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紋》教案設計范文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讓你最感動的人,可能是爸媽,朋友,同學等等。而今天要說的是外婆,一起來欣賞這篇《外婆的手紋》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品讀文中描寫外婆的語句,感悟外婆的生活態度和精神世界。
2、在閱讀中體會作者對外婆的深厚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二、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板書:《外婆的手紋》,要求學生輕輕地讀文題:思考:文題上的`“手紋”一詞怎么理解?文中,外婆的手紋表現在哪里?
外婆的手紋主要表現在她平時做的手工活里:
——縫衣;補衣;繡花。
問題切入:你們對文中的那個外婆的印象如何?課文主要寫了她哪些事情?
二、閱讀文本感知:
1、 圈劃描寫外婆的重點語句。
2、 圈劃后同學間初步交流。
3、 教師幫助學生輸理課文主要材料。
——寫外婆能做一手很好的針線活:縫衣、補衣、繡花樣樣精通。
——寫外婆教導我如何做人,令我終身難忘。
——寫外婆寧靜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豁達開朗的精神世界。
——寫作者對對外婆的深情贊美和無限的思念。
……
4、教師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外婆形象:
——外婆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她儼然是一個藝術家)
——外婆是一個普通勞動者,卻富有智慧。
——外婆是一個把悲苦孤寂沉在心底,樂觀地面對生活的人。
……
依據:
②段、⑥段,做衣服的動作神態刻畫及作者的評價;
⑦段中對外婆補衣服的評價;
⑩段、(13)段中對外婆繡衣服時動作神態贊美性評價
4、要求學生反復品讀這些段落。
四、探索文旨
問:“我”是如何看待外婆的藝術品的?
——高度贊美、非常珍惜、深深懷念
依據:
(1) 保存著外婆的手紋
(2) 叫妻子臨摹仿做
(3) 自己動手,親自仿做
全班朗讀課文16節。從這節中可以看到“我”不僅親自仿做,還“靜下來,沉入外婆可能有的那種心境”。聯系上下文,體會一下外婆當時是一種怎樣的心境?
“或許是孤寂和悲苦,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種仁慈、安詳和寧靜!
▲到此,我們再回過頭來琢磨文題“外婆的手紋”,你會產生什么新的認識?
——不僅僅是外婆的如藝術品一樣的針線活,更是外婆的一種生活態度。面對人生的磨難,外婆總能以她那與世無爭、恬靜、平和的心態去面對。
——可見,作者不僅難忘外婆的手紋,更難忘的是外婆的那種生活態度。外婆用她那精巧的手藝,縫補著生活,裁剪著人生,書寫著她的美麗人生……
帶著這種感情,朗讀課文最后三節。
五、課堂訓練:
學了課文之后,你認為文中那些語句對你感受最深?并找出一兩句說說影響你的理由。
【《外婆的手紋》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外婆的手紋說課稿01-05
外婆的手紋作文01-31
《外婆的手紋》的教學設計06-13
《外婆的手紋》教學心得04-17
《外婆的手紋》教學的設計11-09
《外婆的手紋》的課文分析11-23
外婆的手紋閱讀賞析07-20
滬教版外婆的手紋教案07-04
關于《外婆的手紋》教學反思的內容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