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教案匯編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橋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橋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浙教版小學語文第9冊第15課《古詩四首》之《山行》與《楓橋夜泊》
【教學目標】
1、借助注釋,理解詩義。
2、透過意象,感受詩情。
3、比較閱讀,體驗意境。
【課前準備】
搜集秋詩、秋詞。
【設計意圖】
課程標準認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古詩以其凝練的語言,生動的意象,真摯的情感,優美的意境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富有意趣的對話空間。本課試圖利用詩歌文本特點,搭建師生對話平臺,引領學生走進詩人內心深處,進行一次充滿情趣和美的對話。
【教學流程】
一、誦秋感愁,渲染氣氛。
師生交流秋詩、秋詞,這些詩詞中彌漫著一種較為普遍的悲秋情緒。學生寫“愁”字,說說“愁”字上頭為何是個“秋”字的理解,建立秋景與秋思之間的聯系。
二、《楓橋夜泊》,品悲秋滋味。
1、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2、展開想象:詩人是怎樣通過景物來表現愁思的。大膽猜想:詩人為什么而愁。意象統整: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朗讀感悟:情境描繪中朗讀,詩歌朗讀中悟境。
三、《山行》,悟秋色可愛。
1、描繪詩人眼中的秋色。
2、比:杜牧的心境跟張繼是否一樣。賞:欣賞紅葉圖片,談感受,誦詩句。悟:從一、二兩句詩中體悟詩人的愛秋情懷。
四、整合拓展,升華詩意。
1、同樣處在深秋,同樣不得志,為何心境會如此迥然相異。
2、假如杜牧遇上張繼,會對張繼說些什么。
3、補充一些愛秋詩,如,《贈劉景文》、《秋詞二首》等。
橋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步調一致的“集體性閱讀為自主自由的“個性化閱讀”。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由閱讀吸收、自由思考探究、自由表達交流、自由練習展示,盡情享受閱讀的愉悅。
教學流程
一、自由研讀,明確重點
1、解題探讀
(1)讀題理解。讀題,仔細想想題目告訴了我們一些什么。讓學生自主地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從不同的方法去發現,明白題目告訴了我們課文寫作的內容、重點、體裁和選材范圍,認識到題目具有統攝全文的作用。
(2)扣題探讀。鼓勵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猜測課文的內容。如:盧溝橋建在什么地方?盧溝橋是哪一年建的?盧溝橋上有多少獅子?盧溝橋的獅子有什么特點?學生帶著問題自瀆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2、自由研讀。
(1)說說認識。說說自己對盧溝橋的了解,結合閱讀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介紹盧溝橋的有關句子,認識盧溝橋的建筑特點和歷史意義。
(2)議議重點。課文重點是寫盧溝橋,還是獅子?為什么?讓學生自由發展、分組探究、全班討論,確認課文重點是介紹獅子。可從以下幾點去研討:課題中詞與詞的關系,插圖景物的主次,文章內容的詳略,課文總起句的意思等。著力訓練學生搜集、分析加工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的重點內容上。
二、自由擇讀,理解重點
1、認識句子。課文第一句為全文的總起句:“北京有個歇后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讓同學們找找、讀讀句子,初步認識歇后語的組成,理解句子的意思,認識它在全文的作用。
2、理解句段。盧溝橋的獅子并非數不清。“文物工作者早就數清了,共501只”但“真是很難數清楚”。為什么呢?放手讓學生自由自主地擇讀有關句段:(1)數量很多。241根望柱上都雕著獅子,總共有501只。(2)大小不一。大的有幾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幾厘米,甚至連鼻子眼睛都數不清。(3)形態各異。課文第二自然段連用了5個“有的”,介紹了獅子的不同形態。通過學生的自主擇讀、圈點、交流、吸取,各自經歷一個探索、發現、領悟的過程,并以“因為……所以……”的句式表述難以數清的原因,從具體到概括,全面認識盧溝橋的特點
3、讀背句段。
(1)體會寫法。學生自由選擇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或是最感興趣的獅子的某一特點練習朗讀,體會作者的介紹方式,發現語言文字的表達規律。如數量很多、大小不一是以數字來說明的,形態各異是以事物加聯想的排比句式來說明的。
(2)練習背誦。第二自然段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教師隨機點撥
三、自由品讀,豐富重點。
1、欣賞美。
盧溝橋的獅子形態各異,你最喜歡哪種形態的獅子?為什么?能讀出你的喜愛知情嗎?學生自由品讀、交流情感,欣賞課文的語言美、獅子的形態美。
2、想象美。
盧溝橋501只獅子就這五種形態嗎?你能不能想象出獅子的其他形態,并說說自己的聯想?
3、創造美。
如果此時此刻你站在盧溝橋上欣賞著這些可愛的獅子,你會有什么想法?會怎么說?引導學生借物抒情,選用某一形式去創造美。如動動口,向別人介紹盧溝橋的獅子;動動手,畫一畫、寫一寫、刻一刻、捏一捏獅子。這樣把學習與實踐,閱讀與生活融為一體,拓展學習、實踐、創造的空間,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
橋教案 篇3
1.教學目的和要求Teachingaimsanddemands:
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幾種打招呼的不同說法
復習和學習一些外國小朋友的英文名
掌握有關學習用品的英文名稱和句子
2.交際用語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
Hello,yourname,please?
Thisismynewbook.
Hi!I’mPat.
HisnameisBill.
Billismyfriend.
Nicetomeetyou.
Showmeyoupen.
3.重點朗讀詞匯Keywordsandexpressions:
apen,apencil,apencil-case,aruler,abook,abag,aneraser,my,you,his.男孩名字;Sam,Bill,Alex,Tom,Ben,Fan,Dan.
女孩名字;Pat,Lucy,Ann,Sue,May,Jill,Lan,Kim
橋教案 篇4
教學任務
1.激發自讀意識,通過自讀自悟了解盧溝橋獅子的建筑特點和歷史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2.培養學生認真閱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指名讀文,回顧全文內容。
2.指名學生說說上節課分段情況,理清文章脈絡。
二、析疑定向,自讀探索
(一)學生自讀質疑,師生歸納析疑
1.學生自由讀課文,結合預習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學生提出的問題,大致梳理歸納如下:
(1)盧溝橋的獅子有多少?
(2)為什么說盧溝橋的獅子真有意思?
(3)我不理解“聯拱橋”“挑釁”的意思。
(4)盧溝橋為什么成了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評析]雖然通過預習和第一課時的教學,學生對課文內容及層次段落已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在第二課時的一開始,讓學生通讀全文、回憶分段情況、理清文章脈絡還是必不可少的。體現了《大綱》要求———從整體入手。
(二)自讀解疑
1.激發自讀興趣:親自耕耘,才能體會到收獲的快樂。讓我們一起來邊讀邊思考,解開心中的疑團。
2.生自讀課文。想想看,盧溝橋的獅子有哪些特點?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閱讀哪些段落來領悟呢?(第一、二段)
3.讀后,學生說出盧溝橋獅子的特點:數量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
(三)部分深化,讀中尋解
1.指名讀第一段,找找文中哪個詞能說明盧溝橋的獅子多?(數不清)
2.盧溝橋是一座怎樣的橋?相機理解“聯拱橋”。
3.出示投影,指導看全景圖。說說盧溝橋的獅子數量多。
[評析]古人云:“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進而依據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進行梳理歸納,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開放式教學”的新思想。
小結:盧溝橋的獅子多得數不清,可文物工作者早就數清了,總共有498只。這些獅子還大小不一、形態各異,既看不完,也看不厭。剛才我們是通過讀課文找中心詞句,認真觀察圖并說圖意來學習這一段的。現在請同學們運用這種學習方法學習第二段。
[評析]及時小結學法,注重語文學法指導,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4.自學。快速默讀第二段,找出中心句,并用“———”劃出寫獅子大小的詞句,用“”劃出寫獅子形狀的詞句。
5.討論、交流:
(1)找中心句。(這些獅子真有意思)文中從幾個方面來說明這一中心的?(從盧溝橋獅子的大小和形狀這兩方面來說明的。)
(2)指名讀描寫盧溝橋獅子大小的句子,說說怎樣有意思。
(3)指名讀描寫盧溝橋獅子形狀的句子,說說你最喜歡哪種形狀的獅子?為什么?
(4)這些千差萬別、各不相同的形狀,使我們仿佛看到了一群充滿朝氣、富有生命力的獅子。下面請五位同學依次朗讀這幾句,大家用心體會這些獅子形狀的變化以及每種形狀的情趣。
(5)同學們從以上五種不同的形狀中,體會出了每種形狀都很有意思。盧溝橋的獅子是不是只有這些形狀呢?你從哪里知道的?
(6)投影:盧溝橋的獅子局部圖。指導看圖,展開想象,說說盧溝橋的獅子還有哪些形狀。
[評析]這段的結構是典型的先總起再分述。根據這一特點設計自學環節,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思考、議論,理解中心句的意思和作用,并找出圍繞中心句展開的兩個方面的內容。學生很快就能從總體上把握了全段的內容和結構,為進一步深入探究創造了條件,起到了綱舉目張的作用。
6.引讀。師:這些獅子真有意思———生:它們有大有小。師:大的———生:大的……小的……師:它們的形狀———生:各不相同。師:有的———生:蹲坐……師:有的———生:低著……師:有的小獅子———生:偎依……師:有的小獅子———生:藏在……師:還有的小獅子———生:大概……
7.小結過渡:通過讀課文,大家弄明白第一個問題了嗎?(明白)。盧溝橋的獅子不僅數量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成為北京的一道風景線,而且這座橋還是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呢!為什么呢?這是我們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又該讀哪段來領悟呢?(第三段)
8.默讀,自學思考:為什么說盧溝橋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9.交流匯報自學情況,相機理解“挑釁”這個詞。(盧溝橋是“七七事變”的發生地,抗日戰爭從這里正式開始。因此,盧溝橋成了我國人民永遠難忘的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
10.有感情地練讀這一段。指名讀后評議。(要讀出憎恨日軍,牢記這段歷史的感情。)
11.全班帶著這種情感齊讀這一段。
[評析]教師在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理解文意、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據文設問,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使教學活動不枝不蔓,有條不紊。以問促讀,以問啟思,以問導議。放手讓學生從課文中找答案,不僅找出“是什么”,而且理解“為什么”,給學生以讀書、思考、議論的權利和機會,引導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求解。學生通過品詞析句,展開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號還原為生動鮮明的畫面,不僅學習語言,而且增強形象思維的能力。
三、整體優化,總結全文
1.總結全文,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熟讀第二自然段,背誦第二自然段
[評析]通過學生的朗讀,了解歷史,啟迪他們的心靈,并進行思想教育。總結全文,回歸整體,在學生的頭腦里形成一個整體形象。
〔總評:本“教學設計”運用“質疑———析疑———解疑”的課堂教學結構,放手讓學生自學,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解決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將學生的主體性引向朗讀訓練、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使教學有的放矢,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本課教學設計注意了圖文緊密結合這一“看圖學文”的教學特點,引導學生邊讀文邊看圖說圖意,牢牢把握“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教學結構模式,層層深入,把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語言的理解和積累結合起來;把發展學生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結合起來。〕
橋教案 篇5
中班綜合活動――立交橋
班級:中班
科目:語言社會 藝術
執教人:李秋花
一、活動名稱:《立交橋》
二、活動目標:
l 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變化,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l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及對文學詩歌的理解能力。
l 能較完整地朗誦、表演詩歌。
三、活動準備:
l 組織幼兒到家鄉較繁華地段游覽,參觀新的建筑。
l 請幼兒、家長一起搜集地區標志性建筑圖片,如橋、路、樓等。
l 繪畫紙、筆及積木若干。
四、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出示自己搜集的圖片,相互交流近期家鄉的建筑有哪些?
基本部分:
提問:你知道有哪些新建筑?它們在哪個地方?叫什么?為什么要修建這些路、橋、樓?引導幼兒明白人們生活提高了、車多了、房子大了、空間小了,修這些路、橋、樓是為了方便大家的通行。
與幼兒一起欣賞兒歌《立交橋》后討論:為什么要修建立交橋?你見過哪些立交橋?在什么地方?
與幼兒一起說兒歌《立交橋》, 邊表演邊說。
請幼兒為家鄉設計新型立交橋,用積木拼搭立交橋。
結束部分:教師總結,講評幼兒表現。
五、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搜集的圖片布置“家鄉的新建筑”專題展。
橋教案 篇6
一、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二、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教材分析:
《家鄉的橋》是在《家鄉的橋和塔》的內容上分出的第一課時。教學重點放在認識橋的藝術特點并用繪畫的形式創作家鄉的橋。改動的理由是:在一課時中有橋又的塔的教學內容太多,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把教材內容分為橋和塔各1課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做到一課一得。本課在此基礎上首先以橋的知識的搶答游戲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確認學生課前預習的實效性。通過觀察、分析家鄉的橋,了解橋的藝術特點,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強烈的創作欲,并用繪畫的形式創作家鄉的橋,培養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課后的拓展,通過欣賞讓學生認識美術表現的多樣性。
四、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查找資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欣賞有關橋的美術作品,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認知目標:引導學生了解橋的結構和造型特點,了解、欣賞橋的造型美。
技能目標:啟發學生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家鄉的橋,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
五、教學重點:用自己喜歡的繪畫形式創作家鄉的橋。
六、教學難點:了解橋的結構、用途,感受橋的造型美。
七、學具準備
教師:有關橋的課件、紙、勾線筆。
學生:收集有關橋的圖片和資料、紙、喜歡的畫材。
八、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課前教師布置了用各種形式查找有關橋的資料,了解了有知橋的知識,這節課我們一起玩有關橋的知識的搶答游戲,看哪位同學課前預習最好,最快并正確的同學有獎勵。
2.出示搶答問題
(1)中國最古老的橋建于?第一座浮橋建在什么地方?
生:公元35年,建在長江。
(2)我國古代石拱橋的杰出代表是舉世聞名的河北省趙縣的什么橋?
生:趙州橋。
(3)中國人自行設計、制造、施工的第一座公路橋?
生:南京長江大橋。
(4)中國最長的橋?
生:江陰長江公路橋。
(5)世界上最長的橋?
生:日本明古海峽橋。
(6)我們的家鄉廈門也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橋,請說說?
生:跨海大橋、公園里的橋、各式各樣的天橋等。
(評析:課前引導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了解橋的有關知識。以搶答游戲的形式,確認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實效性,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二)發展階段
1.家鄉的橋很多,建在不同的位置,請小組討論以下兩個問題:
(1)它們的用途是什么?
生:美觀、實用的橋給我們居住的城市帶來了美。
(2)橋的形式多樣,請同學們注意觀察它們的共同之處?也就是說它們有什么相同點?不同之處?(師生討論,師出示課件)
相同點:生:橋梁由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以及橋梁防護建筑物組成。
不同點:生:橋梁的橋墩粗細的變化、護欄的變化、橋燈的變化、橋的裝飾的變化。
(評析:通過觀察、分析橋的圖片,讓學生自主探究,從中發現橋的用途和結構,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家鄉的橋真是太美了,想不想動手畫一畫?怎么畫?老師根據學生說,用線描的形式示范作畫過程。
(評析:示范起到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的作用。學生在在教師直觀的示范過程中明白將要采用的作畫步驟。)
3.欣賞學生創作的家鄉的橋的美術作品。(出示課件)
(評析:通過欣賞學生作品,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感受豐富多彩的學生作品,體驗美術作品的美。)
4.作業要求:用繪畫的形式創作家鄉的橋,橋畫好后可以根據畫面需要添畫背景。
(評析:通過創作,提高學生的美術實踐能力。)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三)評價階段
1.學生畫好的作品貼在黑板上相互欣賞。
2.師生評價作品時圍繞三點;(出示要求)
(1)是否表現家鄉的橋。
(2)橋的造型美嗎?添畫背景是否適合?
(3)構圖合理嗎?
(評析:通過作業展評的方式,引導學生自我評價,養成學習──評價──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通過評價,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通過師生、生生間的共同評價,發現作品的優秀之處和存在問題,有利于形成正確的認知能力。)
(四)拓展階級(出示課件)
1.一起來欣賞畫家用各種表現形式創作的橋。
2.除了畫橋,還可以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欣賞書中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橋。
(評析:通過欣賞各種表現橋的美術作品,拓展學生的眼界,認識美術表現的多樣性。)
3.隨著科學和時代的發展,橋的造型、用途也在不斷變化,你們想不想欣賞小朋友大膽想象創作出的非常有特色的未來的橋。
(評析:欣賞未來的橋的學生作品,促使學生新知識的生成,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橋教案 篇7
1.教學目的和要求Teachingaimsanddemands:
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單復數的概念,能夠用所學的單詞進行替換練習。學習新句型,復習已經學過的詞匯。
繼續學習相關音素,復習已經學過的詞匯。
2.交際用語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
Thisismyfriend,Tony.
It’sourfuntimetoday.
What’sinmyhat?
What’sonthetable?
Whocanmakeyourownchant?
Letmetry!
3.重點朗讀詞匯Keywordsandexpressions:
ahat,aturtle,atable,apig,afriend,aclock,afish,abaseball,abird,apen,apouch,Tony,fun,time.
【橋教案匯編7篇】相關文章:
【必備】橋教案模板匯編6篇03-13
實用的橋教案匯編9篇03-12
【精品】橋教案模板匯編10篇02-27
【必備】橋教案范文六篇03-12
【推薦】橋教案模板5篇02-14
實用的橋教案4篇02-09
關于橋教案匯總八篇02-09
橋教案范文集合五篇03-12
【必備】橋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3-09
【熱門】橋教案集合八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