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主題樂音和噪音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主題樂音和噪音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背景: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出一些噪聲,如:大聲地講話、發出尖叫聲、音樂活動中雜亂的敲擊聲等,而且勸阻效果甚微。在我們的生活中,噪聲也無處不在,教育幼兒區分樂音和噪聲迫在眉睫。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區別感受樂音和噪聲,并用不同的形式表現。圍繞這個重點,啟動幼兒的各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如用耳朵聽、用動作表現、用手畫自己的感受等,使幼兒充分理解噪聲的危害,并共同來參與環保活動,使環境意識深入幼兒的心田。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理解噪音和樂音。
2、感受噪聲和樂音并會區別,知道噪聲的危害。
3、產生創造安靜環境的欲望,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故事flash。
2、各種聲音(包括噪音和樂音)
3、水彩筆、各種形狀的卡紙(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引出主題。
1、讓幼兒分段欣賞故事“動物城里的`百貨商店”。
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回答問題,在此基礎上引出噪音和樂音。
二、區別噪音和樂音。
1、在生活中,你們聽到過什么樣的聲音是噪音?什么樣的聲音是樂音?
2、放錄音,請幼兒說說哪種是噪音,哪種是樂音。
3、放錄音,請幼兒用身體動作或表情等來表示噪音和樂音。
三、了解噪音的危害。
1、你們喜歡噪音還是樂音?為什么不喜歡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呢?
2、我們聽到噪音該怎樣保護自己呢?
四、創設安靜的環境。
1、產生減少噪音的意識,激發他們制作有關減少噪音標志的欲望。
2、幼兒制作減少噪音的標志。
3、展示交流。
4、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1、幼兒把設計的標志貼到需要安靜的地方。
2、幼兒嘗試為其它區域設計一些標記。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
【大班主題樂音和噪音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噪音的來源》09-22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春天》09-23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參觀小學》09-23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幫手》09-23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狐貍》09-22
大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自己的舞臺》09-22
大班主題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心情預報》09-22
大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美麗的花》09-22
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兔子和狼》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