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變廢為寶》教案模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變廢為寶》教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變廢為寶》教案1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事事都是父母包辦,動手能了較差,而且浪費的習慣很嚴重,從小就不知道節約,為此我設計了《變廢為寶》這一活動。我是以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為中心,通過不同的廢舊物品,啟發幼兒想象、組合、嘗試、體驗創新設計的樂趣。教材本身內容來源于生活,激發幼兒多留意、關注并觀察自己身邊的周圍事物。本活動由一次性紙杯、雞蛋殼、牙膏盒,鉛筆削等廢舊物品變成藝術品的過程中,不斷創新、大膽改良,使孩子感受到廢舊物品的用途和組合創新。在此基礎上注重了觀察能力、組合創新能力相互滲透和培養。同時讓孩子養成節約、不浪費資源,愛護環境的好習慣。孩子們在玩中做,在做中思,既提高了動手能力又發展了思維想象力。
我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孩子們常見的幾種物品,比如:雞蛋殼、鉛筆削;在孩子制作的程序上我也選擇了簡單的剪、貼、畫的方法,這樣孩子容易掌握,易于完成作品。
活動目標:
1.認識可回收利用的廢舊物品,培養幼兒的節約意識,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2.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學會自己改造廢舊物品。
3.使幼兒大膽發揮想象,嘗試創造新奇的藝術品。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收集家中的廢舊物品:牙膏盒、餅干盒、藥盒等紙盒(大小不一)、一次性紙杯(用過的)、雞蛋殼、鉛筆削。
2.剪刀、膠水、雙面膠、水彩筆、水粉顏料。
3.一些廢舊物品做的玩具、裝飾畫:娃娃(一次性紙杯做的)彩虹圖(雞蛋殼做的)跳舞的姑娘圖(鉛筆削做的),各種汽車(各種紙盒做的),高蹺(易拉罐做的)、飛盤(毛線和硬紙板做的)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變廢為寶的作品
教師帶領幼兒參觀作品,請幼兒細心觀察,注意作品的做法和材料。
2.討論作品
師:(1)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們看到了什么?
。2)這些作品跟我們平時見到的有什么不同?
(3)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么做的?
3.講解制作方法
。1)一一出示作品,將步驟演示一遍,讓幼兒邊看邊說。
。2)鼓勵幼兒發揮想象,用同樣的材料制作不一樣的作品。
。3)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讓幼兒欣賞,玩弄,了解廢舊物品的多種用途,并啟發幼兒由單一向多面發散思維,說出我們班利用廢舊物品制作的玩具,看誰說得多。
4.幼兒操作
請幼兒做一次小小設計師,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動手制作。比比誰的作品最別致。
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廢舊物品,通過畫、剪、粘貼、包裝等組合創新出新穎獨特的玩具和物品。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來回巡視指導,發現有不同做法的孩子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以便孩子完成作品。對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鼓勵他們選擇簡單易做的材料完成作品,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做的認真,學的開心。
5.作品展示
將幼兒的作品放在展示區,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和別人的作品,享受成功的.喜悅。讓幼兒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學習交流、分享心得。
活動延伸: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培養幼兒在生活中注意節約的精神,讓幼兒學會廢物利用,讓幼兒在生活中收集一些平凡的廢舊物變成生活中有用的物品,成為一個勤學善思、心靈巧手的好孩子。
小百科:寶,漢語常用字,讀作bǎo,最早見于甲骨文,本義是指珍貴的東西。
美術《變廢為寶》教案2
一、活動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活動,使學生了解垃圾的危害。
2、通過欣賞廢物巧利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孩子們通過動手折籃子的活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ǘ┻^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2、讓學生觀察周圍環境,說出環境的變化,并了解當今社會人們是如何處理垃圾的。
。ㄈ┣楦、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垃圾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重難點:
了解垃圾的危害、籃子的編折。
三、活動準備
1、學生對垃圾的分類進行調查。
2、學生對垃圾的危害進行整理,查找。
3、廢舊報紙
四、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漸入新知
教師分別向學生出示一組環境優美的圖片,一組環境被嚴重污染了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二)、探討主題,變廢為寶
1、師:你們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垃圾?(說說自己的小調查)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將垃圾分成三類:
一、有機垃圾:又稱濕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廢棄物。包括:瓜果皮、蔬菜皮、變質食品、剩飯菜等。
二、無機垃圾:又稱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廢棄物。包括:廢紙、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織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稱危險廢棄物。包括:廢電池、過期藥品、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等。
2、了解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危害
師:那么,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我們通過上網了解到,垃圾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的危害主要有:
第一、占地過多,同時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如塑料100—200年。
第二、污染空氣。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第三、污染水體。水面上漂著的塑料瓶和飯盒,樹枝上掛著的塑料袋、面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死亡。
第四、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造成重大損失。
3、認知沖突
師:看來啊,垃圾對我們人類的危害還真不少呢。那有什么辦法減少危害呢?(揭示課題:變廢為寶——廢物巧利用)
那我們如何變廢為寶呢?我們可以做點什么呢?(兩種途徑,課件展示)
(三)、欣賞借鑒,觀察學習
出示變廢為寶的圖片,感受他人的智慧的同時,接受變廢為寶的理念。(課件展示)
。ㄋ模﹦邮植僮,集體評價
那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試試,我們也來個廢物巧利用呢?請看視頻《廢舊報紙折籃子》。同學們做。
隨機評價幾個同學的作品。
。ㄎ澹、收獲總結,拓展作業。
今天你又有哪些收獲呢?今天放學后跟家長一起做一個由廢舊品做的小物件,咱們比一比哪個家庭做得好!
下課!
美術《變廢為寶》教案3
課題:變廢為寶
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材料。
2.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材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制作,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評價建議
1.是否在課前仔細觀察了物體的顏色,外形收集了相關廢舊材料。
2.能否合理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組合和創造,制作立體造型。
3.能否體會到變廢為寶和保護環境的樂趣。
4.能否在活動結束后進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在美術教學在如何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物的研究。
6.如何合理運用各種材料開發新的教學內容的研究。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
施教時間:11月15日——11月16日
活動一:
1.啟發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并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
活動二:
引導學生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材料可以將它表現出來,并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范幾種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學生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現法。
活動三: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分發揮身邊廢舊材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創造,制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學生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制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學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環境的衛生來整潔。
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來表現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材料變廢為寶。
札記:我向學生們展示了歷屆學生們用廢舊材料制作的工藝品,孩子們看得目瞪口呆。我告訴他們這也是三年級的同學做的,只要肯動腦,你們會做出更好的。受到了鼓勵,孩子設計的思路非常廣,效果圖畫得很好。我很慶幸自己積攢了這么多的學生作品,這些積累工作永遠有效。
第二節
施教時間:11月17日——11月20日
活動一:
。ǔ鍪痉独
l同學們,這件工藝品漂亮嗎?(漂亮)
l這件工藝品表現的是什么形象?(人物)
l你們能不能看出這件工藝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可讓學生用手摸一摸]
[學生小結]
那么,這些材料是從哪里來得呢?[學生自由猜]
小結:這么精美的工藝品都是用一些廢棄物做成的。
活動二:
1.材料展示:
在平日的生活中很多物品用舊之后都會被我們丟棄掉,你能舉例來說一說嗎?[學生交流]
你今天都帶來了哪些廢舊物品?[學生展示]
2.分析:
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廢棄物都是什么形狀?都有哪些顏色?[分析造型與色彩]
3.構思練習
[討論形象的組合與材料的選擇]
出示幾樣大小不同的廢棄物,請學生進行聯想并把自己的想法畫一個簡單的草圖。
交流構思情況,并提出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的感想]
[出示形象]
誰來幫老師設計一下,這個形象的每一步我都該選擇哪些材料最合適?[學生交流并可以動手來試一試][鼓勵學生大膽去研究、試驗]
4.制作步驟
通過剛才的交流你是否也能將自己手中的廢棄物來設計一下使其變廢為寶呢?
我們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去進行制作呢?請同學們分組交流拿出制作方案來。
請學生進行小結。
5.欣賞
課本中就有許多運用廢舊材料進行制作的工藝品,請大家來欣賞一下,看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小結:我認為在這些工藝品中一些小的裝飾運用的十分巧妙,真實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都可以運用什么材料來做小的裝飾呢?[學生交流]
活動三:
我要開一個工藝品商店,我這個工藝品商店出售的可不是一般的工藝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用廢棄物來制作而成的。而你們就是這些作品的設計師,好,就請大家快動手吧。
l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幾個人完成一件作品。
能力弱的同學可以進行臨摹制作,也可以制作的形象簡單。
[放音樂]
小結:
今天是我們工藝品商店開業的日子,請大家來當顧客選擇你最喜歡的工藝品。[評析]
札記:
評價時我說:“如果不知道我真不相信這些工藝品是利用廢棄物制作而成的,由此可見每一樣東西只要我們能留意加以精心的設計就能將其變廢為寶。”這句有些夸大事實的話學生卻很愛聽,因為老師肯定了他們的努力。所以說,有時教師的一句話,可能成為促進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催化劑,也可能成為毀滅劑。
美術《變廢為寶》教案4
教學目標
1.引導同學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并在此基礎上搜集各種廢舊資料。
2.引導同學發揮想象力,將各種廢舊資料加工成各種物品。
3.通過制作,培養同學的發明精神和維護環境的意識。
課時1—2課時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啟發同學觀察身邊的事物,并能對各種物體的外形,顏色等特征進行簡單的描述。
2.師生一起收集各種廢舊資料,如舊掛歷,易拉罐,吸管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引導同學在上節課的基礎上,更仔細地觀察各種物體,根據其外形,顏色等,討論用那些廢舊資料可以將它表示出來,并使其具有立體感。
可適當分析幾種物體的立體造型,示范幾種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撐等,教師還可通過半立體的圓等較特殊的立體造型,讓同學領會多種立體造型表示法。
2.發展階段
“奇思妙想階段”,啟發深長在現有事物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打破物體的原有形態,充沛發揮身邊廢舊資料的作用,進行組合或發明,制作一伯立體的工藝品。
“情感升華階段”,引導同學懂得利用身邊的廢舊資料發揮自身的創新意識,制作出立體的工藝品來美化身邊的環境,是一個一舉兩得的環保好方法。
3.收拾與整理
作業完成后,應督促同學收拾工具和資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資料,再整理桌面,堅持教室環境的衛生來整潔。
三、課后拓展
1.我們是否可以用更多的資料的方法來表示各種物體的立體造型。
2.在生活在,我們應仔細觀察,將各種廢舊資料變廢為寶。
【美術《變廢為寶》教案模板】相關文章:
變廢為寶作文12-20
小班美術教案模板5篇02-28
大班美術教案模板6篇02-28
【精品】大班美術教案模板六篇03-05
中班美術教案模板集錦8篇03-05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九篇02-27
有關美術教案模板合集6篇02-27
【精選】美術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2-27
關于小學美術教案模板6篇02-22
【推薦】美術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