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鋤禾》北師大版教案
導入:
1、出示課題,指名讀。 正音。齊讀。
2、齊讀古詩。
3、檢查生字。
一、檢查字音:
1、PPT :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一讀?指出“辛”和“苦”合起來是一個詞 , 分性別讀。連起來讀讀這句話。
2、指導朗讀難句子。
3、去拼音讀詩。
4、指導古詩停頓。
二、精讀:
1、學生質疑:對于這首詩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2、PPT 出示插圖:看一看圖,讀一讀詩,再想一想,詩里的問題你能解決哪些?
3、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教學:
(1) 禾:PPT出示“禾”,理解“禾”。字形演變教學“禾”。
(2) 鋤: PPT ,圖片出示鋤頭。相機講解鋤禾。
(3) 禾下土:結合插圖,看著圖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
(4) 盤中餐:當何苗長大成熟以后就成了這樣一粒粒飽滿的果實,理解“粒粒”。“盤中餐”。
( 1.1 )盤中餐: PPT 。當何苗長大成熟以后就成了這樣一粒粒飽滿的果實,理解“粒粒”。“盤中餐”。 你知道這盤中餐是怎么來的嗎?
( 1.2 ) PPT 。 PPT 出示圖片“禾”。根據字形演變教學生字。鋤: PPT ,這就是古代農民使用的勞動工具,叫鋤頭。鋤禾就是用鋤去田里的雜草,好讓禾苗更加茁壯的成長。
( 1.3 )禾下土:看著圖你知道禾下土是什么意思了吧?
過渡:剛才我們已經理解了鋤禾、禾下土、盤中餐、粒粒。再讀一讀古詩,看一看插圖,想一想,詩中寫的是什么時候?
( 5 )、日當午:看圖,理解現在太陽正高高地掛在空中,此時就是中午。
( 6 )、皆辛苦:再看看圖上農夫的打扮,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季節嗎?創設情景:如果此時你就是這位老農,正在勞動,你有什么感覺?引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也就是詩中
再讀讀這個詞,讓我們一起再讀讀這句詩,讀出老農的辛苦。
PPT :可見,我們盤中的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都是老農辛苦換來的。
( 7 )、學到這,想一想,以后你再有吃不掉的飯菜你會怎么做?再有吃了一口就覺得不好吃的東西,你會怎么做?
4、小結:是呀,我們應該珍惜糧食,(板書)。你們的改變都是因為今天學了《鋤禾》這首詩,多種方法朗讀古詩。
5、引導背誦。
6、評價:老師發現你們把自己的感受都融入到了古詩當中,讓詩充滿了韻味。
7、指出作者。這首詩就是唐朝詩人李紳的作品。
他除了寫了《鋤禾》還寫了什么?
8、總結:今天我們學了《鋤禾》,用了看一看圖,讀一讀詩,想一想的.方法讀懂了詩,再試著用同樣的方法預習《憫農》。這兩首詩就是我們書上的第二十一課《古詩兩首》。
三、復習:
1、你們學的多認真啊,連小禾苗都趕著來參加你們的學習,瞧,他們給大家送來了本課的生字。讓我們一起讀準他們。 PPT 。
2、PPT 。生字“午”。對于這個字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牛字不出頭就是午)。看筆順書空。師范寫,生描紅。
3、師范寫:禾、苦、辛。生描紅。
4、配樂寫字,關注寫字姿勢。
板書: 鋤禾
珍惜糧食
【《鋤禾》教案】相關文章:
《鋤禾》的教案03-30
鋤禾教案10-24
精選《鋤禾》教案10-10
鋤禾優秀教案03-30
《鋤禾》教案推薦10-19
《鋤禾》教案參考10-06
鋤禾精品教案10-10
鋤禾與憫農教案07-24
鋤禾的語文教案02-18
小學語文《鋤禾》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