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時間:2021-05-12 13:07:11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5頁,有余數除法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進一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熟練有余數除法算式得讀法。體會算法的多樣化,培養、解決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進一步體會有余數除法的意義,熟練有余數除法算式得讀法。

  教學準備:

  電腦、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通過學習,我們認識有余數除法,這節課,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學的最好,題做的又對又快。

  二、課堂練習。

  328=146=45-5=

  29=39=345=

  (學生獨立完成,看誰做的又對又快,同位互相說說做題理由,重點說說有余數的除法做法)

  三、鞏固練習。

  1、老師創設情境,讓小組同學擺出自己的學具:鉛筆數、橡皮數;再數數小組的人數;把這些學習用品平均分,每個人應分多少?

  (小組同學互相說說,再指名回答)

  強調:平均分成幾分有剩余的情況。

  2、分組練習

  引導學生4人一組(一名學生出題,其他學生計算,說說自己的計算方法)

  3、完成自主練習。

  出示第1題。

  練習時先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說說自己的算法。

  (集體評議時,要關注個別學生)

  出示第3題

  學生認真看圖后,討論

  三種杯子各能裝滿幾盒?各剩幾個?

  集體評議時強調有余數除法。

  出示第5題

  讓學生親自動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說說,13個易拉罐可以搭幾輛小車?集體交流,并說說自己是怎樣做的。

  出示第6題

  學生看圖后想一想

  每種工具都平均分給9個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還能題什么問題?

  聰明小屋

  (找規律的題目)練習時,先讓學生看懂圖意,積極動腦尋找不同的規律。

  練習時先讓學生認真觀察,說說題目的意思,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探索。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的學習,你們表現的非常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能把所學知識用到實際中。課后把今天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聽。

  五、作業設計

  進一步認識有余數除法;把學到的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考考你。

  板書設計:

  有余數的除法

  三種杯子各能裝滿幾盒?各剩幾個?

  144=3(盒)2(個)166=2(盒)4(個)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2

  教學目標:

  1、在平均分若干物體的活動中認識余數,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能根據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況寫出除法算式,正確表達商和余數,正確讀出有余數的除法算式。

  3、通過操作、思維、語言的有機結合,培養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難點:

  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教學用具:

  小棒

  教學過程:

  一、先學探究:

  談話:開學第一天,老師就準備了10枝新鉛筆來考考小朋友們,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提出問題:這10枝鉛筆我要分給大家。可是,怎樣分才合理呢?

  (1)學生自由發表意見,引導學生統一認識:每人分得同樣多。

  (2)談話:每人分得同樣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

  幾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給幾人呢?……我們來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鉛筆,小組合作)

  每人分幾枝分給幾人還剩幾枝

  指導操作。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呢?請一組上臺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問: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后有沒有分完?在表格中板書結果。

  自主活動。談話: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別分給幾個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況記錄下來嗎?

  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說一說:

  ①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填寫表格,確認結果。

  ②談話:觀察分法,把它們分類,并說說怎么想的?

  ③小結:10枝鉛筆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正好分完,另一種是分后還有剩余。出示表格:表(1)表(2)

  每人分幾枝分給幾人還剩幾枝每人分幾枝分給幾人還剩幾枝

  (3)寫算式:

  ①觀察表(1)

  提問:10枝鉛筆每人分2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2=5(人)

  10枝鉛筆每人分5枝,可以分給幾人?分完了嗎?怎樣列式計算?

  板書:10÷5=2(人)

  提問:你能說出這兩個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嗎?

  ②觀察表(2)

  談話:10枝鉛筆每人分3枝,可以分給幾人?有什么方法計算?(板書:10÷3)可以分給幾個人?分完了嗎?還剩幾枝?這1枝還能分嗎?

  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們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圓點,把它記錄下來!

  ③認識余數。在除法算式里,每個數都有自己的名稱,在10÷3=3……1中,10、3、3分別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書。

  反饋交流,全班齊讀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④觀察比較:

  10÷5=2、10÷3=3……1兩道算式,引導學生再次認識到:在日常生活中分東西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全部分完,另一種分后有剩余,但不夠再分。

  (4)談話: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結果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學生獨立在書上填一填。

  反饋交流:10÷4=2(人)……2(枝)10÷6=1(人)……4(枝)

  (5)概括提煉: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平均分的結果可以用有余數的除法表示?余數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規律。

  出示例2,用4根小棒擺1個正方形,8根小棒擺2個正方形。像這樣用12、13、14、15、16根小棒擺正方形,結果會怎樣?

  先擺一擺,再填寫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1)談話:請同學們觀察13÷4、14÷4……的余數與除數,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余數要比除數小?

  如果余數和除數相等,或者余數比除數大了,說明了什么?

  小結:請記住,計算有余數除法,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2)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數是6,余數可能是幾?如果余數是3,除數最小是幾?

  三、反饋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1題:讓學生各自用小棒擺一擺、填一填、算一算,再通過交流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有余數除法求商的思考過程。

  2、第2題:先讓學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導學生比較兩道題目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

  3、第3題:先讓學生按照題目讀一讀,再說說每題的商和余數各是什么?

  4、第4題:先把題目的要求讀一讀,然后同桌互說,再指名說一說。

  四、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2、生活中還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數的情況?課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數的除法說一說,說父母聽。

  五、課堂作業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3

  教材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表內除法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注重結合具體的情境,將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內容置于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強對有余數的除法的認識。

  學情分析:

  有余數的除法是以表內除法知識作為基礎來進行學習的,學生雖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和經驗,但是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數學思考過程。

  教學目標:

  1.通過設計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

  2.通過自主探究,明確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3.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

  教學重點:

  理解余數及有余數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現余數和除數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約3分鐘)

  今天的草莓特別新鮮,我買了一些準備分給大家。你認為怎樣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1.6個草莓,每人分2個,可以分給幾人?誰來分一分?

  2.怎樣列算式?

  3.如果不是6個草莓,而是7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誰來分一分?怎樣列式?

  4.7個草莓,每人分2個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給3人,這余下的'1個又不夠再分給一人,剩下的這個數在數學上就叫余數,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數。

  5.帶有余數,我們就叫它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就是《有余數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如果每人分4個草莓,8個草莓,9個草莓?10個草莓?11個草莓?12個草莓?分別可以分給幾人?你們會分嗎?有沒有信心?好,現在咱們就拿起手中的學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動手分。

  3.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講評。

  4.你能將下面5個算式分類嗎?

  84=2(人)

  94=2(人)1(個)

  104=2(人)2(個)

  124=3(人)

  114=2(人)3(個)

  5.觀察每道題的余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么?

  四、精講點撥

  (約8分鐘)

  1.為了分清余數和商,我們要在余數和商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除法。

  2.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五、測評總結(約12分鐘)

  1.達標練習

  (1)完成課后做一做。

  學生嘗試解答,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最后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2)練習十四第1題。

  (3)()6=5()

  2.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3.作業布置

  練習十四第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有余數的除法

  沒有余數有余數

  62=3(人)72=3(人)1(個)

  陳婭《認識有余數的除法》教案

  余數

  讀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人)94=2(人)1(個)

  124=3(人)104=2(人)2(個)

  114=2(人)3(個)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頁例5、課堂活動1、2題及第102頁練習十四2~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有余數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培養學生初步的試商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探究余數必須小于除數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324637549

  (2)把7朵花平均分給3個小朋友,每人分得幾朵?還剩幾朵?比較一下這道題與上面的3道題有什么不同。

  (3)揭示課題:像第2題這樣的除法叫有余數除法,今天我們繼續探究有余數的除法。(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示例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同學的豎式有哪些不同?

  學生思考后,回答。

  教師:這兩個同學的豎式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豎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還余8個沒分;第二個豎式表示把5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8,還余2個沒分。

  議一議:哪一位同學的計算是正確的,為什么?

  學生思考后,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并匯報:第一個豎式,余數是8,比除數6大,還可以再分,把8平均分成6份,每份還能再分1個;第二個豎式,余數是2,比除數6小,把2平均分成6份,每份分不到1個了。所以第二個豎式得到的商是正確的。

  教師:你是根據什么來判斷余數能不能再分的?

  引導學生思考,得出:余數比除數大,還可以再分;余數比除數小,不能再分。

  小結:在計算有余數除法時,余數必須小于除數。

  2、自主練習

  做試一試的題,指名板演,全班評價。

  三、課堂活動

  1、完成課堂活動第1題

  先引導學生理解:最大能填幾是什么意思?

  學生獨立完成后,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初步體驗試商過程。

  2、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

  先觀察豎式,引導學生比較題目中余數與除數的大小,找出錯誤原因,再改正。

  四、鞏固練習

  1、練習十四第2題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練習十四第3題

  ①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練習本上。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格式。

  ②檢查計算結果,集體訂正。

  3、練習十四第4題

  ①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②找做題速度快的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經驗。

【二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教案最新模板02-23

二年級下冊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12

有余數除法的應用說課稿11-05

三年級數學《有余數的除法》說課稿11-04

有余數的除法課后教學反思(通用9篇)12-28

聾校五年級數學說課稿 有余數的除法11-04

二年級下冊《有余數的除法》教學反思范文(通用5篇)05-06

二年級上冊數學除法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4

實用的分數除法教案三篇02-21

口算除法小學數學課件05-07

人人狠狠综合99综合久久,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中文,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人人澡欧美一区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亚洲第一区视频 | 五码三级级精品国产宾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亚洲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