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時間:2022-08-04 09:20:33 教案 我要投稿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通用11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通用11篇)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注意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運用“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讀書方法,懂得人類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憂患意識,明白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意義。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深入文本、聯系實際,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這樣一個事實,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教學難點:

  這樣一篇科學小品文如何讓學生學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課文內容、知曉課文的表達方法,同時內心又能真正被打動,將環保意識內化為行動。

  教學準備:

  1.教師搜集有關地球及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圖片、文字,制作成課件。

  2.學生充分預習課文,并多種渠道搜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1、讀題:這節課我們學習《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請同學們讀課題。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上提出的響亮口號,同學們能把這個口號喊得再響亮些嗎?一起來!(大聲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這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課文介紹了有關誰的知識呢?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說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1、出示燈片:說說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2、指名說并板書:美麗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精心保護。

  3、質疑:通過預習,你還有什么疑問嗎?有的話,盡管說出來,待會兒我們一起來探討解決,好嗎?(學生質疑)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不錯,同學們提的問題很有價值。老師把你們的問題歸納為下面4個問題,也許解決了這4個問題,其他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了。下面先請同學們:

  1、課件出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并畫出有關詞句,然后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跟同學交流、討論:(1)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為什么說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

  (3)為什么說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4)人類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居住嗎?

  2、小組合作學習。(下面請同學們按要求進行學習。)

  3、全班交流。

  (一)問題一: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1、師:下面我們一起來交流: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了怎樣的感嘆?(指名說后出示句子燈片齊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地球可愛嗎?誰來說說地球的可愛表現在哪些方面?(美麗壯觀、慷慨的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為什么說地球容易破碎呢?難道宇航員是說地球像玻璃球一樣容易破碎嗎?那“容易破碎”指的是什么?(資源有限)至于“為什么說地球容易破碎”這個問題我們待會兒還要繼續討論。

  (二)問題二:為什么說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指名說)

  1、地球美麗嗎?誰來讀讀文中描寫地球美麗的句子?(指名讀后出示課件:地球照片)這就是宇航員在太空遨游時拍下的地球照片,這個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的晶瑩球體就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出示句子: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這里作者把地球比作了什么?為什么這么比?說明什么?這里課文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板書:打比方。)從這個比方中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感情?請把你體會到的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

  2、為什么說地球是渺小的呢?“渺小”是什么意思?課文哪段講了這個問題?誰來讀?(指名讀第2段),大家邊聽邊思考:為了說明地球的渺小,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板書: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作者拿什么同地球作比較?(地球與茫茫宇宙相比,顯得非常渺小。)它是一個半徑只有6300多千米的星球,而且它不會再長大。同學們,為了說明地球的渺小,課文中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出示句子請女同學讀: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扁舟”指的是什么?(小船)課文是把什么比做扁舟?說明什么?(地球與茫茫宇宙相比,它小得就如同大海里的一葉扁舟。)(出示課件:孤獨的圓點。這是宇航員從64億公里之外的太空拍攝到的地球照片)。同學們,就在這一葉扁舟上,卻乘載著我們整個人類60多億人口啊!這可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啊!

  過渡語:小舟雖小,卻慷慨地為我們人類提供了生存的各種資源(如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然而這些資源也是有限的。

  (三)、問題三:為什么說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呢?

  1、課文哪幾段講了這個問題?(3、4段)同學們,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兩類。讓我們讀讀課文3、4段,看看這兩類資源為什么是有限的?

  2、出示第3段(男生讀)——“地球上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枯竭。”

  (1)、誰能說說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指名說)“恩賜”是什么意思?礦物資源不是上帝的恩賜,也不是幾年、幾十年可以形成的,而是什么?而是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真是來之不易!地球卻無私地、慷慨地向我們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人類不加節制的開采,后果會怎樣?(比將加速礦產資源的枯竭。)什么是“不加節制”?你能舉例說說嗎?

  (2)、為了說明不可再生資源是有限的,課文以礦物資源為例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這種說明方法叫——板書:舉例子。

  (3)、作者用“不是…而是…甚至…”這樣幾個詞把礦物資源的來之不易表達得非常清楚。你能用上“不是…而是…甚至…”這樣一組詞說句話嗎?

  (4)、齊讀第3段。

  3、也許有同學會說再生資源不是可以不斷再生的嗎?那為什么也會變得有限呢?(出示第4段,女生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1)、誰來說說再生資源為什么是有限的?(指名說)“本來”是什么意思?(原來,原本)可再生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事實又是如何呢?(齊讀:“但是……的威脅。”)“濫用”是什么意思?同學們,你們可曾知道人類是怎樣隨意毀壞自然資源,怎樣不顧后果的濫用化學品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態災難嗎?誰能舉例說一說?

  (2)、學生舉例說。

  (3)、出示圖片:學生觀看人類破壞地球的圖片。

  (4)、出示資料,學生快速瀏覽:(下面讓我們再來看一組資料)

  拿水資源來說,地球上大約有14億立方公里的水,其中不適宜人類飲用的海水占97%以上,淡水只占3%;淡水中有99.65%被儲藏在冰川和地下,可以利用的地表水僅占0.35%,全球竟有100多個國家嚴重缺水,20億人飲水困難,平均每天發生與水有關的病65萬起,每天要奪去2.5萬人的生命……

  人們亂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濫,給人類自己造成巨大損失。

  過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變成荒無人煙的戈壁灘。

  蛇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嚴重,每年僅我國就損失糧食幾十億斤。

  我國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貴,被人們稱為“軟黃金”,由于人們亂捕亂殺,已瀕臨滅絕。

  江、河、湖、海受廢物、有毒化學物、泄油及其他污染物造成的禍患正在威脅人類。魚類、海洋生物減少,甚至有些湖成為死湖。人們喝了被污染的水,光拉肚子病例每年就有十億。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億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氣,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500噸氟利昂排入大氣層,嚴重破壞著保護地球的外衣。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55000公頃的土地變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55000公頃的森林被大火、砍伐毀于一旦。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800億噸水在悄然流失。

  (5)、有感情的讀第4段:同學們,這些圖片資料的確讓人觸目驚心哪!為什么會這樣?人類的這些行為你認為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愚蠢)為什么?(因為破壞了自然資源,最終受害的是我們人類。)此時,你有何感受?(悲憤)請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達出來!(齊讀第4段。)

  (6)、小結:是啊,地球就像一位無私的母親,把她所擁有的一切都給了我們,可是由于人類的自私和貪婪已經使地球母親不堪重負,遍體鱗傷,體無完膚,這是人類的悲哀呀!

  (四)、問題四:人類真的不能移居嗎?

  同學們,你們現在能理解宇航員為什么會說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嗎?人類如此瘋狂的破壞自然資源,破壞地球,那地球的出路何在?我們人類的出路又何在呢?也許有人會說:宇宙不是大得很嗎?當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搬到別的星球上去居住呀!

  1、人類真的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居住嗎?能不能?為什么?

  2、出示句子齊讀:“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至少”是什么意思?也許有同學要說,不是只說40萬億千米以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嗎?那40萬億千米以外呢?也許會有的。沒錯!我們不能否認有這個可能。

  可是,“40萬億千米”有多遠?你們猜猜看。如果坐飛機去要飛多少年?坐宇宙飛船去呢?

  (坐飛機要飛600萬年,坐宇宙飛船航行,要走4萬2千年,也就是說,到有那么一天,地球沒有什么地方可供我們人類居住,再也沒有資源可供我們人類享用了,當你們的爸爸媽媽含著眼淚把你們送上宇宙飛船,希望你們到別的星球去另立國家的時候,就是把你們送上了長達4萬2千年的里程,你們能到達嗎?就算有長生不老的藥,我們有那么多的燃料供宇宙飛船航行嗎?(沒有)所以說我們能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可能有同學會說:科學家們不是說可以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嗎?那人類不就可以移居了嗎?能不能?請女同學讀讀第7段。同學們,建造移民基還只是科學家們的設想,能不能實現?什么時候實現?誰也說不準.再說,即使實現了,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3、小結:同學們,地球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園!至今為止,已有100多位宇航員有幸去過太空,當他們佇立太空,回望這個生養我們的地球的時候,他們都會在心里發出同樣的感嘆——出示句子齊讀:“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四、感情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保護地球,保護環境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出路!請全班同學起立,讓我們一起從心里呼喊——齊讀最后一段:“只有一個地球……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五、拓展延伸

  1、同學們,面對傷痕累累的地球母親,面對這位飽經滄桑的媽媽,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每一個有智慧的人,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都在思考,你們也一定有話想說。你想地球、對人類、對自己說點什么?

  2、師:我知道你們還有很多話想說,但是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齊讀:只有一個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齊讀: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的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記住——(齊讀:只有一個地球)

  2、作業:出示燈片: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地球,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說說你的想法,寫一篇短文。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11冊第9課《只有一個地球》(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課文生字新詞;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會作者的說明方法。

  2、能力目標: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閱讀領悟作者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3、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地球的“易碎”。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悟地球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主嘗試

  (一)創設情景

  1、談話: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有血有肉、愛我們的母親,除了這個母親,還把什么也叫做母親?(老師、祖國、大地、黃河、地球……)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見一見地球媽媽。

  2、播放課件,認識地球的美麗可愛。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地球媽媽的笑容消失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教師板書: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通過師生談話,播放課件,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情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的求知欲,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1、自學生字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2、一邊讀課文一邊用“——”劃出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用“~~~”劃出寫地球容易“破碎”的句子。

  3、感知課文的內容,提出自己認為值得探究的問題。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活動式”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尊重學生個性意識,拓展學生學習的時空,為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活動探究

  (一)交流討論

  1、學生組成小組,提出自己要探究的問題,小組成員共同研討。

  2、師生共議,歸納中心議題。(“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在尊重學生個性選擇的基礎上,教師善于引導,引出關鍵的問題,讓學生達成共識。】

  (二)合作探究

  1、了解地球的“可愛”。(播放地球“可愛”的課件)

  (1)地球媽媽可愛嗎?課文是怎樣寫的?

  (2)朗讀、品讀、挑戰讀,體會地球的可愛。

  (3)小結: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心目中的地球是多么美麗可愛,我們應該怎么做?(熱愛、保護)

  2、小組交流,了解地球的“易碎”。

  (1)播放地球遭破壞的課件,讓學生直接感受。

  (2)讓學生把查找到的地球遭受破壞的資料讀一讀。

  (3)默讀課文內容,談談課文是怎樣寫地球的“易碎”。

  (4)結合自己的理解,找出課文的片段,朗讀后說說自己的感受。

  (5)小結:看到這些圖片,聽到同學們這些感受,我們不禁想起了宇航員說的那句話:“地球太可愛了,也太容易破碎了”。看到地球這樣遭受自己女兒的破壞,我們是不是可以袖手旁觀呢?為什么?(因為“只有一個地球”)請大家一起朗讀最后一段話,體會作者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目的原因。

  【探究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主要方法,“活動式”課堂教學重視通過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掌握知識。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讀、思、議、評,培養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三)升華情感

  1、同學們,今天,我們終于真正認識我們的另一位媽媽——地球,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有好多話想對地球媽媽說,請說說自己想說的話吧!

  2、結語:聽了同學們的自己表白,老師很受感動,有我們這些有志的女兒,相信有一天,我們的媽媽會再變得更美麗可愛。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警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說一聲:地球媽媽,祝您早日康復。

  【這一教學環節回應了全文,通過設計有感情的表述,激發情感,強化愛的思想感情,從而增強學生熱愛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

  三、拓展延伸

  1、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說明方法,寫一篇讀后感。

  2、創作一條宣傳環保的公益廣告,在班上交流。

  3、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和同學們商討保護的辦法。

  【語文教學要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體現學習的真正價值。這一具有“延伸性”的作業設計,從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出發,體現學習的活動化、生活化、實踐化、社會化。】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本課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說明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課文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范圍很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又被不加節制的開采或隨意損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自然資源的枯竭的威脅。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本文語言樸實、流暢自然,清晰的說理,又飽含深情。尤其在表達方面,本文注意用詞的準確性,行文十分嚴謹,知識性較強。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材料的巧妙組合以及在謀篇布局上的條理性。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關信息,讓學生具備查找資料補充課文內容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園,她孕育了億萬個生靈,并且無私的奉獻著。你知道她是誰嗎?對,她就是地球。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文章《只有一個地球》,來了解我們這位母親。(板書,齊讀課題。)

  二、初讀讀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跟隨老師一起去看看我們的家園地球吧!就讓我們乘坐中國人自己研究的宇宙飛船,去太空旅行吧。(播放課件)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的飛船馬上就要發射了。請同學們睜開眼,這個水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地球美嗎?看到這個美麗的星球,你用一句話來談談感受?(生說)

  2.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預習情況。(指名讀課文。)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看看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4.課文讀完了,老師給大家提個問題:宇航員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發表了怎樣的感慨?(生說)

  (板書:可愛容易破碎)

  三、整體分析,點撥升華

  1.你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地球的可愛?

  指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語句分析理解。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一段,學生評價。

  老師也想讀一讀,請大家自己聽。(教師范讀)

  讓我們一起來贊美我們的母親地球吧!(學生齊讀)

  2.地球的可愛僅僅是因為它的外表美嗎?(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

  從文章中哪些段落可以看出?(學生讀有關的段落)

  讓學生體會出地球的慷慨。理解能把有限的資源無私的奉獻給人們這就是最大的慷慨。

  讀到這我想同學們應該理解到,為什么我們把地球稱為我們人類的母親了。

  只有母親才能有這樣的心去包容、去奉獻。

  3.理解了課文相信大家會讀的更好。(學生讀課文)

  4.是啊,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對人類是慷慨無私的,他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了溫暖舒適的生活環境。在我們的心中,他永遠都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可親可愛。

  5.在我們的眼里,地球是那樣的堅固。地球的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些地方呢?

  (1)地球的渺小。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地球的渺小?

  (2)資源有限。誰來說說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有限性?

  (3)誰來說說可再生資源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4)完成填空:

  地球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地下埋藏的(),如果人們沒有節制的開采,最多開采二三百年就沒有了。人類生活所需要的()、()、()、大氣資源,由于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如果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就會造成一系列()。

  大家通過練習,了解到我們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練習也告訴了我們一個寫作的方法:我們想要闡明自己的觀點,可以采用舉實例的方法。

  6.我們的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她卻依然在遭受著破壞。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有關生態環境遭受破壞的資料。請你根據自己收集的圖片、資料,講解我們的地球遭受了怎樣的災難?(生說)

  7.老師也收集了有關的資料。想看看人類給地球造成的災難嗎?(課件展示:)

  被染成紅色的小河;黑色的水上漂著人們丟棄的垃圾;滿是泥沙的渾濁的河流;被砍光樹干后留下的樹樁,人們正在整理砍伐下來的木材;被無情獵殺的藏羚羊;黑煙侵蝕著蔚藍的天空,空氣令人窒息;人們日夜不停的濫挖礦山……;

  同學們,看著這些令人觸目驚心的圖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說點什么嗎?

  8.地球這個孕育著億萬生靈的神奇母親,我們只有保護她。那是因為——

  (課件展示:)

  科學家已經證明,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學生齊讀。)有什么不對嗎?學生找出問題,少了“至少”二字。

  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從而讓學生理解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

  學生對比著進行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

  9.同學們,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但我們可親的地球媽媽,正在遭受著無情破壞我們的家園——這個水藍色的星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們一起去精心保護她。

  請同學們帶著對地球母親的一片愛心,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看到我們的地球母親所遭受的災難,我們能為保護地球做點什么呢?(生說)

  四、全文小結

  聽了同學們的發言,老師感受到你們已經了解了地球母親的苦難。作為一名小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為保護地球母親做貢獻,讓我們的家園的天空更藍,空氣更清新,清清的河水魚蝦歡暢,處處山青水秀、鳥語花香。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2、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3、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理解語言文字,進而理解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4、初步培養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

  2、理解題目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從而明白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產生要精心保護地球的理想并付諸行動。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交互式絡教室。

  2、課前布置同學們從圖書館,網絡搜集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被人類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題。

  1、談話:我想考你們一個問題,回答時思路要盡量開闊一點:我們現在在哪里?

  學生回答。(引到在地球上)

  2、是呀,我們在常熟、在中國、也在地球上。

  板書:地球

  讓我們深情的呼喚:地球,你好!

  3、揭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一篇有關地球母親的文章。

  補完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指導讀題。

  談話: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感受?你又有什么疑問?

  二、初讀課文,理清層次

  1、提出初讀要求:

  ①輕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邊讀邊思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③想想課文圍繞地球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學生初讀。

  3、檢查初讀結果

  ①指名分節讀課文,相機正音通句。

  ②交流課文圍繞地球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相機板書:

  可愛渺小

  資源有限

  人類移居

  精心保護

  三、細讀第一、二自然段,感悟地球的可愛渺小。

  1、創設情境:

  老師要帶你們乘坐中國自行設計和制造的神舟號宇宙飛船到太空去旅行。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的飛船馬上就要升空了。好,飛船已經升到了太空,請睜開眼,觀看太空美麗的景。

  (播放太空行星運行的錄象,地球逐漸清晰,最后定格)

  2、交流: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3、水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喜歡嗎?請用一句話,夸一夸我們的地球。

  4、請同學們迅速地瀏覽課文的第一段,看看課文里是怎樣贊美地球的。

  學生交流,映示: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①請5、6名學生賽讀,讀出對地球的喜愛和贊美。

  ②引深:為什么稱地球為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上網瀏覽。(學生瀏覽網頁)

  ③學生交流瀏覽結果。

  ④再次進行有感情朗讀。

  6、默讀1、2自然段,思考還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7、學生交流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1、2自然段。

  的確,地球,這個蘊育豐富多采的生命的搖籃,這個人類慈愛的母親,她是多么美麗壯觀,而又渺小啊!

  四、學習生字新詞。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新詞。

  2、搜集人類破壞環境以及移居其他星球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6課《只有一個地球》(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你們對地球有哪些了解?

  3、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點擊視頻,跟隨宇航員一起親眼目睹我們美麗的,賴以生存的綠色家園。(放錄像)

  看了錄像,你想說什么?

  4、宇航員在太空遨游時又是怎樣感嘆的呢?誰來感嘆一下?

  (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指名讀——齊讀(很有感慨意味深長)

  5、聽了宇航員的感嘆,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性學習3、4、5、6、7自然段

  1、導入:課文接著講了資源有限和人類移居兩個內容,你對哪個比較感興趣,請選擇一下。(請學生舉手了解情況,請學一樣內容的學生坐在一起。)

  2、提出小組學習要求

  ①用喜歡的形式讀相關段落

  ②組內交流讀后的收獲

  ③相互質疑

  ④打開相關網頁瀏覽。

  ⑤相互解疑

  ⑥有感情地齊讀相關段落。

  3、進行小組學習(問學人類移居的學生,是否贊成移居的觀點,并針對自己的觀點找依據。)

  4、交流學習收獲

  資源有限

  1、一生交流,其他學生補充;一組交流,其他組補充;學習人類移居的學生可隨時舉手提出自己的疑問或發表自己的想法。

  2、指導有感情讀3、4、自然段

  個別讀,部分學生讀,齊讀。

  人類移居

  1、師:如果地球資源枯竭了,我們怎么辦?有的人提出移居別處,你怎么認為?

  2、建議來個辯論會。

  把學生分成觀點相反的兩部分,學習資源有限的學生當觀眾,可隨時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自己的疑問。

  3、進行辯論

  4、指導有感情讀5、6、7自然段

  師:茫茫宇宙,燦爛星河,只有地球才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只有地球才孕育了如此豐富的生命世界,因此,我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除此之外,我們別無去處。

  (部分學生讀,齊讀。)

  三、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同學們,你們忍心看著地球日益遭受破壞而無動于衷嗎?你們想為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出一份力嗎?為了生存,我們應該怎樣做?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呢?

  2、大家的建議都不錯。我們都想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讓綠色永恒。同學們,請站起來,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把你此刻的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用我們的聲音、我們的力量呼吁全人類。(齊讀)

  3、讓我們向全人類發出綠色宣言。(學生在《熱愛地球媽媽》的歌曲聲中朗讀)

  四、延伸

  1、作為地球村的小村民,宣傳環保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就讓我們動手設計保護地球的宣傳語,進行一場設計環保公益廣告的比賽。(課后)請同學們進入我要留言,在留言版中輸入你設計的廣告。在周五的賞識教育晨會時我們一起來評比,優秀的將寫出來張貼在墻報上,并利用網絡進行我們的環保宣傳。

  2、如果你學了課文后,還想多了解一些環保方面的知識,老師在主頁上提供了兩個網站,課后可以瀏覽。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小語教材第11冊中的一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一些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怎樣善待地球。

  教學目標:

  1、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讀懂課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地球概況的。

  4、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體會文章的感情。

  教具準備:

  CAI課件

  教學理念

  教學本課,我把握三個基本原則:內容以“地球”為主,不龐雜無序;形式以“讀”為主,不處處設問;方法以“悟”為主,不逢詞必解。通過開放的教案,精美的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課文描述的優美意境和無節制開墾荒地的畫面,從而呼吁同學們愛護地球,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放輕音樂、老師朗誦,出示課件。(地球運行)

  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太陽、月亮的朋友,是人類美好的家園。(神秘的太空,優美的旋律,再配以詩一般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你想管地球叫什么?(母親、搖籃、花園。)

  2、揭示課題、讀題。

  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關于地球的文章:只有一個地球。

  齊讀課題還有別的讀法嗎?哪一種好?為什么?(引出“只有”和“一個”強調一些,突出它的惟一性,為學習后文作鋪墊)

  3、預習反饋,質疑問難。

  同學們,預習了課文,你哪些地方讀懂了?(匯報),哪些地方沒讀懂?請提出來。

  學生可能提的問題,為什么地球容易破碎?為什么人類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學生充滿好奇,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二、研讀悟情

  1、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合作要求。

  ①選擇最有興趣的一部分,勾畫重點詞句,自讀自悟。

  ②有感情地品讀課文。

  2、交流反饋。

  ①體味地球的可愛。找出表現地球可愛的句子。

  課件演示:茫茫宇宙中出現一個襄著水藍色紗衣的,晶瑩透亮的球體,讓人感到是那么親切,那么美麗。(引讀,練讀)我跟隨你們來到了無邊無際的太空,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星球),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襄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的紗衣),這就是人類的母親—(地球)。

  多美的地球,多美的句子啊,你想怎么讀來抒發你體會到的情感呢?自己試讀。(板書:可愛)

  深入理解“地球,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的比喻意義,怎樣讀?

  品讀,評,再讀。(讀出對地球母親的感激之情)

  ②認識地球的內在美。理解地球母親的慷慨。

  (1)課文哪些句子寫出了地球的“無私”和“慷慨”,你體會到了什么?(板書:慷慨)

  (2)交流課外資料。大家是通過什么途徑查找資料的?

  互相交流看看哪些資料能說明地球的慷慨?(交流、匯報)

  (:從大家資料中足以看出,地球母親是在毫無保留地對待我們,她無私地為我們著各種資源,哺育著地球上60多億人口,但是我們人類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媽媽呢?)(板書:人類)

  三、了解人類對地球的破壞

  1、出示CAI課件。(肆意捕殺動物,隨意排放污水,大量砍伐森林,無節制開墾荒地等畫面)

  2、自由發言。(說說你感觸最深的畫面)

  昔日美麗可愛的母親如今遍體鱗傷,我們憤怒(用惋惜、憤怒的語氣讀3、4小節)

  我們的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也發出了痛心的感嘆——(課件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板書:易碎)

  3、探究地球易碎的原因。

  往日美麗的媽媽已傷痕累累,原因究竟在哪兒?學習4小節,自由讀這一節,你想到了些什么?深入探究,你怎樣看待人類的行為?

  四、探究“人類移居”問題

  人類對地球的傷害已經嚴重到人類自身的生存,我們能到別的星球去生活嗎?學習5—7小節,自由讀,找答案。

  既然人類不能指望移居,我們只能怎么做?自由發言,適時點撥。

  五、升華情感

  1、寫心里話,把你最想對全人類的同胞們說的話寫在紙上,寫好后讀聽,讓大家傾聽你心靈的呼喚。

  2、出示課件,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課件出示:伴隨著“輕輕地捧起你的臉,為你把眼淚擦干……”的歌聲,滾動播放人們保護環境的畫面。

  3、結束語。在輕音樂中,我激情發言:同學們,你們的真情,人們的行動深深地感動了我,我看到了地球母親含淚的微笑,讓我們一起說:(課件出示)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表現自己對地球家園的認識和熱愛,激發幼兒保護地球環境的情感。

  2、在掌握有關地球表面的知識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地球的面貌。

  3、合理地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進行渲染,注意顏色搭配協調、飽滿。

  4、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有關地球表面知識的基礎上,嘗試用添畫的方式表現地球的面貌。

  難點:合理運用鮮明的對比色彩,顏色搭配協調、飽滿。

  活動準備:

  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幼兒欣賞冊》、彩色卡紙、油畫棒、黑色水彩筆、教師范畫《我們的地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引導幼兒提問:我們住在那個星球上呀?(地球)

  2、感受地球的形狀和不同地域的環境特點。

  播放教學欣賞VCD《地球是我家》引導幼兒欣賞在太空中的和鳥瞰下的地球,地球上的各種各樣美麗的生物以及人類現代生活的環境等。(提問:地球上都有些什么?不同地方有什么特點?)

  3、啟發幼兒發現地球的顏色與不同地域的關系。

  4、引導幼兒欣賞教學欣賞VCD中的作品《韋雷德里克斯的牧場》感受作品中不規則的分割線和豐富的色彩。(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畫面中的線條有怎樣的特點?為什么畫家要用這些顏色?這些色塊代表著什么?豐富的色彩給你怎樣的感受?)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范畫《我們的地球》,引導幼兒欣賞作品,感受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表現方式,引導幼兒說說小畫家是怎樣表現地球的。(提問:畫中用了哪些顏色?地球的上下兩部分用了什么顏色?這樣的顏色代表什么含義?)

  2、引導幼兒運用對比欣賞的方式感受不同幼兒作品的表現內容和方式,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3、教師出示彩色卡紙,啟發幼兒思考,你想表現一個怎樣的地球,為什么?

  4、引導幼兒在畫紙中先畫一個大小適當的圓形表現地球,在添畫表現地球的面貌。

  5、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圍繞地球的外形運用黑色水彩筆添畫出相關的事物。

  6、啟發幼兒用和諧的顏色表現主體地球和背景。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互相評價,說說同伴畫的地球上最美的地方是哪里?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畫地球》,唱準15和3。

  2.運用圖譜、交流、繪畫等方法理解歌詞內容,創編歌詞“畫上xx”。

  3.體驗熱愛美麗的地球和家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黑板、歌曲圖譜、展板、紙筆若干、鋼琴伴奏。

  活動過程:

  1.兒歌復習《國旗紅紅的哩》。

  2.猜謎形式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請你們猜個謎語,猜猜這是什么?

  2.在圖譜的幫助下,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教師完整念歌詞。

  (2)幼兒在鋼琴伴奏下,學念歌詞。

  (3)教師范唱歌曲兩遍,第一遍清唱,第二遍隨鋼琴伴奏演唱。

  (4)幼兒嘗試聽伴奏演唱歌曲。

  (5)針對幼兒學唱情況進行重點練習,如有節奏、歌詞不太準確地樂句,老師帶領幼兒進行分句練習。

  3.幼兒嘗試繪畫創編歌詞。

  (1)幼兒嘗試繪畫創編歌詞。

  師:聲音真美,我們的地球在小朋友的歌聲中變得更美麗了!地球上除了大樹小丘還有什么呢?

  師:地球上還有這么多美麗的事物,請小朋友們轉身從椅背后的布兜

  里拿出紙筆,在小椅子上,每人為地球畫一樣你想畫的東西。

  (2)演唱創編歌曲

  師:小朋友們畫了這么多美麗的事物,我們把它編到歌曲里,這樣你

  會唱嗎?我們來試試看吧。

  4.遷移經驗,提升情感。

  師: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我們要做地球的小衛士,保護我們的地球,

  讓地球變得更加美麗!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8

  鄂教版小學六年級科學上冊《地球》教案課件PPT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道地球的形狀、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陸地和大部分水域構成的。

  3.了解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歷史。

  4.知道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狀況。

  5.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7.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

  8.培養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尊重證據、不迷信權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9.會查找、收集、分析處理關于地球的資料及信息。

  教學準備

  1.查找關于地球形狀和大小、人類探索地球形狀的歷史等相關資料。

  2.稍大一點的三夾板,帶桅桿的輪船模型或者地形地球儀。

  教學過程

  課前師生收集人類認識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歷史過程等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1.學生朗讀單元課題,提問:我們居住的星球叫什么?

  2.談話:地球是我們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們人類美麗的家園。關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問題呢?

  3.學生提出想知道的問題。

  4.談話過渡:同學們提出了很多關于地球的問題,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研究。從這節課開始,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共同探索關于地球的這么多的奧秘。到本學期結束的時候,我們來進行地球知識競賽,大家比一比,看誰知道得最多。對地球知識的學習,還是讓我們從了解人類認識地球的歷史開始吧。

  二、了解人類探索地球奧秘的歷史。

  1.談話: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收集了不少人類探索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歷史資料,同學們分小組分享你們的收集成果吧,交流交流人類特別是古代的人們,在探索地球的歷程中,發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觀點?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過程?

  2.學生分組交流。

  3.全班交流。重點放在人類對地球的認識歷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說——天圓地方說——地球說。

  4.提問: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哪種觀點最接近現在的情況?古希臘人是通過什么現象提出這種觀點的呢?

  5.演示模擬實驗,師生討論。

  用一張大一點的三夾板模擬海平面,一個帶桅桿的船的模型,模擬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現古希臘人看到的情形。

  6.談話:這個現象激起了科學家的好奇,他們從這種反常的現象中大膽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觀點。古希臘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聯想到整個地球是球形的,他們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觀點,這是人類對地球認識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飛躍。他們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振奮人心的,但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明,因此,在當時還只是一個猜想。他們是怎樣尋找證據的呢?

  7.學生閱讀資料,講故事,談感想。感知人類尋找證據,對地球形狀進行的艱險的探索活動。

  三、觀察圖片,計算數據,構建對地球形狀和大小的認知。

  1.談話: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已經能夠從太空遠觀地球了,地球真的是一個“地”球嗎?也就是說是一個以陸地為主的球體嗎?

  2.學生計算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面積以及它們占地球表面積的比例,感知陸地和海洋、地球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得出結論。

  3.觀看關于地球的圖片,包括從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麗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狀和地球美麗的景象。讓學生建立和舒發對地球的美麗情感。

  4.畫“太空中的地球”圖,寫關于地球的解說詞。

  四、課堂小結:請學生談一談這節課的學習收獲。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到地球為人類了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知道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培養熱愛地球、關愛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體會“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

  2、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劇增、資源匱乏是當前地球面臨的重大問題,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樹立環境憂患意識。

  3、了解并關注家鄉的生態環境,探究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

  教學重點:

  感受人口增長、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直接影響。

  教學難點:

  探究環境變化的主要原因,感受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個什么日子嗎?那我來告訴大家。這雖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日子,卻有著特殊的意義,聯合國人口基金統計這一天是世界人口達到70億。為什么我們會把這個日子鄭重其事地提出來呢?就是它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300年前英國一位科學家曾經說過,人口過多會導致饑荒,爭奪資源的戰爭,近年來,糧食,能源短缺、全球變暖,生物滅絕,等等關鍵詞沖刺著我們整個世界,科學家們認為地球最多能夠養活80億至110億人,而且估計2050年世界人口將在90億左右,地球實際上已經面臨超載的居高面積了。地球將面臨哪些問題呢?

  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深入了解,去探討我們這個超載的地球(板書課題)。

  二、了解地球資源的現狀

  1、邊板書邊把學習目標具體化:

  2、大家一起讀讀李松濤寫的《拒絕末日》這首詩。邊讀邊思考問題:這首詩說出了地球存在什么樣的問題?你有什么感想?

  :地球給我們人類了生存的空間,大自然的各種資源滿足了人類發展的需要,人類卻誤認為地球是個聚寶盆,有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那么同學們,地球上的資源真的是這樣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一下我國自然資源的現狀。

  三、了解資源的現狀。

  1、師:請同學們拿出手頭上搜集到的有關水資源的資料,上來介紹水資源的狀態

  生:學生介紹水資源的資料。

  2、出示黃河斷流敲響的警鐘圖片給學生看.

  通過我們對水資源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水資源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那么請說說缺水或停水給生活帶來了哪些不方便?

  (如:洗澡、洗衣服、洗菜等不方便,沒水喝……)

  師:其實我們都知道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在我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的生活可以說一時一刻都離不開水,而且聯合國規劃署預計14年后世界上三分之二人口將生活在淡水稀缺或干涸的環境里,如果這天真的來臨,我們不敢想象生活會是怎樣,水資源是如此,那么其它資源又是怎樣呢?

  生:學生介紹森林資源的資料。

  3、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讀讀87頁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的小資料,然后說說你讀了這些數據,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話要說?

  師:(出示我國人均資源的短缺圖片)人們現在大量地砍伐樹木,導致我們的森林資源越來越缺少,水資源也越來越稀缺。其實我們都知道,像礦物資源,這是不可再生的資源,而像水資源,森林資源,大氣資源,這類原本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在人類的過度利用下,這些原本可以再生的變成不可再生的,大量的事實告訴我們,地球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我們的自然資源會一天一天地減少,而隨著人口的增長,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那么人們對這些自然資源沒有節制地利用,開采,索取會導致我們的生態環境被破壞,而且會越來越差,那么我們的環境到底有多糟糕呢?

  四、資源短缺,環境惡化。(15分鐘)

  1、看看88頁這幅圖畫,請三位同學來把畫面中人物的對話讀出來

  2、通過這些小朋友的對話,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究這樣的一個話題(投影出示):田里的青蛙少了,生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3、資源短缺,環境惡化除此之外還反映在哪些方面?

  生:①(生代表小組成員介紹世界上已經滅絕的動植物和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的情況)?

  ②(面對動植物的瀕臨滅絕,我們小組的同學認為應該做好以下方面:

  1、從自己做起愛護動植物,不吃珍貴的野生動植物。

  2、做好宣傳工作,倡導整個社會都愛護動植物。

  3、同破壞行為作斗爭。)??

  ③大家看看90頁這些圖片,生指圖片說。這些都是資源短缺,環境惡化的事實

  ④說到溫室效應,通過查找資料,我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燒煤炭、汽車排放的尾氣、工廠排放的廢氣等行為都會加大溫室效應。同時我還查找到這些持續高溫的報道(出示圖片)

  ⑤所以說高溫給我們帶來的危害確實不少,(生出示資料讀)

  ⑥面對溫室效應,我們小組提出這樣的建議:

  1、多植樹造林,因綠色植物通過對水分的吸收和蒸騰,消耗大量熱量,產生降溫效應。

  2、減少人為熱排放量 控制大氣污染,減低城市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

  3、鼓勵使用天然瓦斯作為當前的主要能源,鼓勵使用太陽能,開發替代能源

  師:①資源的短缺,環境惡化導致地球所面臨的危機(出示地球面臨的危機資料)

  ②人口增長過快也給地球帶來很多災難。(出示人口增長過快也給地球帶來災難資料)

  五、保護環境,你我有責

  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保護環境,你我有責,那么作為地球上的一員,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師:地球——全世界全人類只有一個,她養育了我們,但她的資源和能源是有限的。為了報答“母親”,為了我們自己今后的幸福生活,也為了我們子子孫孫的幸福。我們必須要愛護地球,為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而付出實實在在的行動!

  板書設計: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10

  活動課例:認識地球

  教學目標:1 讓幼兒認識我們所生活的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重的位置。

  2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可繪地球儀1個、白板、筆。

  教學過程:組建團隊、成員分工(如小組長、器材師、發言人)

  引入;出示地球儀(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答:地球儀)

  師:對,這是我們生活的地球,請你們仔細看看老師手里的地球儀有什么變化?

  幼:他在不停的轉動。

  師: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動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適合人類和生物生存、繁 衍的星球。

  出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認一認。

  師: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它沒有邊際,你們想到神秘的宇宙中去探索嗎?現在你們就要好好學習。

  討論:為什么在地球上會有白天、黑夜?

  師:我們所生活的地球的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轉著,它是在圍繞著太陽在不停的轉動。太陽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分組操作

  涂一涂 用白板筆涂出地球上我們中國的形狀,(雄雞)。

  看一看 觀察中國的版圖的邊上鄰國的形狀及鄰國的國名。(蒙古、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

  小結: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個有適宜人類及生物存在的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他是一個唯一一個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篇11

  教學意圖:

  地球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繁衍生息,她就像母親一樣,為我們提供著生存資源和條件。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像善待自己一樣去保護她。不斷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著自己美好的家園。

  教學目標:

  1 讓地球,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

  教學準備:

  可繪地球儀1個、白板、筆。

  教學過程:

  1、組建團隊、成員分工(如小組長、器材師、發言人)

  出示地球儀。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地球儀有什么變化?

  幼:他在不停的轉動。

  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動物、植物生活的地方,它是宇宙八大行星中唯一適合人類和生物生存、繁 衍的星球。

  出示“太陽系八大行星模具”模板,看一看,認一認。

  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就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它是第五大行星。

  宇宙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它沒有邊際,你們想到神秘的宇宙中去探索嗎?現在你們就要好好學習。

  2、討論:為什么在地球上會有白天、黑夜?

  地球它每天都在不停地公轉,它是在圍繞著太陽在不停的轉動。太陽找到的地方就是白天,找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

  3、分組操作

  涂一涂

  用白板筆涂出地球上我們中國的形狀,(雄雞)。

  看一看

  觀察中國的版圖的邊上鄰國的形狀及鄰國的國名。(蒙古、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

  小結:地球是一個適宜人類、生物繁衍生存的星球,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的特殊就是它是唯一一個有適宜人類及生物存在的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他是一個唯一一個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活動反思:

  活動應當來源于生活,還原于生活,貼近幼兒的生活。做到教師少動,幼兒多動;教師引導,幼兒實踐;這是活動的目的。在教學中倡導幼兒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培養幼兒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空間思維能力。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培養分工意識。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認知過程,也成為幼兒學習交往和合作的過程。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相關文章: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案03-30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03-01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案11-07

地球只有一個教案09-09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07-20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07-28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07-28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案02-25

《只有一個地球》的教案范文11-01

《只有一個地球》 教案模板11-25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精品区 | 亚洲日韩a∨电影天堂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日本香蕉91视频 | 亚洲色伦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