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媽媽的小幫手》教案
教學目標:
1、感受分類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操作,能準確對物品進行分類。
2、進一步體會同一標準分類的確定性和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教具設計:
投影儀、分類物卡
教法運用:
探究法、交流法、操作法
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現在已經長大了,有沒有幫爸爸、媽媽做些事情呢?咱們的好伙伴小明就經常幫媽媽做事,是媽媽的好幫手。一起瞧瞧,怎么樣?
二、整體感知
[出示投影幫媽媽整理衣服]
師:從圖中你都發現了什么?
(生交流發現)
師引導:小明要怎樣幫媽媽整理衣服呢?
(生小組內探討交流)
師:誰愿意當代表把自己小組的意見交流一下?
(生交流各組的想法)
師引導:還可以怎樣整理?只有一種整理方法嗎?
(生自主探究后積極交流,師引導生互評)
師小結:看來咱們同學都很聰明,像剛才這樣把同類的物品放在一起,數學上叫分類。(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1、[明確同一標準分類的確定性]
師:我收集的`小物品不知被誰給弄亂了,誰能幫幫我?
[師發給每人一袋分類物卡,有動物、植物和圖形,生自主探究]
(生到展臺前展示自己分好的物品,師生共評)
2、[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師:在每個小組的桌子上有一個信封,打開來看是什么?(樹葉)請小組長組織小組同學,先討論,再把它們進行分類。
師巡視
各小組交流分法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幾片小小的樹葉竟有這么多種分法。
四、拓展延伸
師: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分類現象?
師生交流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分類,其實你仔細觀察生活中還有很多分類現象。今回家幫媽媽整理廚房,我們下節課再來交流。
【一年級上冊《媽媽的小幫手》教案】相關文章:
我是媽媽的小幫手教案11-29
青島版一年級上冊《媽媽的小幫手》的教案01-07
媽媽的小幫手01-27
《媽媽的小幫手》教案設計07-04
《媽媽的小幫手》說課稿08-23
媽媽的小幫手說課稿02-07
我是媽媽的小幫手03-09
媽媽的小幫手作文04-04
小幫手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