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范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1
教學目標:
1、了解春、夏、秋、冬時風的不同特點。
2、引導學生通過簡單的創意和繪畫,表現風來時的情景和感受。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回憶和聯想說說不同季節的風的特點。
2、如何用色彩和線條表現出不同的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
師出示三面小旗,用電吹風機吹動小旗,組織學生觀察旗有什么變化。
2、新授:
(1)旗在風的吹動下向什么方向飄動?一樣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選出代表回答問題。
師:這就是風,它可以讓一些東西動起來,你觀察過風吹來時,有什么情景會出現嗎?
學生討論交流。
(2)師:不同季節時風的脾氣和樣子是不同的,我們可以通過自然界中景物的變化看到、聽到風的樣子,如樹葉變黃下雪等。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
(3)引導學生回憶不同季節的風給人的不同感受。
(4)看書中學生作品,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在不同的風中,人們的感覺會不同,有快樂、緊張、害怕等。
3、作業:
教師提出作業要求:結合自己的想象與感受,畫一幅非常有趣的關于風來了的作品,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1、以我為主體,使畫面形成中小構圖的樣式。
2、人物形象要注重表現在風中的感覺,暗示春、夏、秋、冬來了,可以通過人物的表情、服飾、畫面色彩等表現。
四、收拾與整理
(第2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課堂教學
1、檢查作業情況
2、學生繼續作業,教師巡回指導,優秀作業點評。
3、作業展示,學生自評,他評,教師。
三、課后拓展
用其他材料制作一掛件掛于自己臥室窗前,讓它隨風飄動。
教學后記:
本課即以生活中學生常常遇到的風為內容題材,讓學生回憶各種各樣的風刮起時所見到的情景與不同的感受,并通過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風的形狀是看不見又摸不著的,怎樣表現風來了呢?這便是教學中要解決的學習問題。通過線來表現風,可以畫出風的飄動、旋轉、迅疾和方向,使學生體會風的.形態,同時也可以利用物體形態的變化來表現風。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2
課時:2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教學目標:
1、學會調勻水粉顏料,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一】(共享)。通過實踐,體驗兩種顏色調和而產生第三種顏色的變化過程。
2、根據吹畫后的效果,展開想像,進行添畫創作。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過程中,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根據吹畫的效果巧妙地添畫。教具學具:水彩顏料、畫紙、吸管、毛筆、調色盤。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導入階段:
1、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做游戲:老師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兩人各滴一種顏色在畫紙上,再用吸管吹,讓顏料混合、互相滲透。利用多媒體的投影儀,讓全班同學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的變化過程,并且把看到的變化分別在小組里說一說。
2、請兩位同學上臺,再做一次游戲,把看到的變化經小組討論后,在班上說一說。
3、教師小結:兩種流動的顏色在互相混合、滲透的過程中變幻無窮,今天,我們一起動手試試,看看這種美妙的變化。
4、揭示課題:流動的顏色
二、課堂教學:
1、師示范調顏色:用毛筆蘸水放在調色盤里,再蘸顏料在調色盤里調勻,調到毛筆蘸顏料時,水份飽滿且不滴落。
2、教師示范讓顏色互相混合、互相滲透的方法: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師問:除了老師的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顏色流動嗎?(要求同學在小組里討論,在作業時應用、嘗試。)
4、強調在作業游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色彩融合、滲透時的美妙變化。
5、教師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示范語句表達形式。師示范:我用辦法,讓 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三、布置課堂作業:
1、會調勻水粉顏料。
2、用各種方法讓顏色互相流動,觀察顏色融合時美妙的變化,且把觀察到的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3、比一比,哪組的顏色流動方法多?說說觀察到色彩有什么變化?
四、學生練習:
學生以小組開展作業游戲,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五、小結: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用的方法、講一講觀察到的情況。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導入階段:
學生自主欣賞教材的作品,并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交流,這些作品是怎樣畫出來的?(在吹畫的基礎上進行添畫。)
2、這些畫和以往的畫有什么不一樣?(比較抽象)
二、課堂教學:
1、讓學生把上節課的作業拿出來和課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討論:找找作業的繪畫方法及步驟要點,在討論交流中明確學習任務。
2、出示教學范圖,用欣賞的方式復習構圖知識:①要有主題,有情節。②畫面要飽滿、豐富。
三、布置作業:
1、根據上節課的吹畫效果,展開想象,進行添畫。
2、比一比,誰的畫添得巧、添得妙。
四、學生練習:
學生做作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及時輔導、糾正。
五、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師生一起評說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設計一個會轉動的簡易玩具。
2、指導學生采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二、教學重、難點:
1、啟發學生研究、發現玩具會轉的原理。
2、鼓勵學生制作出有創意的會轉的玩具。
三、教學課時:
1課時。
四、教具學具:
紙盒、吸管、小瓶蓋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教授新課。
1、導入:
讓學生看書中的作品圖片,相互討論: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2、新授:
(1)這些玩具為什么會轉動?
學生回答:玩具會轉動的原理:
a、外形成圓環形;
b、中間有轉軸。
(2)教師拿實物,并介紹風車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驟。
(3)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帶來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做風車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會轉的玩具?
(4)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并有代表回答問題。
(5)教師。
(6、作業要求:請用你喜愛的材料,通過想象與構思,設計并制作出一個會轉動的小玩具,并用畫、剪貼等方法進行簡單的裝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優秀作業點評。
(四)作業展評。
1、組內自評。
2、選出優秀作品進行他評。
(五)。
將自己做到的玩具進行實驗,比比誰的玩具轉得久,轉得快,轉得穩。
(六)拓展。
回家去尋找更多會轉的玩具,請家長一起研究玩具會轉的原因。
六、教學后記:
本課是設計應用型課程。通過書中的圖片,可以看出玩具會轉動的原理:⑴外形成圓環形;⑵中間有轉軸。制作材料以紙為主,教育學生使用剪、折、卷曲、粘貼、插接等基本技法進行制作,最后設計完成作業——會轉的玩具。小小的玩具蘊含了許多知識:轉動原理、對稱與均衡的組合原理、平面與空間的變化、形狀與色彩的搭配等等。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大膽地進行想象,并表達自己的創意;培養學生有序地進行設計與制作,能注意設計與功能的關系,安全合理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學生積極熱情參與設計制作活動,通過做做、玩玩、比一比感受成功的樂趣,并大膽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的意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范文】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風來了》教案04-01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美術說課稿02-17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美術教案04-04
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教案15篇04-05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總復習》教案03-21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退位減》教案03-21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學課件09-15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02-22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美術上教學計劃范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