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_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琥珀》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_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發現過程及科學價值等有關知識。
3.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琥珀的形成、被發現過程及科學價值等有關知識。
2.閱讀時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試著解決。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回顧提問:經過上學期的提問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這一單元,我們將繼續學習關于提問的遷移運用。
2.(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琥珀嗎?你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它嗎?它是怎樣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問題
(一)默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記錄自己的問題。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疑難點。
1.如果是讀音方面的問題,順勢個別指導。
2.如果發現好的問題,應及時給予肯定,并啟發其他同學。
預設:(1)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這塊琥珀是什么樣的?
(2)課文按先后順序都寫了哪些內容?哪方面內容是作者想象的?哪方面內容是對琥珀的真實描繪?
(二)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同桌互相讀,并互相糾正。全班齊讀。
2.理解詞語。(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點撥:重點理解“推測”一詞,可以讓學生先查字典,找到其正確的解釋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然后和它的近義詞“猜測”進行比較。
(三)小組討論,交流問題答案。
1.自由朗讀課文,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集體交流。(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琥珀的發現過程→琥珀的形態)
三、指導書寫
1.師出示會寫字,生根據字的結構進行討論后,全班交流。
2.師范寫:餐、辣、滲。生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引導學生快速默讀全文,回顧課文內容。
2.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解決了大家提出的部分問題,這節課,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看看還能發現什么問題。
(1)組內交流,整理問題。先在組內交流自己的問題,劃去相同或相似的問題。組內解決不了的或發現的新問題,記錄在小組問題清單上。
(2)匯總問題,形成小組問題清單。
預設:作者想象的'依據是什么?要形成這樣的琥珀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二、精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默讀形成過程部分思考上述兩個問題。(點擊課件,出示問題)
1.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2.學生交流過程中想象畫面,找出相關句子。
3.師生共同歸納形成的條件和想象的依據。
第一、要有松樹。依據是琥珀是松樹樹脂形成的。
第二、炎熱的夏天正晌午。只有在這一時間松樹才滲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
第三、蒼蠅和蜘蛛在一起,且挨得很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來把它們包住。
第四、松脂不斷往下滴,最后積成了一個松脂球。
4.(出示課件:松脂球——琥珀)直觀感受琥珀的形成。歸納變成化石的條件。
(二)科學家又是怎樣想象發現過程的?探究想象依據。
1.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師生交流。(根據課后提示進行推測)
2.分角色朗讀此部分。
3.小結:通過以上問題的探討,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據是什么了嗎?
(三)科學家研究這塊琥珀有何價值呢?
1.默讀思考最后一個自然段。
2.小組討論后回答。用“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說話。
三、小結拓展
今天的課上,我們做了心思敏捷、細膩的推理家,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組琥珀圖片,邊看邊想象,這些琥珀中又發生了什么驚心動魄的故事?
[教學板書]
5.琥珀
琥珀松脂球天氣熱
松樹老
蒼蠅、蜘蛛恰巧一起
松脂不斷滴落
化石時間漫長
地殼變化科學價值極大
[教學反思]
學了這篇課文,學生可以根據文中說的條件推理出其他琥珀的形成過程,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就會產生一篇像課文一樣的美文。所以我在課程的最后出示了一組琥珀圖片,讓學生編故事,他們對這個十分感興趣。
本次教學中我在小組匯總問題時把學生抓得過緊,學生自學匯報時間過短,提出的問題缺乏一定的深度,同時課堂略顯沉悶,后來拓展練習時他們才興奮起來。看來以后在此部分可以給學生提好要求再讓他們充分自學討論,相信效果會更好。
【《琥珀》教案_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_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靜夜思》語文教案01-15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01-15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怎么都快樂》語文教案01-16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02-04
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燈光》教案12-12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江南》教案02-09
部編版高二語文上冊第四課《大學之道》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