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

時間:2025-01-20 17:55:25 美云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

  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7個生字,掌握“驅車”、“墾區”、“樹冠”、“風餐露宿”、“枝繁葉茂”、“萬馬奔騰”、“婀娜多姿”等詞。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

  3、學習本文按采訪及行蹤的先后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敘事詳略有致地處理材料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復述文中故事,了解課文內容;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深入探究課文內容;通過感情朗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精神品質。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在保衛和建設西部過程中那些人物鞠躬盡瘁,死而不已的勇于獻身的崇高奉獻精神,激發自己長大后努力建設西部的豪情壯志。

  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

  突破方法:復述故事,合作研討,感情朗讀。

  難點:以“采訪對象是棵樹”來命名和行文的寫作技巧。

  突破方法:結合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要采訪的真正對象是什么,抓住主體部分第2、5、6三個自然段第一句話綜合探究。

  教法與學法:

  教法:放手讓學生自學課文,理解內容;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學生交流討論的基礎上給予點撥。

  學法:自學,討論交流,深入理解。

  教學準備:

  塔里木防風林圖片、小黑板等

  課時計劃:

  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崇高精神,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復習導入:(計劃5分鐘)

  1、師述: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步學習了第18課《采訪對象是棵樹》,學會了這一課的生字和新詞語,下面就讓我來檢驗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

  出示小黑板:指名2名同學上臺完成。

  (一)選字填空。

  墾 懇

  1、我誠( )地希望大家幫助我。

  2、這棵樹真活了,成了塔里木( )區第一樹。

  栽 裁

  3、它(軍馬)倒下的時候,戰士們將它葬在這里,并( )了這棵樹。

  4、蘇州園林的布局可真是別出心( )呀!

  (二)根據意思寫詞語。

  1、到處是傷痕。( )

  2、扳著手指就可以數清。( )

  3、長時間站立著。( )

  4、形容姿態柔美。( )

  2、學生完成以上練習。

  3、集體訂正。

  4、導入新學習:同學們,課文標題是“采訪對象是棵樹”,那么作者采訪的對象真的是樹嗎?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計劃25分鐘)

  1、自由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中作者共采訪了幾棵樹,代表人物是誰。

  2、學生合作探討,完成下表的第一二列。

  3、分組復述三個故事。

  (赤組和橙組復述“老班長”的故事,黃組和綠組復述“軍馬”的故事,青組和藍組復述“知青李月娥”的故事。)

  學生自由組內組對進行復述故事。

  小組推薦同學班內交流復述故事。

  4、細讀課文,分組找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體會人物精神。

  a 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體會“老班長”的精神

  赤組和橙組同學齊讀第二、三、四自然段。

  指名說出老班長最令人感動的語句,然后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引導學生找出“由于舊傷復發和勞累,他倒下了。臨死前,他對連長說,開出一塊地不容易,我死了就埋在大漠的最前端吧,再栽上一棵樹……”指名說出表現出老班長怎樣的精神品質。

  教師相機完善上面表格。

  指導學生朗讀。

  b 學習第五自然段,體會“軍馬”的精神

  黃組和綠組齊讀第五自然段。

  指名說出軍馬最令人感動的語句,然后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引導學生找出“屢立戰功”、“與老兵們并肩拉犁,風餐露宿,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等詞句。指名說出表現出軍馬怎樣的精神品質。

  教師相機繼續完善上面表格。

  指導學生朗讀。

  c 學習第六、七、八自然段,體會“女知青”的精神

  青組和藍組齊讀第六、七、八自然段。

  指名說出女知青最令人感動的語句,然后說說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

  引導學生找出“死時年僅18歲”“地平線上憑空出現了一道黑色的墻,那是風暴卷起的沙塵組成的墻,它挾著猶如萬馬奔騰的呼嘯聲,向人們推進”“她起身躍過了渠埂,去追趕那被風吹走的鍋”女知青體現出的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呢?

  教師相機補充上面表格。

  指導學生朗讀。

  三、情感升華,把握主題。(計劃13分鐘)

  1、課文只采訪了三棵樹嗎?還采訪了哪些樹?學生齊讀課文第9、10自然段。繼續完善上表。

  2、學習課文結尾。全班齊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我終于來到了林帶的另一頭,蓬勃生長在沙漠邊緣的是一棵白楊樹。這是一位少年栽的,去年,他去南方上大學,臨行前種下了這棵樹。”這句話有什么深刻含義?

  指名說說,意思大致對即可。

  教師補充并板書:暗示著新一代青少年將繼承老一輩光榮傳統,扎根西部、建設西部。

  3、課文所采訪的對象是樹嗎?是什么?

  組內討論交流。

  小組代表發表看法。

  教師小結并板書:課文表面上采訪的是樹,實際上采訪的是一代又一代無數在西部開發和建設中獻出生命的建設者。

  4、夸一夸,談一談。對“老班長”等為西部建設獻出生命的建設者你會怎樣夸他們?談一談你的想法。

  四、課堂小結。(計劃2分鐘)

  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習本文按采訪及行蹤的先后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敘事詳略地處理材料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精神品質。

  “以采訪對象是棵樹”來命名和行文的寫作技巧。

  教具準備:

  預習課文,課件,圖片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塔里木墾區的防風林圖片

  2、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些不平凡的樹,去傾聽這些樹所述說的.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把自己不理解的生詞作上標記。

  2.學生讀課文,動手畫,動口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檢查預習情況。(課件出示)

  (1)關于生字

  注意“墾區”的“墾”不能寫成“懇”

  注意多音字不能讀錯

  (2)關于詞語

  驅車樹冠風餐露宿萬馬奔騰

  (3)關于問題。

  三、自主探究課文內容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生動地復述這三個故事。

  3.從故事中體會人物的精神品質。

  4.課文所寫的人和事較多,材料豐富,而我們多過之后絲毫不覺得雜亂無章,這是為什么?

  5.課文主體部分所寫的人和事有沒有詳略之分?

  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處理?

  6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速讀課文,夸夸文中的幾位人物。

  2.質疑:課文最后一段中,少年為什么在臨行前種下一棵白楊樹?表達了他的什么愿望?

  3.同桌交流: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文中涉及的生態知識、樹木的種類與特性,以及采訪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過程與方法:通過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案例分析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培養保護環境的責任感,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情境創設:播放一段關于樹木生長與變遷的紀錄片片段,引導學生思考樹木與人類的關系,以及樹木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

  提問引導:讓學生思考,如果采訪一棵樹,他們會問些什么問題?為什么樹木會成為采訪對象?

  二、講授新知(15分鐘)

  生態知識講解:介紹樹木的生態功能,如凈化空氣、保持水土、提供棲息地等。

  樹木種類與特性:展示不同種類的樹木圖片,講解它們的生長環境、形態特征、經濟價值等。

  采訪技巧介紹:講解采訪的基本流程、提問技巧、記錄方法等。

  三、角色扮演(20分鐘)

  分組與角色分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分配不同的角色,如記者、樹木(由一人扮演)、村民(了解樹木的故事)、環保專家等。

  采訪模擬:模擬采訪一棵樹,記者提出問題,樹木和村民回答,環保專家提供補充信息。

  記錄與整理:每組記錄采訪內容,并整理成采訪稿。

  四、小組討論與分享(15分鐘)

  小組討論:各組分享采訪稿,討論采訪過程中的亮點與不足,以及樹木背后的故事。

  全班分享:選取幾組進行全班分享,教師點評。

  五、案例分析(10分鐘)

  展示案例:展示一個成功的生態采訪案例,分析其中的亮點和成功要素。

  啟示與反思: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從案例中汲取經驗,提升自己的采訪技巧。

  六、總結與作業(5分鐘)

  總結:回顧本課所學,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作業:撰寫一篇關于采訪樹木的短文,要求包含采訪過程、樹木的故事以及個人感悟。

  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樹木的生長周期、生態作用及文化意義,掌握采訪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地考察、小組討論、情境模擬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意識,以及探索自然奧秘的好奇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實地考察:組織學生前往校園或附近的公園,觀察不同種類的樹木,記錄它們的.形態特征、生長環境等。

  提問引導:讓學生思考,樹木除了作為自然景觀外,還有哪些價值和意義?

  二、講授新知(15分鐘)

  樹木生長周期:介紹樹木從種子到成材的生長過程,以及不同生長階段的特點。

  生態作用:詳細講解樹木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如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提供生物棲息地等。

  文化意義:探討樹木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如松樹代表堅韌不拔,柳樹象征離別等。

  三、情境模擬與小組討論(25分鐘)

  情境模擬:設定一個采訪場景,如采訪一棵百年古樹,讓學生分組進行采訪模擬。

  小組討論:各組分享采訪稿,討論采訪過程中的亮點與不足,以及如何改進。

  點評:教師對學生的采訪技巧、表達能力進行點評,并提出改進建議。

  四、案例分析與實踐(15分鐘)

  案例分析:展示一個成功的生態采訪案例,分析其中的成功要素和采訪技巧。

  實踐操作:讓學生選擇一個感興趣的樹木進行實地采訪,記錄采訪過程、樹木的故事以及個人感悟。

  五、總結與作業(5分鐘)

  總結:回顧本課所學,強調尊重自然、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作業:撰寫一篇關于采訪樹木的短文,要求包含采訪過程、樹木的故事以及個人感悟,并附上采訪照片或手繪插圖。

【采訪對象是棵樹教案】相關文章:

《三棵樹》教案07-25

《三棵樹》的教案(精選5篇)09-28

《我驕傲,我是一棵樹》教案08-26

門前種棵愿望樹06-27

三棵樹散文09-02

三棵樹的夢想11-10

一棵樹02-15

三棵樹作文02-07

一棵開花的樹02-27

《平山有棵樹》聽課感想09-14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4色 | 日韩动漫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不卡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另类 |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