對人守信的人,才能對事負責;只有做到對事負責,才使對人守信得以真正落實,而不是一句空話。(3)抄襲作業(yè)、考試作弊,反映出我們沒有遵守誠信準則,沒有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來對待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如果總是弄虛作假、敷衍了事,雖然暫時能騙人一時,無法欺人一世。長此以往,將影響我們未來的發(fā)展和事業(yè)的成功。所以,這決不是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必須加以改正。

  (2)、不要輕易許諾(板書)

  探究交流教材117頁活動——一家旅館門前

  目的;讓學生知道承諾是一件嚴肅的事,一旦有所承諾,就應該實現(xiàn)。

  要求:(1)閱讀賣火柴的小男孩的故事。(2)討論賣火柴的小男孩是怎樣4實現(xiàn)自己的諾言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做?(3)進一步討論人為什么要踐約守信?(4)教師做適當總結(jié)。(賣火柴男孩兒實現(xiàn)了他的承諾,是誠實守信的品質(zhì)使他這樣做的。踐約守信是誠實做人的核心,是個人在社會立足的基本要求。

  (3)、做人無大事小事之分(板書)

  探究交流教材118頁活動——你贊成“小節(jié)無害論”嗎?

  目的:讓學生認識的無論是大事、小事都要認真對待,在做人方面實質(zhì)上無大事小事之分。

  要求:(1)教師簡單說明什么是“小節(jié)無害論”。(2)讓學生討論是否贊成“小節(jié)無害論”,說說各自的理由。(3)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是否有過不太誠信的“小節(jié)”,談談自己的體會。(4)教師做簡單小結(jié)。(“小節(jié)無害論”是錯誤的。因為生活本身就是點點滴滴的小事構(gòu)成的,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需要我們認真面對。人的道德水平如何往往就是在小節(jié)中體現(xiàn)出來的,誠信做人也是體現(xiàn)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之中。所以“小節(jié)無害論”的觀點是錯誤的。不利于我們的健康成長。)

  學生齊讀教材118頁最后一段,再一次體會:我們做大事的同時也要拘小節(jié),把做事與做人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課堂小節(jié):現(xiàn)在的社會是講誠信的社會,只有我們?nèi)巳酥v誠信,我們的社會才會有誠信,我們中國才會有誠信。在經(jīng)濟生活中,我們說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而現(xiàn)在,我要和各位同學說:信用是金,誠信無價!愿我們周圍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講誠信的人!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第十課時做誠信的人

  教學目標:

  知道誠信的智慧和誠信守則;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覺遵守誠信守則的道理;能運用誠信的智慧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教學重點:誠信守則;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中能自覺遵守誠信守則的道理。

  教學難點:誠實做人,講究信用。

  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什么是誠信,知道了誠信是我們的立身之本。那么,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哪?今天我們學習

  二、做誠信的人。(板書)

  1、誠信守則(板書)

  解讀生活:源自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1)王婆賣瓜,該不該夸?

  (2)考試作弊,已蒙混過關(guān),合適的態(tài)度是什么?坦白?不坦白,但下不為例?總結(jié)經(jīng)驗,下次作弊手段更高超?

  (3)小明的媽媽撿到一個錢包,看看周圍沒人發(fā)現(xiàn),于是叫小明別說,你認為小明該怎么辦?

  (4)誠信做人,是實事求是,還是虛虛實實?

  (5)你對“逢人之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怎樣看?

  (6)要“以誠待人,以信交友”的道理是什么?

  教師出示以上問題,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明確:誠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誠信的要求是確定的。但講誠信的條件又是非常復雜的,要結(jié)合具體的情境做出正確的選擇!

  教師小結(jié):堅持誠信,就贏得的信任,誠實和信任是一顆并蒂蓮,信任的基礎(chǔ)永遠是誠實。實事求是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誠信做人的守則之一。誠信的基礎(chǔ)是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表達事實的本來面目,是誠實守信的出發(fā)點。

  提問:實事求是是誠信做人的守則,那么,它具體要求我們怎樣做哪?

  學生看書學年找答案,教師根據(jù)教材簡要講解:一是要求我們在涉及利益沖突的問題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多數(shù)人利益一邊。二是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沖突時,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長遠利益一邊。三是在情與法的沖突中,誠信守則要求我們站在法律一邊。

  二、誠信智慧(板書)

  活動:小健班長的困惑

  目的:讓學生明白對誠信的理解應與具體情景聯(lián)系起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做出誠信的正確的選擇。

  要求:閱讀課文中的故事,分析討論:

  1、小健如果告訴老師實情,結(jié)果會怎樣?

  2、小健如果履行對小奎的諾言,結(jié)果又會怎樣?

  3、如果你是小健該如何辦?為什么?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的辦法是可行的。小健可以告訴老師,也可以先給老師說自己先找小奎談談,如果沒有效果,在請老師幫助。只要是真心幫助朋友,我想小奎是可以理解小健的。

  誠實和隱私,是我們經(jīng)常碰到的一對沖突,我們來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引導學生分組分析與討論P122頁的觀點,教師結(jié)合第一自然段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和點評,并指導學生劃書。

  活動:善意的謊言

  目的:讓學生了解生活的復雜性,與人交往時有時要隱瞞事實的真相。

  要求:閱讀課文中的材料,回答:

  1、醫(yī)生該不該告訴病人實情?

  2、病人有沒有權(quán)利知道自己的病情?

  3、假如醫(yī)生告訴病人實情,病人可能有什么反應?

  4、醫(yī)生的“謊言”是否違反職業(yè)道德?

  5、什么是“善意的謊言”?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jié):誠實和說謊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誠實的人就不應該撒謊。然而,生活中卻需要“善意的謊言”,這些謊言之所以被人們接受、提倡,最主要的原因是出自善心,它不是出于私利,而恰恰是為了維護對方的利益,“善意的謊言”不違反誠信原則。

  課堂小結(jié):誠信的核心是善。盡管誠信問題上有各種復雜的情況,但是,只要我們正確理解誠信原則,與人為善,出于公心,用不自欺,我們就能擁有誠信的智慧,做一個誠信的人。

  課堂練習:

  見練習冊。

  

【交往藝術(shù)新思維的單元計劃及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交往藝術(shù)新思維單元計劃及教案07-23

《交往藝術(shù)須學習》教案11-25

交往的藝術(shù)教案教科版03-29

掌握交往藝術(shù)提高交往能力教案設(shè)計參考09-07

交往講藝術(shù)說課稿08-09

《交往講藝術(shù)》說課稿05-19

第三課交往有藝術(shù)教案03-29

第三課交往有藝術(shù)教案08-26

交往藝術(shù)教學反思范文03-2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 在线播放亚洲综合 | 欧美日韩第一区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