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喝水》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烏鴉喝水》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鴉喝水》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辦、法"兩個字。
2、初讀課文,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讀準課文的字音,讀通句子。
教 具:烏鴉的圖片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公開課教案:
一、激趣,講故事導入
1、師: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只可愛的小鳥,(出示烏鴉的圖片)你們誰認識它?(生答:烏鴉)
師:對,這只可愛的小鳥的名字就叫"烏鴉"。
2、師:大家在看看老師黑板上的這兩個字,有人認識嗎?(大屏幕出示"烏鴉")會讀的同學把這兩個字讀給大家聽。能不能把這兩個字教給其他同學認識。(會讀同學領著全體同學讀)
3、識記生字:我們大家都認識了這兩個字,能不能想方法記住他們。記字(指名說)
(熟字加偏旁:大屏幕出示:鳥――烏牙+鳥=鴉)
4、誰能很有禮貌的跟烏鴉朋友打個招呼?
5、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關于這只可愛的小烏鴉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烏鴉喝水》,(板書:烏鴉喝水)現在老師就請我的電腦朋友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播放動畫)
6、你覺得故事怎么樣?你還想聽嗎?可是故事已經將完了。不過沒關系老師告訴你們這個小故事就是語文書上的第十九課的內容。只要你把這篇課文讀懂了,學好了,你也能向我的電腦朋友一樣,把這個故事將給大家聽。
二、初讀課文,識字
1、自讀課文,學生讀課文老師提要求:
(1)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問問你的同桌或小組同學。
(2)讀通句子,感覺不連貫的地方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2、指名讀。
師:你們讀的可真認真,誰愿意到前邊來當一回小老師給大家讀一讀。(生)這么多同學愿意讀啊!老師想多給同學們幾次機會,你們覺得怎么讀比較合理呢?(分自然段讀)
(生讀)適當的評價
3、識字
師:細心的同學你發現屏幕上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字的顏色不一樣,不同顏色的字是生字)
學生讀字(把這些字讀給你的小組同學聽一聽)
讀詞(大屏幕出示這些字所在的詞:烏鴉喝水口渴瓶子方法漸漸)
小組合作:一起想方法記住這些字。
匯報:(1)去掉音節讀課文
(2)換語境讀課文。
4、寫字
⑴、出示生字,學生觀察。提出問題:它們都是什么結構的字,怎樣才干把他們寫好,應該怎樣寫,每一筆占什么位置。
⑵、書空
⑶、師范寫,學生邊寫邊說筆畫名稱
⑷、學生練寫
三、再讀課文
師:沒有了生字朋友做障礙,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把課文讀的更好的。
1、現在老師想讓你們再課文讀一讀。在讀課文之前老師想問一問大家,我們這一次讀課文除了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之外還應該怎么讀呢?(生答:讀出感情)(自由讀)
2、覺自身讀的怎么樣了?是按你們自身說的要求那樣做了嗎?
3、小組分自然段競賽讀一讀。
4、學生評一評,哪組讀的最好,好在哪?
5、再讀課文,依照讀好的小組那樣讀
四、總結
《烏鴉喝水》教案 篇2
【簡介】
《烏鴉喝水》是“手和腦”單元的一篇課文,主要培養學生做事要善于動手和動腦,因為這樣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針對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開動腦筋想辦法。
【學習者分析】
1、六、七歲孩子的思維還僅僅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但是他們的想象力還是很豐富的,在這個時期如果注意給學生創造一定的條件,對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是非常有力的,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表現。
2、通過前一段的教學,學生初步具備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懂得在小組里發表自己的意見,并互相幫助解決問題,但是小組合作時組里發言的同學比較集中,只有那么一兩個同學經常發言,而有的同學在組里卻不愛說話,小組里出現一言堂的現象。
【教學、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學習,使學生學會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
【教學媒體】
課件“銜”的演示,以幫助學生直觀理解難懂的詞語。
實驗用品:瓶子,小石子。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適合的,細長的瓶子,(可以是可樂瓶等和小石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學生活動教師活動教學理念交流課外知識,導入學習1、通過觀察,說說小烏鴉的樣子。
2、朗讀課題。1、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說說小烏鴉的樣子。尤其是突出烏鴉的嘴長,但根部卻有一些粗這一特點。
2、板書課題。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應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初讀課文,讀準字音1、自己借助拼音讀準生字,也可以通過問別人來解決困難。
2、小組內讀課文。
(可以先在小組內分工,每人讀一段,再開始朗讀,朗讀時注意互相糾正讀音。)
3、全班朗讀。
4、評價同學朗讀情況。(標準:是否準確)1、指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讀音。
2、巡視小組朗讀情況。
3、組織好學生評價朗讀。
教師重點指導:
①“口渴”的“渴”和“喝水”的“喝”要注意讀正確。
②“想了一想”一詞要連讀。
③指導同學按“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銜起來,放到瓶子里。”的停頓讀好這句話。1、拼音教學與識字教學相結合,利用拼音讀課文。
2、評價能力的培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自己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可以用一句話來說,也可以把全篇文章內容用自己的話講一講。)1、指導學生想想課文講了什么事?
2、指導學生可詳細或簡略說。培養學生感受課文內容的能力。質疑,深入體會文章內容1、自己讀課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畫上“?”。
2、小組交流問題,對于較容易的問題同組就可以解答,仍然不懂的.可以提出來。
3、全班討論,提出問題。(可以分別就課文內容和課文中不明白的詞語提出問題。)
4、同學探究問題。
⑴先找到可以解答問題的段落,再讀一讀,講一講。
⑵小組合作解決難點。
①先自己準備好實驗用品,并說一說用的是什么樣的瓶子。
②小組分工好后,做實驗,并注意觀察瓶子里水的變化。
5、理解課文后,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要讀出“烏鴉著急”和“烏鴉高興”的語氣。1、引導孩子說一說讀了課文有哪些問題。
2、對于詞語方面的問題及時解決。像“許多、到處”可讓學生聯系實際去體會。
“銜”字通過讓學生看課件,直觀感受,加以體會。
3、對于學生提出文章內容方面的問題,可以組織同學小組合作學習來解決。
4、組織學生做實驗來突破“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這一難點。
⑴讓孩子拿出帶來的實驗用品,看看是否符合課文中的要求。
⑵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關注孩子們做實驗過程中的問題,如學生是否一個一個放石子。學生是否觀察瓶子里水的變化。
5、指導學生理解后有感情朗讀課文。
1、培養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2、培養學生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3、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在閱讀時的個體差異。
4、擴展學生的自然學科知識,加強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
發散思維1、學生想象,找出更多的辦法。
2、分析這些辦法的可行性,選出最佳辦法。
3、體會小烏鴉非常聰明。1、為學生創設情境,你是小烏鴉,你會怎么解決問題呢?
2、思想陶冶,讓學生以愛動腦,勤思考為榮。
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切實可行的辦法。
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烏鴉喝水》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可、石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悟烏鴉急著找水喝———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著水了這一系列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句子。
4、明白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烏、鴉等9個生字,會寫可、石、辦3個生字。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朗讀感悟第一自然段,讀出烏鴉四處找水喝的辛苦和焦急的語氣。
3、有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認真思考的能力。
重點:識字,寫字,
難點:整體感知內容,朗讀感悟第一自然段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烏鴉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出示烏鴉圖片,這是什么?
板書:烏鴉(師生唱筆畫書空)
2、談話:同學們想知道有關烏鴉的故事嗎?(生:想)
老師給同學們講一個烏鴉反哺的故事吧,聽完后請同學們說一說這是一只怎樣的烏鴉?(一只孝順、孝敬老人的烏鴉)
(老烏鴉把小烏鴉養大后會脫毛而不能飛行,此時小烏鴉會到處覓食喂養老烏鴉,直到它重新長出羽毛。當烏鴉母親年老體衰,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小烏鴉便將覓來的食物嘴對嘴喂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并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的故事。)
3、今天我們學得課文也是寫烏鴉的,想知道課文里的烏鴉又是一只怎樣的烏鴉嗎?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烏鴉喝水的故事吧!
板書:喝水(講解:喝是口字旁,跟嘴巴有關。書空喝字)
4、齊讀課題:烏鴉喝水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找到要求會認的生字圈一圈,并用橫線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一讀。
2、你聽我讀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指名說一說:生字發音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指名讀、齊讀)
5、識記生字:
A、我會認中有兩個字長得很像,誰先最早找到它們?(喝、渴
它們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怎樣記住它們?(看偏旁,想意思)
B、應用比較的方法:兩個字長得很像,可以用比較的方法來學習,那么課文中還有哪些生字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學習?
如:右———石辦———為烏———鳥
C、猜字謎識記生字:
瓦片層層并一起(瓶)
水車千斤重(漸)
三、初讀感知課文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你知道了什么?(烏鴉口渴四處找水喝,找到一個有水的瓶子卻又喝不到水。)
2、齊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你讀懂了什么?(烏鴉想出了辦法,把小石子一個一個放進瓶子里,終于喝到水了。)
四、細讀第一自然段
1、圖文結合齊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烏鴉口渴了,特別想喝水?(到處)
A、到處是什么意思?(四處、處處)
B、現象說話:烏鴉到處找水喝,它可能到過哪些地方,它的心情是怎樣的?(假如你就是那只烏鴉)
4人小組討論
派代表匯報
C、重點指導讀到處兩字(突出四處找水喝的辛苦和焦急的心情)
D、齊讀第一句話
2、指名讀第二句話(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
A、想一想: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么讀?
(適當引導:烏鴉到處找水喝,終于看見一個瓶子里有水,它的心情會如何?
B、齊讀第二句話
3、齊讀第三、四句話
A思考:烏鴉喝不著水,知道為什么嗎?你從哪兒知道的?勾畫出句子。
B、瓶子里有水可烏鴉卻喝不到,它的心情會怎樣呢?
C、這句話該怎么來讀呢?
指導讀好怎么辦呢中的辦字(體會烏鴉有水喝不到的失望、著急的心情)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五、生字指導
1、認讀可、石、辦3個生字,并口頭組詞
2、觀察生字各部件在田字格中位置,說說應注意的筆畫
3、師范寫,生唱筆畫書空
4、生描紅,練習書寫各一個
六、作業布置
1、讀課文并把故事說給家長聽。
2、想一想:如果瓶子旁邊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
《烏鴉喝水》教案 篇4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4個詞語,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鼓勵學生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設法解決。
二、教學重點:
1、重點:讀準翹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準確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處、升高"的意思。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難點:提示生字音、形、義的聯系,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三、課前準備:
1、一幅畫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塊和草葉的背景圖及一只頭可以活動的烏鴉(可用破硬紙板做)。有條件的可準備一個與插圖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裝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別抄錄4段課文的4塊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讓學生留意觀察或做一做:一只裝滿白開水或飲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會怎么樣?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形象揭題,學習生字。
1、出示“烏鴉”圖(板書:烏鴉)。
2、烏鴉雖然全身烏黑,長得不好看,可是很愛動腦筋。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烏鴉的課文(板書:喝水),注意看老師寫“喝”字,想一想:“喝”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全文。要求學生端正地拿書,專心看書,認真聽讀。
2、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詞兒連續,句子不讀破。讀完后給課文第一段標上序號。
(三)以讀為主,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烏鴉為什么要喝水呢?誰來讀一段?(出示課文第一段)
(2)“渴”是個生字,再讀兩遍。想一想,“渴”為什么是“氵”?
(3)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點撥:一個人淌了很多汗,太陽又火辣辣地照著,感覺很渴。想想看,“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會是什么樣呢?誰愿意表演給大家看看?
(4)烏鴉跑了許多地方去找水,真著爭啊,誰愿意再讀讀第一段?注意“找”是翹舌音,全班多讀兩遍。
(5)他讀出了烏鴉著急的樣子,全班讀一讀。
2、學習第二段。
(1)這時,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興啊!誰來讀一讀這句?“瓶”是后鼻音,再讀一讀。(出示第二段課文)
(2)“看”是生字,再讀幾遍。我們有時為了看清遠處的東西,會這樣做:(老師手搭涼蓬做出遠望動作),所以這個生字可以用什么好辦法記呢?
(3)烏鴉看見一個瓶子里有水,可是,烏鴉喝不著水,這是什么原因呢?誰業讀第二句?
(4)學生觀察插圖或實物,想象或演示烏鴉把嘴伸進瓶口喝不著水的情景。烏鴉多著急啊,誰再來讀這句?
(5)誰來讀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讀音,多讀幾遍。
3、學習第三段、第四段。
(1)請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三、四段課文,想一想,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
(2)請學生個別朗讀三、四段課文。(出示三、四段課文)
(3)教師引讀:烏鴉想出的辦法是_學生接讀第四段。
(4)烏鴉把小石子怎么放進瓶子里的?誰來演給大家看看?學習“放”,啟發學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導學生觀察:隨著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學習“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烏鴉喝著水的情景。烏鴉多高興啊,請學生讀最后一句。
(四)朗讀課文,鞏固生字。
1、個別讀,齊讀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3、描一描生字,記一記“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課后練習2里4個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進行思維擴展訓練。
1、開展朗讀競賽,朗讀全文。
2、假如你是這只小烏鴉,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喝到嗎?鼓勵暢所欲言。
(二)復習,完成課后練習,適當補充拓展練習。
1、繼續完成課后練習2。
2、完成課后練習3。先自由讀詞語,再指名讀,最后抄寫。
3、用“找、看、放、升、高”進行擴詞練習。教師在黑板上記下同學們說的詞。最后挑幾個詞讓學生抄下來。
(三)說話訓練
請同學用自己的話把《烏鴉喝水》的故事講一講。
《烏鴉喝水》教案 篇5
【內容簡析】
本課主要講了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見到一只瓶子里有水,可由于水少喝不到,它動腦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把小石子放進瓶子里,瓶里的水漸漸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
【設計理念】
采取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教師進行積極的評價,及時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輕松的課堂氛圍和自由的想象空間,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嘗試解決而不能解決的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烏、處、怎”等十二個生字,會寫“升、辦、可、里、多”五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課文。難點:從句子中體會烏鴉的好辦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質疑
1.(出示玩具“烏鴉”。)看,誰認識這只鳥呢?(板書:烏鴉。)誰認識這個詞?認讀“烏鴉”一詞。
2.揭題讀題《烏鴉喝水》,教學“喝”。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問烏鴉嗎?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字想辦法解決。
2.聽課文錄音帶或老師范讀,邊聽邊標出生字詞。
3.借助拼音自己讀,同桌互讀生字詞,看誰讀得準。
4.小組合作讀,要求讀的時候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讀后互評:他們讀得怎么樣?
5.自由讀課文,標出課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
6.愿意讀給大家聽的同學站起來朗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他們朗讀的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哪些地方你能超過他們?
7.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8.識記生字,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三、總結課文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要提出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讀出語氣。
2.你最喜歡讀哪一段?請你反復地把這段讀好,并想一想,你讀了這段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3.檢查點撥。
(1)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烏鴉特別想喝水?
理解“到處”——表演、體會(會怎么想、怎么說)——指導朗讀第一句。
(2)聯系上下文,理解“喝不到水”的原因。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3)做實驗,理解“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同時理解“漸漸”等詞語。
(4)指導朗讀,抓住“一顆一顆”“漸漸”等詞語,體會烏鴉喝到水時的心情。
4.拓展思維。
(1)除了小石子,還能用什么也能使瓶子里的水升高?
(2)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么辦呢?
三、回歸整體,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也可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比賽,促進朗讀水平的提高。)
2.總結全文。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的故事簡要說出來?
3.你喜歡這只烏鴉嗎?用一句話夸夸它。
四、指導背誦
五、表演課本劇
六、鞏固生字詞
1.認讀生字卡片。(形式要多樣,要生動活潑,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選卡片填空。
七、指導書寫
先讓學生觀察“升、辦、可、里、多”這幾個字的筆順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示范,最后讓學生練習寫。
《烏鴉喝水》教案 篇6
《烏鴉喝水》這篇課文以“喝水”為線索,采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烏鴉機靈智慧的形象,說明做任何事情,只要動腦筋想辦法,就能獲得成功。課文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所配圖畫,色彩鮮明,生動形象
1.圖畫作者采用寫意畫法,把難看的烏鴉描繪成頭大目明的樣子,以突出烏鴉聰明可愛的形象,使學生看到圖畫就喜歡閱讀課文。也為學生理解課文描寫烏鴉善于動腦筋想辦法作了形象的揭示。
2.所配彩圖把文章的線索勾畫得非常清晰。烏鴉喝不到水(水少瓶口小),烏鴉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往瓶子里放石子),水位上升。烏鴉喝到水了。三幅圖畫展示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
二、故事簡單,含義深刻
這篇文章是利用一個自然現象來說明一個道理。烏鴉喝水時遇到困難,作者賦予它以人的思維:瓶里水少,瓶口又小,這是無法改變的,但水位的高底是可以改變的。于是烏鴉在瓶中放石子使水位升高。通過這個故事使讀者受到啟迪,悟出道理:“只要開初腦筋想辦法,就能克服困難。”
三、語言簡潔,結構嚴謹
文章開始作者用“到處”說明小烏鴉口渴的程度及找水的焦急心情;第二段用“看見”、“可是”說明喝不到水的原因;第三段重復使用“看見”,說明小烏鴉善于觀察,交代解決問題的依據;第四段用“放”、“漸漸”印證“辦法”可行。
教學本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從圖入手,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按圖的順序提出問題:
圖上畫的是誰?它想做什么?烏鴉為什么喝不到水?
烏鴉想出了一個什么辦法?
烏鴉怎樣喝到了水?讓學生初步了解“烏鴉找到水但喝不到→想辦法,放石子→石子多,水升高→喝到了水”這一故事梗概。
2.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課又是如何描述圖畫內容的。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細讀課文。
解詞析句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要讓學生逐段細讀課文,理解字詞含意。可圍繞以下問題進行教學。
1.烏鴉怎么找水喝?(到處)“到處”是什么意思?(可讓學生做這里找找那里找找的動作,既讓學生理解”到處找”就是找了很多地方,又體會到水很不容易找到。)
區分“到處”、“處處”
選詞填空:①公園里( )盛開鮮花。
【《烏鴉喝水》教案匯總6篇】相關文章:
《烏鴉喝水》教案模板集合7篇02-10
關于《烏鴉喝水》教案合集五篇02-10
關于《烏鴉喝水》教案合集八篇02-07
有關《烏鴉喝水》教案模板10篇02-03
精選《烏鴉喝水》教案合集8篇02-02
實用的《烏鴉喝水》教案四篇02-09
關于《烏鴉喝水》教案合集10篇01-22
有關《烏鴉喝水》教案合集八篇01-17
《烏鴉喝水》教學反思12-26
烏鴉喝水的教學課件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