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通用6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及教學反思《稻子和麥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能區分稻子和麥子的不同。
2、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稻子、麥子實物和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認識稻子和麥子
1、引出:這幾天呀,農民伯伯很開心,他們種的莊稼都豐收了。請你們來說說秋天有哪些莊稼豐收了?
——稻子、玉米、棉花、各種豆……
2、FLASH欣賞:豐收的秋天(加入動作)。
小結:秋天有很多莊稼都豐收了,有稻子、棉花…...真是個收獲的季節!
3、可是呀,農民伯伯遇上了一個難題,他呀分不出稻子和麥子,讓我們來幫幫他吧。
(分稻子和麥子)說說稻子和麥子有什么不同?(圖片)
——稻子長的彎彎的,像……/麥子長的直直的,像……(稻穗和麥穗)
4、稻子和麥子還有什么不一樣的小秘密?(脫粒后的稻子和麥子)
——麥子有一根根尖尖的,象針一樣的(麥芒)。
——稻子頭上有個小缺口、白色的,麥子身上有一條裂縫。
——稻子用來做米飯、米糕、稀飯,麥子用來做蛋糕、面包……
——稻子長在水田里,麥子長在旱田里。
小結:原來呀,稻子和麥子有這么多的小秘密,他們各有各的用處。
二、故事:稻子和麥子
1、稻子和麥子一個種在水田里,一個種在旱田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2、 小結:原來呀,他們太調皮了,經常打打鬧鬧……(提醒幼兒在玩的時候不能打架,注意安全)
三、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咚咚咚,咚咚咚,小鼓在歌唱,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小鼓唱的響,米粒跳的高,小鼓唱的輕,米粒跳的低,鼓上的小米粒蹦蹦跳跳,蹦蹦跳跳……”
活動反思:
稻子和麥子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他們從來沒親身體驗過。在這次活動之前,我們通過班里幼兒家長的配合,做了一張調查表并且帶幼兒去看了收割好的稻子。這次活動的目標是讓幼兒通過觀察能區分稻子和麥子的不同并且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為了達到這兩個目標,設計了三個環節,認識稻子和麥子、故事:稻子和麥子、歌表演:鼓上的小米粒。
在第一個環節中,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發言也比較熱烈。由于事前的調查表和實地觀察、觸摸使幼兒積累了很好的前期經驗,對于稻子和麥子的基本特征比較了解,多數幼兒都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幼兒通過自己剝開稻子和麥子的外殼,觀察了稻子和麥子的內部特征,既培養了幼兒自我觀察的能力,也形成了良好的生生互動,并讓幼兒大膽的向聽課的家長說說自己觀察到的小秘密,鼓勵幼兒大膽的展示自己。因此,我覺得活動前的前期經驗是非常重要的,幼兒的生活經驗不是很豐富。對于他們來說,只有自己親身經歷、接觸和看到的,才能讓他們有話可講,才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識。
但是,在整個活動中還是有不足之處。首先,沒有考慮到環境的變化。由于是向家長開放的半日活動,有的幼兒顯的有點特別興奮,雖然活動氛圍熱烈,但是部分幼兒不能仔細傾聽其他幼兒的發言,導致回答重復的比較多。其次,幼兒的問題意識不是很強。在活動中,我聽見在我邊上的幼兒在剝開稻子和麥子后,輕聲的說了一句“怎么會這樣”其實,他在觀察后產生了問題,但當我讓他提出問題時,卻膽怯了。因此,我覺得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培養好他們的傾聽的能力比較重要。這樣,在活動中既有利于教師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也有利于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互動。而問題意識是讓孩子通過自我觀察,善于發現問題并能在活動中讓同伴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 篇2
課題
小母雞種稻子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9個、會寫生字7個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懂得白米飯是通過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精神。
分課時(第一課時)目標
1、認識生字9個、會寫1個生字
2、正確的朗讀課文
3、初步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9個會寫生字7個
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精神。
教學準備
小母雞、小鴨、小豬、小貓的圖片和頭飾
生字卡片
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小母雞)這是我們的新朋友,一只勤勞的小母雞,誰和他打個招呼?
2、來,小眼睛認真看老師寫課題:“小母雞種稻子”。(母字邊寫邊教)誰來讀讀課題(指名)
3、“種”這個字你讀準了,真不錯。
4、我們全班一起讀讀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這只小母雞是怎么愛勞動的,我們一起去看看書吧,把書打開到80頁,自己讀讀課文,借助拼音這個老朋友來認識生字。
2、讀詞、愿意、種稻子、辛苦、只好、自己、白米飯、明年、我們(指名、開大車、全班)
3、看,這些字大家都會讀了嗎?、種、鴨、愿、意、怕、貓、豬、飯、年(指名老師全班)
4、詞寶寶和字寶寶我們都認識了,看看課文一共有幾段,用你們的手勢告訴我。
5、老師請四名同學讀一讀,其他的同學聽,他們的字音準嗎?句子通順嗎?
6、老師現在想請你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小母雞請了哪些小動物來幫忙?分別做了什么事?
三、講解課文
1、誰說說,小母雞請誰了?幫了什么忙?(貼圖、板書)
2、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小母雞是怎么邀請小鴨子的?趕快讀讀第一段。
3、讀了第一段,你們知道了什么?
4、誰來當當小母雞,邀請小鴨來一起種稻子?(讀小母雞的話,“你愿意和我一起種稻子嗎?”)
5、小母雞是一個熱情的、有禮貌的小動物,你能象小母雞一樣用“愿意”說句話嗎?
6、小鴨子愿不愿意?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母雞這么熱情而且又有禮貌可還是不愿意。
7、這只小鴨子不是特別愛勞動,是一個怕辛苦的小鴨。誰來讀讀小鴨的話?
8、我們現在請同學讀讀小雞,再讀讀小鴨。(分角色)
9、請同學扮演小母雞和小鴨。
10、那小豬、小貓后來答應了嗎?我們下一節課學習。
四、生字
1、讀生字。母、和、自、己、米、明、們
2、觀察。“母”
3、范寫。“母”
4、書空描紅“母”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稻子的生長過程,激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2、了解水稻的生長,并嘗試用動作表現。
3、知道農民伯伯的辛苦,學會珍惜糧食。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兩個星期,讓幼兒觀察水稻種子發芽的過程,并進行記錄。
2、幼兒用書。
3、稻子、米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出示米飯圖片,請幼兒來說一說米飯。(米飯是白白的、香香的等)
——請幼兒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米飯是怎么來的?
二、活動過程。
——幼兒介紹水稻種子的觀察記錄。
——教師播放幼兒用書《稻子的一生》及農民種植水稻的視頻。
——請幼兒說一說稻子是怎么長成的。
三、游戲:“種水稻”。
1、教師扮演農民,請幼兒扮演稻子每一個時期的狀態。
——播種第一天:幼兒蹲下,手抱著頭。
——2—3天:蹲著,一只手慢慢開始往上伸。
——30天:稻子長高了。(幼兒站起來雙手伸開)
——插秧后:兩個或多個幼兒背靠背并打開雙手。
——稻子成熟:幼兒彎腰站著,手里拿著稻子的卡片。
2、請個別幼兒扮演農民,其他幼兒扮演水稻。
——教師小結:稻子成熟后會變成金黃色,農民伯伯把稻子收割后曬干,去掉稻殼就變成一粒粒的白米,經過加工之后香噴噴的白米飯就出來了。
四、討論活動:節約糧食。
——稻子的生長過程是緩慢的,農民伯伯種植糧食非常辛苦,所以小朋友們要愛惜糧食。
——請幼兒說一說我們該怎么節約糧食?
活動應變
玩扮演游戲時,可以增加太陽、雨、風、雪等角色,讓幼兒感受農民種水稻的不易。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收集不同的種子進行種植并讓幼兒觀察記錄其成長過程。
區角活動
表演區:提供水稻種子、農民頭飾,鼓勵幼兒進行“種水稻”的游戲。
科學區:請幼兒觀察各種種子及種子的生長過程。
環境創設
主題展示區:貼上稻子生長過程的圖片。
家園同步
請家長協助幼兒種植物,并協助幼兒做好觀察記錄。
隨機教育
在幼兒園種植區種一些蔬菜,并做好生長過程的記錄。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孩子們濃郁而淳樸的鄉村生活,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5個生字,學會5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瀏覽回顧課文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板塊童年的第4篇課文,跟隨作家詹政偉去感受他在江南農村的童年生活。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出聲讀文,圈畫趣事交流
師:課文描寫的是江南農村的生活,你們這些生活在東北的城里孩子讀起來感覺特新鮮,是吧?現在呀,就請同學們自由出聲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你覺得特別有趣,讀到那就想停下來好好讀一讀,越讀越覺得喜歡,請你把這樣的地方畫一畫,圈一圈,多讀兩遍,爭取讀出趣味來,一會兒我們看誰讀得最有味道。
生出聲讀,圈畫。
三、再讀課文,讀到文字背后
1、默讀批注
師: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這一回默讀,找找你最喜歡的句子反復讀,用心品味,看一看,字里行間你都讀出了什么,簡單地做一下批注。
生默讀批注。
2、學生自由交流
師:好了,我們交流一下。你最喜歡哪句話?
3、想象體驗,感受“冒”的舒服,重點品讀句子
五月的風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軟軟的,冷不丁泥土會從我們的腳趾縫里冒出來。真是舒服。
4、圈畫詞語,體會“扯”的小心,重點品讀句子
我們也不閑著,家里的兔子等著我們鮮嫩的青草呢!我們小心翼翼地從麥田的溝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進竹籃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們禁不住地要咧開嘴巴笑。
四、美讀課文,積累詩的語言
1、配樂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成詩(4分)
師:同學們讀得意境優美,如詩如畫,多好啊!每段話真的都可以是一首詩啊!瞧!
五、品讀課題
課件出示:高的是麥子,矮的是豆莢……
師:短短的四十分鐘,五月的江南、豐收的田野、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伴著作者那生動活潑的詩一般的語言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作者童年生活那不盡的自由、快樂融于那樣一幅美妙的畫面(指大屏幕),也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心里!讓我們再來品一品課題——(指大屏幕)。
板書設計:
高的是麥子,矮的是豆莢
放牧 扯青草 野炊 睡一覺
快樂 忙碌 自由 舒服 小心翼翼 妙趣無窮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麥子成熟的豐收景象,了解麥子的生長過程。
2.知道麥子能制成許多有營養的食品。
3.形成愛勞動人民的情感,具有愛惜糧食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1.有關麥子的錄象3段。
2.麥子生長過程土圖片及錄音。
3.實物:整株麥子若干棵,麥制品若干。
4.頭飾:收割機1個。
活動過程:
1.看錄象,導入課題。
內容:農村——田野——麥田——麥穗。
提問:這是什么地方?你發現了什么?
2.認識麥穗。
(1)麥穗是什么樣子的?它的里面躲著誰?
(2)摸一摸、剝一剝、看一看麥穗,發現其中的秘密。
(3)田野里的麥穗怎樣變成“麥子寶寶”進倉的呢?
(出示收割機圖片)
3.了解麥子的生長過程。
(1)探索:麥子寶寶是怎樣漸漸長大的呢?
方法:圖片、詢問、錄象、錄音。
(2)用肢體動作表現麥子的生長過程。
a.個別表現
b.集體表現
c.游戲:麥子熟了
方法:老師做收割機開到哪,哪里的麥子寶寶就跟在收割機后面進倉。
4.麥子寶寶變魔術。
(1)提問:人們種了這么的麥子有什么用?(討論)
(2)看麥子寶寶變魔術。(錄象)
內容:麥子——面粉——面條、餃子——油條、包子、饅頭——各色餅干、糕點。
(3)嘗一嘗,用麥子做成的食品。
如:油條、餅干、面包、包子、蛋糕等。
5.歌曲《大饅頭》。
(1)師:小朋友知道田野里的麥子是誰種出來的嗎?農民伯伯是怎樣種糧食的?(古詩:鋤禾)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農民伯伯,吃飯時要注意些什么?
(2)集體歌唱《大饅頭》。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 篇6
活動來源:
夏天到了,洋洋從老家帶來了煮熟的麥子,孩子們吃著麥粒,都講起了麥子的由來。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因此我們設計了這一主題,生成了一系列活動:
主題目標:
1、讓幼兒了解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感受農活的樂趣,體驗麥收的快樂。
3、知道珍惜糧食。并能用小麥制作加工各種產品。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一:你認識我嗎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辛勤勞動,養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2、培養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反映能力。
3、引導幼兒認識小麥的生長過程及其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小麥的一生》錄像一盤:
2、實物小麥一株,麥粉制的食品,麥桿工藝品。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a、你認識小麥嗎?它長得什么樣?引導幼兒說一說。
b、出示實物小麥,引導幼兒觀察小麥的外形特征和組成部分。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小麥的播種和收獲季節。
3、出示各種麥制品,引導幼兒了解這都是用麥子做的
4、帶領幼兒到麥田里去拾麥穗,體驗農民的辛苦勞動。
5、幼兒將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
活動二:我來運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3、 引導幼兒
活動準備:
麥子、平衡木、圓拱橋、小桶、瓢子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共同隨音樂做準備活動;
2、以游戲的口吻,請幼兒自由練習走平衡木、鉆橋洞;
3、天快下雨了,(雷聲)我們快來幫農民伯伯把麥子運回來吧!
4、 幼兒自由結伴分組游戲。
5、 把麥子送到磨坊。
活動三:麥秸制品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培養幼兒對各種麥秸制品的興趣。
3、引導幼兒在認識麥秸的基礎上,學習用剪、貼、粘等方法制作各種物品。
活動準備:
1、麥秸、線、彩紙、膠水、剪刀
活動過程:
1、觀察討論:
a、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麥秸制品。水如粘貼的小船、穿的各種彩條、編織的小魚等。
b、師生談話:你看到了什么,他們是用什么做的?
2、講解幾中麥秸制品的制作方法。
3、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制作。
4、展示作品并講評。
活動四:我是面點王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各種面制品的興趣,感受動手勞動的快樂。
2、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培養幼兒耐心細致的做事態度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3、引導幼兒用面粉制做各種食品。
活動準備:
1、用水、西紅柿汁和的各種顏色的面;面點用的大小盤子、電鍋
2、各種面點若干(饅頭、花卷、蒸包等);
活動過程:
1、欣賞兒歌《大大的饅頭哪里來》,引導幼兒了解面點的由來,激發幼兒制作面點的興趣。
2、帶領幼兒參觀農家飯莊,觀察各種面點。
師生談話: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3、幼兒學習制作面點。
示范:制作饅頭、花卷、麻花的過程。
4、幼兒洗手后動手做面點,教師巡回指導。(背景音樂---喜洋洋)
5、蒸面點。
將幼兒制作的各種面點放在鍋里。
6、品嘗面點。
請幼兒品嘗勞動的果實。(背景音樂《廚師樂》)。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稻子和麥子》】相關文章:
中班主題稻子和麥子教案07-11
稻子和麥子教案11-29
中班下冊科學稻子和麥子教案反思06-22
麥子熟了主題活動教案04-14
稻子和沙子美文01-21
大班主題教案《麥子熟了》01-12
中班主題太陽和小魚教案07-19
中班主題高和矮教案03-31
《水果和蔬菜》中班主題教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