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亞的木匣》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課題:
《科利亞的木匣》 ( 第二課時)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切實按照新課標精神,倡導自主、合作、研究的學習方式,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營造賞識理念下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去探索、思考和感悟,能在最大的程度上發揮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
教學目標:
1 了解科利亞怎樣把木匣挖出來的過程,明白他能夠挖出的原因,學習其愛動腦筋的精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知道“仍然”、“果然”的詞義,會區分并能應用。
4 體會最后一自然段的含義,明白其中的道理,能結合自身實際簡單談點認識。
教學重難點:
1 了解科利亞開始沒有挖出木匣后來又挖到的原因,體會最后一自然段的意思。
2 區分“仍然”和“果然”的詞義,并能口頭造句。
教學準備:
小黑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科利亞的木匣》。(齊讀課題兩遍)
孩子們,前面的學習讓我們認識了聰明可愛的科利亞,他做了件什么事呀?
。ò炎约盒膼鄣男⊥嬉庋b進了一個木匣,并且埋在了土里。) 他為什么要埋呢?(模仿媽媽)復習學過的句子,后來他們的木匣怎樣了呢?今天就來了解吧。
二 學習新課,讀中感悟。
1學習4、5自然段
。ㄗ宰x)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和同桌交流。
生答:他們在喀山生活了4年;科上了小學會數到100多了;法西斯搶走了東西,房子還在。(齊讀)
2 學習6——12自然段
。1) 媽媽說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指名讀6、7段)
媽媽怎么挖出木匣的?(走了30步)這說明什么?書上的.句子回答(算術真有用)
因為她沒有隨便埋,所以還能找到。齊讀7自然段,讀出什么語氣?(高興)
(2) 科利亞當初模仿媽媽埋的木匣。那他又怎么做的?(女生讀8自然段)
他挖到了嗎?(沒有)齊讀,應該讀出什么語氣呢?(著急)讀完了,你覺得哪個詞特別能表現這種著急呢?(仍然)什么意思呀?(情況保持不變)說明他怎么也挖不到木匣。(齊讀最后一句)指名用“仍然”口頭造句。同桌互說。
(3) 小伙伴見了是怎么說的?(男生讀)媽媽說算術真有用,可科利亞卻沒挖大家笑他,他放棄了嗎?他是怎么說的?指名讀10自然段。我們可以體會到他怎樣(分析問題,動腦筋)分角色讀9、10段,體會不同的態度。
。4) 師范讀11自然段。
用筆勾出表現他動腦筋的詞句,思考他分析了什么?
指名讀——齊讀,可以看出什么?他非常專注的思考問題。
他為什么會“突然笑起來”?(他一下子把事情想通了)
齊讀他說的話,看看有沒有道理?
指名復述,請學生表演(證實個子不同,步子不同的道理)
這段說明科利亞真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有感情齊讀。
。5) 那么事實到底如何了?他真的挖到了木匣嗎?
用書上的話回答(12自然段)
哪個詞告訴我們科利亞說的沒錯呢?(果然)什么意思?(事實如預料的一樣)誰能用這個詞口頭說話?指名說(同桌互說)要和前面的“仍然”區別(指名說詞義)
齊讀12段,科利亞真聰明呀!
。6) 學習13自然段
。ǔ鍪拘『诎澹┲该x——齊讀
你明白了什么?(小組交流2分鐘)
匯報:
A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們一天天長大。
B 周圍一切在發生變化。
C 要以變化的眼光看待事物。
孩子們,我們原來學過一個成語故事也告訴我們要隨情勢的變化而變化。還記得嗎?(《刻舟求劍》)
對。我們的科利亞不但挖出了木匣還得到了啟示,我想你們也很棒,現在我們來采訪一下,誰也像他一樣從生活的事情中得到過“情況變化,方法要變”啟示呢?
。ㄍ澜涣鳎ㄖ该f)
小結:生活就像一本大書,時時給我們以啟迪,所以我們要用心去發現和感悟!
齊讀13自然段。會背的起立背。
三 鞏固全文
1 有感情齊讀全文。
指名復述主要內容
2 .總結:孩子們,科利亞是一個非常愛動腦筋的孩子,我相信大家也一樣,讓我們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一定會有很多收獲!
【《科利亞的木匣》第二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科利亞的木匣》的教案08-07
《科利亞的木匣》02-22
科利亞的木匣教案范文08-27
《科利亞的木匣》教案范文11-13
科利亞的木匣的說課稿02-14
科利亞的木匣課件04-30
《科利亞的木匣》課件03-29
《科利亞的木匣》說課稿09-28
科利亞木匣說課稿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