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色彩的明度漸變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色彩知識系統學習中的一個環節,在學生已學會原色和間色及調配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做嘗試性的色彩游戲,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漸變,山此讓學生體驗明度漸變可產生的縱深感及節奏美。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知識,并能用色彩的明度漸變創作圖案畫。
2.掌握明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3.體驗明度漸變有序排列的圖案所產生的縱深感與節奏美,培養學生色彩表現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習色彩明度漸變的知識。
2.掌握明度漸變的調色方法。
四、教學準備:
師:范畫、毛筆、水粉顏料
生:課本、毛筆、水粉顏料、調色盤、畫紙等。
五、教學過程:
一.練習、觀察
今天上課同學們都準備了什么工具?同學們喜歡用顏料作畫嗎?
老師現在要考考同學們,看大家是否忘記了色彩的調制方法。
請從顏料盒中任意拿出一種顏色(除黑白灰),擠一些在調色盤里,然后把白色顏料拿在手里,多次與這種顏色調,每次加一點白色,用毛筆調勻,再依次練習,仔細看色彩用什么變化。(同桌兩人一起調色練習,仔細觀察色彩的變化)與平時調出的色彩有什么不同?(全部交流)
這種色彩的變化我們稱之為色彩的明度漸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色彩的明度漸變。(板書課題)
二.介紹知識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各種有色物體由于它們的反射光量的區別而產生顏色的明暗強弱。色彩的明度有兩種情況:一是同一色相不同明度。如同一顏色在強光照射下顯得明亮,弱光照射下顯得較灰暗模糊;同一顏色加黑或加白摻和以后也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明暗層次。二是各種顏色的不同明度。每一種純色都有與其相應的明度。黃色明度最高,藍紫色明度最低,青、綠色為中間明度。色彩的明度變化往往會影響到純度,如紅色加入黑色以后明度降低了,同時純度也降低了;如果紅色加白則明度提高了,純度卻降低了。
色彩的明暗基調是指一個色彩結構的明暗及其明度對比關系的特征。整體的色彩是暗的',還是亮的;是明度對比強烈的,還是對比柔和的,這種明暗關系的特征,將成為這個設計的色彩效果的基礎。
按照孟謝爾色寺的明度色階表,將色彩的明度劃成十個等級,即存在10種
明暗基調。即:低長調、低中凋、低短調、中長調、中間中調、中短調、高長調、高中調、高短調、全長調。
在高調中(亮色調):為了避免色弱感,可以在色彩排列上加強色相的對比節奏,這樣可以增強高調色的色彩力度。
低調色(暗色調):有一種重量感和物質感,在處現低色調時,加強冷暖對比可以增強低色調的生動感。
三.欣賞
如果用色彩的明度漸變來創作一幅畫,會是什么效果?
讓我們來欣賞幾幅用色彩的明度漸變做為表現手法的作品。
1.欣賞老師準備的范圖
2.欣賞美術書中的圖片
3.欣賞優秀學生作品
四.交流
欣賞了這些優秀的漸變畫,你知道加入什么色彩調配才能調出明度漸變的效果?
師總結:只要逐漸加入黑或白,任何一種顏色都可以形成漸變,成為有序排列的明度漸變圖案。
五.創作
1.老師示范:
教師用藍色加白色、紅色加黑色兩種漸變作比較,結合學生調色小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做具體示范,也可以讓部分學生跟老師一同練習、示范。
2.學生練習:
要求:1.獨立創作一幅色彩明度漸變的圖案畫。
2.用水粉顏料色完成作業。
六.評價
學生優秀作業展示
1.評出“最佳效果獎”。
2.你能用自己的作品來說說明度漸變的特點嗎?
3.你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現得最好,哪一部分有待改善?
七.延伸
尋找色彩的明度漸變在生活中的運用。
【小學美術三年級下冊色彩的明度漸變教案】相關文章:
色彩的明度漸變說課稿11-04
色彩的明度漸變的說課稿02-19
色彩的漸變美術課件04-09
色彩的漸變美術教學反思07-11
小學美術《色彩的純度漸變》教學設計01-26
色彩的明度說課稿12-30
色彩的明度說課稿11-09
《色彩的明度》說課稿10-23
《色彩的明度》的教學反思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