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游褒禪山記》教案

時間:2021-06-26 20:13:22 教案 我要投稿

課文《游褒禪山記》教案范文

  【課前梳理】

課文《游褒禪山記》教案范文

  在新教材里這是一篇自讀課,但考慮到學生自讀有一定困難,而且這一課在寫作方法和前面的《蘭亭集序》與《赤壁賦》有很多可以通過比較加強認識的地方,而且在內容上也有指導意義,所以準備進行講讀,計劃來兩課時完成。準備教授的內容:

  1、這篇文章的的寫作順序不同于一般游記的記敘順序,先敘事再談理最后補敘游覽的時間以及同游的四人。這是在寫法上的有意安排,因為王安石所要強調的是在這次失敗的游覽中所悟出來的個人準則。因此上《游褒禪山記》重在游覽過程與感受過程的敘述最后得出結論,使用的是依事說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認知過程。

  2、《游》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后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3、與《蘭亭集序》的比較:

  《蘭》盡興而悲(重在情感)。

  《游》敗興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說明,無論是盡興還是掃興,都可以對人有所觸動,都會使人有所收獲,從而可以引申出我們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關注我們的生活經歷,一樣會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樣觀萬物而有得。

  4、與《赤壁賦》的比較:

  《赤》(客)觸景生情;(蘇)取景論理──事簡議多。

  《游》依事說理(緣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則是淡化過程重在以主客問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異常精彩絕倫的關于人生態度的辯論會,不突出思考的過程。另外,兩位辯手都是從眼前環境中取材,客是取地點而生情,蘇子則是水月達理,同出一景,卻又各富理趣,確實是佳妙之作。(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賦》沒有來得及進行,挪到此課中來。)

  《游》由經歷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進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悟),最后寫下文章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南。知、思、悟、行過程很明顯。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觀點、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

  2、引導學生以作者的論點考察自的生活學習。

  3、通過比較加深本單元課文的理解。

  〖計劃用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

  1、作為復習與鋪墊,齊讀《赤壁賦》。

  2、導入課文。

  3、學生默讀、齊讀課文各一遍。

  4、疏通課文大意,找出重點段落、分析作者觀點。

  5、與《蘭亭集序》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6、與《赤壁賦》比較,明確相關內容。

  【課堂簡述】

  第一課時。完成了《赤壁賦》的誦讀。由王安石變法導入(可以用來印證,文中的觀點),完成課文誦讀。梳理了課文第一、二段。沒有翻譯,讓學生注重注釋,互相補充理解課文。在講授中,調動了學生游覽的'經歷。

  第二課時。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詳解志、力、不隨以止(不盲從)、無物以相之(客觀條件)的關系。進行與《蘭》的比較,強調了對失敗經驗的汲取是更為重要的。舉了愛迪生在發明燈泡時面對幾百次失敗,說:我已經知道了這幾百種材料不適于做燈絲。的例子。進行了與《赤壁賦》的比較。通過三篇文的差異比較,總體強調,文章的形式要服從于所要強調的內容、材料的安排應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內容為中心。

  【課后反思】

  學生對于文言文還是存在,先入為主的看不懂現象。根據導引大部分學生能夠理順文章大意,這反映出學生大多缺乏主動學習的自覺性。

【課文《游褒禪山記》教案】相關文章:

課文《游褒禪山記》的教案11-24

課文《游褒禪山記》的教案范文11-28

游褒禪山記課文翻譯11-14

《游褒禪山記》課文翻譯11-13

游褒禪山記的教案03-19

《游褒禪山記》教案07-12

游褒禪山記教案07-30

課文《游褒禪山記》教學反思07-02

《游褒禪山記》課文原文及翻譯03-01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电影 |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欧美 | 婷婷综合色丁香五月不卡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看 | 亚洲男女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