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的音樂感興趣,結合《游擊隊歌》了解相關的音樂文化和歷史背景。
2、感受體驗《游擊隊歌》的音樂內容、音樂情趣,能夠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歌唱,并生動形象地表現歌曲內容。
3、積極參與歌唱、聆聽、創編等音樂實踐活動。在參與音樂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創作表現歌曲。
教學重點
1、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游擊隊歌》,自如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2、掌握弱起節奏的正確演唱。
教學方法
感受、體驗式欣賞法,啟發、引導式教學法,自主、創新式學習法。
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黑板,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學生邁著自信豪邁的步伐進入教室。
二、導入
師:正如歌曲《歌唱祖國》中所唱的那樣,我們中華民族歷經了種種苦難才得到解放。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部電影(播放電影歌曲《地道戰》的精彩片段),你能說說歌曲反映的是我國哪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嗎?
生:抗日戰爭時期。
師:在這期間,在中國大地上涌現出了許多的抗日隊伍,有八路軍、新四軍、還有一股武裝力量,他們活躍在敵人的后方,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他們是哪支隊伍?
游擊隊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反映游擊隊員戰斗生活的歌曲《游擊隊歌》
新授:
1、簡介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賀綠汀。
(一)初次欣賞,整體感受
師:歌曲描繪了游擊戰士怎樣的音樂形象?
機智、勇敢、靈活、頑強的英雄形象。
讀文章的時候首先要做到讀懂文章,歌唱也是這樣,我們在唱歌之前首先要理解歌曲。
(二)二次欣賞,分析歌曲
師:讓我們從音樂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首歌曲的創作特點?
音樂要素:
旋律:流暢、輕快表現:戰士的機智、靈活。
速度:輕快表現:熱情、積極。
音樂特點:弱起小結、節奏密集、富于變化,表現作戰深入敵人后方、神出鬼沒。
(三)再次欣賞,劃分結構
A段(第1~8小節)采用了弱起節奏形式及小軍鼓號角式的明亮音調。它巧妙地、恰到好處地塑造了游擊戰士勇敢頑強、機智靈活、樂觀豪邁的英雄形象。
B段(9-16小節)分兩大樂句.第一樂句的節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顯得沉著、堅定。其旋律線先抑后揚,并在句尾出現離調。這一切與前段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展現了游擊戰士堅定、勇敢、豪邁、樂觀的精神面貌。
第二樂句再現了A段的第二樂句,從而與第一樂段形成統一。在這里,無比清晰地表達了游擊戰士抗戰到底的決心。
歌曲的音域、演唱力度有沒有變化,在哪里發生了變化?
音域:①由低音區經四度跳進到中音區,旋律線曲折
②中音區旋律線條平穩
力度:①中弱、輕巧地、有彈性地
②中強、飽滿、洪亮、聲音堅定
師:劃分結構,你認為可分為幾段?
兩段
學唱
(1)掌握歌曲的節奏
《游擊隊歌》的節奏活潑、富于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讓我們一起來看歌曲的節奏型并一起打出這些節奏:
(2)學唱
第一樂段:1、“La”模唱
2、填詞演唱
注意:弱起小結的演唱、聲音有彈性、咬字清楚。
第二樂段:第一樂句:唱譜子(注意:“4”唱準音)
比較:3 4 5,34 5,4升高半個音使我們在演唱時能夠聯想到戰士的氣勢怎樣呢?
戰士的氣勢更加的高漲
師:從這一樂句我們可以體會到戰士是一種怎樣的精神狀態呢?
樂觀、英勇、自信的精神狀態。
第二樂句:加歌詞演唱
師:第二樂句的旋律是哪一部分的再現?
第一樂段。因此,這首歌曲是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
設問:用怎樣情緒演唱?
堅定、有力、充滿必勝的信心。
師:完整演唱歌曲
(五)根據三種情景為歌曲設計演唱速度和力度
1、夜間伏擊
2 、奮勇前進
3 、歡慶勝利
小結并布置作業
1、學生小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學生之間可相互補充)。
2、教師小結:通過學習歌曲《游擊隊歌》,我們進一步理解了中華民族反抗侵略的頑強斗爭精神。通過參與、討論和表演,同學們進一步理解了《游擊隊歌》的深刻內涵。我相信,這節課同學們學會的不僅僅是一首歌曲,而是找到了藝術審美的自信。最后讓我們再聽一首反映同一時代同樣內容的抗日歌曲同樣是賀綠汀先生的作品:《嘉陵江上》,大家回去之后再去查找資料有關《嘉陵江上》的內容,下節課再一起交流,好嗎?
3、在歌聲中結束本堂課。
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在欣賞了作品的基礎上唱會這首歌
2:有感情地演唱,真正體會游擊隊員自信樂觀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如何用自己的聲音去表達歌曲的情緒。
2:教學難點:歌曲中的強弱處理。
三:教學教法及課前準備
1:教法:示范法、教學法
2:學法:討論法、表格填寫、比較法
3:課前準備:自制道具、多媒體、學生分組
4:教學環境:教室
四:教學過程
導入:同學們,上節課額我們一起欣賞了《游擊隊歌》,了解了作者和創作背景。這節課我們重點來解決音樂中的強弱,并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一)老師范唱:
學生用自制的道具打節奏;
注意老師強弱的處理,并在歌詞中劃出來。
設計意圖:老師范唱無論從聲音還是表現都很直觀,學生很容易聽出歌曲的強弱處理以及情緒的表達。
課前布置學生自作道具,意在培養他們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通過拍打更準確地把握歌曲的節奏。
(二)解決問題:
1:師:哪位學生能說說老師如何處理強弱的?
生:歌曲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唱的弱,第二部分強。尤其是“我們都是神槍手”中的“我們”,“在密密是樹林里”中的“在”唱的很輕。
師:同學們聽的很仔細,這兩處唱的弱是因為此處是弱起節奏。
2:師生共同解決:
我們 都是 神槍 手
在 密密的 樹林里
在“我們”前面八分音符休止處加一個“啊”作吸氣,同樣下面一句也作此處理,然后去掉。此處老師示范,學生模仿,很快會掌握這個節奏型。
3:找出歌曲中和次節奏相似之處,請學生回答。如:宿營地 在,人我們等等。
4:用正確的強弱規律再次拍打。之前老師范唱時學生的錯誤打法在這個環節中糾正過來。為下面演唱做好鋪墊。
(三)分小組唱旋律:
1:兩個小組分別用自己的方式演唱。第一小組唱1和3段,第二小組唱2段。
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互相傾聽;團結合作。
2:老師檢驗:
各小組按分工演唱,老師及時糾正不到位之處。兩個小組合作全曲。效果較好。
(四)完成表格:
師: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演唱,分別從節奏、情緒、曲調和人物形象完成表格,老師板書。
節奏 情緒 曲調 人物形象
A 緊湊 自信 歡快 機智 勇敢
B 拉寬 樂觀 流暢 豪邁頑強
A 緊湊 自信 歡快 機智 勇敢
設計意圖:學生在掌握了節奏和情感的基礎上很容易完成,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更好地去欣賞作品。
(五)全體起立齊唱,老師指揮。
主要檢驗本節課的教學效果,是否掌握了歌曲的強弱,是否會用自己的聲音和感情表達作品。
(六)拓展:
一起欣賞視頻《游擊隊舞》,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結束本課。
(七)課堂小結:
先讓學生總結,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老師總結:
本節課我們掌握了歌曲的強弱,學會了用自己的聲音和感情演唱歌曲。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先通過自己的示范去感染學生,用自制的道具拍打節奏,激發他們的學習歌曲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整節課我特別注重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比如在分段教學時,我不是一句一句去教,而是讓學生在賞的基礎上分組練習,小組之間進行比較,再聽原唱,找到最佳答案。
不足之處:
個別學生因為聲音不夠好,沒有自信心,不敢唱出來,對于這樣的現象老師以后會多多引導他們,鼓勵他們,讓每一位學生勇敢自信地演唱。
附板書設計:
游擊隊歌
賀綠汀
情緒 節奏 曲調 人物形象
A自信 弱起 輕快 機智勇敢 豪邁樂觀
B樂觀 高亢 流暢
A自信 弱起 輕快
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能夠對革命歷史題材的音樂趕興趣,了解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及歷史背景。
能夠用保衛祖國,憎恨、蔑視侵略者的感情演唱《游擊隊歌》。
用心參與歌唱、聆聽、創編等音樂活動。
教學重點
能夠用輕快有力的聲音背唱《游擊隊歌》,自如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掌握弱起節奏的演唱方法。
教學過程
(一)結合歷史談談自己眼中的抗日戰爭。
(二)影片片段欣賞:
《鐵道游擊隊》、《地道戰》等抗戰影片的片段,了解游擊隊的作戰特點,并語言和形體動作進行表述。
(三)學唱《游擊隊歌》:
教師范唱《游擊隊歌》,引導學生發現歌曲的節奏特點——弱起節奏。
弱起節奏形式及小軍鼓號角式的明亮音調。它巧妙地、恰到好處地塑造了游擊戰士勇敢頑強、機智靈活、樂觀豪邁的英雄形象。指導學生掌握好弱起節奏的特點,唱好弱起節奏。
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所表達的資料和基本情緒。
《游擊隊歌》的節奏活潑、富于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歌曲生動地刻畫了游擊戰士在敵后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刻畫了游擊戰士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群體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堅強決心。
聆聽合唱《游擊隊歌》,觀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片段。
感受演唱特點,了解部分演唱形式和表現形式:混聲合唱、男聲小合唱、表演唱等。
用輕快有力的聲音背唱《游擊隊歌》。
在演唱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按正確的發聲方法,清晰均勻的吐字,用富有彈性和輕快有力的聲音表現作品。
(四)創造活動:
請學生以組為單位,根據這首歌曲的資料和特點,利用身邊的響器制造各種聲勢,創編一種能夠充分表現游擊戰士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群體英雄形象,在敵后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演唱方法和表演形式進行表演。
(五)課后小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與音樂持續密切聯系、享受音樂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動力。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步構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志趣,是促使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要保證。在本課的開始,安排學生談自己眼中的抗日戰爭,觀看抗戰影片片段,能夠引起學生對這段歷史的注意,激發學生了解歷史,了解相關音樂文化的興趣。同時鼓勵學生用心參與探究與創造,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音樂的情感,重視學生感受、體驗、表現、鑒賞音樂的美。
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弱起及弱起小節。
2、潛力目標:掌握弱起節奏的正確起唱,并能用輕巧、彈性有力的聲音和急吸緩呼的換氣方法演唱《游擊隊歌》。
3、情感目標:了解《游擊隊歌》的相關文化及歷史背景,感受抗日戰爭時期游擊隊戰士英勇、豪邁的精神風貌。
【教學重點】
用輕巧、彈性有力的聲音演唱《游擊隊歌》,并自如地表達歌曲的意境。
【教學難點】
1、掌握弱起節奏的正確起唱。
2、連續十六分音符處,演唱要清晰均衡,附點八分音符處要處理好。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播放歌曲《歌唱祖國》,學生邁著自信、豪邁的步伐進入教室。
二、創設情境,導入歌曲:
1、師:正如歌曲《歌唱祖國》中所唱的那樣,我們中華民族歷經了種種苦難才得到解放。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部電影的精彩片段(播放電影《地道戰》主題曲),你能說說影片反映的是我國哪個時期的歷史背景嗎
生:——抗日戰爭時期。
2、師:在這期間,中國大地上涌現出了許多的抗日隊伍,有八路軍、新四軍、還有一股武裝力量,他們活躍在敵人的后方,給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你明白他們是哪支隊伍嗎
生:——游擊隊。
3、師:這天,我們就學習一首反映游擊隊員戰斗生活的歌曲——《游擊隊歌》。
三、聆聽體驗,激情感受:
1、初次欣賞,整體感受。
師:請同學們仔細的聆聽,歌曲描繪了游擊隊戰士怎樣的音樂形象
生:——機智、勇敢、靈活、頑強的英雄形象。
2、二次欣賞,分析歌曲。
師:同學們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歌曲,然后讓我們從音樂的角度來分析一下這首歌曲的創作特點(聆聽歌曲,從拍號、節奏、風格、旋律等角度探討)
師小結:《游擊隊歌》的節奏活潑、富于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
3、再次欣賞,劃分結構。
師:歌曲的音域、力度在哪里發生了變化能夠將歌曲劃分為幾個樂段反映了游擊隊戰士怎樣的思想感情我們一起再次聆聽這首歌曲找出答案。
生:——音域由低音區到中音區,力度由中弱到中強,所以分為兩個樂段。
師小結:歌曲分A段(第1—8小節)和B段(9—16小節)兩個樂段。歌曲表現了游擊隊戰士神出鬼沒,深入到敵人后方與敵人進行機智、靈活、英勇、頑強的斗爭,生動刻畫了游擊隊戰士在敵后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頑強決心。
四、合作探究,學唱歌曲。
1、音樂知識:
師:A段采用了什么節奏形式
生:——弱起節奏形式。
師:那么你明白什么叫弱起或弱起小節嗎
講解:歌(樂)曲或歌(樂)曲中的某一段由弱拍或強拍的弱位置開始的,叫做弱起。弱起的小節就叫弱起小節,或稱不完全小節。弱起的歌(樂)曲的最后一小節多數也是不完全的。首尾兩小節的拍子相加,為一完全小節,這是歌(樂)曲常用的一種形式。如:《歌唱祖國》就采用了這種形式。
2、學生用Bang模唱曲譜。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十分的棒。接下來,老師想請同學們用Bang(也就是模仿槍聲)把這首歌的曲譜模唱一遍,看誰能唱出游擊隊員個個都是神槍手的氣勢。
3、填唱歌詞。
師:同學們唱的真好!那你們能不能用剛才的狀態把歌詞再試著唱一遍(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試著輕聲填唱歌詞)
4、教師伴奏,學生跟琴演唱歌曲。
(注意:聲音有彈性、咬字要清楚、換氣記號)
5、復聽歌曲:
師:下面讓我們再來聽聽游擊隊員抗戰到底的決心吧。聽后說一說:歌曲A、B樂段間情緒和力度有什么變化我們就應如何演唱才能正確表達歌曲的深刻內涵(放歌曲錄音)
6、歌曲處理:
(1)A段表現游擊戰士勇敢機智,靈活善戰,力度可弱些,但聲音要輕巧、有彈性。
(2)B段表現游擊戰士英勇頑強、不怕犧牲,有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力度能夠稍微強些,就應帶著一種堅定有力、充滿必勝的信心來演唱。
7、教師用多媒體播放《游擊隊歌》伴奏,并指揮全體學生齊唱。
8、運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演唱歌曲。
師:同學們,唱的真棒!你們的歌聲讓老師覺得格外的振奮!那么,這首歌曲還能夠用什么形式演唱(男女生分組,一領眾合……)
五、簡介作品的創作背景和作者生平。
1、作者生平及作品:
師: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這首歌曲,那么,你們明白是哪一位作曲家創作了這么優秀的音樂作品嗎他又是在什么狀況下創作的下面我們就來認識這位偉大的作曲家——賀綠汀。
簡介:賀綠汀(1903-1999)湖南邵陽人,是一位偉大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他一生創作了超多的優秀作品,主要作品有獨唱曲:《嘉陵江上》;鋼琴曲:《牧童短笛》、《搖籃曲》;合唱曲:《游擊隊歌》《墾春泥》等。
2、創作背景:
《游擊隊歌》是賀綠汀在1938年抗戰時期創作的'一首抗戰歌曲。
“八一三”事變爆發后,賀綠汀隨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做抗日宣傳工作,通過與指戰員接觸,他對我軍游擊戰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他住在一個冰冷的煤倉里,但是他不畏嚴寒,在一夜之間連詞帶曲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軍抗戰歌曲——《游擊隊歌》。歌曲隨即在華北各敵后根據地傳唱開來,并迅速流傳到全國各地。
六、拓展欣賞,情感升華:
師:同學們,《游擊隊歌》一經問世就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后又改編為芭蕾舞,被引用到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下面,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欣賞。
(觀賞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版本的《游擊隊歌》)
七、課堂小結:
歲月的長河流淌著許多難忘的旋律,它們講述著歷史,記載著過去。請同學們回去之后查找一下反映抗日戰爭的一些小故事和相關的音樂作品,下節課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
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游擊隊歌》,感受歌曲所描繪的歷史背景和塑造的機智、勇敢、緊張、愉快的游擊戰士形象。
2、能夠用輕快有力的聲音形象地歌唱,生動表現歌曲資料。
3、借助歌曲展開一次革命傳統教育,引發學生對革命歷史題材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用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游擊隊歌》。
三、教學難點:
掌握弱起節奏的正確演唱。
四、教學方法:
教法:欣賞法、演示法、講授法
學法:欣賞法、視唱法、練習法
五、教學媒體:多媒體
六、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播放影片《鐵道游擊隊》片段(借助影片熟悉戰爭年代的特定環境,引發學生學習熱情。)
(二)新課教學
1、作者簡介
賀綠汀(1903D)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湖南邵陽人。他有許多著名的作品,被我們所熟知的有《天涯歌女》、《嘉陵江上》、《四季歌》、鋼琴曲《牧童短笛》、管弦樂曲《森吉德瑪》,還有我們這天將要學習的《游擊隊歌》。
2、認識節奏型
師:在學習歌曲之前,我們先來認識幾個節奏型
4分音符8分音符16分音符
請同學們分別用老人,大人和小朋友走路的速度來表現這三個節奏的速度。并模仿出來。
生模仿
師:如果我們把時值和速度用高低快慢來區分的話,時值越高,速度越快,16分音符的速度比8分音符快一倍,8分音符的速度比4分音符的速度快一倍。
3、學唱歌曲
(1)初聽歌曲《游擊隊歌》。
師:請同學們仔細聽,聽這首歌曲在節奏上有什么特點(播放歌曲)
生:弱起
師:十分好,這首歌曲的第一小節是弱起小節,如果樂曲從小節的若拍或弱位置開始,而且第一小節的拍型總時值不完整,就叫做不完整小節或弱起小節。我們這首歌曲的第一小節就是典型的弱起小節。下面,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做下面這一條節奏練習。
(2)節奏練習
師:這條節奏中所包括的節奏型,我們都在以前的音樂課中分開學習過,先在就請同學們注意我們第一小節的弱起的節奏。
3、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師:很好!在做過節奏練習之后,老師想讓同學們根據《游擊隊歌》的節奏,來朗讀我們的歌詞,老師先來做個示范。(示范)
生朗讀。
4、跟著音樂學唱歌曲
5、歌曲創作背景介紹
師:十分好,同學們此刻已經基本能夠掌握這首歌曲的節奏了,但是這還不夠,下面老師想將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介紹給大家,老師期望大家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之后,能夠加入自己的感情,帶上情緒來演唱這這首歌曲。那就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歌曲創作背景介紹)
6、跟音樂完整演唱(注意歌曲演唱情緒)
7、欣賞合唱版《游擊隊歌》
《游擊隊歌》是一首經典的革命歌曲,所以它也被改成了好多不同的版本廣為流傳,下面老師請大家欣賞一個合唱版的《游擊隊歌》,在欣賞的過程中請同學們帶上以下兩個問題去聆聽。(提出問題,播放音樂)
十一、課堂小結
正是中國人們智慧的結晶,高潮的作戰策略,將日本鬼子趕出了中國的領土,歌曲刻畫了游擊戰士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群體英雄形象,也反映了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堅強決心。
最后,讓我們在歌聲中再次重溫難忘的歷史歲月。
全體演唱《游擊隊歌》,結束本節課。
【游擊隊歌八年級下冊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游擊隊歌》音樂教案04-03
《游擊隊歌》音樂教案范文04-20
《游擊隊歌》優秀教案12-25
游擊隊歌說課稿02-23
游擊隊歌說課稿范文12-06
游擊隊歌說課稿范文03-31
游擊隊歌的教學設計06-29
七年級音樂下冊《游擊隊歌》教學反思11-25
《游擊隊歌》評課稿11-12