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第一課時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第一課時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簡析】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動,對新鮮事物好奇,但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當中很少去過北京,對那些景物缺少感性認識,很難深刻理解文中描述的美,所以我準備了課件,創設情景,把學生帶進頤和園,使學生身臨其境,更好地感受頤和園的美。四年級學生已經具備搜集資料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課前我讓學生去搜集有關頤和園的資料和圖片,以備上課時小組學習時使用。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法學法】
根據教學實際,本節課采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方法,采用以讀促悟、小組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細讀,精讀,品讀,再現這一幅美麗的畫卷,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強語言感受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頤和園的風光圖片或文字資料;教師搜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2.板書課題,認讀“頤”字
3.簡介“頤和園”。
介紹時出示“頤和園”的幾處著名景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美景?
2.檢查預習
①出示生字新詞:多種形式認讀,及時正音。
②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回答預習中的問題。
隨機板書: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
三、再讀課文,劃分段落
1.朗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頤和園的?(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
2.理清層次
第一段(1):總述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第二段(2-5):具體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6):總結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年級語文上冊《頤和園》第一課時教案】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頤和園說課稿11-03
背影語文第一課時教學教案10-30
一年級語文上冊《漢語拼音ɑoouiu》第一課時教案10-13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2-25
四年級語文上冊單元復習教案08-30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8篇03-15
四年級語文上冊《題西林壁》教案11-04
《木蘭詩》第一課時教案11-30
九年級上冊《醉翁亭記》第一課時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