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反比例》教案
教學內容:
P47~48,例7、正、反比例的比較。
教學目的:
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系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能正確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判斷下面兩種理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為什么?
(1)單價一定,數量和總價。
(2)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3)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
。4)工作時間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總量。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2、學習例7
。1)認識:“千米/時”的讀法意義。
。2)出示書中的問題要求學生逐一回答。
(3)提問:誰能說一說路程、速度和時間這三個量可以寫成什么樣的關系式?
。4)填空:用下面的形式分別表示兩個表的內容。
當()一定時,()和()成()比例關系。
還有什么樣的依存關系?
(5)教師作評講并小結。
。6)用圖表示例7中的兩種量的關系。
指導學生描點、連線
觀察:在表里路程和時間成什么比例?表示正比例關系的是一條什么線?A點表示什么?B點呢?
在這條直線上,當時間的.值擴大時,路程的對應值是怎樣變化的?時間的值縮小呢?
用同樣的方法觀察右表。
3、總結正、反比例的特點(異同點)
由學生比、說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1、2題
2、P49第1題。
四、課堂小結:
正、反比例關系各有什么特點?怎樣判斷正比例或反比例關系?關鍵是什么?
五、作業
P49第2題(1)(4)(5)(6)(9)
六、課后作業
1、P49第2題(2)(3)(7)(8)(10)
2、收集生活中正、反比例關系的量并分析。
【《正比例反比例》教案】相關文章:
正比例以及反比例的公開課教案09-08
正比例、反比例的教學反思12-15
正比例反比例教學反思05-29
《正比例和反比例》說課稿07-06
《正比例和反比例》反思08-27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反思05-28
正比例與反比例練習題03-31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學設計04-08
人生的“反比例”與“正比例”閱讀及答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