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量》含反思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量》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意圖:
設計此活動,旨在讓幼兒動手操作、創造的同時,發現有趣現象,培養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電能產生磁能。
2、了解電磁鐵的磁力與電池電量和纏繞導線圈數有關。
3、通過實驗,激發幼兒好奇心,產生探索欲望。
4、通過對比,引導幼兒主動思考,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采用的科學方法:
對比法、討論法、探索發現法。
活動準備:
幼兒材料:
雙入電池盒、電池(電池屬于公共材料,之后每節課都會用到留下或下次帶兩個新的)
鐵釘、回形針2、鱷魚夾2、漆包線
教師材料:
同上、兩塊磁鐵
實驗步驟:
1、將鱷魚夾穿在電池盒導線上
2、將鱷魚夾與導線相連
3、用砂紙將漆包線兩端打磨好
4、將漆包線如圖纏繞在釘子上
5、用鱷魚夾夾住漆包線被打磨的地方
6、安裝電池,用釘子吸引曲別針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1、兒歌:小小磁鐵真神奇,喜歡就把你抱起。磁鐵磁鐵碰一起,請你分清南北極。
2、激發幼兒對磁鐵的興趣。
(磁鐵到底喜歡什么?幼兒開放性思考并回答,能被磁鐵吸起的物品磁鐵都喜歡。
3、什么是磁鐵的南北極。
(通過試驗引導幼兒驗證磁鐵的南北極。用有標明兩極的磁鐵,根據“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原理判斷。用繩子綁住條形磁鐵中端懸掛起來,靜止時N極指向北方,S極指向南方。因為地理的南北極是地磁的北南極)。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
(1)引導幼兒怎樣使鐵釘產生磁力?
提問:小朋友有沒有辦法讓鐵釘產生磁力?認識各種材料,并進行說明。激發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利用已有經驗和自主探究使鐵釘產生磁力。了解鐵釘通電能產生磁力。
(2)鞏固電池正負極知識,并進行安裝。(我們把電池裝入電池盒,正極和負極安裝正確才能發電。)
(3)怎樣使釘子通電,引導幼兒組裝串聯電路,
(利用串聯知識:串聯電路。串聯是連接電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將電路元件(如電阻、電容、電感等)逐個順次首尾相連接。將各用電器串聯起來組成的電路叫串聯電路。串聯電路中通過各用電器的'電流都相等)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1)教師組裝步驟:先將銅絲纏繞在鐵釘上,然后將銅絲兩端各穿入鱷魚夾,兩個鱷魚夾分別與將裝有電池的電池組兩端連接,用通電的鐵釘吸引回形針進行試驗。
(2)將通電的鐵釘試一試,觀察鐵釘是否具有磁力。
(3)教師指導幼兒操作。幼兒一起來感受電能產生磁的科學知識。
(4)幼兒自由探索,電磁鐵的磁力與纏繞導線圈數有關。
3、總結:電能產生磁能。了解電磁鐵的磁力與纏繞導線圈數有關。
(三)互動課堂
1、根據互動課堂問題進行提問:
小朋友們想一想,下面哪種情況可以抓到萊克。(幼兒觀察畫面,根據串聯電路的知識找出正確答案。)
2、游戲:小能手
幼兒制作的小磁釘可以吸起哪些物品?在教室自由尋找,自由試驗。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并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電能產生磁能。了解電磁鐵的磁力與纏繞導線圈數有關。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3、作品展評:哪個小朋友能吸上更多的曲別針?
(五)總結延伸
電磁鐵的磁力與電池電量有關。(用4節和8節電池試試看。)
(六)撕頁、成品、袋子帶回家。
活動反思:
保護并發揚兒童好奇、好探索的天性,不僅給兒童一個富于童心、童真和童趣的童年生活,還要給他的一生留下美好回憶。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量》含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神奇的靜電》12-20
幼兒園大班詩歌說課稿《傘》含反思09-25
幼兒園大班音樂說課稿節奏聚會含反思11-05
幼兒園大班健康說課稿《健康地吃》含反思11-03
小班科學教案《神奇的紙》及活動反思01-15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1-2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反義詞》含反思08-11
幼兒園大班散文說課稿《彩云和風兒》含反思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