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下冊關于知冷知熱的課程教案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
1. 會使用溫度計準確地測量水溫。
2. 會用溫度單位做好每次測量的記錄。
情感、態度價值觀:
1. 遇到問題善于思考,觀察測量時能做到細致認知。
2. 關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品,關注與溫度有關的事物或現象。
科學知識:
1. 知道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知道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會正確讀寫溫度計表示的溫度。
教學準備:
冷水、溫水、熱水、溫度計、溫度計模型、燒杯、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一.教學導入:
1.講述1400多年前,《齊民要術》記載的人們當時制作豆豉如何判斷豆子發酵的溫度一事。
2.提問:在生活中,還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
二.活動 感覺冷熱
1.過渡:同學們從生活經驗中說出了需要判斷物體的冷熱的情形,我們怎樣判斷物體的冷熱呢?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2.以小組為單位,讓同學做教材第2頁的活動。
3.當學生發現同一杯溫水,不同的手感覺竟然不一樣時,教師提出:這個活動告訴我們什么?
4.釋疑:光憑感覺難以準確的判斷物體的冷熱程度。
5.教師講解溫度的概念。
三.活動 測量溫度
1.出示溫度計模型,學生觀察,認識溫度計的構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車信箱介紹了“攝氏溫標”。 知道攝氏度是溫度的.單位。
3.攝氏溫度的讀和寫。
4.測量水溫:教師應首先示范溫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并說明道理。讓學生學習使用 溫度計測量水溫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領。再測4杯水的溫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認識各種各樣的溫度計
(1.)出示學生搜集來的各種各樣的溫度計并先讓他們做些介紹,教師再做補充。
(2.)詳細介紹體溫計的認識和使用。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