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一試》教案設計范文
教學要求:
1、 認識12個生字。會寫“條”、“什”、“么”、“找”、“讓”、“動”等字。掌握多音字“覺”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 了解課文內容,理解“我就是要你們動手試一試呀”的含義,學習伊倫娜勇于動手實踐的精神。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理解“我就是要你們動手試一試”的含義。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謎面。
3、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實驗導入,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1、 啟發:如果老師往裝滿水的金魚缸里放一條金魚,水回溢出來嗎?
2、 教師設置懸念: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科學家嗎?可是就是怎樣一個科學家,卻告訴一群小朋友:把一條金魚放進裝滿水的缸里,水不會溢出來。這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試一試》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對照生字表圈畫出生字。
2、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句詞語,認讀本課的生字。
3、反饋學生認字的情況。
(1)指名認讀生字。
(2)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
(3)反饋識字方法。
(4)讀詞語,在讀詞語中積累詞語,鞏固生字的學習情況。
4、朗讀課文
(1)小組自由讀,
(2)指名讀,集體評議。
(3)分角色讀課文。
三、讀文理解
1、 學生帶問題再讀課文:這位科學家不僅說把一條金魚放進裝滿水的缸里,水不會溢出來,還要問小朋友們為什么?同學們是怎樣回答的呢?
2、指名反饋。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其它同學的話。
4、對于同學們的回答,伊倫娜的表現怎樣?
5、指導朗讀媽媽的話。
6、伊倫娜按媽媽的話做了結果怎樣?
7、討論:媽媽為什么不直接告訴伊倫娜,而讓她自己去試一試?
科學家明知道答案是會溢出水來,卻為什么說不會?
8、集體反饋,教師小結。
四、再讀,鞏固理解,加深印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寫“條”、“什”、“么”、“找”、“讓”、“動”等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總結全文。學習伊倫娜勇于動手實踐的精神。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詞
1、認讀生字詞卡。
2、開火車讀,加深記憶。
3、全班齊讀生字卡片。
4、朗讀課文。
二、總結全文,討論理解
1、指名反饋:科學家給小朋友做實驗后,問了什么問題?
2、那么其他同學是怎么說的.?而伊倫娜又是怎么做的?
3、伊倫娜的實驗結果說明了什么?
3、 出示科學家說的話:“我就是要讓你們動手去試一試呀。”大家一起讀一讀。
4、 討論交流:你是怎么理解“我就是要讓你們動手去試一試呀”這句話的。
6、集體反饋
7、各抒己見:從這句話中你們得到了什么啟示。
8、教師小結:鼓勵學生要勇于實踐,敢于動手試一試。
三、指導寫字
1、引導學生在小組里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交流。
2、集體反饋。
3、教師強調書寫的注意點和要點。
4、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輔導。
5、作業展示,集體評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試一試》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動手試一試》教案設計01-07
《自己試一試》的教案設計01-14
課文《動手試一試》教案設計12-15
《動手試一試》教案設計范文12-16
《動手試一試》de kc 教案設計01-12
《試一試》教案11-03
試一試作文03-29
《動手試一試》教案11-24
自己試一試作文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