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課時:1課時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人類聽到聲音的過程。
(2)知道骨傳導的原理。
(3)了解雙耳效應及其應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和生活經驗,體驗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會關心他人,特別是關心殘疾人。
教具:
教師:錄音機和錄有兒歌、瀑布聲、砂輪與工件摩擦聲、蛙鳴聲的錄音帶。
音叉、用細線懸掛著的泡沫塑料球。
根據情況:電視機、影蝶機、VCD光盤(可視情況而定)。
銅鑼、盛有水的玻璃水槽。
學生:橡皮筋、小鼓、薄鋼尺、其他一些能發聲的物體。
課前活動:
在教室內放悠揚的音樂————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列舉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耳濡目染,感性認識。
實例,提出一系列一聲現象有激發興趣。
關的問題,由此導入新課。
進行新課:
一、聲音的產生:
1、指導看圖,同時播放音像———聲情并茂
2、歸納共同點引出探究內容:———培養歸納、概括能力
3、學生探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音叉、橡皮筋、桌子、鋼尺、聲帶、小鼓、小鑼等)
①明確實驗的目的、實驗方法。
②注重實驗過程中的.各種現象,并能歸納表達。
③觀察思考、討論作答、舉手發言。
4、引導探究的方法:
提出問題→進行假設、猜想→探究實驗→歸納結論。
二、聲音的傳播:
1、探究:桌子傳聲—————固體能夠傳聲。
2、空氣傳聲:聽到飛機和響聲。
3、“真空鈴”演示:———實驗推理:“假如沒有空氣”呢?
4、播放錄像“振動的音叉激起的聲波傳入人耳”,指導學生自學“想想議議”。
5、演示:液體傳聲。
將發聲的門鈴放入水中,還能聽到響聲嗎?
生活現象:水中的.魚能被岸上人的說話和腳步聲嚇走。
6、幾種物質的聲速:
認識理解,記住: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s。
三、測評與小結:
1、小訓練、小測試,反饋時采用師生共同評講。
2、請學生對所學內容小結,養成歸納知識的習慣。
四、作業:
課后《動手動腦學物理》
附:板書設計:
第一章聲現象
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一、聲音的產生: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二、聲音的傳播:
1、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介質:能夠傳播聲音的物質。
2、聲音在所有介質中都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3、聲速:
(1)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
(2)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得快。
(3)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s。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案】相關文章: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案課件設計05-16
我們怎樣區分聲音說課稿11-08
聽到的聲音作文8篇03-28
聽到的聲音作文5篇03-28
聽到的聲音作文4篇03-18
聽到的聲音作文八篇03-09
聽到的聲音作文10篇03-06
聽到的聲音作文6篇03-05
聽到的聲音作文7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