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公民》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與時代的關系
2:郭小川詩歌的特點
3:詩歌朗誦與情感表達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與時代的關系
2:詩歌朗誦與情感表達
教學難點:
詩歌朗誦與情感表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我們前一階段的學習我們知道毛澤東通過他的詩歌展示了自己年輕時代得理想信念抱負,最終成就偉人的事業。同樣的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理想,時代交給年輕人的責任和這個時代息息相關,那么對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年輕人需要什么樣的精神狀態,什么樣的道德品質,什么樣的行動呢?今天我們就學習關于那個時代對年輕人的要求的一首詩歌——《致青年公民》,看一看時代和青年的緊密關系,希望大家能夠由此想到自身,想到在當前我們這個時代,自己應當怎樣面對它。(板書《致青年公民》)
二:瀏覽課文,找出使你印象最深刻的詩句,同學之間互相交流,闡述自己見解(這個過程大約12分鐘)
三:找學生試讀詩歌,教師予以糾正,注意朗誦時的節奏和語氣(具體范例參看教材《活動體驗》第4題提示,教材13~14頁)
四:資料介紹,關于郭小川(幻燈放映,課件展示,或資料下發)
郭小川 (1919——1976),河北豐寧縣人。1937年參加革命,后長期在新聞、宣傳、文藝部門工作,并堅持詩歌創作。先后出版《投入火熱的斗爭》、《致青年公民》、《雪與山谷》、《將軍三部曲》、《甘蔗林——青紗帳》、《郭小川詩選》等十余本詩集。郭小川作為一位著名的“戰士詩人”,他的詩歌始終與時代共同著脈搏,從中可以“看到時代前進的腳步,聽到時代前進的聲音”。詩人還善于把強烈的時代精神與自身日益成熟的詩歌藝術結合起來,借助濃郁的抒情、鮮明的形象和巧妙的構思,以觸動讀者的心靈并引起長久的思索。他曾采用階梯式、民歌體、自由詩、新辭賦體等多種詩體形式進行創作,尤其是在學習我國民歌和古代詩歌、詞賦的表現手法,倡導與實踐新格律體詩歌創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55年至1956年間,郭小川陸續寫成總題為《致青年公民》的組詩。課文節選的這首詩歌即為組詩中的一首。它既是一首政治抒情詩,又是一首宣傳鼓動詩。詩人采用充滿革命激情而又富于鼓動性的語言,向人們揭示時代生活的真諦,召喚和鼓勵青年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祖國,敢于“向困難進軍”,勇于“投入火熱的斗爭”。
詩句響徹著時代的聲音,體現著時代的精神。他的這類詩作感情洶涌中閃射出真理的光芒,使這類詩作成為響亮的戰鼓,時代的號角,因而受到青年讀者廣泛熱烈的響應。
詩人采用了馬雅可夫斯基階梯詩的形式。詩句簡短有力,節奏鮮明,有如階梯一樣的詩行排列,造成熱情奔放的氣勢。因其便于在群眾集會上朗誦,此后成為政治抒情詩創作較為理想的詩體形式。
當時的詩人正處于創作的爆發期,詩作在藝術上還不夠成熟,存在議論多于描繪,思想多于形象的缺陷。至于如何將火一樣的政治熱情化為鮮明的藝術形象,如何在借鑒過程中進一步改造階梯詩的形式,詩人還需要有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五:研讀詩歌,結合所給資料,深入理解。思考下列問題,并和同學們互相交流
1:本詩的結構形式有何特點?
明確:采用階梯式
2:詩歌是怎樣對抒寫主體提出要求的?和時代有何關系?
明確:詩歌的抒寫主體是年輕人,客體是那個時代的祖國,在詩人的眼里年輕人因為時代的需要而一躍成為“我們祖國的精壯的公民”,因而正是因為祖國的需要,這些年輕的公民要告別自己得年輕時代,投入到“火熱的斗爭”中去。所以詩歌展示的年輕的公民所要進行的工作正是祖國需要他們做的工作,所以說他們的命運和自己的祖國息息相關。
3:詩歌是怎樣把年輕人的命運和自己的祖國聯系在一起的?(具體分析體味揣摩)
明確:詩人用“也許”領起全詩客觀的描寫年輕人的生活現狀——明澈而單純的內心以及這顆心里裝著的世界,這些使年輕人顯得不夠成熟,未見更多思考;接著詩人指出年輕人需面對面前真實的世界“凄厲的風雨和雷的轟鳴”,偉大的祖國在召喚這些年輕人——她的“精壯的公民”“投入火熱的斗爭”,祖國需要有人為之投入戰斗,而對于人生來講“斗爭就是生命,就是最富有的人生”;隨后詩人再一次提到主體年輕這個事實,但他馬上就給出了回答——祖國交給你的任務“將幾倍的超過你們的年齡”,因而作為祖國的“精壯的公民”不能用“年輕”來推卸責任,何況先輩已經“用熱汗和鮮血”為祖國的事業“做出了前人夢想不到的事情”,但是這個事業“遠沒有成功”需要在你們年輕一代手里“已竟全功”,在隨后的詩篇里為我們的年輕人描繪了動人的未來景象:長江絕對服從,黃河變得澄清,北京的春天不再黃沙飛騰,黃土高原遍地春風。詩人對于年輕公民的希望要求正是祖國和時代對他們的需要要求,但是不要以為祖國只是要你付出,雖然“祖國需求你們的比任何時候都要多”但是“他給于你的也從不吝嗇,你們貢獻給他的越多,你們的生活也越光輝越寬廣”在這里年輕人和自己的祖國和自己所處的時代的緊密性便顯露出來。
六:誦讀本詩,深入體會,找出自己感情的`最佳表達方式。(同桌之間互相配合,一個朗誦一個傾聽)
七:知識擴展補充《向困難進軍——再致青年公民》(印發)
向困難進軍
——再致青年公民
駿馬
在平地上如飛地奔走
有時卻不敢越過
湍急的河流;
大雁
在春天愛唱豪邁的進行曲,
一到嚴厲的冬天
歌聲里就滿含著哀愁;
公民們!
你們
在祖國的熱烘烘的胸脯上長大
會不會
在困難面前低下了頭?
不會的,
我信任你們
甚至超過我自己,
不過
我要問一問
你們做好了準備沒有?
我
比你們年長幾歲
而且光榮地成了你們的朋友,
禁不住
要把你們的心
帶回到那變亂的年頭。
當我的少年時代
生活
決不象現在這樣
自由而溫暖,
我過早地同我們的祖國在一起
負擔著巨大的憂患,
可是我仍然是稚氣的,
人生的道路
在我看來是如此地一目了然,
仿佛
只要報曉的鐘聲一響,
神話般的奇跡
就象彩霞似地出現在天邊,
一切
都會是不可思議地美滿�!�
呵,就在這個時候
嚴峻的考驗來了!
抗日戰爭的炮火
在我寄居的城市中
卷起濃煙,
我帶著淚痕
投入紅色士兵的行列
走上前線。
……真正的生活開始了!
可惜
它開始得過于突然!
我呀
幾乎是毫無準備地
遭遇到一場風險。
在一個雨夜的行軍的路上,
我慌張地跑到
最初接待我的將軍的面前,
訴說了
我的煩惱和不安:
打仗嘛
我還不能自如地往槍膛里裝子彈,
動員人民嘛
我嘴上只有書本上的枯燥的語言。
我說:
“同志,
請允許我到后方再學幾年!”
于是
將軍的沉重的聲音
在我的耳邊震響了:
“問題很簡單——
不勇敢的
在斗爭中學會勇敢,
怕困難的
去頑強地熟悉困難�!�
呵呵
這閃光的話
象雨點似地打在我的心間,
我情著感激
回到我們的隊伍中
繼續向前……。
現在
十八年已經過去了,
時間
鍛煉了我們
并且為我們的祖國帶來榮耀,
不是我們
被困難所征服,
而是那些似乎很嚇人的困難
一個個
在我們的面前跪倒。
黑暗永遠地消亡了,
隨太陽一起
滾滾而來的
是勝利和歡樂的高潮。
公民們
我羨慕你們,
你們的青年時代
就這樣好!
你們再不要
赤手空拳
去奪敵人手中的三八槍了。
而是怎樣
去建造
保衛祖國的遠射程的海防炮;
你們再不要
趁著黑夜
去挖隱蔽身體的地洞了,
而是怎樣
尋根追底地
到深山去探寶;
你們再不要
越過地堡群
偷襲敵人控制的城市了。
而是怎樣
把從工廠中伸出的煙囪
筑得直上云霄;
你們再不要
打著小旗
到地主庭院去減租減息子。
而是怎樣
把農業生產合作社
辦得又多又好�!�
是呵
連你們遭遇的困難
都使我感到驕傲,
可是我要說
它的威風
決不會比從前小。
社會主義的道路上
并非
平安無事,
就在陽光四射的早晨
也時常
有風雨來襲,
帝國主義者
對著我們
每天都要咬碎幾顆吃人的牙齒,
生活的河流里,
隨處都可能
埋伏著堅硬的礁石,
舊世界的蒼蠅們
在每個陽光不曾照進的角落
生著蛆……。
新生的事物
每時每刻都遇到
沒落者的抗拒……。
然而我要告訴你們
憑著我所體味的生活的真理:
困難
這是一種愚蠢而又懦怯的東西,
它
慣于對著驚恐的眼睛
賣弄它的威力,
而只要聽見剛健的腳步聲
就象老鼠似地
悄悄向后縮去,
它從來不能戰勝
人們的英雄的意志。
那么,同志們!
讓我們
以百倍的勇氣和毅力
向困難進軍!
不僅用言詞
而且用行動
說明我們是真正的公民!
在我們的祖國中
困難減一分
幸福就要長幾寸,
困難的背后
偉大的社會主義世界
正向我們飛奔
八:作業
1:課下查閱郭小川資料,看還有沒有你喜歡的詩歌。
2:思考現在我們祖國的需要是什么?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應當怎樣做?
【《致青年公民》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致青年公民》教案01-07
《致青年公民》教學設計08-22
致青年公民 教案教學設計12-06
致青年公民 教案教學設計12-06
高中語文《致青年公民》教案12-16
致青年公民練習題目及答案11-05
致青年經典詩歌07-24
《致青年教師》優秀讀后感11-08
致青年讀者(冰心)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